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回到过去当导演 >

第194部分

回到过去当导演-第194部分

小说: 回到过去当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衡捏了捏拳头,摒除杂念,露出笑容。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杀青的消息在各大媒体报端频频闪现,再加上时下正火的歌曲《那些年》和由作家陈帅帅编撰的同名小说版《那些年》,使得电影版在杀青之后,便获得了影迷们极大的关注数量。

    在宣布杀青之后,涅磐影视便再次放出第二次的预告。

    这次的预告足足有两分钟左右,这一次出现的电影演员,数量更多,男女主角的对手戏,以及长相都让观众们眼前一亮,纷纷开始扒出男女主角历来的成长史。

    “吴炎祖,美籍华人,1974年9月30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演员、模特。1997年毕业后回到香江,开始从事电影及模特儿工作。1998年,吴彦祖接拍第一部电影《美少年之恋》……”

    “刘艺菲,美籍华人,影视女演员、歌手,毕业于燕京电影学院2002级表演系本科班……”

    所有观众都非常惊讶。

    “怎么都是美国人?”

    “靠,这是跪舔美国佬呢?”

    “张衡怎么会捧美国人呢?”

    “大家理性!别人选择哪种国籍是他们的自由!”

    “就是,不能以扭曲的价值观来看待爱国与否!”

    网络上因为男女皆是美国国籍而炸开了锅,各大搜索引擎关于这件事的搜索指数在短短几个消失之内登顶当日热度排行前十,人们不在去关注这部电影背后宣扬的故事,而是去讨论演员本身的国籍问题。

    “长着一副华夏人的脸孔,说着华夏人的话,赚着华夏人的前,没想到竟然是美国人!”

    “子不嫌母丑,我们国家虽然贫穷,但却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为什么要移民?”

    “你是美国人,为什么不再美国赚钱,而是跑到我们华夏赚钱,滚!”

    “抵制刘艺菲,抵制吴炎祖,抵制《那些年》!”

    “抵制张衡!”

    “去你妈蛋,关我们家张衡什么事情!我们大张衡是堂堂正正的华夏人!”

    “张衡是华夏人没错,但如果没有张衡,刘艺菲和吴炎祖这两个美国佬有机会在华夏捞钱吗?要我看来,张衡就是和他们沆瀣一气!”

    “抵制《那些年》!”

    《那些年》没有被敌人击败,没有被媒体坑害,却反而因为自身问题,出现了危机公关,这是张衡始料未及的事情。

    很快,在紧急会议过后,涅磐影视公司便为此做出了公关报道,意思简单明了,内容声称《那些年》男女主角均是在出生时入的美国国籍,而不是从华夏移民过去,严格来说,刘艺菲和吴炎祖两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美国国籍,如果要怪,只能怪他们的父母长辈。

    这份通告很显然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理解,虽然仍有一部分网友对此紧咬不放,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竞争对手雇佣的水军,涅磐影视也对此没有多加理解。

    这场风波,让得吴炎祖和刘艺菲,每次碰到张衡的时候,俱都报以幽怨的眼神。

    短暂的国籍风波过去后,《那些年》的后期制作也紧跟着完成,随后,涅磐影视便把《那些年》的胶卷送往燕京广播电视总局进行上映审批,三天后,影片审批完成。

    虽然小说版有很多污言秽语,但电影《那些年》在拍摄时已经很好的避过了那些言语画面,所以在送往广电审批后,整个影片可谓一刀未剪,被广电审核员分为大众级:老少皆宜。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正文 327。第327章 花萼楼
    这让涅磐影视公司所有员工为之一振,一刀未剪意味着影片无需再重新制作才能上映,这是好事!所以在审核完成后,《那些年》的胶卷便第一时间在涅槃旗下的胶卷工厂中开始加点加班的制作。

    与此同时,涅磐影视也开始与华夏各大院线联系,开始在院线上映档期中进行排映。

    贺岁档期明显是各大影视制作公司争抢的重中之重,所以即便是涅磐影视,也在这场争斗中争的头破血流,如果不是自家建有一条完整的院线,涅磐影视在这场贺岁档期争夺战中,恐怕根本就没有插手的余地。

