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大片时代 >

第295部分

大片时代-第295部分

小说: 大片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天都重新提供资金,收走了整个项目85%的股份,只给研发人员留下15%的部分。但是他们却可以得到一笔足以改变生活的美元,以及另外一个前途无量的研究方向。



  陈天都在接到消息之后,给安迪…鲁宾打了电话,双方谈了很久,最后建议公司改组扩张,正式从研究手机智能系统转为自主研究智能手机。他给公司打入的第一笔研究经费就是1亿美元,命令唐尼全力督建矩阵科技公司。



  安迪…鲁宾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卓公司被新注资了一亿美元的研究经费,没多久就在整个硅谷传开了。



  “又一个硅谷传奇诞生了。”媒体用这样的标题来概括整个事件。



  但随着报道越深,他们忽然发现,给安卓公司注资的人冤大头居然是新晋富豪陈天都的投资公司,这下全都炸了。



  “陈天都这是要干什么,又在硅谷捡破烂,他不可能再捡到第二个‘谷歌’,世界上也只有一个谷歌神话。”



  “安卓系统,那是什么,给手机编写的系统,手机还需要系统?一个狂人的妄语。”



  硅谷又一个被投资人青睐的项目诞生了,而且还是风头最劲的全球顶级富豪陈天都。凭借谷歌神话,他一举登上投资界的神坛。如今再次出手,这不能不让人关注。



  矩阵科技公司前身的安卓公司,也被各方解读个七七八八。



  只能说很有前景,想人所未想,但具体能否成功谁也不知道。反正陈天都现在有的是钱,也许这只是他随手洒出的网而已。



  陈天都也没想到只是随手做出一项投资,就引发这么多关注和讨论。既然已经公开了,索性做大点。他一边拍戏,一边遥控指挥,做出的下一个动作,就让谷歌全体上下眼皮子直跳。



  他居然挖自家墙角,将时任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的雪莉…桑德伯格调走,去给他的新玩具矩阵科技公司担任CEO。此举还让谷歌的股票当天出现2%的跌幅,让陈天都的财产蒸发了好几亿,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谷歌董事会上下对此都颇有微词,但陈天都所做一切都光明正大,若换了其他公司,顶多也就是挖墙脚和跳槽,只是谷歌需要给自己重新找一个销售副总裁了。(未完待续。)
第四四八章:My…Style(求保底月票)
  (新的一月,求月票,求订阅!)



  雪莉此前在谷歌多年,一直都是担任副总裁,从没有人想要给她更高的职位。许多人不明白陈天都究竟是看重了她哪方面的才能,居然别人不选,就选择了她。



  雪莉…桑德伯格1969年出生在华盛顿特区一个普通商人家庭,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学位,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



  对于陈天都的邀请,她的反应也很干脆。



  作为谷歌的大老板,她自然对陈天都进行过多方位的调查,这个号称“从无失败手笔”的男人,留下的谜团实在太多了。明星的外衣,掩盖了他天才的实质。



  也许在大多数成功商人眼里,明星就是一群在台上跳啊唱啊的小丑,高傲的资本家表面对明星青睐有加,也许背地里就会骂他们是笨蛋。但这个现象,绝对不会被套在陈天都身上,从这个夏天开始,就再也没人会小瞧这个明星。



  她对陈天都描绘的蓝图很是心动,而且也的确生出了走出谷歌的想法。



  陈天都给了她非常大的权利,让她负责矩阵科技的大部分工作,销售、营销、收购、合作、人事、公共政策和联络事宜,安迪…鲁宾只负责研发。加上陈天都的工作重心显然会是在电影上,等于是让她雪莉独掌大权了。



  这给了她无比的压力,也更让这个女强人从骨子里兴奋起来。她没有任何道理会拒绝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根本毫无阻碍。



  可是……



  是的,可是……



  当雪莉赶到硅谷去的第一天,她就后悔了,“这完全是个空架子,没有任何正规公司的员工架构,除了几个宅男之外。甚至看不到一个前台。”



  “这正是你需要做的雪莉。”陈天都没有丝毫压力的调侃道:“我别的没有,就是美元多。大把的现金没处花,千万被给我省钱。”



  雪莉长出一口淤气,叹道:“好吧。你赢了。但是我对科研团队也很不满,他们中很多并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如果只凭借现在的团队研究下去,恐怕两年之内别想用有任何成就。”



  陈天都显然也知道这个状况,“那就挖人。从微软挖,从三星挖,从摩托罗拉挖,从诺基亚挖。最重要的,是从苹果挖。乔布斯快回来了,最好把苹果的研发团队给挖断层,千万别手软。”



  雪莉对他如此看重苹果感到好奇,“为什么苹果会特殊?”



