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神-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大的口气!”孟伯仁对易海洋的理由给予这样的评价,不过这句话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依然不动声色地继续聆听对方的理由。
然而,细心的易海洋立刻看出了孟伯仁的心意,轻声问道:“在详细解释这个理由之前,我还想问伯父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对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有些什么看法?”
孟伯仁没有想到易海洋竟会问出这么大的问题,微微沉吟之后,方才回答道:“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太差,纵有回天之力在短期内也难以改善。以小见大,中国体育的情况大致相同。虽然在国际比赛中,我国选手在许多项目上纷纷夺金,可是全民体育竞技水平依然很低,离体育大国的标准相去甚远。”
听到孟伯仁的答案,易海洋笑道:“伯父仅仅说对了三分之一。”
稍稍停顿了一下,易海洋继续说道:“在上次高中联赛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篮球的水平为什么这么低?问题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就是国家对篮球运动全民普及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表面上看来,国家男篮目前的战绩非常不错,但这一切却是建立在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少数人进行专业培养的基础上。中国有十三亿人,可是这么多年却仅仅出了姚明、王致治、聂云天他们几个?难道偌大的中国就只有这么几个天才吗?
实际上,中国体育是一种虚假的表相模式,而国家体育管理中心就是一个专门生产运动机器的地方。这些专业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夺金夺银,为国争光,却无法掩盖全民体育素质偏低的这一事实。中国号称体育大国,可是真正能够拿得上台面的业余选手又有多少?如果国际上举办一个自愿报名的业余体育盛会,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出,中国人能够夺得几块金牌?”
顿了顿,易海洋接着说道:“在这次联赛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充满梦想的天才少年。可是再过几年,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好的训练环境,没有时来运转的机会出头,有几个人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篮球梦想?就算他们视之为终生的业余爱好,却永远只能停步不前?如果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中国篮球将永远没有未来,永远只有球迷,没有源源不断的球星。”
说到这里,易海洋的眼中变成深情一片,声音突然变得高亢起来。
“美国为什么称之为篮球王国?巴西的桑巴军团为什么始终傲立于世界足坛?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培植了浓厚的体育沃土,让每一个喜欢篮球或者足球的少年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他们能够这样做,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可以?难道中国人只会说不会做吗?”
听到易海洋的最后一句话,孟伯仁猛然心中一震,终于明白了易海洋所说的真正理由。把中国建立成一个篮球王国?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构想?若是真正能够实现,将是他们这一生中最伟大的辉煌。
心念至此,孟伯仁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多年前的梦想在一刻被易海洋唤醒,心中顿时一阵激动。不过,作为商人的他不得不考虑到最为现实的问题。
“海洋,你可知道实现这个梦想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纵使倾尽你我之力,也很难完成?”
易海洋的脸上露出阳光般的微笑,朗声道:“此事当然不能急于求成。太极拳中有一招叫做借力打力。因此,我的计划便是一步一步借助外力,最终将这个梦想完成。不过,一切需要我们自己先行一步。”
第三卷 凤凰涅槃 第115章 … 梦想计划
敬告读者:《篮球之神》为独家签约作品。请大家自觉维护作者权益,反对任何盗版行为。
※ ※ ※ ※ ※ ※
当天晚上,易海洋和孟伯仁在书房里研究了很长时间,终于就计划的具体细节达成了共识。
令孟伯仁意想不到的是,易海洋居然把二百五十万元的广告代言收入全部拿出来,作为第一笔篮球事业奖励基金。孟伯仁感动之余,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并且开始着手“梅利亚”篮球俱乐部的筹建事宜。由于孟伯仁还要兼顾梅利亚集团的其它生意,易海洋则要上学,所以把这些事情交给老朋友易风,将他担任集团副总,对此全权负责。
这个俱乐部与国内的其它职业篮球俱乐部有着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它的宗旨是:一切从基础抓起,培养篮球新人,实现伟大梦想。
