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2012 >

第6部分

2012-第6部分

小说: 20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 Morley)赞扬了他的突破性工作,并指出他的日历表仍将是学者们参考的重要资料。
  显然,古德曼阅读过恩斯特·福斯特曼(Ernst )出版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语书籍并从中受到启发,但是他并没有提及这一点。福斯特曼是另一位伟大的独立开拓者,独自一人研究《德雷斯顿抄本》,破译了日食表、一本金星年鉴、260天周期历法如何在抄本中运作、20基日体系,以及长计历的4阿哈乌(Ahau)8卡姆库(Cumku)。
  古德曼可能极小心地借用了福斯特曼的思想,或者他可能偶然得出同样的见解但是没有办法证明这一点。福斯特曼的崇拜者J· 埃里克·S·汤普森认为他在古德曼的文字中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说明他读过福斯特曼。可能他确实读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古德曼是否已经理解了他所读的东西。
  不管怎样,正如一项新规章刚实施时经常发生的那样,有价值的见解常和错误的信仰一同出现。例如,古德曼在他的书中提到,长计历中很多来自帕伦克的日期处于12个伯克盾的后期,在前一个13个伯克盾周期结束之后。他因此确信帕伦克是一个很古老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帕伦克这些文字其实写于公元8世纪,从理论和日历上讲,它们属于回算,是对于现今创世时代开始之前众神出生的猜测。帕伦克的文本不同寻常,能帮助我们理解帕伦克玛雅王朝中最为杰出的国王巴加尔(Pakal)如何把自己融入创世之神(Creation Dieties)的故事中。 。 想看书来

摄影术促进了解密(4)
古德曼认为那些数字是不可亵渎的,应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他解释说,来自帕伦克的数字一定在当今时代开始之前成千上万年就被记录下来了。奇怪的是,他注意到基里瓜一个时代基日(erabase)的日期——著名的C号创世纪念碑(Creation Monument)上标着长计历——前一个13个伯克盾周期的终点——但是他似乎没有将相同的逻辑应用于基里瓜。古德曼在他的书中把这个时代基日记录为一个大周期的开端,13个伯克盾的一段时期。他知道这样一个周期有多少天,因为他得出了玛雅人在长计历中赋予的5个数位值的具体值。因此一个13个伯克盾大周期由1 872 000天组成,或者是5 年。
  但是古德曼1897年出版的书中没有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换算。他表格中所有长计历时间段都是自由浮动的——没有人知道长计历的日期怎样换算成我们的公历。古德曼注意到很多日期出现在第9个伯克盾,但是是什么时候呢?公元前?公元后?公元后5世纪?公元前5世纪?那个时候考古学家还不能任意采用碳14测年法(碳14是碳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半衰期为5 730年,可以根据死亡物体体内残余碳14成分来推断它的存在年龄。由于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个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稳定,人们可以透过测定一种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为碳14测年法。——编者注),因此面对找出换算这个挑战,首先需要研究在征服时期收集的历史文献。
  古德曼和其他相关性问题的研究者一样,从迭戈·迪·兰达的《历史》(Historia)中得到信息,书中记录了长计历中的卡盾时间。查尔斯·鲍迪奇在1901年发表的文章中使用了另一份尤卡坦文献,《除马那尔之书》(Books of Chumayel),由丹尼尔·布林顿(Daniel Brinton)翻译。鲍迪奇解决换算问题的努力结果并不明确,但是说明了从科潘最早的时候很可能对应公元34年——比现在普遍接受的时间早了几百年。
  古德曼根据基里瓜记录的日期,认为重要的大周期(Great Cycle)时期由13个而不是20个伯克盾组成。这个论断使赛勒斯·托马斯(Cyrus Thomas)等学者愤愤不平,因为他们想保持长计历体系中优雅的对称,而这对称基于20基日原则。于是,他们认为20个而非13个伯克盾结束之后,伯克盾水平会回复为零。古德曼一定是在欺骗自己。最后,考古学证明古德曼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没有以20个伯克盾计时的创世文本(Creation Texts),但是有很多以13个伯克盾计时的日期。这表明了学者们有时候如何依靠表面的逻辑来拒绝事实的真相,并排斥非专业学者更知情的结论。
  到了1905年,古德曼已经在《美洲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玛雅日期》(Maya Dates)的并没有引起关注的文章。他阐释的换算把目前13个伯克盾周期开端放在公元前3 114年8月,尽管他并没有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其实他的结论隐晦得奇怪,只有少数熟悉语言和换算争论问题的学者才能注意到。这很可能就是古德曼的贡献不为人知的原因。西尔韦纳斯·莫利1910年发表的论文轻易地占了上风,该文陈述的换算比古德曼早260年。玛雅考古学家赫伯特·斯平登(Herbert Spinden)成了莫利换算论的支持者,这更是火上浇油。当然,这个问题对于2012主题很关键,因为它决定了13个伯克盾周期结束日期的位置。2012年12月21日(13个伯克盾周期结束日期)是古德曼的研究成果。这个日期对于长计历和玛雅创世神话很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大时代、一个章节或者一个人类发展阶段的终结。