  “……你以后会知道的。”



  雪莉再次郁闷,“好吧,那你的女朋友是怎么回事?”



  “凯特?”



  陈天都笑了笑。“随她玩去吧,难道一个孕妇还不能随心随意的让自己更加开心吗?”



  陈天都已经不让她接活儿,甚至将她的经纪人都签进公司来担任经纪人部副总监。但凯特现在还行动自如的,外国人生孩子显然没有中国人那样金贵。伺候吃穿,菩萨般供养着。她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否则非把她憋疯不可。



  陈天都自然随她怎么玩。



  于是,凯特不仅全程见证了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在硅谷诞生,还跑去了同在硅谷的“矩阵特斯拉”公司。



  相比“一穷二白”的矩阵科技,“特斯拉”就威风多了,至少公司架构合理的多。但他们的研究。显然对不起陈天都一年又一年的大投入。



  传统大型汽车企业制造出来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限、性能平平、外形一般。



  矩阵…特斯拉汽车是为热爱驾驶的人们打造。这款汽车,不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而是追求更好性能、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目前公司内其实也矛盾重重。管理层质疑研究创始人的马丁爱伯哈德在成本控制方面完全大手大脚,可研究成果却寥寥。说白了,就是对他的能力产生质疑。而马丁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资历又老,让公司处于矛盾之中。



  不仅是管理矛盾,研究危机也集中爆发。变速箱问题成为导火索。



  作为一辆堪比保时捷和法拉利的超级跑车,Tesla…Roadster对高性能加速的要求非常高,这时候,普通电动车不配备多级变速箱的情况俨然不能满足Roadster的需求,因为异步电机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功率输出效率较低,所以引入二级变速箱顺理成章。



  但问题是,如何在高压高功率电控系统和变速箱协调之间做系统性研发,业界还没有先例。



  研发进入难题中,陈天都又要加大投入了。



  凯特在公司参观之后,将情况大致告诉了陈天都。陈天都其实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为矩阵特斯拉重新物色一个新的有能力的CEO,公司问题交由新CEO去解决。



  但这就不是凯特能够帮忙的了,她也自认给陈天都帮了大忙,心满意足的离开硅谷。



  而这个时候,陈天都已经带着全剧组分别奔赴冰岛、芝加哥、伦敦拍摄外景。



  ……



  与“超人”、“蜘蛛侠”这些漫画英雄相比,“蝙蝠侠”算是比较平凡的一位了,既没有超人一般出生外星显贵,也没有蜘蛛侠一般基因变异,凭借躯体就能成为超级武器。



  他是一个真正的地球人,没有什么天赋异柄,需要的是扎实的训练,真的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同时坚信知识就是力量,需要先进的装备来武装自己,好在蝙蝠侠可以庆幸,“爷有的是钱”。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装备!



  那昂贵的行头对布鲁斯…韦恩来说不在话下。



  《蝙蝠侠》系列也没有“超人”系列一般成为一代人的印迹,也没有如“蜘蛛侠”系列一般一马平川,在票房上横扫千军,“蝙蝠侠”系列是一个曲折的系列,从开始,到发展,从低潮到重生。他的经历不比有着沉重历史的蝙蝠侠的波折经历顺畅多少。



