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之道:看足球学成功-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外界,他说:“国家队已经炼就了必胜的自信心,这是足球比赛所必需的。”
对球员,他又忍不住怒骂:“你们没有一个真正的‘杀手’,难道韩国队还要我这个老头儿来进球吗?”
希丁克接手韩国队初期,就把体能训练作为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向来以能跑善拼著称的韩国队还远远适应不了现代足球顽强对抗的需要。他的“地狱式训练”让韩国球员一时难以承受。
因此,很多专家、媒体就站出来,公开反对希丁克教练的训练方式:这种体能训练根本不符合韩国球员的体质,甚至有可能会危及球员的身体健康!有人甚至当头棒喝“不要把欧洲的那一套照搬到韩国来!”
但是,希丁克根本没有让步,坚持他以提高球员体能为基础的先进足球原则,凭借坚定的意志,把自己的计划一丝不苟地推进下去。
对韩国球员,他会用自己的经历,并用挑衅的口气说:“这点苦都受不了,就别踢足球了!我年轻时在职业队踢球,比你们练的苦十倍!”
面对足球界和舆论界一系列毫无根据的怀疑和指责,希丁克表现出“只走我的路”的态度,给球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论面临什么样的状况,他都会坚定地推进自己的想法。
“对所有事情都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我成为世界级教练的源动力。” 世界杯之后,希丁克很欣慰地说。
韩国国家队后来的表现,让反对者统统“闭嘴”了。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
一个有领导特质的人
和一个没有领导特质的人
最大的差别就是
——领导者习惯坚持自己的意志
去推动他人执行
领导者习惯坚持
一般人习惯放弃
—— 摘自《大长今励志启示》
我认为领导者
需要给每个人足够的空间
让他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但规则一定要讲清楚
又要给予适当的空间
不然人会觉得好像机器人一样
失去创意
——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
《领导力决定一切》
遵守规则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鲜明地区分公与私,是希丁克非常看重的原则。
希丁克的领导风格是:不止用语言,还要用行动压迫你接受规则。在公事上,他会定出最低限度的规则,要求队员彻底遵守,其余的就任凭自律。
成为韩国队主教练之后,他定下的第一套规则是:
1、所有球员要同时进入食堂,同时结束进餐;
2、不论在何处,球员必须穿着统一颜色的服装,足协官员也不例外;
3、进餐或处理公务时,手机响了也不能接;
4、大赛会议,除了球员以外,任何人不得参观;
希丁克要求自己和球员都把这些规则当成金科玉律。
进餐时,有荷兰老家的电话找希丁克,他拒绝:“进餐时间,不接电话!”
希丁克说:“我能走上这个位置,是因为我能严守规则!”
对于希丁克来说,足球是足球,生活是生活。每次接受采访,他都只谈足球。如果有人问他的私生活,他就“拒绝回答!”就连荷兰足协也不知道他家住哪里、家族关系如何。
希丁克像重视自己私生活般,从不干涉球员们的私生活。不管是喝酒还是抽烟,都完全不去干涉。
世界杯开幕三天前,希丁克意外地给球员们放了一天假。球员们一时不知所措,记者更是两眼发直。因为马上就是和波兰的第一场比赛,赛前气氛紧张到高潮,到处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
当时希丁克对球员们这样说:“你们都是成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为的阻止或者放纵性生活都不好。每个人的性生活要靠自己去判断,所以休假期间我不干涉你们。”
希丁克强调规则,只要你遵守规则,其余的一切都好说。
他会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经常制造出很多轻松快乐的气氛。这一点,和韩国其他教练完全不同——他们临到比赛就把球员关在集体宿舍,并监视球员的一举一动。
韩国球员洪明甫对此印象深刻:“希丁克主教练不做作,不会给老球员特别的待遇,也不会对小球员有偏见。对于私生活彻底不干涉,球员的生活完全靠自己安排。也从来没提过有关烟、酒、女人的问题。但是一旦进入运动场,他就会以强大的威力来控制球员。这时的他,就会坚持——规则第一!”
