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娘-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姑奶奶自然知道自家七妹说得有理,却偏偏又心疼连凤玖,不免叹气道,“自从幺妹做了官,爹爹就没消停过,其实按着我说幺妹做官也好,咱们八个都嫁了,就留幺妹做个女户,回头找个女婿入赘上门,爹娘晚年也能有个依靠,这不挺好么。”
姐妹几个听后也不禁点头赞同,随即五姑娘便道,“其实母亲倒是有心想留幺妹的,爹爹就还是觉得女儿家的便应该寻门好亲事,二姐你也知道,宣城里头那些成了女户的女子,先头都是嫁过人的,不是合离了就是成了寡妇,无非是女方家有些能耐,这才重新招赘成了女户的,爹爹还是……怕名声不好啊。”
“名声抵得了什么。”三姑奶奶闻言冷笑一声,“嫁做人妇有多辛苦想来爹爹这辈子是品不着了,下辈子若是爹爹投个女儿身便知了。”
三姑奶奶这话多少有些孩子气,众人闻言皆抿嘴笑了起来。过了许久四姑奶奶才轻声问道,“三姐,你婆婆这阵子还给你使绊子呢?”
三姑奶奶嫁的也不远,夫君是徐城知州方子道,徐城离宣城约有两日的路程,三姑奶奶逢年过节倒也是次次不落回一趟娘家的。
而头两年的时候三姑奶奶也是风光体面的,但偏她肚子不争气,日子久了婆婆就开始插手她屋子里的事儿了。是以最近三姑奶奶回娘家,抱怨来抱怨去全是鸡毛蒜皮的婆媳矛盾。
因此听了四姑奶奶的关切之问,三姑奶奶不由的长叹一口气道,“可不是,变本加厉了,连方子道每月初一、十五睡在谁的屋都要插进来管一手了。”
在座的几个不是已做人妇的就是即将嫁做人妇的,听了三姑奶奶的话不免心生唏嘘。
偏就在这个时候,袭月突然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道,“姑奶奶、姑娘们,世子爷来找九姑娘了,可老爷不放人啊,奴婢这实在是顶不住了,世子爷瞧着就要去祠堂了。”
☆、第十五章 冒然造访(上)
宋谨誉其实不是第一次来连府了,虽被连老爷给驳了话,但熟门熟路的他其实根本不需要下人带路就径直找到了祠堂。
“阿九!”
大年初二,连府的祠堂显得有些清冷,即便是双门广开也不见有多少阳光照进小屋,还未跨入门槛,宋谨誉就感觉到了阵阵凉意,便清了清嗓子站在了门边喊起了连凤玖。
连凤玖正跪得瞌睡沉沉的,听到宋谨誉的声音不禁一个回身转了头,却见冬日下,一身锦衣华服的宋谨誉正靠着门框,嘴角饶有兴趣的噙着一抹笑意,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戏谑。
“你怎么来了?”连凤玖很纳闷,“大年初二的你不在家好好待着跑我这里瞎转悠什么?”
“啧啧……”宋谨誉冲她摆了摆手道,“别跪了赶紧起来,老白这会儿已经和你爹聊上了,你爹很快就知道你这无名英雄当的有多不容易了。”
“什么?”连凤玖“哗啦”一下站了起来,瞪着眼睛问道,“你说谁在和我爹聊?”
“老白啊。”宋谨誉笑着道,“我知今儿你几个姐姐回门,想着晚上你应该得了空,便请了小梨园的班子去老白府上,咱们热热闹闹玩一晚,你三姐今儿不走吧?不走的话就都叫上……”
这边,宋谨誉和一头雾水的连凤玖正说得口若悬河的,而那一边白卿已经站在了连老爷的书房中。
“晚辈唐突,年节造访,此乃师父仿描的《云溪早春图》,自是比不得韩琚先生的真迹,全当是个物件供连世伯玩赏。”白卿双手呈卷,谦逊有礼,用足了过门即是客的优势。
不过他开口的一番话还是刻意的放低了姿态,韩琚乃前朝画圣,他的真迹在现如今的大周国已是极难寻觅了。而天下人皆知的韩琚的三幅真迹有两幅存在皇上的御书房里,还有一幅据说是被游历的外客以重金高价带去了西洋,便就是那幅《云溪早春图》。
可是白卿的师父北山子一手临摹惟妙惟肖,既韩琚真迹无寻,北山子的临摹便就成了绝画。这一幅《云溪早春图》若是放在黑市中,起码也要一千两白银以上的,是以白卿那句“供连世伯玩赏”却是听得连老爷冷汗层层。
“白……白大人太客气了。”白卿双手呈上的那画卷入了连老爷的眼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让他哭笑不得,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世伯别客气。”白卿笑的尤为真挚,一声“世伯”喊得也深情并茂。
连老爷骑虎难下,“欸”了一声以后接过了画卷,刚想问白卿这大年初二登门造访的来意,却听他又开了口。
“晚辈知世伯爱女心切,可连大人昨儿晚上也并非吃酒玩乐,皇上宴请小怀王,龙颜有尊,连大人可是替皇上扳回了面子呢。”
连老爷闻言,只觉得手中画卷似有千斤重,心想:怪怪,感情堂堂大周奇才和宋谨誉那小混子是一个路子,都是来给小女儿当说客的。
“白大人这话说的,不过老夫有点不明白,按说世子爷替幺妹来求情老夫懂,那两个孩子打小就认识,世子爷爱玩闹,总拉着幺妹当幌子,这些年老夫也见怪不怪了,可白大人是为了什么来替幺妹求情的呢?”
