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什锦拼盘 >

第3部分

什锦拼盘-第3部分

小说: 什锦拼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烧烟,有时谈谈赛二爷往事,倒也混得不错。唱蹦蹦戏的小白玉霜,
在未拜白玉霜学戏之前,原是这家土膏店的烧烟女郎,她烟烧得圆润
松柔,就是小陈妈传授给她的呢!汉口人称烟馆打烟的为烟猴子,每
人一块汉玉或翡翠烟板,打烟泡就在玉板上翻滚。汉口最有名的一位
烟猴子叫胡老四,他能把烟泡打成十二生肖,最妙的是他打的弥勒佛
长耳蟠腹憨态可掬.用锡纸包起来,可以三天不溶,可算一绝。
小曼暗恋阿芙蓉
    有绝代佳人之誉的名女人陆小曼染上阿芙蓉癖,是受了上海名票
翁瑞午的诱导。翁原是世家子弟,除了祖遗的古董字画之外,还拥有
一座茶山。小曼自与王赓仳离改嫁徐志摩后,在天马会京剧彩觞时跟
翁瑞午唱了一次《贩马记》、一次《玉堂春》后,翁瑞午就阴魂不散缠上



了陆小曼。小曼体弱多病,瑞午有一手推拿绝技,时时推拿也就不知
不觉由扳个尖而抽上瘾了。志摩看小曼陷溺日深,于是劝她戒掉鸦片
远离瑞午。两人由言语龃龉争执反目,小曼突然发了小姐脾气,从烟
榻上抓起烟灯烟枪,从楼口掷下楼去,一只铜烟盘从志摩额角飞过,虽
然仅仅擦伤一点油皮,可是把志摩的眼镜玻璃打得粉碎。诗人一怒之
下,愤然搭机飞平,打算重度他教书生涯,谁知飞机就在离济南不远的
党家庄上空遇雾撞山,一代文豪,就这样机毁人亡,龙光遽奄了。出事
之后,小曼自然是深感内疚素服终身,可是她由于体弱多病心情恶劣,
鸦片反而越抽越多,骨瘦如柴面目黧黑。到了1962年,翁瑞午变尽卖
绝,终于一病不起,他在弥留时唏嘘地说出一句良心话:“我劝你抽鸦
片,我把你害苦了。”陆小曼万斛闲愁,没过几年,也就香消玉殒了。
    李鹤章的侄孙李瑞九,是当年上海名公子之一,他娶的是上海名
闺盛三小姐(盛宣怀之女),两人烟癖都很深,一榻横陈,两灯相对,倒
也怡然自得。他们夫妻抽烟,从不困灯,也不喝一口酽茶把烟压下,所
以他们夫妇男则雍穆雅洁、翩翩裘马,女则柔曼修嫣、风度华艳。有一
次盛三在酒后吐露她保颜秘诀,说是她每晚睡前吃一碗生折嫩鸡粥,
所以红颜永驻。这个私方是否灵光,则有待美容专家们去研究了。
    早年北平梨园有个传说,唱须生的如果能抽两口大烟,嗓筒的韵
味自然好听,所以从老一辈谭叫天,到后来的余、马、言等人,都是十足
的瘾君子。其中最有趣的是言菊朋,言在夏天喜欢穿黑纺绸大褂,冬
天爱穿黑摹本缎的棉袄。他经常在北平旧刑部街哈尔飞戏院唱夜戏,
他住在北新桥箍筲胡同,上园子之前,在家把大烟抽足了才动身,可是

