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古代机械师 >

第103部分

古代机械师-第103部分

小说: 古代机械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儿飞溅水花的声音悠远而近,赛尔一路小跑向这里奔来,“麻烦您通传国嬷嬷,就说阳平公主的贴身婢女赛尔求见,奴婢有十万火急的事要禀告,还望侍卫大哥给行个方面。”

    国嬷嬷得到消息回禀了太后,赛尔一身湿漉漉的跪在太后面前,身上的水汽湿了一大片的地面,头发上还不停的滴答着水珠,“回禀太后,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现在阳平公主神志不清已在病中,严耿丞相因为突然而至的打击,也病倒了,严府上下都乱作一团,奴婢才斗胆进宫,回禀太后,望太后怜惜公主给拿个主意吧。”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本来是好事的,喜事临门多好的事,怎么偏遇上这样的不幸,到底是谁要下这样的狠手,居然选择在这么个日子,怎么能不让人伤怀,严耿膝下只有锁里一子,这可怎么是好。”

    “皇上来了。”

    “儿臣见过母后,都是这些不懂事的奴才,半夜惊扰了母后,其余的事情交由儿臣处理吧,您身体不适,还是到后面去歇息吧。”

    “皇上来的正好,一定要彻查此事,决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让所里枉死,哀家是心疼阳平这孩子,好端端的喜事,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哀家要是知道会是这样,决不能同意她嫁过去,这不是把孩子也耽搁了。”太后喃喃自语的说着,由国嬷嬷搀扶着回了寝室。

    阳平一阵儿哭一阵笑,一阵儿清醒,一阵儿糊涂,让人都不敢靠近,就是在边上伺候着。

    “朕问你,那波黑衣人的身份,你们搞清楚了嘛?”皇上追问赛尔。

    “当时只有公主在场,奴婢们都是事后赶到的,严府也派出去不少的人打探,至今没有结果,有一点奴婢始终想不清楚,他们如果以杀人为目的,干嘛一定要带走驸马的尸体,可是要尸体做什么,这行不通的,即便是要钱,那就更不对了,杀了驸马,那里能得到半毛钱,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赛尔的话一遍遍的敲打着皇上的脑子,这个小丫头说的对,是谁想要这个死人,把锁里当做肉票,可以敲打严耿,但毕竟是驸马,风险极高,所以一般人不会去做这种愚蠢的事情。

第一卷 重生古滇国 第一百五十八章德武进宫

    第一百五十八章德武进宫

    皇陵在阴雨密布中显得格外的低沉,几个稀稀拉拉的黑衣人,手脚麻利的将一处墓穴挖开,将身着红妆,已经没有知觉的锁里放了进去,而后埋了个严严实实,几道闪电,照亮了黑衣人不同的脸部表情,李公公的面部赫然雨前。

    太后一直在寝宫里等着,“国嬷嬷,看这个时辰,李公公该回来了。”

    “是呀,雨下得越来越大了,太后,奴婢不明白,李公公既然有这么好的身手,您为什么一直不让他显现出来,而要意味的隐藏,这样不是也可以在您身边多个人招呼周全嘛。”

    “当初哀家之所以在敬事房选中他贴身伺候,无非就是觉得他有一身的本领,能够在不时之需的时候派上用场,要是满街招摇,今日之事,一定会被人怀疑,宫里的御林军有多少,皇上心里是再清楚不过,他想彻查,谁也逃不过去,而李公公,不过是个太监,手无缚鸡之力,谁能想到他的身上,他安全了,哀家也就安心了。”

    “还是娘娘英明,李公公回来了。”国嬷嬷看见一个身影从窗边闪过。

    “开门让他进来。”国嬷嬷点头出去。

    李公公抖擞身上的衣服,“老奴见过太后,一切都已处理妥当,老奴特来复命的。”

    “辛苦你了。”

    “为太后分忧是老奴的本分,不过,阳平公主后来无缘无故的从新房跑出来,看见了老奴拖拽锁里尸体上房的情景,怕是吓坏了。”

    “哼,吓死了又何妨,你下去吧,哀家会记住你的功绩。”

    “诺。”李公公悄然的退出来。

    皇上坐在上书房一筹莫展,新来的贴身太监小惠子探头探脑的看了几下,还是硬着头皮进来,“皇上,汉朝那边来了文书。”说着放到书案上。

    他皱起眉头,拿过来,心烦意乱的翻开,不看则已,一看差点背过气去,“汉朝居然要我们每天的进贡加倍,这不是让我们古滇国釜底抽薪嘛,这样的举措亏他们能想得出来。”他气急败坏的将折子扔下去,小惠子小心翼翼的捡起来。

    “朕问你,最近皇后那边有没有派人去汉朝送过书信?”