企业的联想
事实上这些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你到底有没有坚持到底。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我一定要》
英特尔的“八点钟签到制度”
纪律严明的英特尔曾经一度在硅谷“名声不佳”:因为他们拥有“臭名昭著”的“八点钟签到制度”。
公司规定早上八点上班,任何人,只要迟到5分钟,就得在公司的“英雄榜”上签名,该“英雄榜”将昭示全公司。
英特尔特别重视团队合作,因为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守时,都会影响其它人,对公司资源造成浪费。
虽然身为最高主管,董事长安迪·葛鲁夫自己也未享有特权。有一次,葛鲁夫迟到了几分钟,也在“英雄榜”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在旁边写了一句感言:“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
硅谷是高科技企业汇集的地方,许多企业充分尊重员工个性,给员工很大的自由度,但是英特尔“严格”的纪律成为硅谷公司自由大趋势的一个反例。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将“严格的纪律”始终如一地贯彻到底,因为他们的所有主管,包括董事长安迪·格鲁夫也一样遵守公司的纪律原则。上行下效,“严守纪律”成为了英特尔全球的共同文化!
作为团队主管,首先要学会制订团队的“规则”,并让团队成员充分理解规则,坚定不移地执行规则,才能打造一支坚强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团队!
团队是靠原则及“规则”,团结成一体的。
如果领导偏离规则1米,团队就可能偏离规则10公里。
只有钢铁般的纪律,才能打造出钢铁般的军队,也只有领导自己严格遵守规则了,队员才会严守规则。
有威信的主管会用实际行动说:“我做到了,希望你们也能做到!”
摘自《王阳感悟》
做出尊重并接受团队成员的举动
希丁克并不是韩国队的第一个外籍教练。
之前的10名外教,名气丝毫不亚于希丁克,但是他们大都没能像他那样,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嫁接给韩国国家队。
其原因之一,就是教练观念的差异性。
希丁克独特之处是他拥有“开放的头脑”。之前的外国主教练大部分都无法适应韩国文化,经常和球员或球队发生小冲突。
希丁克的“开放头脑”和超强的适应能力是荷兰人的普遍特点。国土面积不过韩国五分之二的荷兰,国家虽小却很强大。为了生存,荷兰人要同英国、德国、法国等周边强国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所以他们比较开放。
希丁克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和助理教练们开玩笑,从新闻发布会出来,他会像个职业摔跤手一样,用手臂扣住助理教练的脖子前后摇动,营造轻松的气氛。
这对于不敢大声说话的韩国国家队教练来说,是难以想像的。
为了拉近和球员、教练们的距离,转移训练场地时,他一直和球员坐同一个大巴,而且一定带上一个韩国教练,在车上谈天说地。为此,足协只好把专门给他准备的小轿车取消了。
刚开始时,希丁克连球员名字中姓“朴”和姓“金”都无法区别,他利用一眼可以看到所有球员的进餐时间,背熟了所有球员的名字,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全熟悉了所有球员的名字和长相。
韩国有很多人都姓金,因此他就给所有人起了容易记住的外号,比如“小金”、“大金”,还有“德语金”、“压力机金”、“金司机”。除了姓金以外,其它姓氏的人不过一两个,就直接叫姓。他说国家队物理治疗师长得像印地安人,就起了个外号叫“印地安”。
我接触过
当今几位著名的企业家和演艺明星
他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哪怕只要与他接触几秒钟
你也会很强烈地感受到他很重视你
很尊重你
让你在他身边感到很有价值……
这也许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够
成名成家的原因吧
摘自《王阳感悟》
总裁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沟通员工”
你没有跟领导者
或是基层干部沟通的时候
你的讯息会不准确
公司就很难有一个流通的管道
把正确的讯息传递到你这里
这时候你做的很多企业的决策
都会是错误的
——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
《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
。。
打破阻挡每一个成员之间沟通的障碍
上任初期,希丁克对韩国球员按年龄排出的序列感到很惊讶:
“有一天早上训练结束后,我看他们按年龄顺序分坐了三个桌子,年纪小的球员和年长的球员之间不说一句话;拿饭菜时,也按年龄顺序排队,一直到吃完饭,互相没说过一句话!像这样没有一点沟通的球员,是不能在一个队参加比赛的!”
