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界旅行手册-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三章 墙与墙外的世界(四)
“我们其实就在一个圈里……我们的这个圈也很小……”
“可是,这个圈也很大……我们要做的,只是迈出一步而已。”
“从圈里到圈外,就是两个世界……”
……
对于绝大多数的先民来说,这几句话是极其陌生的,只有诞生于史前的“老家伙”才知道这句话真正的出处——它们是“生命之母”对最初的先民所说过的话!
也只有那些老家伙才知道,在最初的时候,“生命之母”是用“直接对话”的方式来传授知识的——由于未知的原因,“生命之母”不再直接和先民对话了。后来诞生的生命只能在“生命之母”出现的时候,在风暴中或被动或主动地接收讯息,然后对繁杂的讯息进行甄别、整理、归纳、吸收——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生命之母”的声音,可能也从未想过“生命之母”居然会说话。
“生命之母”为什么不和她的孩子对话了?
关于这个问题,老家伙们是这样猜测的:
在最初的先民诞生的时候,先民们的智力水平还很低下;尽管他们同样能从“生命之母”中接收讯息,但是他们无法理解那些讯息,更不用说整理、归纳那些碎片化的讯息中的知识点了。
因为这样的原因,“生命之母”才用点对点讯息传递的方式,将已经整理好、归纳好的知识传递给还很弱小的先民——她以这样的方式来哺育自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初步的知识体系。
后来,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智力也发展到能够理解风暴中的讯息片段了,于是,她停止了“哺育”。
孩子长大了,不需要家长喂养了,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吃的——这就是老家伙们的猜测。
他们很感激“生命之母”的选择,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生命之母”一直哺育下去。他们很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学会独立思考——也许,她是不想亲手画一个圈,将自己的孩子圈起来吧。
或许正是她的沉默才让老家伙们更怀念她的声音吧——在新生代提出要组建新的探索队的时候,这些老家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所说过的话:“这是一个圈……”
“它困住了我们……我们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大……”
“圈”究竟是什么?
老家伙们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所有的先民都从风暴中得到过这样的讯息:在先民的种族发源地的边缘。在先民们的活动范围之外,有一堵看不见的墙;这堵墙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圈,将“生命之母”囚禁在“圈”里。
可是,从来没有人看到过这个“圈”,也没有人看到过那堵“墙”。甚至就连搜索了整个星球的探索队都没有发现“圈”和“墙”的痕迹!
老家伙们坚信,“圈”是真实地存在着的——他们通过对“生命之母”的活动范围的观察确定了“圈”的存在。
但是,新生代们似乎并不相信这一点——虽然他们仍然用着“圈”和“墙”这两个词,但是,他们更多的是用这两个词来指代某个范围:“墙这边”或者“圈内”指的是先民们的种族发源地和他们的日常活动范围;“墙那边”或者“圈外”指的就是种族发源地以外的世界。
他们用着“圈”和“墙”这两个词,但是他们并不相信圈和墙是真实地存在着的——用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如果真的有个圈,为什么探索队还能走出去?他们为什么没有一头撞在那堵墙上?”
有些时候,老家伙们也怀疑,“生命之母”所说的“圈”是不是指“先民”?
是不是因为先民的活动范围限制了“生命之母”的活动范围?
是不是因为“生命之母”要照顾她的孩子。所以不忍心抛弃他们?想要一直照顾他们?
……
无论如何,老家伙们这一次是站在新生代的勇者这一边的。
尽管他们没有真正地站出来声援这些勇者,但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勇者们的支持——他们批准了第一例“活体核心分割”实验!
哲学界在第一时间就跳出来反对:“我们不能这样做!”
这一次,他们换了一个发言人:“‘活体核心分割’与‘核心分割’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个发言人发出了整个哲学界的声音:“第一次‘核心分割’,我们可以说是为了拯救濒死的同胞。在这样的大义下,我们忽视了‘手术其实是在杀死我们的同胞’这样的事实!”
