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2008去北京 >

第15部分

2008去北京-第15部分

小说: 2008去北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那孤独了八百年的砖塔下的胡同,守着那最具意境美的胡同名字。
  “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元代杂剧《张生煮海》中这一段书童与丫鬟的插科打诨对白,再加上为主张“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元代高僧万松老人修建的八角砖塔,一下子便让这砖塔胡同确立了京城胡同的鼻祖地位,同时它也成为了元大都时期唯一还活着的实体胡同。
  如今人们乘车从西四去往西单时,每每到了西四路口西南时,就会冷不丁的听车上人对同伴说:“嘿,你快瞅,这儿还有一塔呢。”不错,这藏在老房子深处的青灰砖塔,若不是从冬日里光秃秃的树隙间隐约露出半个身子,平日里匆匆奔向新生活的人们谁又会多留意看它一眼呢?可就是这条现今看上去破旧没落的砖塔胡同,谁曾想,就在那苦乐相伴,不紧不慢的胡同人生里,竟还会有多少故事被模模糊糊地藏在了,那门牌、墙缝儿、老树和瓦砾里。
  说来这砖塔胡同可谓称得上是胡同中的###级,然而那些留存胡同中的人文印记以及大小故事,也许是更值得道一道的。在元代那会儿,关汉卿在这里一住数十年,写成了部传世的剧本——《窦娥冤》。后来在明、清那会儿时,这砖塔胡同也算得上是京城里有名的热闹地儿之一,当年的有钱人在这胡同里满满当当地置下了不少戏园子,那吹拉弹唱之声终年不绝于耳。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主要景点(12)
在近代,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以及“空前的民族英雄”等一系列称谓的一代大师——鲁迅,曾暂居于此近十个月,并在61号院(现为84号院)那不大的三间北屋中,写就了脍炙人口的《祝福》等名作。然而可巧儿的却是在这二十多年后,与砖塔胡同结缘的还有曾被鲁迅鄙视为“迎合小市民趣味”的小说大家——张恨水,他在43号小院(现为95号院),也就是鲁迅曾住过的61号院西侧,写就了被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等,最后在1967年那个火红年代的正月里,在此走完了他的一生。一条胡同记录了两位影响深远的文学家的人生轨迹,这怕是北京胡同里的孤例了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砖塔胡同的南侧南四眼井胡同10号(现为南四眼井胡同2号),1937年还曾记录了前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的一段点滴人生,刘少奇当时在这砖塔胡同附近暂居了一阵子,并撰写了不少指导革命工作的战略纲要。
  只是如今被众多新式建筑所包围的旧塔老院,不论是保护范围之内的以砖塔胡同为中心,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的胡同,或是砖塔胡同西、南侧逐年消亡的胡同,那些原汁原味的四合院早已如秋蝉般渐鸣渐稀了。也没人会知道那胡同口的烧饼店还有那笼里的“黄雀儿”,还会触动几代人伤心的魂?
  同样是这条南北向的拥挤大街,即便在周末堵车的路上,也很少有人会留意在这条拥挤的马路边,在不起眼的红色胡同牌上立着那诗意而动人的名字——“百花深处”。此处胡同的名字不似其他胡同都清楚注明为某某胡同,它妙就妙在把俗常的“胡同”换为“深处”二字来代替,再加上前面的意境绝美的“百花”二字,如此韵致的名字只需瞥上一眼,就会隐约觉出这藏在熙攘市井间的绚烂与清幽。
  据说这百花深处在明代时,是张氏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了二十几亩空地,由先种菜后种花而得来的名字。当年牡丹、芍药、睡莲的芬芳花事,如今早已是成了角落里的寂寞故事,就连老舍先生当年笔下,“胡同是狭而长的。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往里走略觉宽敞一些,可是两旁的墙更破碎一些。”这些距离我们年代较近的老景儿,也多半是被饭馆、茶楼、网吧、咖啡屋以及长寿集团所颠覆了。这也难怪在《Ten Minutes Older》中,由15位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在共同以“时间”这一永恒概念为主题拍摄时,中国的陈凯歌导演会选择百花深处,会选择把冯先生这位精神失常的遗少,在面对胡同拆迁时的哀痛,拍摄进《年华老去的十分钟》里。