    “回皇上,前些时候,有商队去汉朝,魏嬷嬷曾经带过一封信过去,只说是家书,其他的并没有多言。”

    “朕知道,你下去吧。”毋庸置疑,这是紫楚故意做的,汉朝那边施加压力,无非就是让自己知道,紫楚作为皇后的重要性,既然这样,朕也要让汉朝明白,古滇国的君主是自己,而不是汉朝的傀儡。

    “来人,传朕的旨意,因为汉朝要求每年进贡的物品加倍,宫内上下,除了太后和连昭仪那里,所有的地方都要缩减开支,补上这部分空缺。”

    “皇后那里呢?”小惠子问的时候声音很小,可毕竟考虑到皇后与汉朝的关系,自然也要做的谨慎些。

    “加倍缩减开支,去吧,就说是朕的意思。”

    “什么,要本宫加倍缩减开支,难不成以后只吃这些素食嘛。”皇后将手边的碗推了进去,气急败坏的问。

    奴婢们跪倒了一大片,就连御膳房送菜过来的奴才们都一个个鸦雀无声,豆大的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滑,魏嬷嬷看着一碗见底的莲子羹,冷言冷语的问,“谁是御膳房管事的?”

    “是奴才。”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战战兢兢的跪爬两步,出现在人群的前面。

    “好大的胆子,连娘娘的伙食你都敢克扣,这个宫里娘娘好歹也是正宫,连昭仪的伙食都不受影响,凭什么让娘娘受这样的委屈,难道一个妃子可以跃上枝头,站在娘娘的前面耀武扬威嘛。”

    “耀武扬威又怎么样?是一个奴婢该在这里兴风作浪的,来人,把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贱婢,给朕送到内务府,朕倒是要看看,以后谁敢在这里撒野。”

    “皇上饶命,一切都是奴婢的错,与娘娘没有关系的,奴婢甘愿接受处罚。”魏嬷嬷规矩的跪下,恳求皇上不要迁怒紫楚。

    “皇上来的正好,紫楚心里委屈,魏嬷嬷不用去内务府,要去也该是臣妾去的,她说的话是臣妾授意的,皇上不必这样,直接责罚臣妾就可以了。”

    “那好,朕就问问你,连昭仪是有身孕的人,该不该缩减伙食,再则,是因为汉朝提出要增加进贡的物资,才会有以后的事,朕都没有说什么,皇后更不该有怨言了。”皇上冷冰冰,根本没有一点怜香惜玉的意思,显然这点激怒了紫楚。

    她腾的一下站起来,“皇上,您的意思是臣妾的错,汉朝要提高进贡的物资,就要从臣妾的身上去扣除嘛。”

    “朕有说过让皇后一个人担嘛,朕难道是大鱼大肉嘛,朕也在去做,整个皇宫里除了太后和连昭仪,都必须去做,皇后却为了这样的事情与朕争吵,一点也没有与朕同甘共苦的想法,那朕倒是要问一句,皇后是如何看待朕的。”

    紫楚显然没有料到皇上会这样去说,一时语塞停留在原地,皇上并没有因为这个儿让步,“来人,把魏嬷嬷带到内务府,杖责二十。”

    “皇上,魏嬷嬷是臣妾身边的贴身人,能不能给臣妾留些情面,放过魏嬷嬷这次。”紫楚很少服软,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身在外,为了顾全魏嬷嬷,她勉为其难向皇上求情。

    皇上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这样刁钻的奴婢,要是不惩戒,以后个个都模仿,岂不是让整个后宫乱套了,怪不得着后宫的事物,你处理的这么无章法,明日起,让连昭仪协理六宫事物,皇后可以安心调理心境了。”皇上一甩袖子走了,两个侍卫过来,不由分说,将魏嬷嬷架走,紫楚愣愣的站在原地,神情淡漠,一阵儿冷笑,一阵儿难受,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了,居然到了这步天地。

    皇上来到连清的宫里,刚好是午休的时间,阿卓想要叫醒连清,被皇上制止,他顺手拿起了一条被子,盖在她的身上,连清睁开眼睛,“皇上来了,怎么也不知会一声,臣妾礼数不周了。”

    “没事,朕就是过来看看你,怎么样,听御膳房的人说,午膳你吃的不多,是不是身体不适,朕让御医来看看吧。”皇上温柔的语气,伴着关切的眼神,让连清屡屡头发,“臣妾让皇上分心了,这个时候,臣妾也不能例外,所以已经通知了御膳房,以后,臣妾的饮食也要节俭,皇上只有一视同仁了,才能更好的管理后宫。”

    皇上感激的拍拍她的手,“还是你了解朕,体谅朕,不过,你是怀孕的人,肚子里可是朕的皇子,所以,这个宫里谁节俭都行,就是你不行,养好身体,把孩子给朕养的白白胖胖的。”

    “皇上,臣妾是担心皇后娘娘那里,毕竟是汉朝的公主,多少都要担待的。”

