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初学记 >

第58部分

初学记-第58部分

小说: 初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恩 施令】赵晔《吴越春秋》曰:越王召范蠡,问:“孤窃自志,欲以令日一登上明堂,布恩致令,以抚百姓。”王隐《晋书》曰:纪瞻答秀才策曰:“周制明堂所以宗其祖,以配上帝。其正中者太庙,以顺天时,施法令。”

  【学南 汶上】《宋起居注》曰:今太庙太极,既以随时;明堂之制,国学之南,地实京邑,爽垲平畅,足以营建。蔡邕《礼乐志》曰:孝武帝封禅岱宗,立明堂于泰山汶上。

  【行正 听朔】颖容《春秋释例》曰:告朔行政,谓之明堂。徐虔《郊庙明堂议》曰:明堂,天子每月于此听朔布政。

  【蒿宫 茅屋】《礼论》曰:或以为明堂者,文王庙,周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三辅黄图》曰:孝武帝议立明堂于长安城南,许令褒等议曰:“按《五经礼乐传记》曰:圣人之教,制作之象,所以法天地,比类阴阳。以之宫室,本之太古;以昭令德,茅屋采椽。土阶素舆,越席皮弁,盖兴于黄帝尧舜之世,是以三代脩之也。”

  【策勋 布政】颖容《春秋释例》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太庙与明堂一体也。《春秋》:人君将出于宗庙,及行策勋献俘于庙。布政见四闼注。

  【阳馆 玄堂】《尸子》曰:。黄帝曰合宫,有虞氏曰总章,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玄堂见叙事。

  【重屋 复道】《周礼》曰:殷人曰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郑玄注云:重者,王宫王堂若太寝者。《汉书》曰:《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之。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

  【正四时 统万物】《礼含文嘉》曰:明堂所以通神明,感天地,正四时,出教令,崇有德,章有道,褒有行。蔡邕《月令》论曰:明堂者所以明天气统万物。

  【礼三老 祭五帝】《白虎通》曰:礼三老于明堂,所以教诸侯孝;祭五帝于太学,所以教诸侯悌。《三辅黄图》曰:明堂者,明天道之堂,所以从四时行月令,宗祀先王祭五帝,故谓之明堂。

  【享上帝 祀先王】《淮南子》曰:自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上之雾露不能入,足以享上帝,礼鬼神,示人知节也。祀先王见上祭五帝。

  §赋
  【李尤《辟雍赋》】太学既崇,三宫既章;灵台司天,群耀弥光。太室宗祀,布政国阳;辟雍岩岩,规圆矩方。阶序牖闼,双观四张;流水汤汤,造舟为梁。神圣班德,由斯以匡;喜喜济济,春射秋飨。

  【刘允济《万象明堂赋》】睿哲惟唐,受天之明。究皇王之鸿休,包宇宙之纯精;恢天禄以作乂,摅元命之振英。鼓黔雷以播气,运苍昊而时成;括辏а粲胩┙祝ヒ怨夂唷@窭纸煌ǎ友笠纾惶煲月迨佣晔橹粒匾院庸鄱汲觥S瞪裥荩鹈骱牛で辶鳎锩担唤蟊ㄓ谛欤砩耢笠猿浦取T副肮源Γ┑氉诙切簦凰贾旅烙谧苷拢缞埚ざㄓ摇7孟暮笾煲牵乒闼亩抟唬槐俗谥苤兄疲呕蚓哦蚱摺4碜酆蹙傻洌己跤衤桑簧芟戎疽愿咝耍笋婀Χ壮觥D搜庸钋涫浚杖吮沓迹笃湟檠伞O桃晕魈谜撸骱跆斓勒咭病K悦饔泄Γ碛械拢绱蠼蹋⒋笳羌傺暇招拮陟耄欠蛭赫咭玻部梢押酰≡琳赂纾即疵魈弥蒲伞?季持げ撸啤唇鹬亍抵D履滤拿牛赡伤钠幻髅靼舜埃靼朔纾幻医鹈矣瘢四シ隧谩Hニ搴钪构猓魉刂室晕ぃ凰汲刑煲越由瘢示嗪趸蜀贰l踯插ǎE兮丰融。雷承乾以震耀,云大壮乎其中;非至圣之精诚,孰能克勤乎此功。

