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舵-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丁高义点了点头,“你那份急智不错嘛,不但遮掩了刚开始的尴尬局面,还引起了市委邱书记对你的关注。”
丁高义这话就是诛心之言了,让李泽庭面色一变。
“丁市长,我当时真的是在打瞌睡,然后被同事王佳给惊醒,这事情王佳同志可以作证,因为她一直坐在我的身边。”李泽庭本来想说信不信由你,可最终还是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王佳同志是西衡县县委副书记孙雪曼的秘书。”
“你不要多心嘛。”丁高义笑了笑,“我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说你处心积虑引起邱书记对你的关注。”
“丁市长,这关系到我个人的声誉。”李泽庭正色说道,“您是领导,又是我的长辈,可您这话有深一层的意思可以引申,我不得不澄清。”
丁高义盯着李泽庭的眼睛看了好几秒钟,见李泽庭没有半分回避眼神的意思,才转移了视线,悠悠说道:“我相信你当时是在打瞌睡。”
丁高义这就是上位者的姿态,让他向李泽庭道歉,那是不可能的。在丁高义看来,自己确认李泽庭不是处心积虑想获得邱书记的欣赏,这已经是放低了姿态。
“谢谢丁市长的信任。”李泽庭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在短短的不到半个小时内,你的日记本上写了些什么,方便透露吗?”丁高义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问出了一个很是八卦的问题。
“补写了会议记录。”李泽庭心里一乐,看来不管一个人处在什么位置,都和平常人一样,充满好奇心,“另外,加了几条对大雁市经济展方向的个人看法。”
“哦。”丁高义来了兴趣,“看来你对经济很有研究。”
要是换作别的人问李泽庭,李泽庭肯定会支吾过去,可丁高义不只是副市长,还是丁晓柔的父亲,李泽庭本来就想获得丁高义的认同,有这个机会,自然是要表现表现自己。
“不敢,身为大雁市的人,我比较关心大雁市的经济展问题。”李泽庭先是谦虚了一句,接着说道,“丁市长是主管农业吧。”
“说说看。”丁高义笑了笑。
………【第二十九章 小城镇建设思路】………
“丁市长有没想过在大雁市大力推行小城镇建设?”李泽庭却是笑着问了一句。
“小城镇建设?”丁高义愣了愣,“这和我主管的农业范围内有很大的关联吗?”
“最近的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上,不断有专家提出了推行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李泽庭微微一笑,“中央二号长年初视察河东省的时候,也大力赞扬了河东省的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
“你想说明什么?”丁高义沉吟了半响,才问了一句。李泽庭的话让丁高义的心痒痒的,好像抓到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抓到。
“我认为中央很快就会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行小城镇建设。”李泽庭笑了笑,“而且,很有可能上升到战略层面。”
“就算中央大力将小城镇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我们大雁市的农村经济并不达,只怕也难做出大文章。”丁高义还是有些疑惑。
“任何一个战略性政策的出台,其具体的推行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李泽庭只好说道,“如果小城镇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也不一定马上能够在全国进行推广。而且,因为全国各地的经济展不平衡,这种战略也无法一概而论。所以,我个人认为,就看各个地区的小城镇的试点成功与否,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推广。”
“你确信小城镇建设会上升到战略高度?”丁高义颇为心动。这也难怪,常务副市长段庆明快要退休了,丁高义和欧阳民两个副市长都是接任常务副市长的热门人物。
丁高义虽然不是常委副市长,但资历很深,从基层一步一步做到副市长职位,在大雁市的各个区县人脉很广。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丁高义能有所作为,自然可以为竞争常务副市长职位增添筹码。
“目前我国小城镇的经济展存在很多有利条件。”李泽庭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先摆出条件,“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展,为小城镇经济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2o年的快增长,gdp年均增长9.8%。近两年,国民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今年国内生产总值7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7,8%。”
丁高义见李泽庭居然对这些经济数据信手拈来,也禁不住有些吃惊。
事实上,就算历史的轨迹不生改变,中央关于大力展小城镇的文件在一年后也会出现。李泽庭只不过是找了一些理论依据罢了,自然是符合大势。