    “不说也罢,明日起,你要帮着朕管理好后宫的事物,至于皇后,以后不提也罢,好了,不说这些了,朕听说,德武将军对你很好,前些时候也经常来看你的。”皇上的眉头紧锁。

    连清一看就知道,皇上是遇到难事了,“还是为了德武将军辞官的事,自古后宫不能干政,这样皇上问什么,臣妾就回答什么。前些日子,臣妾因为怀孕初期不适,一直卧床,德武将军倒是来过一次,也只是些简单的问候,并没有什么异常,哦,对了,前两天倒是在御花园见过一次,聊了一会儿。”

    “怎么了,表情这么奇怪。”

    “臣妾不知道该怎么说,国嬷嬷与德武将军之间的表情好像有些不一样,从女人的角度去看,臣妾觉得他们之间可能有些不解的联系,当然臣妾只是猜测,这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所以,臣妾不敢断言。”连清说话很有分寸。

    德武在府上等了几天,觉得再耗下去也不是个事,他换上朝服向皇宫而来,直奔上书房,小惠子带着他来到连清的宫内,他倒是很愿意的,也能顺便看看自己的女儿。

    皇上听闻德武将军来了,让小惠子请进来,德武看着纱帐放下了,连清的面是看不见了,他勉强的行李,皇上一摆手,“德武将军免了吧,这个时辰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老臣已经年迈,身体也多处有病,叩请皇上恩准老臣辞官归隐。”德武还是老话重提,皇上也猜到,他就是为了这个而来。

    “这个朕也一直在考虑中,只是边关事物繁重,要是离了德武将军,朕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定主意,谁更合适接替德武将军。”

    “皇上让德武汗颜了,德武不过是一介武夫,粗野之人,这么些年承蒙太后和皇上抬爱,老臣一直在边关以主将自居,这么些年白白拿了朝廷的俸禄不说,还一事无成,如今汉朝与我国关系甚好,帝联公主也和亲古瓦国,想必边关已经太平了。”

第一卷 重生古滇国 第一百五十九章阳平理清思绪

    第一百五十九章阳平理清思绪

    德武说完看了皇上一眼,端坐在上的皇上,嘴角抹过一丝笑意,起身离案,背着手向德武走来,“朕有一事不明,德武将军一项身强体壮,且年龄也不算老,可为何在这个时候提出要辞官归隐,难不成是另有隐情,是不便说呢,还是让朕去猜呢。”

    德武也是身经百战之人,对于心计之斗,他也是前辈人物,皇上话里的意思,他明白,既然皇上没有言明,他也不必去说个一清二楚,“启禀皇上,老臣愚钝,没有听明白皇上话的意思,还望皇上能够指点迷津。”

    皇上心里觉得好笑,脸上却不能挂出来,“德武将军该不会忘记了,前些日子,您曾几次看望连昭仪,与国嬷嬷的关系似乎超出常人,朕不竟在想,德武将军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与朕说明白了。”

    “老臣确实进宫向连昭仪请安,不过都是些君臣之礼数,皇上不必放在心上,至于国嬷嬷,老臣却是有话要说的。”

    “哦,愿闻其详。”皇上重新坐定,并给德武赐坐。

    “老臣壮年丧妻,一直未娶,其实,年轻时曾经心仪国嬷嬷,只不过,家门原因,未能如愿,而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后来得知国嬷嬷满门抄斩,心中十分挂记,一拖便是之天命的年纪了。”

    “德武将军的意思是要朕做主赐婚了,这本就是一桩美事,朕又何尝会阻拦,只是国嬷嬷是太后的贴身之人,这要问过太后的意思,朕才能给你做主。”

    “皇上误会了,老臣已经到了这把年纪,对于国嬷嬷除了敬仰之情,再不敢有其他的奢侈了,不过,老臣即将告退,想恳请皇上,彻查当年国嬷嬷一家被满门抄斩之事,这里面是有隐情的,据老臣所知,以国嬷嬷的为人且不能犯下欺君往上的罪名,还望皇上体惜老臣多年征战的苦功,给国嬷嬷一点慰藉。”

    德武说完,皇上直瞪瞪的看着他,对于国嬷嬷的这件家事,太后曾经提及过,但也是一句带过,并没有深究。现在德武重新提起,皇上倒是要考虑一番,国嬷嬷是太后的贴身之人,自己离宫到现在,已是满目苍穹,小安子的死,还历历在目,对母后的疑心并没有完全放下,在这种情况之下,为国嬷嬷一家洗清冤屈,就等于是向母后低头,那以前的种种可以不去计较,可是以后呢,一旦太后的身体恢复,那自己的地位是不是又要回复到以前了。

    想起以前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自己那样委曲求全,却还是不能获得母后的垂青,竟然在自己回宫的路上设下障碍,要不是小安子的舍生取义,如今怕是已经尸骨无存了,想到小安子,皇上一阵儿钻心的疼痛,他痛苦的表情呗德武尽收眼底,“皇上可是身体不适。”

    “德武将军一定要以这样的条件要挟朕与你交换吗?”皇上冷冰冰的问,而语气中显然参杂着一丝的霸气。

    德武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既然来了,就已经考虑到将会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