摄影术促进了解密(5)
其他一些换算方法也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尽管古德曼是正确的,但他并没有参与到争论中去宣传他的观点。据我所知的记录,古德曼没有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过。收藏了他众多论文的“毕巴底档案”中,一篇写于1908年但未出版,名为《年度、永久、顺序的日历分析》的手稿中可能提供了针对他换算理论的长计历表格。我们可能在那里发现史上第一次对13个伯克盾周期可能在2012年至日附近结束的有意识的赞同。古德曼在1917年去世时带着错误的观念:符号完全是可计算的——它们只是一种纯数学,与天文学或历史无关。他去世时也不知道他在换算问题上作出的贡献不久就会有拥护者。墨西哥人类学家胡安·马丁内斯·汉纳德兹(Juan Martínez Hernandez)在1926年写了两篇重要的论文,证实并扩展了古德曼的论点,这使得人们重新开始关注古德曼的著作。然后年轻人J·埃里克·S·汤普森加入了这项工作,到了1927年,对换算作了几天的微调,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知的原版古德曼—马丁内斯—汤普森换算(the original Goodman…Martínez…Thompson correlation)。
  J·埃里克·S·汤普森,诺斯替派灵意师
  J·埃里克·S·汤普森的故事对于理解玛雅符号破译的变迁以及有时候让玛雅研究蹒跚至今的极端偏见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最极端的独立研究者,是典型的自由职业者——他从没教过书,没有学生,也没有在研究机构担任决策者一席。他十几岁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住在阿根廷家中的牧场时学习了西班牙语。回到英格兰,他去了牛津大学学习人类学,并于1925年毕业。
  在学生时代,他对玛雅历符号产生了兴趣,自己学会了如何在那个奇怪的体系中计算日期。后来在他写信给卡纳吉考古学家西尔韦纳斯·莫利,请求他雇用自己研究奇琴伊察的遗迹时,这成了主要资本。于是莫利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汤普森因为考古中要不断筛尘土而焦躁不安,不久他就在芝加哥费尔德博物馆找了份差事。在那里(那时他还只有二十多岁),他开始发表换算和象形文字方面有见解的论文。
  很多年来,汤普森一直是一个浪漫想法的坚定支持者:古玛雅人是神秘的梦想者,凝视着繁星,他们的文字记录了智者崇高的哲学,那些智者完全不为世俗所扰。后来,一些新兴的独立研究者显示那些碑文其实记录了世俗的政治事件和地方历史,汤普森的玛雅观有了些许改变。但是在他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固执地坚持玛雅文字的功能比一般文字更崇高。汤普森从哪里得出这个让他坚信不疑而且像情感信念一样为之辩护的观点?
  20世纪20年代间,汤普森在卡纳吉进行现场工作时结交了一个玛雅朋友,名叫哈辛托·卡内尔。几十年来,两人一直是密友。对汤普森来说,卡内尔成了玛雅文明辉煌的化身——勤奋、聪明、虔诚、待友忠诚。迈克尔·科在1949年见到了哈辛托,谈到后者,他说,尽管卡内尔在他的《玛雅文明兴衰》(Rise and Fall of Maya Civilization)中用很长的篇幅向他这位朋友表示了敬意,但他省略了一些确实“奇怪”的品质。根据科的描述,卡内尔的脾气酷似酒神迪奥尼申(Dionysian),充满了神秘的思想和精神上的见解。在卡内尔看来,他一定象征了古玛雅人性格的本质:非常聪明(褒义的聪明),而且天赋极高,远在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和演绎水平之上。奇怪的是,卡内尔并没有描绘这幅更完整的图景,可能是因为他最深处的信仰,虽不科学但信息完备。卡内尔对汤普森就像150岁的萨满(shaman)对勒·普朗根;唐望(Don Juan)对卡斯特内达(Casteneda)。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摄影术促进了解密(6)
20世纪30年代,随着汤普森成为学术界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关于玛雅文字破译应从语音着手还是象形文字着手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汤普森强烈反对从语音着手。他坚持更为广泛地解读玛雅文字符号,反对只从口头方面解读它们(语音方式的目标)。在他的文章中,他的观点有时候是一种信仰,认为玛雅文字含义不清,或者复杂得似乎没有希望把它们翻译成口头语言。有时候,他似乎认为碑文中包含很多不同的含义。他喜欢把文字称为“隐喻符号”——通过比喻代表其他意思的象征,而不喜欢称之为语音成分,或者是表意文字。