  你别看这往昔的东西,现今不少是面目全非了,可这胡同中的京腔京韵却是半点没少。讲究老礼儿的北京人,会对走在胡同前边慢慢吞吞磨磨蹭蹭挡道的人,摇摇车铃,吆喝上句“劳驾,借光儿了,您咧”,排着长队买芝麻酱烧饼的小伙子,会对出门遛狗的邻居大妈,道上句“您吃了吗”。胡同因为细窄,因为低矮,因为稠密,因为那些日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里街坊,也就冲淡了工业化里冷冰冰的漠视,留住的便是那些可以用来怀旧,甚至是可以用来凭吊的温情念想儿。
  纷纷的雪花下,天儿渐渐暗了下来。百花深处的路灯拢着淡淡的光,自行车的铃铃儿声已是从这边的新街口南大街串到了那边护国寺的庙门前,这时溜达在混着各种声音、香味、影像的百花深处,在某个瞬间仿佛能听到有人在拖着京剧的调子,唱着陈升的《北京之夜》。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
  西单华威“北京攻略”——潮流指标放榜地
  什么是最in,什么又是out,什么东东最能勾起你超强的shopping欲,什么样的衣着风尚又会令你不屑一顾。在北京,哪儿是街头文化的流行源头?哪儿又有最酷的潮流标志?毫无疑问,对于寻求个性、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已近70年历史的西单商场,似乎仍未摆脱国营商场的老气横秋,临近如中友、君太等大商场的品牌化陈列,似乎也让购物失去了淘宝的乐趣,西单广场地下来势汹汹的“77街”,似乎更叫人看不到在西单商圈抢滩成功的迹象。而多年来一直走在潮头浪尖的西单华威,恐怕是京城最早,也是令年轻人最耳熟能详的流行胜地之一了。
  

主要景点(13)
西单华威的六、七两层现在被称为〃北京攻略〃,说是攻略其实无非是把多重民族、多重国家、多重文化的东西,像是白族的蜡染、刺绣,多彩的藏饰、泰丝的围巾、巴基斯坦的绣花靠垫、印第安风格的戒指、法式的发卡等等,组合在了同一个商厦里。对于混搭风占尽了流行前沿阵地的今日,相信无论你是偏好〃波西米亚〃、〃韩流〃、〃哈日〃,还是长久钟爱〃重金属〃、〃朋克〃,来到这里一家挨一家地淘宝,找准你爱的脉络方向,一路走下来就绝不会空手而归。
  另外这里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小店也是值得进去多转转的,像是“秀色”中的泰国麻、缅甸缎,比如“杂货铺”中挂的爆满的小T恤、牛仔裙,“727℃”里一水儿的哈日集中营,“金属风格”中的皮具制品和文身老手,超级哈日的圣古屋女鞋店以及超人气变の铺里的咸蛋超人等等。总之,北京攻略能给你太多惊喜,它等待着你的发现,也期盼着你的冲动。
  到达:乘公共汽车22、46、47、102、105、109、204、603、604、626、726、808、826路,在西单商场站下车均可到达;也可乘坐地铁1号线在西单站下车。
  作者手记:记得在这里买东西一定要厚着脸皮磨练一番铁嘴砍价功,一般起码照着三分之一的价儿往下砍。
  景山公园——阅尽京城风光
  偌大的一个京城内,哪儿是俯瞰紫禁城全景最好的地方?在北京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哪儿是适合游春赏花且优美别致的皇家花园?在北京各式大大小小的公园中,哪儿又是因为一棵树与一个王朝的命运沉重联系在了一起的园子?你当然没猜错,这便是坐落在京城南北中轴线最高点上的景山公园了。
  景山正南面紧挨着的是气势恢弘的故宫,正北边对的是晨钟暮鼓的钟鼓楼,西侧邻着的是碧波荡漾的北海。曾几何时,这里由无名土山包,成为了元代大内后苑的“青山”,这山上的“绿亭”还曾被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赞许为“赏心悦目,装饰别致”;在明代它是堆过黑煤的“煤山”,也被一些懂得风水卦象的术士,称之为皇家屏障的“镇山”,接着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当拆除旧皇城的渣土和筒子河的泥土再次堆积到这里时,它又成了“万岁山”,而山下则成了植满果树、养鹿放鹤的“百果园”,最后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景山”这一名字才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顺治帝之所以把这里更名为景山,是因这其一有高大之意,《诗·殷武》中的“陟彼景山,松柏丸丸”,说的便是3000年前商朝都城内的一座景山;这第二层含义,是因为此处是帝后们的“御景”之地;而这最后一层的意义里,必然是要包含对帝王之城的景仰之意。
  在开篇处,首先提到了可以纵目远眺,将这八百年古都风貌尽收眼底的地儿,既然要饱览京城全景,必然要攀山登亭。景山上的五亭子从东往西依次名为观妙、周赏、万春、富览、辑芳,而其中这三重檐的黄瓦琉璃宝顶的万春亭,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算是京城中心的中心,当然也可以称得上是总领京城风光的五亭之首。