“科学界用‘不进行手术他们就一定会死,执行手术之后他们不一定会死’来辩解,而且手术的效果似乎比我们所有人预想的还要好,可是,我们还是想问一句。原来的那个生命哪儿去了?”
这个发言人的战斗力似乎并不比上一个发言人的战斗力高:“手术后到现在,一共有十九个人苏醒——科学界预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可是,他们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
“一个人怎么可能变成两个或者更多的人?他们算是几个独立的个体。还是说他们几个加在一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生命?”
这个发言人还是拿着折腾了好几十个世纪的那一套来质问科学界:“如果他们算是独立的个体,那么,原来的那个生命是不是就被我们的科学家给杀死了?”
“如果他们加在一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的话,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个集合体生命,怎么去定义构成这个生命体的单独的部分?这个生命的某一个单独的部分是不是就不能享受到和一般的生命同等的待遇?举个例子,在投票的时候。这个生命是不是只计一票?”
“这些都是过去还未解决的问题……”这个发言人说:“而现在,我们又有了新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能在一个人自愿的情况下杀死一个人?”
他在说了一大堆过时的话之后,终于拿出了哲学界的杀手锏:“第一次‘核心分割手术’的对象是基本可以判定为已死亡和即将死亡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接受‘手术是为了救人’这样的观点。”
“可是,现在要进行的是‘活体核心分割’!手术的对象是清醒的、有自我认知的人!尽管手术是出自他自我的意愿,可是,我们是不是就能杀死他了?”
这一次,这个发言人将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就不再说话了。这似乎是哲学界拟定的新的“策略”——他们不愿再次陷入争吵的漩涡之中。
过多地和其他人特别是科学界争吵,只能分散大众的视线,从而将整潭水搅浑——上一次他们就是这样才吃了亏,让自己的主张被无数的流言和揣测给淹没了;他们就像这样简单地将疑问抛出去,然后就抽身退出争吵的漩涡,反而能让这个问题一直悬挂在大众的视线中;不和科学界争吵,也不会引申出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大众的视线就会一直集中到这个问题上。
科学界还是想用老办法来应对——他们决定不管哲学界怎么说,只管进行自己的实验就好了。反正他们已经拿到了批准,而且他们相信最后的结果会像上一次一样,成为他们手中握着的,打哲学界的耳光的武器。
可惜,“生命之母”这一次更青睐哲学界——“活体核心分割”基本上可以说失败了!
躺上手术台的勇者在经验丰富的主刀医师的手术刀下被分割开了。他的核心被精准地分成了七分——这是科学界总结出来的“最佳方案”。
可惜,“最佳方案”并不一定就是有效方案——七颗核心在移植到新的、由金属和硅基物质构成的、强壮又灵活的身体里之后,不可避免地和新身体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那种幽灵一般的物质!
并且,这一次的反应超乎寻常的剧烈——根本没有给科学界留下反应的时间,这些核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彻底死亡了!
七颗核心全部死亡,而且是彻底地死亡——这样的结果震惊了所有的先民:原来先民也是会死亡的,原来死亡是这样的一回事儿!
尽管他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沉睡着的同伴正处于死亡的边缘,但是,那些沉睡者并没有真正的死亡——他们还可以对外界的讯息做出反应,还能完成先民们的“控制下”站起来,还能听懂并执行先民们的“命令”!就连“核心分割”这样复杂而精密的手术也是在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先民的“命令”下,由这些沉睡者亲手完成的!
所以说,在先民的眼中,这些沉睡者并没有死亡——他们只是睡着了,不愿意说话而已。
可是现在,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见证了一场真正的死亡!
完全失去了活性的核心不会对任何的讯息做出哪怕一丁点儿的反应——别说站起来了执行任务了,那七具身体连稍微颤动一下都做不到!
就连科学界也不得不宣布,这个被分成七等份的勇者再也没有可能醒过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墙与墙外的世界(五)
如果一个清醒的正常人愿意死亡,其他人是不是就能将他杀死?