易海洋把篮球事业的未来设想称之为梦想计划,分成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投资设立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篮球运动学校,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选,招收真正热爱篮球又有较高天赋的少年,使之接受最专业的训练;第二步是从这些少年当中选拔精英,组建成立职业球队,正式参加CBA联赛,促进和提高中国职业篮球的竞技水平。如果条件成熟,还将选送一些具有潜质的少年到国外球队中参加试训,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如果俱乐部的发展一切顺利,肯定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后面的影响和变化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易海洋的事业计划还有另一条副线,也就是从高中、大学和职业联赛这三个层面进一步扩大个人影响,吸引更多家长和篮球少年的目光。他已经得到高中联赛冠军,下一步就是CUBA和CBA联赛的成绩问题。如果依照这个计划,将三座冠军奖杯全部收入囊中,加上篮球事业的发展,无疑会影响中国篮球的整体走势。不过,等到俱乐部开始产生效益,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一切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丝毫不能急躁。
尽管梅利亚集团实力雄厚,但要支撑如此庞大的事业发展,仍然有些吃不消。对此,他们商量了两个较为简便的办法。
一是资金问题。建立俱乐部以及四所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学校,可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其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因此,他们必须设法引入大量资金,采取多方入股的合作方式进行。对于这一点,凭借孟伯仁纵横商海多年取得各种社会关系,加上易海洋今后不断提高的个人影响,显然会逐步得到解决。对于中国篮球未来充满期待的精明人士确有不少,只是需要一个媒介进行连接。易海洋的横空出现,使得大家的心理天平同时朝着这个方向慢慢倾斜。
二是利用易海洋代言“篮球之神”游戏的影响力,在全国举办一个大型的“篮球之神”真人实战比赛。凡是在游戏中的技能综合测评排在前一万名的中国玩家均可自由组队参赛,从中筛选年龄在12岁到18岁的高素质少年,引入篮球学校进一步深造。由于“篮球之神”具有准确的技能测试功能,所以这些玩家通过初审报名时不可能造假,个个都是货真价实的篮球高手。对于一些个人潜质好,却因学校条件不足,无法参加正规比赛的篮球少年来说,这样的比赛和选拔显然是个绝好的机会。在易海洋的极力游说下,这个活动计划得到了天堂中国公司高层的一致同意和赞助支持。一旦篮球学校准备就序,选择就能立刻进行。
梦想计划大致议定后,大家分别着手进行。易风自然不可能独立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因此孟伯仁专门调派了几名助理与其组成专班,共同进行策划。不过,单是基础设施修建和相关准备工作就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所以一切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与之相比,易海洋的任务显然单纯许多。他目前需要做的便是读好书,练好球,为明年的全国大赛做好一切准备。至于篮球王国的梦想最终能否实现,则要看后面的发展是否顺利了。
或许因为易海洋这个对手的存在,聂云天的对外表现更为突出。在八月份的世界篮球锦标赛上,聂云天率领中国队第一次得到了季军,实现了中国篮球在世界篮球比赛中奖牌零的突破。对于易海洋来说,聂云天这个先行者并非强大得不可战胜,对于两人的正面对决充满着无比期待。
自从与铭扬队比赛之后,队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展开各种训练,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教练齐天磊专门负责,易海洋可以毫无顾虑地忘我训练,不断提升自身技艺,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寻求更大的提高。
※ ※ ※ ※ ※ ※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铭扬中学篮球队重演了上届的辉煌,以十战全胜的战绩蝉联CUBL全国男子高中联赛武汉赛区冠军,顺利晋级南北争霸赛。易海洋在训练之余,认真准备着期末考试。开学时的豪言壮语如果不能兑现,将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他可不打算给任何人这样的机会。
这天下午,易海洋抱着一大撂书回到宿舍,顿时把他的三位室友吓了一跳。实际上,一路上被易海洋上吓到的人还真是不少。光是他用双手便能把这么多书轻松地抱着,在书生和淑女云集的武大校园里已是蔚为壮观!若不是易海洋的脸被书本挡住,肯定会有不少女生发出尖叫。
大学的高等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全不同,学生们的知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来自……老师,其余全部来自……平时的自学积累。为了训练和学习两不误,易海洋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得十分紧凑。对于所有专业课程,他都提前自学完毕。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才会在课堂上听取老师的讲解或者私下请教。因此,他始终处于一种超前的学习状态,耗费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如果没有超强的领悟力和记忆力,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况且易海洋还要挤出一部分时间,看一些本专业之外的书籍,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扩大知识储备。同时,易海洋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始终觉得“篮球之神”游戏系统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帮助,无权指出解决的办法。
易海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除了个人智商高的原因外,多亏了太极功法的无形脾益。因此,他始终能够保持极好的精神状态和集中力,进行着自己的训练和学习,效率更是远远超过常人。
“大家快来帮忙!”
