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说聊斋-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侠女的行为不合社会习俗,所以始终在他人的“猜叹”之下。猜,是琢磨,想不通;叹,则是因不合常规叹息,感叹。第一个对她猜叹的是顾生,她在陌生男子前没有少女常规的羞涩,却凛然不可侵犯:“见生不甚避,而意凛如也。”第二个猜叹的是顾母,“此女不似贫家产”,在顾母看来,此女孤苦无依,有人代养其母,必定乐意。顾母提出联姻建议,女郎却“意殊不乐”。顾母猜疑:“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第三个对少女进行臆测的是“少年”:“艳丽如此,神情一何可畏?”三个对侠女猜叹者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顾母担心绝后,急欲娶儿媳;顾生爱慕少女;姿容甚美却行为轻佻的少年怀不轨之心。少女身世迷离之谜,行为乖张之谜,一一解开。一个可歌、可泣、有胆、有识的可爱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如果说为父报仇,算不了多神奇,唐传奇甚至六朝小说早就有,那么,在侠女身上表现的婚姻观,在那个讲贞节、讲究婚姻是“终身大事”的社会中,就再出格不过了。侠女不肯接受顾生的求婚,却跟顾生幽会,替他生儿子,而且对顾生说:“枕席焉,提汲焉,非妇伊何也?业夫妇矣,何必复言嫁娶乎?”侠女说自己给顾生料理家务,同床共枕并生育后代,已经是实际的夫妇,何必再要求表面夫妇形式?像这样只要求婚姻实质,不讲表面礼法和名份,不能不算是极其解放的思想,在其他古代小说里几乎找不到。
所遇匪人:窦氏和云翠仙
窦氏
女性遇到负心汉,是常有的事。聊斋里边也有不少这样的女性,她们怎么对待自己的不幸?窦氏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恶霸南三复外出时遇雨,到一户农家躲避。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恶霸,窦老头小心翼翼地给他倒茶,招待他吃饭。南三复看到窦家有个漂亮少女,有事没有事总往窦家跑,有一天趁着窦老头不在家拉住窦氏动手动脚。窦氏坚决拒绝,说:我虽然穷,是要正正经经嫁人的,你凭什么仗势欺人?南三复花言巧语,说:你跟我相好,我肯定不娶别人。窦氏让南三复发誓,南三复就对天发誓。窦氏被骗失身后,恳求南三复快来迎娶,可是蛇蝎心肠的南三复想的却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女,玩玩可以,哪是结婚的对象?恰好有人给他说媒,南三复听到对方是个大户人家小姐,长得很漂亮,就订了婚,而且再也不到窦家了。
第32节:阎罗薨和考城隍
阎罗殿常常被聊斋先生表现为理想的惩恶扬善的地方。
李伯言
《汤公》写人弥留之际的忏悔:从儿童时代到死前所有琐琐细细、早就忘了的事都涌到心头,像潮水一样在心头翻滚,想到办过的一件善事,心头就清凉宁帖,想到办过的一件坏事,心头就懊恼烦躁,心里像油锅似的。
所有到过阴司的,不论是暴病而死,如《王兰》、《刘全》;还是梦中入冥,如《王大》、《薛慰娘》;还是肉身入冥,如《阎罗宴》、《湘裙》;还是无意中掉到冥世,如《龙飞相公》……无一例外,都要在冥间接受善善恶恶的再教育,从此洗心革面,隐恶扬善。
阎罗殿常被表现为最公正无私的地方:
《李伯言》写沂水李伯言素来正直有肝胆,他暴病而死后,到冥间审案,先看到一个私良家女82人的恶棍被炮烙:“空其中而炽炭焉,表里通赤”;然后审王生买婢致死案。李伯言因为王生是自己的亲家,心中存左袒之意,马上就受到了惩罚:“李见王,隐存左袒意。忽见殿上火生,焰烧梁栋。李大骇,侧足立。吏急进曰:'阴曹不与人世等,一念之私不可容。急消他念,则火自熄。'李敛神寂虑,火顿灭。”蒲松龄在篇末说:阴司之刑,比阳世惨重,责罚也比阳世苛刻。但阴司没有走后门、拉关系、说情等事,所以虽然处罚重,受罚者无怨言。谁说阎王殿没有天日?只怕阎王殿的正义之火,不能烧到民间的衙门上。&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阎罗薨