  §诗
  【梁孝元《和刘尚书兼明堂斋宫诗》】质明摄上宰,言早乘车轩。四圭邸苍玉,六变舞云门;香浮郁金酒,烟绕凤皇樽。貂冕交挥映,珩珮自相喧;微风飏清管,轻雨发陈根。新花临御陌,春色起天圜;河间献乐语,斯道愧能论。

  §颂
  【宋虞通之《明堂颂》】肃肃明堂,惟国之光;仪天矩地,崇姬润黄。县殷飏辉,服夏擅芳;无斁伊典,有焕斯章。绵绵教枢,翳翳化纪;声沉五都,风晦千祀。我皇蒸哉,追孝创轨;缛宪垂统,光图丽史。宗祀既崇,享配惟馨;六乐荐和,四圭流明。殷殷华海,鉴盥孚诚;庆辉旁烛,休光下盈。

  ○巡狩第七

  §叙事
  《周易》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尚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礼记》曰:王者巡狩,必观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之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之好恶。《白虎通》曰:巡者,循也;狩者,牧也。王者为天循行以牧人也。恐远近不同化,幽隐有不得所者,故必视见。五年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巡狩。《汉书》曰:武帝南巡至于盛唐,登天柱山。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东观汉记》曰:章帝东巡狩,至于贷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耕于定陶。

  §事对
  【省方 述职】上见叙事。《毛诗谱注》曰:武王伐纣,定天下。巡狩述职,陈诸国之诗,以观民之风也。

  【观风 展义】《礼记》曰: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郑玄注:陈诗,为采其一诗而视之。《左传》曰:天子非展义不巡狩。社预注云:天子巡狩,所以宣布德义。

  【布德 设教】并见上。

  【考职 赋政】《周礼》:职方氏掌天地之图。王将巡狩,则戒于四方曰:“各修平乃守。”考乃职,无敢不敬戒。崔骃《北巡颂》曰:禋洁享祈,歆尝百神;爰始赋政,授务于人。

  【陈诗 观礼】陈诗见上。张衡《巡狩诰》曰:惟二月初吉,帝将狩于岱岳。展义省方,观风设教,丙寅朏,率群宾,备法驾,以祖于东门。乙酉,观礼于鲁而休齐焉。

  【风行 雨施】《周易》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崔骃《南巡颂》曰:惟林蒸之鸿德,允天覆而无遗;壮云行之博惠,淑雨施于庶黎。

  【天动 神行】崔骃《东巡颂》曰:升九龙之华旗,巡翠霓之旌旄;三军霆激,羽骑火列,天动雷震,隐隐辚辚。又《北巡狩颂》曰:雍容清庙,谧尔无虞;垂拱穆穆,神行化驰。

  【四维 五载】黄帝大一密推曰:欲知巡狩之年,当视太一与天目。在四维之岁,法为巡狩。《尚书》曰: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

  【祀四岳 柴三辰】《毛诗》曰:巡狩而祀四岳河海也。于皇时周,陟其高山。毛苌注云:高山,四岳也。马融《东巡颂》曰:敷六典,经八成,燮和万殊,总领神明,类乎上帝,柴乎三辰,禋祀乎六宗,祗燎乎群神。

  【巡东作 秩西成】崔骃《北巡颂》曰:登中山,天帝观;神农将,省阳谷。相天功,巡东作。又《西巡颂》曰:惟秋谷既登,上将省敛,平秩西成,巡畿于西郊。因斯万物,凝德缓俗,昔既春游,今乃秋豫。

  【审铨衡 同律度】《越绝书》曰:禹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升斛。《白虎通》曰:巡狩所以四时出何?当承宗庙,故不愈也。以夏之仲月,同律度,得其中。

  【祀五帝 禋六宗】上见叙事中。下见柴三辰。

  【备天官 运法驾】班固《东巡颂》曰:翿六龙,较五辂;齐百寮,练质素。命南重以司历,厥中月之六辰;备天官之列卫,盛舆服而东巡。又《南巡颂》曰:既禘祖于西都,又将祫于南庭。是时圣上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旗旌。

  【修五礼 问百年】《尚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修五礼五玉。孔安国注云:五等诸侯瑞圭璧也。问百年见叙事。

  【宣声教 抚黎元】后汉章帝巡幸诏曰: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迩,解释怨结。宋孝武帝巡幸赈恤诏曰:夫足践目见,实尊天命。尚怨愈深,氓俗未同其化,自远幽隐,不得其所,故降省风俗,躬抚黎元。

