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武林旧事 >

第7部分

武林旧事-第7部分

小说: 武林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郡王府上船亭
  聚景园  (详见御园门)
  灵应堂  (俗呼包道堂)
  宝莲院
  紫霄官廨院
  宝成院  (旧名释迦)
  兴福院
  永隆院
  慧光尼庵  (张循王府)
  省马院船步  (内有正觉、超化二院)
  长桥
  妙净院
  宝德寺  (杨和王重建。充三衙建圣节道场)
  希夷道堂  (刘莨衣建于南屏园左,今移于此)
  真珠园  (有真珠泉、高寒堂、杏堂、水心亭、御港。曾经临幸。今归张循王序)
  南园  (中兴后所创。光宗朝赐平原郡王韩侂胄,陆放翁为记。后复归御前,改名庆乐,赐嗣荣王与芮,又改胜景。有许闲堂、相容射厅、寒碧台、藏春门、凌风阁、西湖洞天、归耕庄、清芬堂、岁寒堂、夹芳、豁望、矜春、鲜霞、忘机、照香、堆锦、远尘、幽翠、红香、多稼、晚节香等亭。秀石为上,内作十样锦亭,并射圃流杯等处。弁阳翁诗云:“清芬堂下千株桂,犹是韩家旧赐园。白发老翁和泪说,百年中见两平原。”又云:“旧事凄凉尚可寻,断碑空卧草深深,凌风阁下槎牙树,当日人疑是水沈。”)
  雷峰显严院  (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峰”。钱王妃建寺筑塔,名“皇妃塔”。或云:“地产黄皮”,遂讹为黄皮塔。山顶有通玄亭、望湖楼)
  普宁寺  (又名“白莲”。有铁塔一、石塔二)
  云涛观
  净相院  (旧名“瑞相”。有无尽意阁、娱客轩。一段奇轩,幽深可喜,今皆不存)
  上清宫  (葛仙炼丹旧址,道士胡莹微祖筑庵,郑丞相清之曾此读书。淳祐中重建,赐今额。理宗御书清净道场。○“场”宋刻“院”)
  甘园  (内侍甘升园,又名“湖曲”。曾经临幸,至今有御爱松、望湖亭、小蓬莱、西湖一曲。后归赵观文,又归谢节使。弁阳翁诗云:“小小蓬莱在水中,乾淳旧赏有遗踪。园林几换东风主,留得庭前御受松。”)
  御船坊  (理宗御舟在焉。)
  净慈报恩光教禅寺  (孝宗尝临幸。山曰南屏,有慧日峰,旧名“慧日永明”。太宗赐寿宁院额。教宗御书慧目阁。有千佛阁、五百罗汉堂。理宗御书华严法界正遍知阁等额。梁贞明大铁锅存焉。画壁作五十三参等。寺后庵宇甚幽。大抵规模与灵隐相若,故二寺号南北山之最。东坡诗云:“卧闻禅老人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其宏壮自昔已然,今益侈大矣)
  山南照庆院  (宋刻“南山昭庆院”)
  惠照寺  (后为斋宫,今归净慈)
  南屏御园  (正对南屏山。又名“翠芳”)
  南屏兴教寺  (旧名“善庆”。有齐云亭、清旷楼、米元章书琴台及唐人磨崖八分家人卦中庸乐记篇。后人于石榜刊“右司马温公书”六字,其实非公书也)
  广法院  (齐王功德院。有清旷亭)
  法因院  (景献太子剥所。有古铁塔、钱王井)
  宝林院  (庄文太子剥所。旧名“总持”。有可赋轩)
  赤山宫  (旧瑞龙寺,后为安穆、成恭、慈懿、恭淑四后剥所。今为炽盛光寺)
  修吉寺  (旧瑞龙寺移于此。有西湖奇艳)
  正济寺  (又名“普门”)