《阎罗薨》尤有代表意义。故事里的魏经历是兼职阎罗。人在阳世生活,却梦断阴司事。巡抚大人为了自己在阴司的父亲,向魏经历求情。巡抚之父生前任总督,曾误调军队,导致全军覆没,此事由魏经历审问。魏经历虽然向巡抚声明“阴曹之法,非若阳世懵懵,可以上下其手”,但终因顶头上司求情,情面难却,答应审案时带巡抚到现场偷听。魏阎罗审案审得很公平,为了平民愤,他下令把巡抚之父丢到油锅里炸上一遭。不料巡抚见此,非常伤心,“痛不可忍,不觉失声一号”。这“一号”的结果,竟然让兼职阎罗受到了严惩,“及明,视魏,则已死于廨中”,大概是被阴司召去追查徇私舞弊之罪了。
阎罗还常对历史人物加以处治。《阎王》写阎王闲暇无事,把曹操拉出来打上几十大板。《阎罗》则写送明代民族英雄升天:“沂州徐公星,自言夜作阎罗王。州有马生亦然。徐公闻之,访诸其家,问马:'昨夕冥中处分何事?'马言:'无他事,但送左萝石升天。天上堕莲花,朵大如屋'云。”左萝石即左懋第,山东莱阳人。因父亲葬在萝石山上,遂以萝石为号。他崇祯四年中进士,官至太常卿,以兵部侍郎衔出使满洲议和,被清兵羁留。明亡后,左萝石拒不降清,被杀害。当时人们誉为“南宋文天祥”。左萝石罹难时,蒲松龄只有7岁。《阎罗》用“天上堕莲花,朵大如屋”颂左萝石升天为佛,莲花即莲花形佛座,是成佛的象征。蒲松龄用阎罗障眼,热情讴歌明代的民族英雄,新颖别致。
考城隍
整部《聊斋志异》首篇是《考城隍》,写的是蒲松龄姊丈之祖宋某的传闻:他病卧时,见人牵白颠马请他赴试,主持考试者竟然有关羽,考题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某的文章里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受到夸奖,派他做河南城隍。宋某这才发现,自己参加的是阴司的考试。他以老母在堂请求阴司宽限自己。关公通情达理,再给阳寿九年,奉养老母,以终天年。九年后,宋某老母去世。安葬老母后,宋某“浣濯入室而殁”。清代的聊斋点评家认为,一部大书,以《考城隍》开篇,带有寓言性,“赏善罚淫之旨见矣”。
如果硬说阴司题材是蒲松龄发明创造,当然是文学研究中把脑袋埋进沙堆的驼鸟。蒲松龄之前,死而复生、人鬼之恋、完整的阴司、多彩多姿的鬼魂,早被前辈作家创造出来。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前人占领的疆域越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越难。而蒲松龄不是守成之主,他是光大前业之君,他异曲同工,他后来居上,他别开生面,他善于寻找新的描写对象,善于熔铸新的艺术世界,善于从他人看过一千遍的东西看出全新成分。在这位天才小说家身上,有一种现代科学都无法明辨的能力。这能力,总是能把他送到他人没有到过的地方,采到灵芝、仙桃、人参果。聊斋鬼故事之奇妙,之丰富,之蕴含深刻,就像元稹评价杜甫:“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所独专。”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说得好:“读聊斋不作文章看,而作故事看,便是呆汉。”
读聊斋不做文学经典读,而当民间故事看,难道不是呆汉?
北京大学吴组缃教授写过多首著名咏聊斋诗,其中有这样两句:虫鸟花卉畜与鱼,百千情态足愉娱。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聊斋“妖”类形象,即由虫、鸟、花、木、水族、走兽幻化成的人物,这些千姿百态的生物和人的个性结合构成的特殊形象,给读者带来阅读惊喜和快乐。
《聊斋志异》创造了多少奇特而富情意的异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中跑的,各种生灵,因一“情”字,纷至沓来到人间:
《葛巾》、《香玉》、《黄英》、《荷花三娘子》,解语花变人间男子床头妻;
《白秋练》、《西湖主》、《青蛙神》,水族跟人间男子结连理;
《绿衣女》、《阿英》、《竹青》,绿蜂、飞鸟跟人间男子成双结对;
《素秋》,书中蠹虫跟人间书生成为比亲兄弟、亲兄妹还亲的亲眷;
第13节:窦氏和云翠仙
不久,窦氏生下个儿子。窦老头拷打她,她把南三复的事告诉父亲。窦老头问南三复,南三复坚决不承认。窦女抱着孩子找到南三复门上,南三复连大门都不让进。窦氏让看门的替她求南三复:你就是不管我,难道也不管你的亲生儿子吗?无人性的南三复仍然不让进门。窦氏哭了半夜,抱着儿子冻僵在南家门口。