在哲学界将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有的人甚至认为哲学界是在上一次的争论中被打怂了,所以这一次,他们只是跳出来草草地质问了一下,显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直到那个勇者真的死在了手术台上,先民们才不得不将自己的视线转到这个还未冷却的问题上。
勇者已经死了,而且是在十分健康的情况下死的,那么,谁来为他的死亡负责?
再次将这个问题问出来的并不是哲学界,而是整个多元宇宙都不缺的节奏狗:“谁来为他的死负责?”
这个节奏狗的战斗力简直爆表——在勇者死亡后不久,当所有人都还在对“直面死亡”这样的事而感到震惊的时候;当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没有任何准备的哲学界和科学界乱成一团的时候,他就第一个跳了出来,鲜明地扛起了哲学界先前插上的大旗:“谁来为他的死负责?!”
这个家伙显然将哲学界发言人没有说完的话给吃透了:“科学界坚持要进行手术,无非是因为在这之前,没有发生过一例手术对象彻底死亡的例子——他们都被百分之零的死亡率给欺骗了,所以忽略了手术的风险……即使有哲学界站出来提出了质疑,但是他们依然一意孤行!”
“科学界的态度实在令人费解——他们会什么没有回应哲学界的质疑?”这个战斗力彪悍的节奏狗飞快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他们是不是害怕公众在知道了手术的风险之后,会反对这次手术?”
他在科学界集体失声的时候对着整个科学界狂追猛咬:“那么,如果手术对象在知道了手术的风险后——我这里说的是指手术的真正的风险,也就是手术失败可能会导致彻底死亡这件事——他还会不会‘愿意’进行手术?”
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这个家伙还不惜现身说法:“在这桩事故发生之前,我是支持手术对象的——我甚至决定在他手术完成后也进行手术,因为我也想出去看一看。可是,在我看到了他的死亡之后,我就彻底地改变了主意。”
“我之前作出的决定是建立在百分之百不会死亡的基础上的!如果有彻底死亡的可能,我会什么要冒着这样的危险?”
“所以。如果手术对象清楚地知道手术的真正危险的话,他一定不会表示自己‘愿意’做这个手术……那么,话说回来了,是谁让他没有认识到手术的真正的风险?”
在饶了一圈之后。这个节奏狗对着科学界亮明了他手上亮晃晃的爪子:“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科学界之前一直不回应哲学界的质疑?是不是他们已经预见到了手术的风险,但是,为了将实验继续下去,他们故意选择了不说话?”
他朝着科学界龇了龇牙:“他们用一个虚假的‘百分百零’的概率来将大众给欺骗了——他们故意将这个百分之零摆在了大众的面前。让他们只注意到这个即成的百分之零;大众被这个百分之零遮住了眼睛,从而忽视了手术存在的风险!”
“从来没有人在手术中死亡,并不代表手术就是零风险!”
这个节奏狗已经张开了自己的血盆大口,就要往科学界的身上狠狠地咬一口:“作为普罗大众的一员,在没有接触到足够的讯息前,被这个百分之零欺骗,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事。可是,我不相信科学界对手术的风险没有清楚的认识!”
“在已经认识到手术存在的风险的情况下,不将风险告知于大众,甚至不将风险告知于手术对象;在哲学界提出质疑的时候。故意忽略质疑的声音,将之前的幸运当成是必然,并且用它来欺骗大家的眼睛——我实在想不到,除了科学界还有谁应该为这桩事故负责!”
所有人,甚至连哲学界的那个发言人都被这个节奏狗的发言给震惊了——他的这番话里包含的讯息量实在是太大,以至于短时间内没有人能反应过来。
没有人跳出来继续带节奏,甚至连跟风的都没有——这让节奏狗有些不习惯。
他很不习惯这样的冷场,于是他重新开动脑筋,想要沿着之前的思路继续往下挖:“哦,我忘记了——是领导层批准了这个手术……”
他很快就将炮口对准了那些老家伙:“在没有明确手术一点儿危险都没有的情况下。作为整个种族的领导人,他们批准了这一次手术——他们其实也该为手术对象的死亡负责!”
这一口让他的灵感喷涌而出:“如果,我是说如果,领导层其实是知道手术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