  法雨寺  (旧名“水心”,又改“云龙”。有赵清献、杨无为题名等)
  安福尼寺
  极乐尼寺
  高丽寺  (旧名“惠因寺”。湖山间惟此寺无敕额。元丰间,高丽王子僧统义天入贡,学贤首教于此,因施金建华严阁。有易庵、期忏堂。皇姑成国公主剥所)
  惠因桥  (秦少游龙井纪游所谓“濯足于惠因涧”,即此是焉)
  玉岑山
  广果寺
  开化尼寺
  六通慈德院  (旧名“惠德塔”)
  法兴院(宋刻“寺”)
  保福院
  长耳相院  (旧名“法相”)
  定光庵  (有定光泉)
  永庆院
  延长真如院
  延寿山
  净梵院  (旧名“瑞峰”)
  崇教院
  石屋洞  (大仁院有石庵,天成石罗汉,其洞后又一石洞,名“蝙蝠洞”)
  水乐洞  (院名“西关净关”,即满觉院山。教宗时赐李隶。慈明殿赐杨郡王,后归贾平章。山石奇秀,中一洞嵌空有声,以此得名。有声在堂、界堂、爱此、留照、独喜、玉渊、漱石、宜晚、上下四方之宇诸亭,及金莲池)
  满觉院  (旧名“圆兴”。今在水乐洞岭傍)
  石佛接待庵
  烟霞洞  (清修院。有象鼻石、佛手岩、石罗汉、东坡留题等)
  归云庵  (宁宗时水庵清禅师坐禅石窟中,闻南峰钟鸣,遂大悟。今改永兴庵)
  关真人道院
  小龙井  (井侧有龙王祠)
  南高峰塔  (荣国寺。有白龙王祠及五显祠。险峻甚于此峰。中有坠石,相传云:昔有道者镇魔于此。又有颍川泉)
  方家峪  (自方家峪至冷水峪、慈云岭泥路,嘉会门外至大慈山、龙山)
  遇真道院
  悟真道院
  崇真道院
  广教院  (号“小南屏”)
  褒亲崇寿寺  (在凤凰山。刘贵妃功德。有凤凰泉、瑞应泉、松云亭、观音洞、笔架池、偃松、交枝桧、三门有陈公储画龙,甚奇。弁阳翁诗云:“鹤羽鸾绡事已空,奉华遗寺对高松。宫斜凤去无人见,且看门前粉壁龙。”奉华刘妃阁名)
  西莲瑞相院  (黄贵妃功德)
  地藏尼寺
  慈光尼寺  (张府功德)
  广慈院  (旧名“广福”)
  宝藏院  (有乌龙井、钱武肃庙碑。改额表忠观,立碑,碑抬府学。今钱氏五王庙在焉○宋刻无“改额”至“府学”等十一字)
  宁清广福院  (陈淑妃香火院,虽小而幽邃可喜○宋刻“宁亲”)
  福全尼寺
  广严院  (旧名“妙严”。有徐正节墓)
  广恩院  (宋刻无此)
  净教院  (蔡贵妃剥所)
  安福禅院  (内侍陈都知香火,名“小陈寺”)
  水月寺  (路口有灵因石○宋刻“因”作“固”)
  崇教院  (旧名“荐福”。有珍珠泉)
  慈云岭  (宋刻入后梯子岭下,提高一格,自为一路,误)
  华津洞  (赵冀王府园。水石甚奇胜,有仙人台基○宋刻“仙人棋台”)
  西林法惠院  (旧名“兴庆”。钱王建,有雪斋、秦少游记、东坡诗)
  冷水峪
  梯子岭
  净明院  (郊坛斋宫。有易安斋、梅岩、高教两朝御和诗。满山皆棕榈。旧有江月庵、筇筠亭子○宋刻“筇鸟亭”)
  龙华宝乘院  (本钱王瑞萼园舍建。有傅大士塔并拍板门槌犹存。有温公祠堂题名)
  天华寺  (镜清祥师道场,旧名“千春龙册”。有颐轩、妙奇楼、化生池○宋刻“妙奇”作“妙因”)
  感业寺  (旧名“天龙”。有木观音像)
  胜相院  (旧名“龙兴千佛”。有五丈观音像、二并阁、释迦丈六金身像)
  大通院  (旧名“显明”)
  天真院  (旧名“登云台”。有灵化洞)
  龙华山  (有石如龙,与两石龙寺接)
