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华-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师首长走到他面前把他手中的二等功奖章拿去了,交给了另一个人,师长很抱歉地说发错了奖。他的脑海突然旋转起来,天、地、人以及眼前的一切也跟着他的眼睛旋转起来,犹如与案件毫无关系的人被众人指责成为罪犯似的,他感到眼前一黑,晕倒在地,接着他听到有人在耳边喊,“胡亮,胡亮,胡亮,你快醒醒啊!”
半响他弹了起来,睁开眼,一眼便看到挂在床头的白色毛巾,一个人正站在旁边喊着他。“啊”地一声他坐了起来,他揉了揉眼,一股失望的心绪堵在心上,原来,原来,刚才是一场梦啊!他深深地倒吸了口气,抹了抹额头,那里并没有汗。
一个战友伸过手放在他额头,“胡亮,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胡亮抬头看着。
“连长找你有事,你赶紧去吧。”
“啊,”他心不在焉地回答,“我就去。”他整了整床铺,“不会和梦中的一样吧?”他想,想到这里他心里既兴奋又失落。
谁知,他一去,连长告诉他的是要裁军了,请他做好复员回家的准备。
广播里传来李红莉的播音,假如再给我当一次兵的机会/我会重新从新兵生活开始/不再虚度光阴/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绿色的音符/我再也不会只贪图安逸舒适的生活/而会让自己的筋骨经受血与火的洗礼/我过早地告别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还没有履行完神圣的使命/来不及实现童年时当将军的梦想/便匆匆地与它擦肩而过/只是因为过去我没有用生命的力量去拼搏/而今我惋惜地在冬季脱下我深爱的绿色军装/泪水已刺痛我的脸庞,即使流成了海洋/我也不能再乘坐战舰去出航/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可雪花不肯停留 时间也不肯原谅/我的播种与耕耘/只能随梦想深藏于心海/化作浪花 永不停歇/假如再给我当一次兵的机会/我会用我的刚强有力的军歌声/送到你的耳边/告诉你/我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假如不再是假如……
李红莉播音了这段音之后,突然感到喉咙哽咽了,下面的话说不出来,两行眼泪就像小蛇似的缓缓爬下粉腮。她“哇”地一声扑倒在桌上低低地哭了起来。广播里继续响起老兵,老兵,你要走的歌。
任何东西总是这样子,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并不觉得它的宝贵,当你失去它的时候,才知道离开它的痛苦,可是生命中总有那些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我们才看到了生命的另外一种壮美,才会给 我们开辟出了另一种生命的美丽篇章。
“张成鹰调到南方部队去了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他能吃得下那样的苦吗?”姜霞望着天空想着。
晚上会餐菜特别多也特别地好吃,但却没有几个人吃得下去,想着马上就要各奔东西,再也见不到面,心里禁不住产生着丝丝莫名的惆怅。
回到俱乐部里,里面不知被谁装饰得特别地漂亮,闪亮的舞灯已经打开了,它旋转着,发出那七彩的光,扫过每一张不同的脸孔。舞曲响起,指导员要大家一起起来跳舞,这个时候男兵和女兵已经允许在一起跳舞了,少了以前的那种条文规定,大家轻松多了。
温燕燕先找指导员跳,跳着跳着她就抱紧了指导员,指导员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了,温燕燕虽然挨指导员的训最多,但她也是指导员最疼爱的女兵。连长主动找史丽丽跳,史丽丽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连长问了史丽丽的家中情况,又问她打算怎么办?史丽丽说打算调到家里那边去,连长说也行,上南方可能比在北方好一些,史丽丽问连长,真的要转业回家吗?连长点了点头,说这次就和她一起回去。
温燕燕毫不害羞地去拉王少天。王少天看着她不好意思说,“我,我不会跳。”
“不会跳,我教你不就会了吗?”温燕燕笑道。
王少天硬着头皮上去了。温燕燕边跳着边说,“少天,你打算怎么办呀?”
“组织上怎样分配我就怎样办,但我想到苦一点的地方锻炼去。你呢,小燕?”