    要知道,贺岁档影片中,大多都是比张衡资历高的导演,影片投资也大多比《那些年》高。

    如周星星投资两千万美金的电影科幻喜剧电影《功夫》,张一谋投资过亿人民币的武侠电影《十面埋伏》……

    冯晓刚以内剧情为主的《天下无贼》……

    叶锦红的爱情武侠电影《花好月圆》……

    陆钏的剧情电影《可可西里》……

    这其中,除了陆钏和叶锦红的电影比《那些年》的制作成本低廉外,其他三部俱都是制作费用过亿,并且极有可能获得电影节奖项的大电影。

    《那些年》虽然受众广阔,但若想在贺岁档期从这些大电影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无疑难上加难。

    很多人都不大看好张衡这一次能够再次一鸣惊人。

    但当歌曲《那些年》在上架一周后,那六千万的点播量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无数人动摇了。

    “六、六千万!竟然有六千万!”

    “按照一首歌0。5元一次用户点播的话,六千万次的点播量,张衡这首歌足足收获了三千万网上点播费用,即便去电一半的网站分成,张衡这首歌也是净赚了近一千五百万点播费用,这才仅仅只是一周!”

    “如果一直这么稳定下去,一个月下来,张衡一首歌《那些年》的点播费用,就能收获六千万!点播量超过两亿!”

    “我的天!仅仅只是一首歌,就快要包揽同名电影的制作费用了吗?”

    “别忘了,还有小说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小说由著名作家陈帅帅编著,根据传闻,这本定制图书他拿的是买断价格,一本书下来,他的稿费大概在两百万左右。”

    “而这部小说现在在市场上,已经稳居周销售冠军,一本书定价25元,这本书的版税就高达三千万!这还只是一周!”

    “这么说,陈帅帅这买断价格还亏了?”

    “不亏!以他之前的名气,肯定不亏!因为这部书,他的名气可谓是暴涨,红遍两岸三地,是真正的华夏一流作家了!”

    小说版和歌曲版的双双丰收,让外界瞬间无语。

    仅仅是这部版权的销售,就已经让涅磐影视公司赚回了同名大电影的制作费用,也就是说,不管《那些年》电影的票房再烂,只要持续上映,那么《那些年》也是稳赚不赔的!

    涅磐影视的这套电影、歌曲、小说三栖并进的模式被所有制作公司眼红,但奈何不管是小说还是歌曲,想要真正一曲爆红,几率小的可以,也就只有张衡这样的脑袋瓜才能这般运作了,别家单单一项丰收就喜极而泣了,涅磐影视倒好,三栖并进,俱都大赚特赚,让人无法不对之眼红嫉妒。

    “太崇拜他了!”

    “衡少白手起家,赚的这般身价,真是让人嫉妒!”

    “那是人家肚子里有真货,你看他的歌曲,哪一首不是脍炙人口,再看他的小说,哪一部不是恢弘巨著,开创了一个个新的流派,再观他的电影,呜呜,别说了,我马上要哭了,人比人真他娘的气死人!”

    “不管怎样,大张衡的经历真是太励志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有心,万事都有可能成功!”

    一时间,金星张衡百科上,点击率飙升。

    关于张衡从出道至今,一路顺风顺水的经历,大大鼓舞了刚刚步入这个圈子的无数新人。

    人们以张衡为目标,开始在这个世界上辛勤的劳作,期待有朝一日能绽放出巨大的光彩,与张衡齐头并进乃至更胜一筹。

    临近年末。

    关于《那些年》的第三部预告片,开始发布,这也是最后一部预告片。

    这部预告片中,柯景腾与沈佳宜站在一个超大号的孔明灯前,两人低头默默的在上面书写着什么。

    柯景腾一边写,一边情不自禁的激动道:“沈佳宜,我喜欢你,真的,非常喜欢你,总有一天,我会追到你,一定会追到你的!”

    “相信我,百分之一千万,我一定会追到你!”

    微风吹过。

    沈佳宜手中的记号笔停顿:“柯景腾,你是认真的吗?”

    柯景腾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那你想知道答案吗,如果你想知道,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沈佳宜看着孔明灯上自己写下的文字,静静的等待着,但是过了很久,对面依然没有回话。

    她有些失落:“你真的不想知道吗?”

    柯景腾百分之一千万的想知道,但是他害怕!

    害怕沈佳宜拒绝自己!

    面对被那么多人喜欢的沈佳宜,他信心不足。

    “拜托,不要现在就告诉我……请让我继续喜欢你!”柯景腾退却了,他大声的说出这句话,一次掩饰自己心中的慌张。

    这一幕被无数观众看到,纷纷纳闷不已,难道沈佳宜不喜欢柯景腾吗?