  美国的漫画风格,说实话,陈天都是不太喜欢的。



  他们多喜欢用重色来表达张扬,无论人物造型还是服装。都倾向于夸张。尤其是女性,如果不露胸就好像不知道该怎么画。



  “蝙蝠侠”里也不例外,但是当蒂姆…波顿执掌了首部的导筒,这一系列似乎就开始被打上了他的烙印:带着阴冷与哥特,带着荒诞与夸张。这样的另类风格很容易让不少观众不适。



  比如,陈天都第一次偶然从电视上看到首部小丑那马戏团似的的扮相时,就有种不想看下去的冲动。直到今天,自己接了这工作,才将前面的几部蝙蝠侠电影补习了一遍。



  在他看来,蒂姆…波顿执掌的前两部还是很成功的,那阴冷的哥谭镇很能烘托蝙蝠侠的孤胆身影,而这两部的反派都很有特色,一个是一脸坏笑的尼科尔森扮演的经典小丑形象,那份邪性。那份神经质,同时不时显出的一点儿优雅,可谓一个颠狂无比的经典反派;还有一个则是无比令人唏嘘的反派――企鹅人,他从小被抛弃,只能在下水道中与一群企鹅为伴,长期与社会隔绝的生活,让他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同时又试图获得社会的重新承认,直到被利用,被社会再次抛弃。他终于歇斯底里的要用毁灭作为回应,他的惨死令人无比同情,一个很受伤的反派让人感觉他造反有理,哪怕小丑虽然本身不是好鸟儿。但是他的最终的颠狂恰恰也是因为一次阴谋的受害所致,这形成了蝙蝠侠系列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很多反派往往都有令人同情的经历,反的很疯狂,死的很苍凉,企鹅人算是其中的代表。



  但他之后的两部“蝙蝠侠”就开始了疲软的历程。甚至几乎将这个系列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部分原因出在接任者的导演舒马赫身上,蒂姆的电影太个性化了,“蝙蝠侠”前两部曲的风格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模仿的,但是不知是因为华纳试图保持系列风格统一性的压力,还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舒马赫惯性的要去延续蒂姆的风格。



  于是,就出现了非常粗糙的模仿之作,试图将这部电影哥特化,夸张化,看看几个反派的造型就知道了,比如“谜语侠”,夸张、颠狂的倒是可以了,但是已经没有小丑颠狂的那份个性,夸张的过头显的让人看着生厌。



  而风格延续的失败,也让人物塑造跟着失败,两位蝙蝠侠的接任者都演的差强人意,这两部曲在导演风格的尴尬中就这样疲软着,“蝙蝠侠”系列也逐渐熄火,第四部之后就停了数年,如果不是陈天都重翻旧案,估计还要在华纳资源库里沉睡。



  而陈天都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摈弃蒂姆…伯顿的东西,将前面四部的风格颠覆。



  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电影风格,这种风格让他在好莱坞无往不利。



  哥特?已经拍过《黑客帝国》、《范海辛》之后,他再也不想提这个单词。



  “写实!”陈天都当初也是如此对华纳一众高层说的。



  当初华纳高层是在难以想象,他们印象中的哥特、夸张的“蝙蝠侠”,突然要拍成纪录片一般的犯罪写实风格会是什么模样。甚至有过后悔,但他们别无选择。



  从他们主动搭上陈天都之后,那经历往往有些让人同情,行事夸张到滑稽的反派就没了。而更容易让普遍观众接受的带着混蛋逻辑的疯狂反派来了。



  “这是我的风格!”(未完待续。)
第四四九章:导演的工作(第一更)
  (求保底月票!)



  1989年版《蝙蝠侠》是初次改编这本漫画,那个年代的漫画改编电影风格是魔幻、卡通、似乎带着舞台剧色彩,正如后来1994年的《变相怪杰》;而这个时代则讲究真实,特效要真实、人物故事要真实,哪怕超级英雄本身就不真实。



  蒂姆…波顿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他的阴暗黑暗底下总有阳光美好,小丑是马戏团式小丑,一个“我还会回来的”的卡通漫画式大反派。



  陈天都的这一版则不同,结构要严谨传统,要阴暗便会直指人心,坏蛋的设定是没有一丁点同情心,那么肯定找不到半点,无论稻草人、小丑,都是真正的恐怖大王,真实、复杂、可怕、癫狂、变态、无药可救,没有卡通漫画的色彩。



  有人说,英国人像绅士,美国人像大男孩。



  所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好莱坞的英雄主义片子都不需要从深层次讲清男主(有时候是女主)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原因,这么现实和富有逻辑的剧情套路不是爆米花电影的真谛。



  好莱坞总体很傻很天真,美国观众爱看的,是他们如何用行动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



  因此,其中那些还能体现主角真实性的作品就因此脱颖而出,而且似乎也渐渐崛起。比如BBC迷你剧Sherlock,现在想来,第一季的确精彩,但第二季却更加真实。S2E1里夏洛克与女性棋逢对手,让他发现原来自己也会和异性纠缠不清;S2E2里夏洛克被生化物体逼出了幻觉,让他发现原来自己也会有恐惧的事物;E3里自己在乎的那么几个人居然被拿来当砝码,让他发现原来自己也有放不下的东西。



  真实的东西总是复杂的,任你展现好或坏的任何单独的一面,都不代表真实。



  人因为展现弱点才越发显得有人性,而这一版“蝙蝠侠1”里,男主因为直面恐惧之后才开始决定维护正义。让这部影片不同于以往的绝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