“特别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展。先,农业持续高增长,摆脱了农产品长期严重短缺的困境。其次,农村产业结构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第=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农民基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展,为小城镇经济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创造了机遇。”李泽庭显得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顿了顿,李泽庭继续说道:“当然,小城镇要想得到展,还必须有经济活力。乡镇企业或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展,为小城镇经济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2o年间,乡镇企业得到了迅展,数量上比1978年增长了12倍,总产值增长了几百倍,就业人数也增长了约5倍。”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二元结构下城乡产业展的界限,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第三、第三产业的展,带动了小城镇经济展,对优化械乡结构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3、出口创汇的38%、工业增加值的47%、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乡镇企业。”李泽庭这一系列的数据,让丁高义心里惊涛骇浪,翻滚不停,感觉到自己在听一个经济学家讲课。
丁高义也确实听了进去,一直静静地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李泽庭的话。
“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展将为小城镇经济展提供新的空间。”李泽庭很有信心地总结道。
丁高义沉吟良久,才缓缓说道:“按你这么说,大力推行小城镇建设,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泽庭点了点头:“我认为现在只是缺乏一个政策性的东西。如果中央提出一系列小城镇展的战略措施,将为小城镇的经济展提供一个有力的政策保证。”
李泽庭心里很清楚,仅仅只提出宏观上的理论,丁高义也顶多只是欣赏自己,而不会认同自己。
李泽庭就站了起来,走到悬挂在墙壁上的大雁市地图前面,用手指锁定了一小块地方。
“岳麓镇?”丁高义的眼睛禁不住微微眯了起来。
岳麓镇地处交通要道,1618国道和京广铁路穿境而过,交通网络达,区位优势明显,展后劲十足。
岳麓镇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常年梵音袅袅,香火不断,在信徒心中素有灵山之美誉。镇内寺观林立,庙宇连绵,每年前来烧香祈福,拜佛求寿的人络绎不绝,成群结队,赶至八月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无处立足,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香客们身着统一服装,佩戴青头巾,胸挂红兜肚,上书“岳麓进香”四字。他们步行车载,昼夜不停,有的甚至携老带幼,全家出动,虔诚至极。远至邻省各县,近则湘楚西、楚北为多。因此,民间流传着一句这样的俗语,“岳麓人们不种田,赶个八月吃三年”,其香火的旺盛程度可想而知。而最让人叫绝的是长期以来岳麓佛道共处一山,共容一庙,和谐相处,经久不衰,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岳麓书院也是闻名于世,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
“岳麓镇依托千古名山优势,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宗教文化为特色,是可以做一篇大文章的。”李泽庭微笑着点头,“如果以岳麓镇为试点,只要展思路清晰,可以在短时间内出成绩。”
或许,李泽庭最后一句话才点到了丁高义的痒处,让丁高义的眼睛又微微眯了起来。
………【第三十章 意动】………
“岳麓镇要想出规模,出成绩,只怕至少需要一个亿的资金。”良久,丁高义叹了一口气,“就算这个项目能上马,市里能拿出三千万资金来就算顶天了。”
“只要可行性分析报告能够打动省委常委们,再加上中央下达红头文件,我想省里也会调拨一些资金的。”李泽庭却是显得很乐观,“再说,如果投资来源还是老套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的话,岳麓镇的展也会没有后劲。”
“看来你还有新的想法。”丁高义呵呵笑了起来。
“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李泽庭没有丝毫犹豫,说的斩钉截铁,“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你说的有道理。”丁高义点了点头,却是话锋一转,“可是,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家们追求的是利润。要想让投资的企业家掏钱花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上面,他们未必愿意。”
“您看得真透彻。”李泽庭先是恭维了丁高义一句,然后才笑着说,“企业家们都是无利不起早,要想让他们投资,自然要让他们看到利润前景。”
顿了顿,李泽庭继续说道:“光靠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方法,企业家们不一定掏钱。可要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到时候,只怕会有不少企业家排队等候投资呢。”
说完,李泽庭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已经打印好了的文件,双手递给了丁高义:“我前些日子写了一些关于展小城镇的思路,请您指点!”