  下石龙净胜院
  上石龙永寿院  (旧名“资贤”。石崖刻佳宗佛牙赞)
  郊台  (钱王郊台亦近焉)
  道林院  (旧名“普济”)
  大慈寺
  般若院
  宝惠院  (旧名“普济”)
  钱王坟  (文穆、忠献二王葬此)
  长庆崇福院  (皇叔祖太师和王功德)
  窑池  (一名“乌菱池”)
  圣果寺  (在包家山)
  真觉院  (旧名“奉庆”。有东坡瑞香花诗)
  包家山桃花关  (桃花甚盛。旧有“蒸霞”二字。春日游人甚多)
  法云寺  (旧名“资崇)
  大慈山  (旧有广福金书院额)
  虎跑泉  (旧传性空禅师居此,无泉,二虎跑地而出。东坡诗云:“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乾溪寨
  小杨寺
  香严寺
  小麦岭:(饮马桥前后巷至龙井止,九溪十八涧○宋刻无“巷”字)
  道人山  (有石洞)
  饮马桥  (地名“放马场”)
  旌德显庆教寺  (咸淳甲戍冬改“旌德袭庆”。慈明太后香火。方丈有轩,曰“云扉”。后山有泉石甚奇,曰“林泉”。有清壑、凝紫、静云等诸亭)
  南山禅关  (又名“龙井路”。今又改“南天竺”)
  仰妃墓  (吴越钱王妃)
  梅坡园  (杨群王园。又名“总秀”)
  灵隐观  (宁宗朝张知宫创,御书“冲隐庵”。淳祐中,道士范善迁重建,赐名今额。今庵在观右,面观改仕寿院矣)
  太清宫  (宁宗时朱灵宝守固建,杨太后书道德经石幢。有岁寒轩、养性、凝神二堂。后为贾贵妃功德。今改观音院)
  松庵  (杨郡王府)
  崇德显庆院  (旧名“栖真”,章楶质大功德。后为永王、祈王剥所。)
  章司徒墓  (名得象,枢使楶之祖,栖真院碑可考)
  翁五峰墓  (名孟寅,字宾肠)
  徐典乐墓  (名申,字干臣,号青山翁。)
  强金紫墓  (名至,字几圣。今石羊虎犹存。其子文宪公渊明墓在西溪岭钦贤乡,诸子亦多附此。)
  陈拾遗墓  (唐人,岁久莫考名字。在积庆山下)
  冰壑书堂  (金枢密渊,号冰壑,尝作书堂于此,因葬焉。积庆、永清二山在后,平鼎山在左,湖山在前,凡钱塘城邑江湖之胜,皆近在几席间,乃南北二峰中之最高一山也。有君子、天一二泉。理宗御书积庆山怡颜藏书农圃以赐。又赐功德寺名曰“积庆教忠”,后不及建而止)
  赞宁塔  (天圣间葬此)
  灵石山
  薛开府墓  (名居正,谥真显)
  崇因报德院  (有灵石泉,又名“岁寒泉”,甚清。高宗尝临幸。院与积庆山后永清院,皆薛开府功德。此院已废,独灵石塔犹存)
  净林广福院  (开府杨庆祖坟庵,土人呼为“上杨庵”。有松关、南泉、芳桂亭、姜白石与恬朴翁等三人来游,诗云:“四人松下共盘桓,笔砚花壶石上安。今昔兴怀同此味,老仙留字在孱颜。”后为演福寺,遂废)
  无垢寺  (旧名“无著”,乃无著禅师道场。旧在石人岭。庆元中,韩平原以寺为生坟,遂移寺于此。嘉定十一年重修。有鸦鸡岩、仙人台、清音轩。偃松下有茯苓,因名泉为“茯苓泉”。后为演福寺,遂废)
  崇恩演福教寺  (宝祐丁巳重建。咸淳中改禅寺。德祐后复为教寺。贾贵妃剥所,周汉国端孝公主祔焉。旧山门有妙庄严域及生清净心亭、诸天阁、真如亭、罗汉阁、灵石堂)
  鸡笼山  (金钟峰)
  褚家坎  (汉末褚盛族旧有居此者)
  白莲院  (相传晋肇法师讲经于此)
  风篁岭
  小水乐  (福邸园)
