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
【朱玄《微火不热论》】朱先生游于河洛之间,将舍逆旅,遇逆旅之火,有主人翁夷焉。先生褰裳下车,环而窥之,则喘喘然死矣。先生曰:“嘻!火之盛物,一至此哉?”弟子孔琨进曰:“异哉先生之谈也。夫火之然,在群形则焚燎消铄,在肌肤则灼烂湮灭,奚言物之盛矣。”
(以下严陆宋本异文)
§事对
【燎原 炎上】《书》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书》又曰:五行,二曰火。火曰炎上。
【化雀 流乌】鱼豢《典略》曰:泰伯出猎,至于咸阳,有大鸟流下,化为白雀,衔绿丹书,集于公车。《史记》曰:武王既渡河,有火自上复下,至于王屋,流为乌。
【钻燧 生云】《管子》曰:黄帝钻燧出火,以熟荤臊。《淮南子》曰:练土生木,练木生火,练火生云,练云生水,练水生土。
【练木 消金】练木见上。《淮南子》曰:火则水灭之,金坚则火消之。
【夏焚 冬燥】《礼》曰:季夏出火,为焚也。《淮南子》曰:阳气、夏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
【纪物 名官】《尚书·大传》曰:燧皇以火纪物。《左传》曰:郯子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宁封 阏伯】《列仙传》曰:宁封子,黄帝陶正,掌火,能作五色烟。《左传》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以火纪时。
【槁竹 老槐】《淮南子》曰: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又曰:老槐生火,久血为燐,人弗怪也。
【荧台 然石】《郡国志》曰:连浑府遥火山,有火井,深不可见底。炎气上升,若微电。以草爨之则烟火发,名曰荧台。王子年《拾遗记》曰:宛渠之民,泛黑水而至,对始皇曰:“臣之国夜琢然石,以代日光。此石出于然山,其土石皆自光明。钻斩皆火出,大如栗则辉耀一室。”
【徙薪 焚荻】《汉书》曰: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福言其太甚,三上书,辄报罢。后霍氏诛灭,告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曰:“子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不应,俄其家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而不录言曲突者。或谓主人:“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忘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悟而请之。宣帝召福为郎。《吴志》曰:姚光有火术。孙权积荻数十束,使光坐其上,猛火焚之。荻尽,端坐灰中,持一卷书。
【蔽窗 涂隙】《后魏书》曰:祖莹好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蔽窗户。《韩子》曰:丈人之慎火也涂隙。
【广树 符〈昏鸟〉】《南越志》曰:广州有大树,可以御火。《山海经》曰:符遇之山,其鸟名〈昏鸟〉,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卫火。
【祝融 回禄】《淮南子》曰:南方,火也,其帝祝融,其佐朱胡。《左传》曰:郑子产禳火于元圃回禄。
【昆冈 鼎镬】《书》曰: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周礼》曰:亨人掌供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泥中 水上】魏收《后魏书》曰:张天锡时,有火燃于泥中。《周易》曰:火在水上未济。
【临邛井 神丘穴】刘敬叔《异苑》曰:临邛有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括地图》曰:神丘有火穴,光照千里。
§赋
【西晋潘尼《火赋》】览天人之至周,嘉火德之为贵,含太阳之灵辉,体淳刚之正气。先圣仰观,通神悟灵;穷神尽数,研几至精。形生于未兆,声发于无象;寻之不得其根,听之不闻其响,来则莫见其迹,去则不知其往。似大道之未离,而元气之灏瀁。故能博赡群生,资育万类,盛而不暴,施而不费,其变无方,其用不匮。钻燧造火,陶冶群形,协和五味,革变膻腥,酒体烹饪,于斯获成。尔乃狄牙典膳,百品既陈;和羹酋醳,旨酒浓醇;烹鼋煮鼍,灼龟臛鳞。若乃流金化石,铄铁融铜,造制戎器,以戒不恭;砥炼兵械,整饬军容。四海宁乂,边境无寇;鞱弓戢剑,解甲释胄;销镝为耒,铸戈为槈;战士反于耕农,戎马放于外厩。及至焚野燎原,埏火赫戏;林木摧拉,砂砾煎糜;腾光绝览,云散霓披,遂及冲风激扬,炎光奔逸,玄烟四合,云蒸雾萃;山陵为之崩陀,川泽为之涌沸。去若风驱,疾如电逝,纷纶纡转,倏忽横厉,萧条长空,野无孑遗,无隰不灰,无坰不毙。震响达乎八冥,流光烛乎四裔。榛芜既除,九野谧清;荡枝瘁于凛秋,候来春而改生。其扬声发怒,则雷霆之威也;明照远鉴,则日月之晖也;甄陶品物,则造化之制也;济育群生,则天地之惠也。是以上圣拟火以制礼,郑侨据猛以立政;功用关乎古今,勋绩著乎百姓。(下接戴逵《流火赋》)