窦老头到官府告南三复,南三复用1000两银子行贿,官府不管不问。眼看窦氏要冤沉海底,窦氏的鬼魂出现了。她抱着儿子托梦给那个富家小姐的父亲:你不要把女儿嫁给那个负心汉,你如果那样做,我就杀了你的女儿。大户贪图南三复有钱,还是把女儿嫁过来。新人很漂亮但总是泪汪汪的。婚后几天,大户来看女儿,发现女儿吊死在后花园了。他随南三复进房间,却看到一个女人,就问:“你这房间里的女人是谁?”却不料那个女人一下子仆倒死了,原来是窦氏。按照当时法律规定,“开棺见尸”要判死罪。窦翁告南三复开棺盗窃窦氏尸体。官府再受贿,南三复又逍遥法外。在跟金钱的较量中,窦翁和窦氏的鬼魂败下阵来。但是南三复也败落了,好几年没人敢把女儿许给他,只好从100里之外聘了曹进士的女儿。
窦氏冒充曹家送亲者进入南三复家,把姚举人女儿的尸体放到南三复的床上。有钱有势的姚家去告状,南三复被判杀头。窦氏因为幼稚上了坏人的当,变成鬼魂后,逐步看透了南三复背后的强梁社会。南三复两次因为开棺见尸成为被告,为什么第一次能蒙混过关,第二次就得杀头?因为两次尸体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是贫女窦氏,第二次是姚举人的女儿。南三复终于被判罪,官府认为是他让姚举人女儿的尸体一丝不挂躺在床上。窦氏的鬼魂成熟了。窦氏这个被污辱、被损害的刚强少女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俗话说:男怕挑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遇到这种事怎么办?云翠仙展开了跟命运的抗争。
云翠仙
梁有才是个贫穷懒惰的无赖,他登泰山时,看到跪香的人里有个漂亮少女,就假做跪香跪累了,到女郎的脚上捏了一把。芙蓉花一样美丽的云翠仙岂能看上梁有才这样的肮脏角色?马上“膝行而远之”,赶紧用膝盖走路,离开他。梁有才脸皮却厚得很,碰了钉子,穷追不舍,“膝行而近之”,跪着跟过去,又在少女的脚上捏了一把。云翠仙干脆出门离开他。没想到梁有才贴上了云翠仙的母亲,雇上轿子抬着云老太太,几句甜言蜜语,云翠仙母亲对他产生了好感,轻率地把女儿许给他。云翠仙坚决不同意,说那家伙不是个好东西。但云母显然不讲“父母之命”的郑重严肃,只讲父母之命的主观随意,轻率地把女儿许配给梁有才。云翠仙只好服从母亲的决定。
梁有才骗娶云翠仙后,狐狸尾巴立刻露出来,整天赌钱喝酒。他的狐朋狗友发现云翠仙很漂亮,给他出主意,让他把
云翠仙卖了,而且告诉他,卖到妓院可以得不少钱。梁有才很想把妻子卖进妓院又不能明讲,就在家中叫唤“贫不可度”,拍桌子,打板凳,扔碗筷,骂丫鬟。云翠仙怀疑他肯定没安好心,就故意买了酒来跟梁有才喝,用言语试探,看他打什么主意。云翠仙开头说:家里这么穷,把丫鬟卖了吧。梁有才回答:丫鬟能卖几个钱!云翠仙明白了,梁有才不是不想卖丫鬟,只是丫鬟值不了几个钱。更值钱的是谁?当然是云翠仙本人。云翠仙用“不如以妾鬻贵家”的话试探,正中梁有才下怀,但他很狡猾,担心云翠仙不是真心,就故作惊叹:“何得至此!”云翠仙越发坚持要卖自己,梁有才果然上钩,说:“容再计之。”也就是说,可以讨论如何卖掉妻子、以及到底可以卖多少钱的问题了。云翠仙用话套话踩住了豺鼠子的尾巴。
实际上,云翠仙对如何挣脱不幸婚姻的牢笼早有打算。第一,她母亲送她两锭黄金,她藏着不让梁有才发现,以便观察梁有才没有妻财可用时,能不能像个真正的男子汉承担养家义务?第二,云翠仙从不回娘家,不让梁有才知道岳父家非常有钱。像梁有才那样的无赖,一旦知道岳父家有钱,必然会千方百计榨取岳家财富。云翠仙在不公平命运面前,忍辱负重,审时度势,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位深闺弱女,实在难得。接着,云翠仙略施小技,骗梁有才跟她回家,她说过去她的娘家担心女婿穷,不来往,现在翠仙与贫婿断绝,可以回娘家了。让一个打算卖妻子的人跟着妻子回娘家,这是多难办的事?云翠仙居然迎刃而解!利令智昏的梁有才果然上当了,跟云翠仙回到娘家。翠仙痛骂梁有才是“豺鼠子”,云家的人要跟梁有才算账。梁有才这才发现原来岳父家楼房成片,奴仆成群。突然,云家的琼楼玉阁全部消失,梁有才被吊在峭壁之上,面向万丈深渊……一直以民间普通弱女出现的云翠仙,原来是女仙。无数的女性因为所嫁匪人而永远处于痛苦中,蒲松龄让受害弱女的不幸在仙女幻想中得到补偿。
光怪陆离双美图
因为蒲松龄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也因为封建社会广泛的实际存在,聊斋爱情故事有个非常奇特的角落——光怪陆离的双美图。《莲香》、《青凤》、《巧娘》、《青梅》、《小谢》、《陈云栖》、《阿英》、《嫦娥》、《竹青》、《寄生》、《萧七》、《房文淑》……或者写“二美一夫”,或者写男子家有妻外有室(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