从北城到西城,就是汽车,也足足要走个半小时,前半出烟劲还足,可
是到了后半出就顶不住了。
    当时禁烟虽然时松时紧,可是还没有哪一位名角,胆敢在后台开
灯过瘾的。言三爷的好友大律师桑多罗,住在西单白庙胡同,跟旧刑
部街是前后胡同,所以言菊朋只要是“哈尔飞”有戏,必定是先到桑宅
过足了烟瘾,然后到园子里扮戏。言三跟叔岩犯同一毛病,不但喜欢
困灯,而且喜欢一边烧烟,一边用烟签子乱比划,拍板讲身段,所以甩
得满身都是烟膏子。天长日久烟膏子就点点滴滴都粘在衣服上了,好
在他穿的是黑色衣服,所以不十分显眼。菊朋知道桑大律师家里永远
有整瓷缸烟膏子放着,所以他到桑家从不带烟。有一次桑多罗烦他唱
《让徐州》,他偏偏要唱《伐东吴》,桑自然心里不痛快,等言三来到,他
故意把烟膏藏起来,说是膏子刚刚抽完,还没来得及熬呢!言三在无
可奈何情形之下,点上烟灯发愣,忽然发现袖子上有一小块烟膏子,于
是左抠右抓,居然让他打成几个烟泡来过瘾。后来桑大律师把言菊朋
的黑大褂叫富贵衣,这个典放,就是从抠烟渣儿得来的。
王润生铁面无私
    抗战之前在陕西禁烟,曾雷厉风行了一段时期,当时省主席是蒋
鼎文,民政厅厅长是王德溥,建设厅厅长是雷宝华,高等法院是党院
长,民政厅厅长还兼任陕西全省禁烟清查督办。蒋氏因公到南京述
职,省政由民政厅长代行。有一天党院长跟雷厅长联合在党府宴客,



客人都是当时政军高级主管,酒后余兴,有人提泌把烟盘子端出来,点
上烟灯大家吹两口玩玩。本来可以相安无事,偏偏有人说了句:“今天
嘉宾云集,禁烟法令可以暂时放宽了吧!”这句话简直让主管禁政的王
润生先生下不了台,他一声不响,招来了保安队员把党公馆团团闺住,
按情节轻重,拘的拘,押的押,闹了个鸡飞狗跳?于是大家分头找人向
王厅长说项求情,哪知王润生铁面无私,一律婉拒,甚至蒋鼎文从南京
打电报来关说,他依旧公事公办,毫不徇情。僵持到后来,无法可想,
终于把那位强项不屈的乇厅长调升为内政部常务次长,这个问题才算
解决。这件事是禁烟声中政海一段逸闻,现在知道此事的人,恐怕不
多了。

清宫古老的吉祥玩物
    献岁发春,大家见面互道恭喜,说的尽是吉祥话,我想在此把一些
个人所知老古董的吉祥物儿写出来,凑凑热闹,也算是给大家新春献
礼吧!
皇帝给走红的军机大臣写春联
    “赐福”。在前清时代,上自皇帝下至庶民,到了嘉平元旦,人人都
要讨个好口彩,接触些吉祥物儿,图个喜见祥瑞,一年到头一顺百顺
的。依照清官定制,每年元旦凌晨,先由钦天监选定出行吉时,皇帝先
到阐福寺拈香礼佛,然后回到建福宫开笔书丹,以迓新喜,然后御乾清
官西暖阁,召近支王公、内廷供奉、上书房满汉师傅们赐春条“福”字。



据翁同铄日记中描述,皇帝写到“福”字最后一笔时,他连六叩首,俯伏
在地,由两名太监将“福”字从他的头上捧过。这一动作,时间要拿得
准,还要配合得从容镇定,才能恰到好处。谢恩之后,亲自捧着“福”字
退出,认为无上荣宠。至于翰院词臣、御前侍卫,碰到皇帝高兴,也赏
赐云龙朱锦“福”字,虽然黑亮圆润,那些都是如意馆供奉们的手笔了:
写好之后,用双钩手法,制成粉漏,印在锦笺之上,皇帝蘸饱浓墨,照双
钩一描而成,有的笔力豪赡,比御笔还要来得雄伟挺秀。除了拿一部
分赏人外,还要封存一部分,等到来年再赏人。得之者都是皇帝跟前
顶走红的军机大臣,美其名日“赐余福”=得之者无不视为无上恩宠,
甚至于死后的讣闻上,还要大书而特书呢!
“赏春条”后宫佳丽个个能写
    “赏春条”。过新年在宫廷里赏春条是很流行的。除r皇太后、皇
后、皇贵妃有宝玺,叮以赏赐福寿字龙虎字外,其余妃嫔也可以写春条
赏人。这种春条长约二尺,宽约六寸,洒金朱砂笺裱在木条框上,由如
意馆用双钩粉漏,漏出四个字的吉祥话儿,宜老宜少,例如“福寿康
宁”、“俾尔寿康”,以及一般通用吉祥话儿如“驾福乘喜”、“福禄祯祥”、
“三多九如”、“竹报平安”一类词句。好在书法都出自翰苑名家,秦半
是馆阁体,只要能够执笔描红的人,全能体势逸韵,外间不察,以为后
宫佳丽,个个书法清新,才高咏絮。当年北平琉璃厂荣宝斋南纸店在
宣统出宫之后,曾在故宫采购了一批报废纸盒,其中就有各宫妃嫔们