连老爷已年过半百,活得人精人精的,说话的时候一双看似浑浊的眸子直勾勾的盯着白卿,目光犀利的好似能射出利剑来。
☆、第十五章 冒然造访(中)
白卿闻言,目不转睛正色道,“世伯此言差矣,晚辈并非是来替连大人求情的,连大人并无过错,何来求情之说,晚辈只是来告诉世伯,皇上昨儿喝得也不少,是以忽略了连大人,年初一一早晚辈进宫,皇上亲自问起连大人,说要赏赐连大人,问了晚辈,才知连大人那日醉的不轻,这才命了晚辈登门造访的。”
连老爷只感觉自己的嘴角抽得要命,既笑不出来也不知道要怎么答白卿的话。
这大周才子怎么和自家小幺女一个德行,动不动就抬出皇帝陛下来给他摆谱,一个比一个会说话一个比一个会耍心机,现在的孩子怎么都是这副德行,一点也不知道尊老!
“那……其实……咳、呵呵,小年夜那日呢幺妹是醉着回来的,老夫毕竟是一家之长,一个闺女家,醉气熏天的回了府,老夫也是……”
“晚辈明白世伯,世伯是爱之深责之切,这不,也不过是一场误会,是以晚辈今日随世子爷造访,唐突之处,还望世伯海涵见谅。”也不知是白卿今日略主动,还是他实在听不下去连老爷结结巴巴的说辞,总之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打断了连老爷的话。
连老爷讪笑道,“诶,那是,那是,小女承蒙皇上厚爱。”
白卿微微的点了点头,神色沉沉的看了连老爷一眼,心里不免打起了腹稿。
连老爷连保山为官多年,却一直在礼部典制司混着闲职。其实此人才干颇高,二十多年前曾主持科考,提拔贤能,政绩朗朗。先帝爷在位的时候,内阁有不少人都想拉拢他,总觉他再磨练几年一定能入阁拜相的。
可不知道为何,政途一路坦荡的连保山在十六年前突然就连着开始犯错,恼的皇上连连降他的级,最后直接让他在礼部混成了闲职,这一混就混了十几年。
十六年前!
白卿心中微漾,这时间虽对不上可前后也所差无几,若不是巧合,那就是……连保山这里也早有准备了。
想到这里,白卿忽然抬了眉眼笑道,“世伯也知,皇上惜才爱民,连大人能入宫为官,虽是连家的福气,可难免也会有眼红的人心存嫉妒,若是世伯还不能体谅连大人,她的为官之路只怕会更难。”
这话听着肺腑,连老爷闻言,不免微微叹气道,“说起来小女和白大人早些年也是有过一面之缘的。”
“世伯知道?”白卿很是意外。
连老爷朗声笑道,“阿九性子直率,从小心里就藏不住事儿,若说现在大了有了心思懂得藏着掖着我还信,小的时候啊,诶,让她守着秘密可是难的。”见白卿微微的笑了笑,连老爷继续道,“皇上厚爱小女是小女乃至整个连家的福气,可女孩子家家的,怎么都比不得嫁户好人家安分守己的相夫教子来的好,白大人你说呢?”
白卿闻言抿嘴沉思了片刻,忽然出乎连老爷意料之外的认同道,“世伯说的对,其实晚辈也是这么觉得的。”他说罢便和连老爷相视一笑,两人多少生出了些心照不宣的味道。
☆、第十五章 冒然造访(下)
而另一边,连凤玖根本不知道白卿和自己的爹都说了些什么。
因为当她匆匆赶到连老爷书房的时候,正巧和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一行人撞了个正着。
“世子爷?”大姑奶奶瞪着眼睛看着连凤玖身后的宋谨誉百思不解,“您怎么在这儿?”其实大姑奶奶的惊讶并不奇怪,因为连凤玖的八个姐姐都认为此时此刻在书房和连老爷对峙的肯定就是宋谨誉。
可连凤玖也很惊讶,指着大姑奶奶一行人道,“大姐,二姐……你们怎么都来了?”
两路人对了几句话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宋谨誉闻言连连打了几个哈欠,听得实在有些绕得他干脆伸了手直接推了一把连老爷书房的门。
“门”吱嘎一声轻轻的开了,众人皆噤了声探头往里看去,却发现碎光满溢温暖融融的屋子里,白卿和连老爷正并肩而立,双手背扣,在那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赏画。
屋子里两人听到背后的动静,自然的转了身,一个温文尔雅玉树临风,一个道骨有神老当益壮,站在一起倒也并不突兀。可偏连凤玖觉得满屋子都是蹊跷,眨眼后便是抬着手指着白卿道,“你来做什么?”