  【同遐迩 察风俗】同遐迩见上宣声教注。宋孝武帝巡狩省风俗诏曰:朕聿合五色,奄一天下;当沿时省方,观察风俗,外详考旧典,以副侧席之怀也。

  §诗
  【唐太宗《重幸武功诗》】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春德,怀旧感深衷。积善欣余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禋散碧空。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宋范晔《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昭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

  【梁沈约《侍游方山应诏诗》】清汉夜昭晰,扶桑晓陆离;发歌枞阳下,巡羽朝夕池。枞金浮水若,耸罩映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北齐袁姡А洞蛹萦蜗墒贰坑翁煜煜甚希和裰裕唤铣趿铮交ǚ⒃绱浴S裼呙魇缇埃槠熳鸱纾黄皆肷下罚哑洞掖摇

  【周明帝《还旧宫诗》】玉烛调秋气,金舆历旧宫;还如过白水,更似入新丰。秋潭清晚菊,寒井落疏桐;举杯延故老,今闻歌大风。

  【隋炀帝《还京师诗》】东都礼义举,西京冠盖归;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云跸清驰道,雕辇御晨晖;寥亮铙笳奏,葳蕤旌旗飞。后乘起文雅,前駈励武威。

  【隋李德林《从驾巡道诗》】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朝乘六气辇,夕动七星旒。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又《从驾还京诗》】至仁文教远,惟圣武功宣;太师观六义,诸侯问百年。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镇象屯休气,华盖翼飞烟。鼓奏千人响,旗动七星连;峻岭戈回日,高峰马煦天。姑射神游罢,箫关猎骑旋;更待东山上,看君巡狩篇。

  【隋薛道衡《从驾天池应诏诗》】上圣家寰宇,威略振边陲;八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鲸螭。

  【又《从驾幸晋阳诗》】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隋虞茂《奉和幸太原辇上作应诏诗》】唐巡光帝则,夏豫穆宸仪;珠旗扬翼凤,玉兽俨丹螭。流吹和春鸟,交弄拂花枝。

  【又《奉和幸江都应诏诗》】巡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早前。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旃;方陪观东后,登封禅肃然。

  【虞世南《和至寿春应令诗》】摇山盛风乐,南巡务逸游;如何事巡抚,人瘼谅斯求。文鹤扬轻盖,苍龙饰桂舟;泛沫萦沙屿,寒澌拥急流。路指八仙馆,途经百尺楼;眷言昔游践,回驾且淹留。后车喧凤吹,前旌映彩旒;龙骖驻六马,飞阁上三休。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觞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厕琳球。

  【上官仪《和过旧宅应诏诗》】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凝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颂
  【后汉班固《东巡颂》】切见巡狩岱宗,柴望山虞,宗祀明堂,上稽帝尧,中述世宗,遵奉光武,礼仪备具,是以明神屡应,休徵乃降。

  【又《南巡颂》】维汉再受命,系叶十一,协长和,则天经,郊高宗,光六幽,通神明。既禘祖于西都,又将祫于南庭。是时圣上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

  【后汉崔骃《东巡颂》】伊汉中兴三叶,于皇惟烈,允迪厥伦。缵王命,胤汉勋,矩坤度以范物,规乾则以陶钧。于是考上帝以质中,总列宿于北辰,开太微于禁庭,延儒材以咨询。于时载华抱实,徵尔而造曰:盛乎大汉!既重雍而袭熙;代增其德,唯斯岳礼,久而不修,神人之所庆幸,海内之所想思。颂有乔山之征,典有徂岳之巡。时迈其邦,人斯攸勤,不亦宜哉。乃命太仆,驯六驺,闲路马,戒师徒。于是乘舆登天灵之威辂,驾太一之象车。

  ○封禅第八

  §叙事
  《礼记》曰:昔先王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中成也,祭天告以成功。)《河图。真纪》曰:王者封泰山,禅梁甫,易姓奉度,继兴崇初也。《史记》曰: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古封泰山,禅梁甫,七十二家。”夷吾所记,十有二焉。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伏牺氏封泰山禅云云,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初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又曰:秦始皇既并天下,即帝位,征齐鲁儒生博士七十人至泰山下。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上石草木。始皇上泰山,立石颂始皇德,明其得封也。封藏皆秘,代不得而记。始皇上泰山,中坂遇风雨,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五松树。)又曰: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儒者皮弁,荐绅射牛,封泰山如郊太一之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