●卷二十六 器物部下
○冠第一
§叙事
刘熙《释名》曰: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董巴《汉舆服志》曰:上古穴居野处,衣毛而冒皮。后代圣人易之,见鸟兽有冠角〈冉页〉胡之制,遂作冠冕缨緌。《春秋繁露》曰: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玄武,貌之最严威者。其像在右,服反居首,武之至而不用矣。《三礼图》曰:大古冠,布齐则缁之,后以为冠,冠之始也。今武冠则其遗象。《春秋合诚图》曰: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居紫宫中,制御四方。冠有五采。又曰:黄帝冠黄文,白帝冠白文,黑帝冠黑文。《礼记》曰:黄冠而祭,息田夫。《家语》曰:大夫请罪,用白冠牦缨。《礼记》曰: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绩緌,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垂緌五寸,惰游之冠也;玄冠缟武,不齿之服也。居冠属武,自天子下达,有事然后緌。《左传》曰:郑子臧好聚鹬冠。《淮南子》曰:楚庄王好獬冠。《公孙屈子》曰:屈到貊冠。《战国策》曰:宋康王为无头之冠以示勇。《庄子》曰:钘、尹文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戴九云夜光之冠,西王母戴太真晨婴之冠。
§事对
【却敌 进贤】《三礼图》曰:却敌冠,前广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卫士服之。《舆服志》曰:进贤冠,古缁布冠,儒者之服。前高七寸,后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博士以下至小史一梁。
【獬豸 鵕鸃】《汉官仪》曰:獬豸兽性触不直,故执宪者以其角形为冠。《史记》曰:高祖时,籍孺;孝惠时,闳孺。婉佞贵幸,与上卧起,故惠帝时郎中,皆冠駉鸃、贝带,傅脂粉,比闳籍之属。
【蝉翅 鹊尾】《汉书》曰:张敞弟武为梁相,曰:“驭黠马者利其衔策,当以柱后蟪文强绳之耳。”如淳注曰:蟪,蝉也,冠细如蝉翅,今御史冠是也。又曰: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应劭注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
【铁柱 金颜】《汉官仪》曰:侍御史,周官也,为柱下史,冠法冠。一曰柱后,以铁为柱。徐爰《释问》曰:通天冠,金博山蝉为之,谓之金颜。
【却非 交让】《三礼图》曰:却非冠,宫殿仆射史服之,高三寸。《东观汉记》曰:马援与公孙述有旧。援从冀入蜀,述见之甚喜,与俱入宗庙,令冠交让冠,立旧交之位。
【五彩 四重】《三礼图》曰:五彩方山冠,各以其彩縠为冠。天子祀庙,八佾,乐五行舞人所服。《舆服志》曰:术氏冠,有五彩,衣青玄,裳前员。其制差池,逦迤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今不施用也。
【夏收 殷吁】《礼王制》曰: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吁而祭,缟衣而养老。
【双緌 禅溃俊睹吩唬焊鹇奈辶剑诰q双止。《汉书》:江充召见上,衣纱縠单衣,冠禅溃揭」凇
【金珰 珠瑱】《舆服志》曰: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崔鸿《前燕录》曰:慕容隽制平上冠,悉赐廷尉以下。中秘监令,别施珠瑱。
【温貂 劲鹖】《汉官仪》曰:侍中金蝉左貂,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蝉取高居食洁,口在腋下,貂内劲而外温。又曰:虎贲冠插两鹖尾。鹖,鸷鸟中之劲果者。
【苞楯 覆杯】《舆服杂事》曰:楚汉会于鸿门,项籍图危高祖。樊哙闻,急,乃裂衣包楯,戴以为冠,排入羽营。覆杯见弁叙事。
【招虞 遗越】招虞见旌事对。《春秋释痾》:何休曰:“遗越人以冠,终不以为惠。”
【翠緌 朱缨】《梁书》曰:天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朱缨见叙事。
【鸠拂 乌萃】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曰:晋永康元年正月大会,有鸠入御坐武帐中,拂司空张华之冠。伏侯《古今注》曰:鲁参锄瓜,三足乌来萃其冠。
§赋
【魏齐干赋】纤丽细缨,轻配蝉翼,尊曰元饰,贵为首服。君子敬慎,自强不忒。
§铭
【李尤《冠帻铭》】冠为元服,帻为首服;君子敬慎,自强不忒。
【傅玄《冠铭》】居高无忘危,在上无忘敬。惧则安,敬则正。
○弁第二
§叙事