  在他1950年关于玛雅象形文字的著作中,我们听到一些惊人的神秘观点:
  没有全面理解文本,我们就不能判断狗的出现意味着它把火种带给人类世界还是履行它把死去的人带到阴间的职责。碑文中包含着许多这样神秘的含义,这毫无疑问,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只能猜测玛雅作者脑子里所想到的联系。(着重强调。)
  他又进一步毫不含糊地说明“符号是灵意的”,当你考虑“灵意”(anagogical)这个词的含义时,就会感觉不可思议。字典上仅仅把灵意定义为“不是字义的、寓意的、道德的”,能唤起“精神上的、神秘的”感觉。亨利·科宾(Henry Corbin)等哲学家使用这个词语时,灵意的象征是指“提升境界”——它提升境界,让人进入完整地领会的层面,穿越了字面阐释的范围。简单地说,它指向更高、更超验的现实。这个象征或者符号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者入口,通过它,“读者”可以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研究不同方面的参考资料,理解相互关联的含义。
  让我们再深入一点,因为理解本书中一个主要观点非常重要——玛雅思想中更高的、普遍的、隐藏的含义。约瑟夫·坎贝尔就神话的本质提出了一些非常深刻的见解,反驳了当今默认的观点,那就是“神话是一个谎言”。坎贝尔写道:“神话是一个秘密的开场,通过这个开场,宇宙无穷的能量涌进人类文化现象中。”神话以及它所包含的各种象征不仅仅是道德教义的路标,还蕴涵着共同的、普遍的主题。于是,象形文字表达的最接近的象征(比字母文稿接近多了)就是一个入口,把开放的思想引入一个更高、更完整的空间。宗教艺术和图解原本就应该是灵意的,以上述的方式引导观察者、创始者进入该象征无法言说的神秘之根源。
  在这里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长青哲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哲学家、思想家与科学家所抱持的世界观,被形容为长青的、普遍的。是每个文化共通的“深层结构”(即意象、符号、概念和准则),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意象和符号,但这些“深层结构”本身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编者注)。现在,可以说象征是长青哲学的语言,比符号更应该得到正确的阐释。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符号的意义和它们所表达的完全一致:屈服符号的含义就是屈服。另一方面,象征包含了一些表面现象之外的含义。
  汤普森对符号的研究似乎隐含着深刻的*(或者就像他说的,灵性的)方式,因为需要公正地阐释它,即忠实于象形文字所要求的。汤普森坚持符号应该被看做是灵意的比喻符号,很明显,很大程度上人们误解了他。为什么?仅仅是因为科学和学者不能容忍“更高明”的视角,也不能容忍包含“灵知”的本土文字(即使它确实包含“灵知”)。而且,如果科学家想要否定超验性,理由是这很主观,不像客观秩序那么真实,人们就会好奇这种想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玛雅玄学和灵性。如果先验玄学是玛雅宇宙观的重要部分,对这种思想带着偏见的学者怎么能是这种世界观可靠的阐释者呢?

摄影术促进了解密(7)
尽管汤普森对更广泛的理念很敏感,但他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反对破坏进步。如果语音元素被大家接受的话,势必会阻碍进步。碑文如果确实有多种含义,就应该包含一系列组成部分,包括语音元素、字谜符号、天文学以及世俗事件的参考。尽管汤普森反对语音学,但他对符号的“灵意”研究方法更细微的差别已经失落了,我们只记得他把古玛雅人浪漫地看做仰望星空的哲学家。汤普森关于幻想的星空仰望者的神话最后遭到强烈的批判,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良莠不分。汤普森很显然是一个隐蔽的诺斯替派(Gnostic)教徒,虽然他自己也不喜欢这个词语。他认为碑文是直接获得更高明视角的工具。他不仅是固执的老师,还是秘密的灵知者,相信玛雅文字的灵意本质,就像虔诚的基督教徒可以凝视受难的基督像,然后被引向永恒之爱的神秘整体。可能这是理解汤普森内在矛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