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初学记 >

第75部分

初学记-第75部分

小说: 初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鞭以出。仆圻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杜预注曰:敬大臣也。

  【蘧瑗下门 韩卓趋社】孟仪同载曰:卫灵公时,蘧伯玉为人恭俭笃礼,夜行,过公门必下。灵公尝与夫人夜坐,有车当阙无声。公谓夫人曰:“知车为谁?”夫人曰:“必蘧伯玉也,何以言之?伯玉,卫之笃礼者也,夫礼,下公门,式路马。今车当阙无声,是下门也。非伯玉,谁能暗行而不废礼?”公使问之,果是。又江微《陈留志》曰:韩卓敦厚纯固,恭而多爱,博学洽闻,好道人以善,遇社则趋,见生不食其肉。

  【尚贤 敬老】《孔业子》曰:定公问曰:“《周书》所谓庸庸只只威威,何谓也?”孔子对曰:“不失其道,明之于人之谓也。夫能用可用则能致理矣,敬可敬则能尚贤矣。”《史记》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也。

  【正巾 敛衽】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曰:庞公躬耕,妻子相待如宾,休息则正巾端坐。梁祚《魏国统》曰:山涛,字巨源。少有大量,在总角之中,耆老宗长见者,箕踞敛衽。

  【赵盾假寐 茅容危坐】《左传》曰:晋灵公不君,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闭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遂触槐而死。谢承《后汉书》曰: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箕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郭林宗见而奇之。

  §歌
  【魏文帝《乐府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引
  【魏陈思王《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久要不可忘,薄我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诗
  【宋鲍明远《还旧庐诗》】肃装属云旅,奉靷承末途;严恭履桑梓,加敬览枌榆。

  ○聪敏第七

  §叙事
  《史记》云:人所以尚干将、镆耶者,贵于立断也;所以尚骐骥者,为其立至也。必若历日旷久,丝整犹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是以聪明敏捷,人之美材也。刘劭《人物志》曰: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是故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用二八为功,汤以扶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治。由是谕之,圣人之为治,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说苑》云:昔黄香,字文强,江夏人。博览传记群书,无不涉猎,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后魏书》曰:后魏元顺,字子和,任城王澄之子。年九岁,师事乐这安陈丰,昼夜诵书。旬有五日,一皆通利。丰奇之,白王曰:“丰十五从师,迄于白首,耳目所经,未见此比。江夏黄童,不得无双也。”王笑曰:“蓝田生玉,何容不尔。”王瑱之《童子传》曰:近代有乐安任嘏者,十二就师,学不再问,一年通三经。乡人歌曰:蒋氏翁,任氏童。言蒋氏之门老而方笃,任家之学幼而多慧。《魏志》曰:王粲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人常以为宿构。

  §事对
  【知十 应五】《论语》曰:孔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史记》曰:淳于髡见邹忌,说毕趋出,面其仆曰:“是人吾与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随声,是以对不久。”

  【默识 响应】陈寿《益部耆旧传》曰:赵闳,字温柔,幼时读尚书,默识其音句。又孔融《荐祢衡表》云:安世默识。响应事见上应五注。

  【答果 题酪】刘劭《幼童传》曰:杨氏子者,梁国人也,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指以示儿:“此君家果?”儿即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刘义庆《说苑》:人饷魏武,尝讫,题酪器上为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啖之。公问之:“人皆遥过,卿何独餐?”修曰:“公教人一口,复何疑也。”

  【诵千言 赋一物】刘劭《幼童传》曰:夏侯荣,字幼权,沛国谯人也。幼聪慧,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之。张隐《文士传》曰: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骠骑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五行并下 一字不遗】谢承《后魏书》曰:应奉读书,五行并下。魏收《后魏书》曰:祖莹,字元珍,范阳人。十二为中书学生,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校亡书 比字】《汉书》:张安世,字子孺,少小以父任为郎。因善书,给事尚书。上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以相校,一字无遗失。上奇其才,擢为尚书令。谢承《后汉书》曰:祢衡与黄祖子射尤善。衡与俱读蔡邕所作碑文,射爱其文,恨不写取。衡谓射曰:“吾虽一过,犹识其言,其两字不明。”因书出之。射写还比校,皆无所误,唯两字缺。

  §诗
  吴郡张纯,少有清才,与同郡张俨、朱异,俱童少,往见骠骑将军朱据。据闻三人才名,欲试之,曰:“今三贤屈顾,老鄙渴甚矣!其为吾各赋一物。”然后乃坐。纯曰:“颍а櫼匝钢栉ぃヶ酪郧峒参睿伪鼗迹运婺苛⒊伞!本荽蠡对谩

  纯《赋席》曰:席为冬设,簟为夏施;揖让而坐,君子攸宜。

  俨《赋犬》曰: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獹宋鹊,书名竹帛。

  异《赋驽》曰:南岳之干,钟山之铜;应机命中,射隼高墉。

  §序
  【魏祢衡《鹦鹉赋序》】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惠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卷十八 人部中 

  ○师第一

  §叙事
  《礼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穀梁》曰:鲁昭公云:子既生,不免于水火,母之罪也;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涌,师之罪也。《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释名》曰:古者称师曰先生。《魏志》曰:荀攸,字公达。魏文帝在东宫时,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汝当尽礼敬之”。攸尝病,太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谚曰:三岁择师。《扬子法言》曰: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孙卿子》曰:师术有四: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不凌,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又曰:干将、镆耶、巨阙、辟闾,此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骐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必前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造父之御,然后一日而致千里。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智,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夫达师之教也,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僻之道塞矣;此六者不得于学,则君不能令于臣,父不能令于子,师不能令于徒。