丁高义饶有兴趣地打量了李泽庭好几秒钟,接过文件,呵呵笑了起来:“看来你今天来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柔柔还真没有看错人。光是你这份心思,就比那个什么侯天成强多了。”
“谢谢丁叔叔的宽容。”李泽庭大喜,马上说,“我会对柔柔好的,请您放心。”
“你这转变度挺快的嘛,现在才叫我丁叔叔。”丁高义嘴角禁不住抽*动了一下,“要是我不答应你和柔柔继续交往下去,你是不会叫我丁叔叔吧。”
李泽庭嘿嘿一笑,从另一个口袋里又掏出了一份折好的文件,双手递给了丁高义。
“丁叔叔,我这还有一个关于快展岳麓镇经济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也一并请您指点。”李泽庭微微一笑,让丁高义有些哭笑不得!
丁高义快浏览了一下李泽庭给他的两份打印好的文件,脸上终于动容,也微微有些激动。
“以后有时间多来家里走走,这里也是你的家嘛。”丁高义是个很爽快的人,“今天不早了,我就不留你了,让柔柔送送你吧。”
说着,丁高义亲自把李泽庭送出了书房,又说了一句:“柔柔,你送送泽庭吧。记住啊,下周末来家里吃饭。”
丁高义这个态度也让郑秀芬大吃一惊,等李泽庭和丁晓柔一离开,就马上说道:“老丁,你这就同意啦。”
“李泽庭是个人才,前途不可限量。”丁高义点了点头,“你别光顾着眼前,要看远一些。侯天成和李泽庭根本不能比,那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
“这小伙子人长得倒不错,就是家境条件差了些。”在丁家,大事情都是丁高义做主,郑秀芬倒也没有反对,只是觉得有些遗憾。
“有了李泽庭的助力,我或许有机会和欧阳民争一争了。”丁高义接下来的一句话,让郑秀芬目瞪口呆,同时也打定了主意,下周末等李泽庭过来,一定要好好问一问:你到底给我家老丁灌了什么**汤?
“泽庭,你真棒。”丁晓柔紧紧搂住李泽庭的手臂,胸前那挺拔的柔软部分在李泽庭手臂上不停地摩擦着,让李泽庭心神一荡!“你和我爸都说了些什么,我爸那么高兴。”
“我告诉你爸爸,要是他不把宝贝女儿嫁给我,我就打一辈子的光棍。”李泽庭嘿嘿一笑,捏捏了丁晓柔滑腻的脸蛋,“你爸见我这么诚心诚意对他的宝贝女儿好,就很高兴地同意了。”
“我才不信呢。”丁晓柔娇嗔着,“你尽胡扯。”
“反正你是我李泽庭的女人,谁也抢不走。”李泽庭意气风地说。
“嗯。”丁晓柔娇羞地点着头,“泽庭,我这一辈子都只属于你一个人。”
一男一女情语绵绵,难舍难分。可李泽庭也不敢让丁晓柔送得太远,毕竟是黑漆漆的晚上,女孩子一个人回家很危险。
一个人驾驶着摩托车行进在水泥路上面,周围是稻谷芬芳,蛙声一遍,让李泽庭觉得很是惬意。
回到工业园区的宿舍里,冲个凉,李泽庭躺在床上就琢磨着双休日该出去干些什么了。管委会副主任比县长秘书可要自由多了,秘书是三百六十五天都要替领导服务,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休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