“幺妹,不得无礼!”但不等白卿回答,一旁的连老爷已吹起了胡子瞪起了眼,“白大人亲造寒舍,还不是来替你说好话的,你也是,好好的赴个皇宴醉成那般模样回来,醒了也不知和爹爹解释解释,爹爹自然是生气的。”
连凤玖愣了愣,下意识就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宋谨誉。
宋谨誉忙接口道,“皇上昨儿说要赏赐你,结果一问才知道你那天醉的不清这会儿还在家里趟着呢,便让老白回府的时候顺道来看看你。”
顺道!连凤玖一声冷笑,不禁想到和连府只隔了一条春来街的白卿的新宅子,心想可不是顺道么。
“如此便是有劳白大人了。”被素来有冷面佛别称的爹爹大人冷嘲热讽了几句,连凤玖的冷笑也只能藏在了心里,面儿上却瞬间转成了乖乖女。
白卿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微妙的一颔首,算是领了情。
连凤玖低着头,白眼都快翻上天了,却忽然听到大姑奶奶“哎呦”了一声开了白,“这不是北山白君吗?听闻您此番下山,可是咱们阿九亲自去请的,您和咱们阿九还是有缘分的。”
“今儿是大年初二,白大人府上可有宴请?若是白大人不嫌弃,留在咱们府上用了午膳再走可好?”大姑奶奶话音刚落,二姑奶奶那如银铃般的笑声就接着响了起来。
一时之间,八个姐姐的相邀声此起彼伏,连老爷听到最后,也是言不由衷的开口道,“白大人若无俗世缠身,留在府上用了午膳再走吧。”
白卿闻言抿着嘴似思忖了片刻后故作为难的说道,“年节登门造访,本是晚辈唐突,都道礼尚往来,若晚辈一会儿在世伯府上用了午膳,下午可否请世伯一家过府去晚辈的新宅子听戏?”
白卿此话一出,连家几个出阁的、未出阁的姑娘都很高兴,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且他说的有板有眼、有缘有故的,连老爷便是想拒绝也说不出口。
而这一幕看在了宋谨誉的眼中,确是惊得他睁着眼睛直摇头,啧啧啧,所谓扮猪吃老虎,也就是老白眼下这般模样了吧。
☆、第十六章 品茶听戏(上)
隔岸咫尺,品茶听戏,连凤玖只觉得大周永昭二十三年的大年初二过的特别的不寻常。
依水而建的戏台周遭高悬着一圈六角灯笼,将整个台子照得如白昼般通明,台上衣香鬓影,余音绕梁,明艳生彩的戏服在烛火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更添欢愉之气。
台上随音开嗓的是小梨园的台柱子覃宝之,连家三姑奶奶点的《琵琶记》正是覃先生的成名作。
台下听戏的多为女眷,这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刚好合了大多人的心意。从覃宝之一声长音破空开始,众人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吸引了过去。
“十载亲灯火,论高才绝学,休夸班马。风云太平日,正骅骝欲骋,鱼龙将化。沈吟一和,怎离双亲膝下?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大也……”
覃宝之的声音特别的清亮,将蔡伯喈的无奈和踌躇表现的惟妙惟肖,丝丝入扣。一场夫妻离别,生生的唱哭了台下看戏的姑奶奶和姑娘们,就连素来性子清冷的三姑奶奶都忍不住偷偷摸起了眼角。
连凤玖恰坐在她的边上,见状便是连连的递上了绢帕。
三姑奶奶接过了帕子,转头冲她微微一笑,一双亮晶晶的眸子犹如天上的灿星,忽闪忽闪的煞是好看。
“三姐明儿就走吗?”其实也并非是连凤玖不专心听戏,不过连家九个姐妹感情一向很好,但自从六年前长姐出嫁以后,这些年连家几乎是每隔一年就会嫁一个女儿,眼看着今年过了端午五姑娘也要出嫁了,连凤玖总觉姐妹几个一年一年的已是聚多离少了,是以她才会特别珍惜团聚在一起的时光。
“就走啦。”三姑奶奶看着连凤玖,突然伸出手温柔的将她垂落在耳际的碎发勾到了耳后,然后轻声道,“阿九,过了年你就十九了,常言道女儿九九不中留,今年老五也要嫁了,老六、老七的事儿也都快定了,老八么,其实要许配给什么人家母亲心里也已经有谱了,倒是你……”
“三姐。”耳畔是袅袅天籁,连凤玖只能提着嗓子冲三姑奶奶笑道,“你们一个一个都嫁人了,留我在家陪着父亲母亲不是刚好也帮着你们尽了孝道么?”
“胡说!”三姑奶奶闻言瞪着眼道,“哪儿有姑娘家一辈子不嫁人的,你又不缺胳膊少腿,家里也不是出不起你这份嫁妆,搁在人堆里你也是个标识模样,怎能不嫁人!还是你也觉得做个女户不错?”
连凤玖闻言吓了一跳,“女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