    一些看过小说的观众纷纷哭喊: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当预告片中,男女主角把手中的孔明灯放飞,两个人的愿望也在此时此刻飞了起来。

    镜头转换,一个特写。

    沈佳宜写下答案的地方,赫然写着:“好,在一起!”

    无数的观众愕然了。

    一些心急的人好奇的心里直抓痒痒,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询问。

    “最后结果什么样?”

    “这两人真纠结,明明都互相喜欢着对方,怎么就不能亲口互相表白呢?”

    “哎,爱情片不都是这样吗,编剧脑残,剧情假的很!”

    “就是,现实中谁会那么墨迹蹭蹭的啊!早就搂在一起开炮了!”

    “我只想问一下,柯景腾最后和那个沈佳宜的在一起了吗?”

    “真是太让人捉急了!不行,我要去看小说版过过瘾!”

    “我也去!”

    不少人看了预告片之后,按耐不住,开始在网上订购小说版《那些年》,一睹为快。

    当他们拿到小说版后,看到扉页上的一句话,登时傻眼,“小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肿么可能?”

    “这不是一部瞎编的小说吗?怎么会是真实故事改编!”

    无数人蜂拥着打开金星搜索引擎,开始搜索《那些年》背后的真实故事。

    答案很快就搜索出来,当他们点开张衡贴吧内被置顶的那条帖子时,所有人看到结果后,无不大吃一惊。

    “《那些年》剧中的柯景腾竟然真的存在!”

    “打死我也不相信,柯景腾竟然是台湾彰化人!”

    “《那些年》竟然改编是改编的?彰化?我靠,我老乡啊!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呢,莫非因为我是零零后?!”

    “拍死楼上卖萌的,零零后今年才三岁!!”

    “我已风中凌乱,真实故事竟然还能这么纠结,果然现实情节永远高于人们的想象!”

    网络上因为《那些年》的预告片,而促使歌曲版和小说版的消费率再度升高,原本一些对《那些年》这种爱情片腻歪的影迷,听说这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后,纷纷来了精神。

    “不管怎样,衡少的电影,一定支持!”

    “对,衡少的电影从没有让我失望过!”

    “哈哈,今年又眼福了,张衡,张一谋,周星星,冯晓刚这些大腕的电影竟然都齐聚一堂,我一定要把这几部大咖导演拍摄的电影轮流看完!”

    “我也要!”

    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们对《那些年》影片的期待感愈发高昂,媒体灵敏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从《那些年》上映前的半月前开始,每天的印刷报纸页面上,都会有小编对《那些年》电影的“看点、卖点、亮点”三大点的专业分析,使得其报纸瞬间销售一空,不断紧急加印,才勉强应付的过来如今这庞大的市场。

    而在华夏的政治中心,帝国皇室的所在地,燕京市长安城内。

    “这就是小婕妤喜欢的,那个什么……张衡?”

    一处寝宫中,一个头发花白但面部红润且精神饱满的老妪,穿着一身华贵的金红绸缎,仰卧在摇椅上,看着大荧屏上显示的一个年轻男子的头像,以及相关资料介绍,神色淡淡的对身旁的一个面白无须的黑西装男子问道。

    “回老佛爷,正是。”黑西装男子鞠躬应是,声音有些尖细。

    老佛爷颔首,接过一个侍女递来的水晶镜片,戴在鼻梁上,仔细的看着大荧幕上滚动的资料,良久后,方才卸下眼睛,闭目眼神。

    整个寝宫中顿时一片宁静。

    夕阳从寝宫雕梁中的缝隙中渗透而来,洒下一片金黄。

    老佛爷有一双丹凤眼,举止雍容,她脑海中回放着刚刚看到的资料,再了解到自己的儿子——皇帝陛下禁足小婕妤的原因,嘴角有着淡淡的笑容。

    身旁的侍女和黑西装男子俱都低头,没有指示,两人俱都不敢搭话。

    良久,老佛眼睛微闭,淡淡的问道:“四路藩王进贡的时候,还有几天?”

    “回老佛爷,今天是腊月二十六日,离四路藩王进贡,还差三天。”黑西装男子答道。

    老佛爷心中估算了一阵,又问道:“小婕妤人在哪?”

    “回老佛爷,小公主在花萼楼陪陛下练书法。”黑西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