  这个位于城郭制高点上的万春亭,常在夕阳西下之时挤满了形形色色由异乡而来的人们。所有人站在这高度仅仅为43米的幽静山林中,或占据有利地形,拉开架势把“长枪短炮”依次排开,或三五人群眯着双眼屏住呼吸,静听着寿皇殿前用手风琴伴奏的老歌儿。一切都是在等待那轮火红的落日映透了故宫金黄琉璃瓦的刹那。那抹由故宫神武门,再一进一进通向钦安殿、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乾清门、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等,并一直向南延伸到天尽头的颜色,带着那与龙一般的雄浑与刚健。这是王者的气韵,这是京城最霸气一面的集中显现,也是再无任何地方可与万春亭媲美的一面。而亭子北面固定人们生活节奏的钟鼓楼,西边金鳌玉蝀桥头的“胚胎”团城,以及团城北面的塔影波光与绿树红墙,还是深沉依然;东边CBD商圈的钢铁大厦在一日日地向都城中心逼近。北京,这个一天天越来越喧燥的大都市里,交织了太多的沉稳与浮躁,古老与时尚,大气与华丽。在高高的景山上可以阅尽人间万般春色,在万春亭中更可以感受曾令康熙帝感慨万千的〃云霄千尺倚丹丘,辇下山河一望收……〃之京师绝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主要景点(14)
如果来时距日落时间还早,不妨去看看位于此山东侧那棵低矮的歪脖树。据说在1644年3月,李自成大举攻进北京城,明代的最后一位帝王,也就是生不逢时的殉国皇帝——崇祯,在拂晓时分,失魂落魄地奔至景山这棵歪脖树下,用随身的腰带草草结束了愧对祖先基业的苟且日子。事实上,今日所看到的老槐树,已是在十年###破“四旧”的砍伐后,在原址上新栽植的一棵了。
  假若你是在春日里到来,可不要错过公园内万株牡丹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柔媚与华贵。景山种植牡丹的年代,可追溯到《大都宫殿考》记载中的元代,文献中说“后苑中为金殿,四外尽植牡丹百余本,高可五尺”。如今遍植景山的牡丹品种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不仅有大众化的梨花雪、洛阳红、粉白二乔,还有难得一见的豆绿、龙胆紫等珍品。你看那些不愿离去的男女老少,他们在笑容中,快乐中,温情中热热闹闹地唱《微笑北京》那首歌,此时微笑的北京,微笑的北京人们,哪个不是被这2008年春日的牡丹韵满了一身的芬芳呢?
  到达:乘公交5路景山西街下车,58、60、111路景山东街下车,111路景山下车,101、103、103快、109、814路故宫下车。
  门票:5元
  开放时间:8:00……17:00
  美食:出景山公园西门向北5米路东,有同益饭馆。另外在景山西街上,还有家大三元酒家。
  作者手记:
  1、建议游览后从景山东门出。红墙下挂着的一排鸟笼和溜鸟儿人一口的京腔儿,很有老北京的味道,不妨停下聊聊,体验更多的京味文化。
  2、景山公园中的古树非常多,即使不在牡丹盛开的时节,也是很不错的消暑纳凉之地。
  北海公园——双桨荡起的细碎时光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那是一群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手摇着双桨船在纯真的欢笑,同时荡漾在水面上的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美妙的童谣。一切都在白塔的映衬之下,一切又似乎倒流回了老去的时光。
  北海公园是怀旧的,对于更多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说,北海公园就是他们的童年。
  仰头望着大肚子白塔上的小红门,把脚丫儿伸到船外的水中弄沉底了一只凉鞋,在大白杨下趟着树叶子忙活着“拣根儿”,然后把它们悄悄塞进鞋垫下,最后拼命比试着“拔根儿”,顺着那道鱼线波痕拖进眼前的大鱼,夏天里的小豆、双棒儿、熊猫冰棍儿,冬天里的糖葫芦儿,山药豆儿,九龙壁前可以来个“倒挂金钟”的铁栏杆,黄昏时的柳叶儿,先蚕坛前的风筝。玩累了,出北门,接着就往老爸自行车的大梁前那么一趴,然后迷迷糊糊的回家。
  十几年过去了,接着又是一轮十几年,可不知为什么这进进出出公园的人,恍惚还都觉得这么些年了,北海公园还停在那儿,停在那儿的永远都是挥之不去的烂漫笑脸。既然《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中,头几句先提到了依旧停在那儿的“美丽的白塔”,那就先由这琼华岛上的白塔说起吧。
  打北边出了故宫的神门,沿着筒子河边往西溜达一站地,就是北海公园南门了。进去就能看见两座“堆云”、“积翠”的彩绘牌坊,牌坊南面是砌着灰色圆形城墙的团城,这里面藏着的便是用一整块大玉石雕琢而成的元代巨型酒器——“渎山大玉海”。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