写好尚未来得及赏人的春条若干幅,他们以每幅银圆两枚出售,比起
街上买的春联典雅精致多了。
“递如意”消痰顺气
    “递如意”。递如意是满洲贵族晋谒尊长的一种仪注。现在故宫
博物院辟有专室陈列如意,尺寸较大例如三镶玉如意、七宝烧珐琅玉
如意、簇金镶玉石嵌螺钿的如意,外加紫檀座玻璃罩,那是放在长条案
或是匿床桌上的陈设。至于谒见尊长的如意,因为捧递方便,尺寸力
求小巧,以质料言,那就金檀铜素、累璧重珠无法形容了。据一位内廷
太监叫梳头刘的说:“慈禧有四柄心爱的如意,一柄是吉林长白山里的
一只冬荣瑞草,又名灵芝,天然长成一柄如意,面现云纹,柄呈紫赤,计
龄当在千年以上。一柄是沉香木的如意,天矫坚峻,刻削蟠屈,据说置
之座前,可以消痰顺气,如有闷胀岔气,用之揉搓胸膈,立刻舒畅自如。
一柄是长不逾尺的翡翠如意,产自云南尖山,通体璇碧,斐斐有光,炎
炎盛夏,插架高拱,满室清凉。另一柄是顺治九年满榜状元麻勒吉呈
献的,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直陈列御书房多宝格里。这柄
如意颜色黝黑,既非金石,又非角木,夏日蚊蚋不侵,如有凶杀噩耗并
能事先示警。慈禧垂帘,这柄如意就成了老佛爷宝座旁边的爱韧了,
可惜庚子年拳匪之乱,洋兵在内廷骚扰一段时期,等从西安回銮,这柄
旷世奇珍也就下落不明了。”
    现在故宫博物院辟有专室陈列如意,虽然没有什么精品,可是种



类庞杂,式样繁多,足证如意在宫廷中如何受重视了。
“押祟荷包”皇帝腰间响丁当
    “押祟荷包”。清朝皇帝除了朝服之外,宴居便服总要束上一条靼
带,以便拴挂各种活计。一般人腰带挂的活计有荷包、扇套、褡裢、胡
梳、手巾、匙箸套、眼镜套、火镰等等,皇上因随时有人扈从,平素只挂
手巾、玉印、合符子(三寸多长,二寸多宽,状如宝剑头,上边刻有天地
日月四字玉螭龙纽的玺节),外加一只一擦就燃的火镰。依据清宫乾
隆朝档册记载,从小除夕起到正月初二止,皇帝韫带上,左边加上四只
小荷包,其中黄刻丝珊瑚豆荷包内装“年年如意”一件,红缎拓金线松
石豆荷包内装“双喜”一件,押祟小荷包一个内装金八宝八个,银八宝
八个,宝石八宝八个,金锞子二个,银锞子二个,金钱二个,银钱二个;
右边共拴小荷包六个,其中三个青缎拓金丝珊瑚豆荷包内,一装“事事
如意”,一装“笔锭如意”,一装“岁岁平安”,其余三个黄缎五彩线珊瑚
豆荷包是空的。这些钱币锞子彩错镂金,大如豆粒,备极精巧,宝石更
是翠虬绛螭,是万中选一的精品,在新年这几天里,皇帝腰间累璧重
珠,玉箔丁当,恐怕也不十分好受吧!
“年花”有不少是舶来品
“年花”。每年冬季一交腊八,御苑的花匠(宫内叫花把式)就忙起