范思轩从易海洋手中接过书,顿时感到双臂一沉,不禁哇哇大叫起来。何知秋和于晋飞见状,连忙过来帮忙,一起把这些书码放在桌子上。
何知秋细数了一下,这堆书足有四五十本,有几本还是七八厘米厚的大部头。光是看起来便觉得眼睛发晕,莫非易海洋打算把它们都读完?
看到三人眼睛发直的样子,易海洋淡然一笑道:“没办法,时间实在太紧,只有赶赶功了!”
“你本学期的专业课程好象只有八九门,不至于看这么多书吧!何况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考试,你看得完吗?”于晋飞觉得实在不可思议,口中忍不住问道。他自小喜欢读书,可是象易海洋这样的读法还是第一次见到。以他看来,这么多书没有十天半个月,休想全部看完。易海洋在这个时候急病乱投医,是不是太晚了一点?
“三天时间应该足够了!”易海洋拿起一本书,头也不抬地随口答道。
“这怎么可能?就算你是天才,这也太夸张吧!”三位室友同声大叫起来。
然而三天之后,他们真的发现桌子上的书全部不见了,等到晚上易海洋回来一问,才知道他已经把这些书全部看完,并且归还给图书馆。若不是吴院长的特批,易海洋不可能一次性借到这么多书。不知道图书管理员看到易海洋这么③üww。сōm快看完这些书,心中作何感想?恐怕下巴脱臼同样在所难免啦!
三人连连惊叹之余,不禁产生一个疑问,难道他们与易海洋真有这么大的差别?是自己IQ极低,还是易海洋来自……不明星球?
两周以后,正是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日子。与往年不一样,本届的新生们特别关注这次的考试成绩。这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学分和奖学金获得,还要看看各个学院新生成绩的排名情况。虽然大家院系不一样,专业有所不同,但是各门课程的考试总分和平均分可以成为学生们相互比较的依据。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易海洋的原因使然。对于易海洋在新生入学典礼上发出的挑战,大家很想看看这位新生代表的成绩如何?是否还有资格继续保持那种“张狂”的态度?
易海洋所在的信息与管理学院是全校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也许是老师默许,也许是学生们有意探听,在发榜的当天下午,武汉大学的两大网站上出现了该校六大学部数十个学院的新生期末考试排名情况。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易海洋的十二门功课竟然考了1122分,平均分高达93。5分,遥遥领先于排在二名的叶紫风(信息工程专业)和第三名的叶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家还同时发现了一个情况,各专业本学期的规定课程一般在九门左右,可是易海洋却与众不同的超出了三门,不知原因何在?
后来,有人得到了准确情报。原来易海洋虽未办理双学位同修资格,却得到学校特别批准,参加了国际经贸专业的三门课程的考试。尽管大家对易海洋独自享受这种特权颇有微词,却对他仅仅通过自学,便能以如此高的分数通过考试,纷纷乍舌不已。若不是因为这三门课的分数略低一点,易海洋的平均分肯定会更高。
那位曾经刁难过易海洋的历史老师,对易海洋在《中国革命史》考试中见解独道的答题赞赏不已。其中一道关于中国共**革命胜利之得失的精辟分析,更使他大惊失色,在自己一再品味的同时,终于忍不住将答案贴到了校园网站BBS上面,一时引起更大的轰动和反响。
对于易海洋的超凡之处,范思轩、于晋飞和何知秋这三位室友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得知这个消息后,仍然感到极为震惊。从此以后对易海洋更加佩服,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当然,有了这个榜样在自己身边时刻出现,他们的进步同样不小,本学期都得到了二等或三等奖学金。不过本着有大吃大的寝室法定原则,三人极力鼓动易海洋花下“血本”,在放假前请他们狠狠搓了一顿。若不是易海洋的奖学金所获颇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