  二老亭  (后改“德威”。旧在风篁岭头。东坡、辩才往来于此,皆有诗。今称于龙井祠下)
  龙井  (吴赤乌中,葛稚川尝炼丹于此。在风篁岭上,岩壑林樾幽古。石窦一泓,清澈翠寒,甘美可爱,虽久旱不涸。石上流水处,其色如丹。游者视久,水辄溢;人去即减。其深不可测。相传与江海通,有龙居之,每祷雨必应。或见小蟹、斑鱼、晰蜴之类。井旁有惠济龙王祠)
  陈寺丞墓  (名刚中。绍兴中,以言事与张状元九成连坐谪,知虔州安远县而卒,后葬风篁岭沙盆坞)
  胡侯墓  (名则,知杭州。庙在墓前)
  刘庵  (孝宗朝刘婉容剥所。今归龙井寺)
  龙井延恩衍庆寺  (辩才故地。旧名“报国香经院”,后改“寿圣”,东坡书额犹存。又改“广福”,元祐以来诸贤留题甚多,及东坡竹石、廉宣仲枯木。寺前有过溪桥,又名“归隐桥”,又名“二老桥”。寺有方圆庵、寂照阁、清献赵公闲堂、讷斋、潮音堂、涤心沼、镜清堂、冲泉、萨埵石、辩才清献东坡三贤祠、辩才塔、诸天阁。山有狮子峰○宋刻“报国”作“报恩”)
  叶苔矶墓  (元素字唐卿,诗人○宋刻“元素”作“元索”)
  五云山  (中有真际院。岭上有天井,大旱不竭)
  九溪十八涧
  大麦岭:
  法空寺  (旧名“资庆”)
  南资圣院  (濮王坟)
  净安院  (内侍董宋臣香火)
  卢园  (内侍卢允升园。景物奇秀,西湖十景所谓“花港观鱼”,即此处也)
  崇真宫  (昔为女冠。今为永净尼寺)
  茆家步
  独角门
  净严广报院  (内侍董永仲功德)
  隆兴庵  (杨寺廨院)
  黄泥岭
  水陆庵  (杨寺廨院。后名“庆安院”)
  妙心寺
  水竹坞
  西湖三堤路:(苏公堤自南新路直至北新路口,小新堤自曲院至马蝗桥)
  苏公堤  (元祐中东坡守杭日所筑,起南迄北,横截湖面,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九亭。坡诗云:“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后守林希榜之曰“苏公堤”。章子厚诗云:“天面长虹一鉴痕,直通南北两山春。”)
  第一桥  (港通赤山教场南来。名“映波”○宋刻无“南来”二字)
  旌德观  (元系定香寺旧址。宝庆间,京尹袁韶改建为观。有西湖道院、虚舟、云锦二亭。今复为定香教寺)
  先贤堂  (名“仰高”。祠许由以下共四十人,刻石作赞,具载事迹。中以宝庆初巴陵之事,谓潘阆有从秦王之嫌,遂去之,及节孝妇孙夫人以下五人,今止三十有九人焉。中有振衣古香清风堂山亭流芳花竹萦纡,小山曲径。今归旌德,堂宇皆废)
  第二桥  (通赤山麦岭路。名“锁澜”)
  湖山堂  (旁有水阁,尤宏丽)
  三贤堂  (祠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后有三堂,曰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后有小亭,曰虚舟,曰云梯)
  第三桥  (通花家山。港名“望山”)
  第四桥  (通茆家步。港名“压堤”。北新路第三桥)
  施水庵  (名“圆通”。有石台笼灯,以照夜船)
  雪江书堂  (胡贤良侊所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