来了,香橼、佛手都要培植得成双成对灿烂盈枝,在宫殿里陈列起来。
至于清高脱俗、众芳摇落独喧妍的梅花,如腊梅、红梅、紫梅、白梅、青
梅、缘萼梅、一剪梅、鸳鸯梅,分别在文轩殿槛点缀得花团锦簇,就是在
御苑的丹垣曲径也匠心巧运,布置得古朴错落,琢成佳境。岁朝清供
的水仙,更是鼎彝环壁,月殿云堂里不可缺少的爱物儿。水仙的品种
本来就多,内廷花匠颇有一些杂交育种的高手,民间认为最名贵的金
盏银台在宫廷已不稀奇。宫里养的水仙以形来分有围裙水仙、漏斗水
仙、螺旋水仙,以色来分有橙黄水仙、红口水仙、翠光水仙等。据说这
些千奇百怪的水仙,都是康熙乾隆时期从英法德意等国引进来的,民
间是很难得一见的。
康乾通宝、钱剑驱邪
    “康乾通宝”。康熙乾隆两朝所铸铜钱,厚重质纯,到现在仍为收
藏古钱的人所看重。乾隆铜钱并且把铸钱的省份用一个字代表镌在
制钱上,以资识别,并且可以考核该省官吏是否留心币制。一共把不
同省份,铸了二十枚,成为一首诗。到了嘉庚时代,市井传说,如果把
乾隆所铸制钱二十枚凑齐,用红线穿起来,既可驱邪,又能压惊。当时
江苏如皋冒家废园里供有一座狐仙楼,有一个小孩在穹石曲渚间捉蛐
蛐,不知怎样惊动了大仙爷,小孩子举措失常,整天胡言乱语,害得家
人到处求神问卜。后来在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座前求得灵签,指示给小
孩带上二十字的全份儿乾隆通宝,狐祟自然不来。果然带上铜钱之



后,狐仙不再纠缠,小孩神志恢复正常,从此里巷轰动,传到京师。后
来宫里造办处把乾隆通宝用红丝线编成宝剑,凡是未成年的阿哥格格
们,到了除夕向皇上皇后辞岁,除了赏赐平安如意绣花荷包一对,另外
还有一把钱剑,一律悬挂床头,要等过了元宵落灯才准摘下来呢!虽
然驱邪避疫都是些无稽之淡,可是民国初年后,鼓楼一带小古玩铺还
有钱剑待价而沽,一把剑也要卖十块八块银圆呢!
糯米做的聚宝盆
    “摇钱树聚宝盆”,无论南北,民间过年家家都要用糯米做一个摇
钱树聚宝盆,皇家也不例外。每年除夕由造办处进摇钱树聚宝盆,陈
列在慈宁宫御座左侧。细陶孽缸,饰以金箔,蒸熟长糯,按五行方位,
染为五色,中植蚪蟠多节五须松,高不盈尺,紫丝红线系漏绮谷厨犀,
根柢虬瘿,也都玉箔丁当珍宝充韧。松下糯米平铺,布满缠锦裹银的
各色坚果,有一泥捏的刘海手舞钱串在戏金蟾,这个聚宝盆要等正月
十八日落灯才能撤走呢!
升官图好玩胜过电动玩具
    升官图。宫廷守岁,皇帝有时一高兴,会跟没有分宫的阿哥们玩
玩文武状元筹或是升官图,有人认为天潢贵胄凤子龙孙还玩什么抢状

元升官图呢,其实不然。翁松禅相国曾经说过:“有清官阶,品流繁杂,
升降黜陟,变幻多端,有耳目升暗降者,有虚贬实陟者,从玩升官图,可以
窥知黜陟幽明的奥妙。”笔者最初玩的升官图是用“捻捻转”捻出德才
功赃,以定升降,简单明了,没有什么奥秘可言。有一年在上海舍亲李
府过年,大家守岁,他们拿出一张升官图来玩,六粒骰子,用宝缸来摇,
双红为德,双六为才,双五为功,双三为良,双二为由,双幺为赃。每人
先掷出身,然后每人用两个标志一官一差,再轮流摇出点子据为升降。
如果是僧尼出身,只能升到僧纲司就休致了;如果不是科举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