问题是:这种“年龄排序”法,不仅体现在进餐时,在运动场上也表现突出!
希丁克来之前,韩国球员在比赛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沟通。他们从来不场上交流“往哪儿传球”,“盯住对手的哪个人”,“谁负责哪个位置”……
虽然韩国队的速度快,组织力也不错,但球员们之间整天不说一句话,只会拼命奔跑。诚实的训练态度虽然好,但是没有交流,对团队协作不会有任何帮助!
年纪小的球员都只顾盯着自己眼前的球,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应该查看周围,掌握队友的位置,相互交流后再移到下一个位置。
“韩国球员在技术上绝对不逊色于欧洲球员,但是在沟通上不积极,没有创意。特别是年纪小的球员总期待前辈能帮他们做一些事。在自己创造踢法的年纪,却观望别人,这太不像话了!”希丁克坚决认为严谨的长幼秩序是“先进足球”的绊脚石。
互联网的诞生
为什么能倍增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因为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一下变得没有了阶级之分
没有了长幼之分
没有了国界之分……
使得假的信息很难长久
也很难有障碍去阻隔
有质量的、真实的、有效的信息
互联网带来的“民主”
会让好人好事马上显现出来
也会让坏人坏事立马传遍天下
摘自《王阳感悟》
一个领导者的成功
70%以上决定于
他的沟通及人际关系的能力
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
一定要练习公众演说及沟通能力
要用心了解各种人的思考模式
及透彻地了解人性
——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
《领导力决定一切》
用“水平式沟通”来激励团队
足球比赛和一个人踢球完全不同!只有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才能说是在比赛。
从心理上依赖前辈,就不能在运动场上正确地跑动。所以,希丁克认为韩国球员“不负责任”!
为了解决队员间沟通不足,希丁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不许球员间再使用“大哥”这样的称呼,“运动场上的对话不许使用尊称!”他还要求:年轻的球员不论在战术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经常和前辈开口说话。吃饭时,要前后辈穿插坐在一起,希丁克也和球员坐一个桌子,随意地交谈。按摩时也不要前辈先按,而是谁先到房间谁先按。安排宿舍时他故意把前后辈球员安排在一个房间,让他们相互了解。
如果比赛中,球员半句话不说,只是奔跑,他就会大为发火……
希丁克要求“呼叫踢法”的目的,是因为球员之间的相互协助,“说话总比腿更快,更灵活”。
同时,希丁克还强调团队成员每一个人要主动和自己双向沟通。他要求球员们该追问的就要追问到底:“不要只按主教练的意思去做,假如与你自己想法不符,该追问主教练的,照样要问!”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球队带来发展。
只要一有空,希丁克就会大声喊:
“大声说话!喊出来!”“……要不停地怀疑和追问,为什么要做这种训练?……凭什么主教练的话就要无条件服从?……”
球赛时,主教练和球员无法交流,所以训练时,就要把你感受到的东西马上说出来讨论,这样才会进步!效果才会明显!……”
通过一系列的“沟通训练”,希丁克顺利把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组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沟通”“金字塔式沟通”,灵活转化为自下而上的“水平式沟通”“距阵式沟通”。
顺畅的双向沟通模式成为了习惯后,希丁克所强调的“享受比赛”和“用脑踢球”的环境,开始在韩国队中形成气候,训练场上气氛马上欢快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企业的联想
用原来的方法,只能获得原来结果;
只有用全新的方法,才能获得全新的结果。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 《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
郭士纳:发现IBM的核心竞争理念
1993年4月1日,愚人节,郭士纳接手IBM。虽然对IT行业知之甚少,但郭士纳每天都和员工、客户泡在一起。结果他发现这个危机重重的公司到处弥漫着无视市场变化的企业文化。
客户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IBM人却始终自满于“技术”优势;面对最新崛起的个人电脑,“鸵鸟”经理们死抱着巨大的商用电脑不放。结合IBM既定的三大企业文化理念,郭士纳提出:必须要改变过去“把发明当成一切”的想法!把原来公司理念中放在最后的“最完善的客户服务”改放在了第一位, 强调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