“我,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的意见是最好到苦一点的环境中去磨炼自己。”
“这你又何必呢?”温燕燕叹了一口气。
“你肯定不理解我。”王少天幽幽地道。
“我理解,你不就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吗?”温燕燕抢着回答。“少天,你跟我一起调到我家那边去吧,行吗?在那里你也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以后,咱们还可以天天在一起。”
“我也想到舒适的环境中去,但是我不能,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不能选择逃避,我们必须直面地面对,知道吗,再说部队培养了我,给了我荣誉,我能说走就走吗?你肯定还是不了解我的家庭情况,你要是知道了,你也不会同意走的。”
“你要是不走,那我也不走……”温燕燕忽然低下头轻声地说。王少天看到她的耳根都红了,想着她也是为了自己好,心中一阵感动,忍不住握住了她的手柔声道,“小燕,你用不着这样,你应该走你自己想走的路,好吗?”温燕燕抬起头,迎着王少天的眼神咬着嘴唇说,“我会好好想一想的!”
党中央、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对参加抗洪抢险的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之后,军师也对参加抗洪抢险的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李丹浩荣立了二等功,师里给任宁、杨建党、王少天等三十多人记了三等功,对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军里还专门组织了事迹报告团在集团军范围里巡回报告。
第一场报告是在王少天所在师举行的,第一个报告的人就是在抗洪中为救别人而被塌方压碎了腿的某旅战士坐在轮椅上做报告,后面还有几个。
轮到李丹浩做报告时。他说“今天,我要感谢各级领导和首长同志们的关心,给了我这样高的荣誉和一次做报告的机会,能够让我站在这里作事迹报告。其实我心里认为我自己的这个二等功的获得是有愧的,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有许多官兵战友们的表现都比我好,做的贡献比我大,奉献得也比我多,甚至于有的战友牺牲了也没有得到一枚奖章。首先,请首长和战友们允许我借着今天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表达一下我的个人感想…… ”
坐在台下的场长有些坐不住了,他看到李丹浩汇报的内容与材料一点都不相同。这个材料是他花了两条烟特意请组织科长写的,他自己亲自校正的,那可是铿锵有力,论据充分,事迹典型的啊,可现在这个李丹浩竟然不对着材料念不围绕着材料讲……他气无出处,只狠狠地用拳头打着手心,在心里骂着李丹浩的不是。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这样宝贵的东西谁不知道珍惜,谁不知道爱护。可是在这次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前,有的战友却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明知自己会牺牲但还是去做了,他这种为了救人民而勇于牺牲自己,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现实留给自己的做法使我汗颜,我的好班长朱艳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次抗洪抢险中,他奉献的算是最多的,救的人也是最多的,牺牲的也是最多的,最后他为了救人民群众而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洪流中,可是他却连一枚奖章都没得到,在这里我要做的就是肯请首长将挂在我胸前的这枚二等功奖章颁给我最亲爱的老班长朱艳辉同志……”说完李丹浩卸下了挂在自己胸前的二等功奖章放在了桌上。
台下一片哗然。
坐在台下的场长感到后劲上全是汗,他擦了又擦发觉是越擦越多。坐在前排的师领导和军里领导开始交头接耳,军里领导问这是怎么回事,师里领导又翻过头问着场长说这是怎么回事,场长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回答。他想站起来离开座位,师领导说,“小郝啊,不要走嘛,好好听一听、学一学。”郝志军一句也听不进去了。想不到李丹浩这个时候会把朱艳辉的事抖出来,真是——唉!现在,他心里没有气愤只有了悲哀,想起了朱艳辉他心里也感到内疚不安,对不起。但是……唉!他叹了一口气。
事迹报告大会完事之后,军里领导特意找到李丹浩握着他的手说,“小伙子,你讲的挺好,你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
李丹浩碰到场长时,喊了声,“场长!”郝志军瞥了瞥李丹浩,带着讽刺的口气说,“李班长,讲得挺好嘛,看来那枚奖章真的不适合挂在你的胸前!”说完郝志军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李丹浩一人站在那里缓缓地苦笑。