  §事对
  【函杖 束修】《礼记》曰:凡讲间席函杖。函,容也,容杖足以指画。《论语》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桓荣东响 王祥南面】《东观汉记》曰:明帝即位,尊桓荣以师礼。帝幸太常府,令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王隐《晋书》曰:魏高贵乡公之入学也,将崇先典。乃命王祥为三老,侍中郑小童为五更。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帝北面乞言。

  【模范 表仪】扬雄《法言》曰: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韩诗外传》曰: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之师也。

  【叩钟 鸣鼓】《礼记》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谢承《后汉书》曰:董春,字纪阳,会稽余姚人。少好学,师事侍中祭酒王君仲,受古文《尚书》。后诣京房授《易》,究极圣旨,条列科义。后迁师立精舍,远方门徒、学者常数百人。诸生每升讲堂,鸣鼓三通,横经捧手。请问者百人。

  【在三 有四】崔鸿《后秦录》曰:初,姚泓之为太子,受经于太学博士淳于岐。岐病在家,泓以师者人之表范,传先圣之训,加在三之义,不可以不重,亲诣省疾,拜于床下。《孙卿子》曰:师有四术,而传习不与焉。

  【主善 司成】《尚书》曰:德无常师,主善为师。《礼记》曰:乐正同业,父师司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世子之谓也。郑玄注曰:司,主也。又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也。

  【坐帷诵书 隔幔讲礼】《东观汉记》曰:张奂使匈奴,休屠及朔方乌桓并同反叛,遂烧度辽将军门,引屯赤坑,烟火相望。兵众大恐,各欲亡去。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诵书自若。军士稍安。裴景仁《前秦记》:苻坚幸太学,问博士经典。博士卢壸对曰:周官礼注,未有其师。韦逞母宋氏,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自非此母,无可授后生。于是就宋立讲室书堂,生徒百二十人,隔绛纱幔而授业焉。拜宋爵号宜文君,赐侍婢十人。

  【循循 济济】《论语》:颜回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潘岳《闲居赋》曰: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

  【北海 西河】《后汉书》曰:郑玄,字康成,北海人也。玄好学,日夜讨诵,未尝怠倦,学徒相寻数百千人。国相孔融深敬玄,特立一乡,曰郑公乡;广其门,曰通德门。初师事马融,质诸疑义问。辞归,融叹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礼记》曰:子夏哭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人疑汝于夫子,其罪一也”。郑玄注曰:言其不称师也。

  【筑宫 架庙】《史记》曰:邹子如燕,昭王拥慧先驱,请列弟子之礼而授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干宝《搜神记》曰:介琰者,不知何许人也。吴先主时,从北来,云从其师白羊公入东海。琰与吴主相闻,吴主留琰,乃为琰架宫庙。一日之中,数四遣人往问起居,或见琰如十六七童子,或如壮年。吴主欲学术,琰以帝常多内御,积月不教也。

  【善诱 博喻】《论语》:颜回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礼记》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南郭 东陵】《列子》曰:列子既师壸邱子林,友伯昏瞀人,反居南郭,从游者百数。王智深《宋纪》曰:诏征士周勣于东陵立学,裹粮受业百余人。

  【彦真沉静 玄览纯和】崔鸿《前燕录》曰:刘赞,字彦真,平原人也。经学博通,为世纯儒,贞清非礼不动。慕容廆重其德学,使太子晃师事之。魏收《后魏书》曰:梁越,字玄览,新兴人也。少而好学,博综经传,无所不通。性淳和笃信,言行无择,魏初为礼经博士。

  【聘玉帛 加金紫】江微《陈留志》曰:娄望,字次子,雍邱人也。少受《春秋》于少府丁子然,以节操称。建武二十八年,赵孝王闻其名,遣大夫赍玉帛聘望为师。望不受,徐爰《宋书》曰:武帝登祚,加颜延之金章紫绶,领湘东王师。

  §赋
  【晋潘岳《闲居赋》】教无常师,道在则是。故贤士投绂,明王怀玺,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汉班固《西都赋》】命夫敦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

  §诗
  【应璩《百壹诗》】子弟可不慎,慎在选师友,师友必良德,中才可进诱。

  §箴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

  §序
  【后汉蔡邕《郭有道碑序》】先生诞膺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固。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周流华夏,随集帝学。故拯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于是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祛其蔽,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群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又举有道,皆以疾辞,文不具录。

  【蔡邕《文范先生陈仲弓碑序》】夫其仁爱温柔,足以孕育群生;广大宽容,足以包覆无方;刚毅强固,足以威暴矫邪;正身体化,足以陶冶士心。先生有此四德,故言斯可法,行斯可乐,动斯可象,静斯可效。是以邦之子弟,遐方后生,莫不同情瞻仰。山其模范,从其趣向,戾狠思和,争讼化让。虽严君猛政,迫以刑戮,未若先生潜导之速。

  ○交友第二

  §叙事
  《毛诗序》曰: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也。《魏文帝集论》曰:夫阴阳交,万物成;君臣交,邦国治;士庶交,德行光。同忧乐,共富贵,而友道备矣。《易》曰:上下交而其志同。由此观之,交乃人伦之本务,王道之大义,非特士友之志也。《白虎通》曰:朋友之道有四: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扬子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