《白虎通》曰:弁之为言攀,持发也。《释名》曰:弁如两手相合拼时也。以爵韦为之,谓之爵弁;以鹿皮为之,谓之皮弁;以韎韦为之,谓之韦弁。董巴《舆服志》曰: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其上似爵头色,有收持笄,所谓夏收殷吁者也。祠天地五郊明堂,云翘舞乐人服之。《三礼图》曰:爵弁,士助君祭之服,以祭其庙。无旒,韦弁,王及诸侯兵服也。《舆服志》曰:皮弁与委貌同制,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所谓夏之毋追,殷之章甫者也,行大射礼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执事者冠皮弁,衣都麻衣。《周礼》:弁师掌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璂綦同,结也,缝中贯结五采玉者。)《魏台访仪》曰:五采玉,一玉有五色者也。邸,以象骨周缘弁下根柢,如魏武帝所作弁柢,凡有笄无缨。曹褒云:天子弁以白玉饰。《左传》曰:楚子玉自为琼弁。《邺中记》曰:石季龙官婢数十,尽著皂褠,头著神弁,如今礼先冠。西王母交带灵飞绶,上元夫人佩凤文临华绶。
§事对
【麟韦 象邸】《汉书》曰:王莽初献新乐于明堂太庙,群臣冠麟韦之弁。《周礼》曰:弁师掌王之皮弁,象邸玉笄也。
【骐文 鹿章】《毛诗》曰:淑人君子,其弁伊骐。毛苌注曰:骐,文也。《白虎通》曰:上古质,先服鹿皮,取其文章也。
【加首 会发】《穀梁传》曰:弁冠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毛诗》曰:有斐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注谓:弁所以会发。
【告朔 视朝】《家语》曰:诸侯皮弁,以告朔于太庙。《周礼》曰:视朝则皮弁服。郑玄注曰:视外朝之事。
○印第三
§叙事
刘熙《释名》曰:印,信也,所以封物以为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也。许慎《说文》曰:执政所持信也。卫宏《汉旧仪》曰:诸侯王印,黄金橐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印龟钮,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钮,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钮,文曰印。《续汉书·礼仪志》曰:印玺,王玉柙银镂文;贵人、长公主铜镂。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孔愉经余亭,放龟溪中。龟中流左顾,后以功封余亭侯。及铸侯印,而龟左顾,更铸亦然。印工以闻愉;愉悟,乃取佩。《搜神记》曰: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近地,令人摘之,化为石。颢命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上之,藏宫。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
§事对
【铸龟 给马】铸龟事见叙事。魏收《后魏书》曰:高帝诏:军警给雀印,传符次给马印。
【金龟 玉蛟】金龟事见叙事。魏收《后魏书》曰:高祖永明元年,上谷郡人献玉印,上有蛟龙之文也。
【种龙 摘鹊】圈称《陈留风俗传》曰:巴吾县者,宋杂陈楚地,故梁国宁陵种龙乡也。今其都印文曰种龙。摘鹊事见叙事。
【含钩 刻枣】《梦书》曰:印钩为人子所禄也,梦见印钩人得子,含吞印钩,怀妊妇也,钩从腹出为其乳。失印子伤,堕而怀之。妻有子,以口含之,子为宅中。黄君制《使虎豹法》曰:道士当刻枣心作印,方四寸也。
§铭
【晋傅玄《印铭》】往昔先王,配天垂则;乃设印章,作信万国。取象晷度,是铭是刻;文明慎密,直方其德。本立道生,归乎玄默;太上结绳,下无荒慝。
【后汉胡伯始《印衣铭》】明明上皇,旌以命服;纡朱怀金,为光为饰。迈种其泽,抚宁四国;宜慈惠和,柔嘉维则。克常厥心,膺兹多福;登位历寿,子孙千亿。
【李尤《印铭》】赤绂在服,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龟钮犊鼻,用尔作程。
○绶第四
§叙事
《汉官仪》曰:绶者,有所承受也;所以别尊卑,彰有德也。吕忱《字林》曰:绶,绂也。董巴《舆服志》曰:战国解去绂佩,留其丝摇晕卤恚磺啬艘圆勺榱嵊谝‘,光明章表,转相结绶,故谓之绶。乘舆黄赤绶,五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皆同。又《汉官仪》曰:乘舆绶,黄地骨、白羽、青绛缘、五采、四百首,长二丈三尺。)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八尺,三百首。(公主、大贵人、诸侯皆同。又《汉官仪》云:四采、绛地骨、白羽、青黄赤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