通信营,一大早《送战友》的歌就放了起来,在营盘回荡开来,一批批战友们便陆陆续续走了,温燕燕抱着李红莉哭了,李红莉也流泪,坐在中巴上她仿佛感到是在梦中似的,但是她心里知道这是真实,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直到这个时候,王少天、温燕燕他们才知道,原来连长和史丽丽是老乡,怪不得连长平时那么照顾史丽丽,但到了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去说这事,去想这些问题。
胡亮也带着遗憾走了,在营里的会议室里,王少天曾发现胡亮一个人在偷偷地哭泣着,直到上了火车,他还是泪流满面,他的眼睛都肿了,王少天理解他这种心情。但走的迟早要走的,他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身在军营,就好像花开枝头一样,要开要落,要聚要散,很多事并不能由自己决定,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作为一名军人,忠,是闪耀在军徽上永远不变的誓言。
第二十一章
南国的初冬,太阳还是热呼呼的,完全抛弃了对待北国的那副冰冷面孔,让北方的人痛恨气候的不公平。张成鹰此刻正坐在一辆奔驰的宝马车里,他老爸总是回过头来给他讲海军陆战队员的厉害。而他妈却总是拉着张成鹰的手指着路两旁飞逝而去的高楼大厦说,“鹰仔,明年复员回家,老妈也给你盖个摩天大楼当个总经理什么的。”
“你咋这么庸俗呢?”张成鹰的老爸对他妈说,“鹰仔,听老爸的话,到你邱伯伯那里当英雄去,别听你妈的胡言乱语。”
“噫,老头子,你再英雄长英雄短的骗我鹰仔吃苦受累的去,我可跟你没完没了。”张成鹰他爸一看他妈的架势便举起了双手,“投降,我投降,夫人,行了吧,不过今后的路怎么走那得看鹰仔他自己了,你也不能插手干涉。”
“嗨,我是他妈,我不管我不插手,谁管他呀,你这个死老头子。”
“唉,说不过你,说不过你。”
车飞驰着,路边的椰子树在眼前穿梭而去,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得地上像洒满了碎金,穿过车的玻璃照在张成鹰英俊的脸庞上。此刻的张成鹰一言未发,他变得成熟多了,经历过这么多事的波折之后,他开始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深刻的检讨,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尤其是这次抗洪抢险中他目注了军人的奉献与牺牲,裁军中他感受到了军人的伟大含义,战友的伟大情谊,这些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中,他觉得他自己从现在开始应该成为一名真正的响当当的军人。
儿子的沉思,也给张成鹰父母他们两个老人太多的感慨。从新兵入伍后打电话的哭哭啼啼,到现在的一言不发,还有儿子沉默的眉头,他们暗暗地为儿子感到高兴。儿子当兵一年来确实成熟不少了,在这一点上,张成鹰他妈感触最深。
以前在家时,张成鹰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早上可是求着他起床,晚上也是哄着他睡觉。可现在当兵一回来,不但不要保姆盛饭,穿衣服,叫起床,相反的是他主动给爸妈做饭,盛饭。
那是刚回来的第二个早上,张成鹰他早早地起了床,那天他想给爸妈一个惊喜,他把在部队学的炒菜的功夫露了一把,亲自炒了几个菜,还做了饭摆在了桌上,早上他便一大早叫了他爸妈起床吃早饭。
“爸,妈,今天我要给你们一个惊喜。”当他爸妈坐在桌前时,他妈呆住了,他爸也呆住了,他妈的眼睛很快便湿了。
“我的儿子会做饭了也,老头子。”他妈突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叫了起来。
“快尝尝,快尝尝。”他爸也激动了。
“好吃,好吃。”他们异口同声。张成鹰从来没有见到爸妈这么高兴过了,他心里也是兴奋不已,以前在家他爸妈总是愁他啥也不会,啥都得依靠他们,今天他终于可以让他们放心了。
“儿子懂事了,儿子懂事了,老头子,我的鹰儿。”张成鹰他妈一激动起来就要哭了。
“妈……你哭了”张成鹰喊住了。
“对,今天应该高兴才对,老头子,对不对?”
“对,对,来今天咱们要干一杯!”张成鹰他妈还记得早上起得最早的是儿子,叫爸妈起床跑步是他,衣服他自己主动拿到洗衣机里洗,晚上注重看新闻联播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从他的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他们感到儿子真的是进步了,长大了,这些他妈都看到心里,乐在心里,看到部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他儿子培养长大了,她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她不是说部队的不好,而是她心里总是对部队存在着一种偏见,那就是太苦了,要流血牺牲,她怕儿子那一天也会像李向群一样突然消失在她面前了。
张成鹰他爸就不一样,他是从前线上下来的军人,对军人的真正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历经战火的洗礼,也加深了他对人这个词的理解,一个人平平庸庸、舒舒服服地活着,也是活着;不畏艰险、顽强进取地活着,仍是活着,但平庸活着的人会死去,而那些为祖国的利益顽强战斗勇于牺牲的人将永生。
车很快便在一个营区门口停了下来,一个哨兵走下哨位很有礼貌地敬了一个礼,张成鹰他爸下了车,刚要说话,谁知那上等兵倒先说话了,“是张总啊,您好,请进吧!”张成鹰他爸笑着说“谢谢。”
他进了车,张成鹰便问,“爸,你跟他说啥啦,他放你进去?”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