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女:拐个王爷来种田-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能又快又好的办妥事情,又不用挨晒浪费时间,走个后门,就走吧。晴娘就也不管那么多了,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眼神中,大摇大摆的跟了县太爷进衙门。
就是进入县衙,县大老爷也好心情的,没不管他们,而是亲自带着晴娘,七拐八拐的,在衙门里走起来,去找管银票发放存档的户房去了。
这时晴娘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县衙里,竟然也跟朝廷似的,地方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有礼、工、刑、兵、户、吏六个部门之说,只不过,这里不叫礼部,刑部什么的,而是统一称呼为六房。
“参见老爷,老爷驾到,小人有失远迎。”礼房张八字胡的青衣小吏,见县大老爷竟亲自引人到他房内,忙就放下手中的公务,从公案桌子里钻了出来,对县大老爷又是打恭,又是敬茶的,恭维个不了。
“嗯,这是我晴娘小友,上次青山村杀人案的证人,本大人曾经赏赐过她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不想撕碎了,你给查查存根,出个银票证明。”
县大老爷倒是对小吏不假辞色,直接就吩咐了小吏为晴娘办事。说完,还专门腾出时间来,在众人伺候下很有威严的坐了下来,敲着桌子,等那小吏为晴娘办妥一切。
“是是是,小人马上就去办。”户房小吏瞅了村姑装饰的晴娘一眼,却硬是没敢说一个不字,忙就屁滚尿流的跑去查存根去了。不大会功夫,果然就捧了一个大本子出来,找到了那张存根,给晴娘开出了证明来。
县大老爷先拿过来谨慎的瞅了眼,瞅着对了,这才交给了晴娘,让她拿好收好。
然后才嗯了一声,在青衣小吏的谄笑下,被送出了户房。
“晴娘小姐,晴娘小姐,以后有什么事情啊,可以直接来这里找俺,不用再找县大老爷了——”退出户房的时候,晴娘落在最后面,小吏就弓着身子,在她耳边媚笑着说了声。
“是啦,有劳户房大叔了——”晴娘也知趣的笑着回到。
她晓得,顶头上司亲自找来了,这压力,对小吏来说,可是太大了!
“晴娘啊,先别急着回去,说说,好好的银票怎么就撕碎了?”县大老爷不愧是个明察秋毫的好官,一下子就觉察出这里面肯定还有事情存在,走到一处空旷处,就问起来。
“这个——”晴娘却有些为难。银票是林氏撕碎的,而银子却是李能要的。这里还涉及到她们一家的身世和狗子的族谱。好复杂的,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啊。
“嗯?是不是李家又亏待你们,从你身上抢走的?”县太爷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猜到这事是跟李家人有关。
见晴娘面色为难,不太想回答,就又把目光看向钱庄伙计。
“回县太爷,您老英明啊,猜的太对了!真有两个李家汉子拿着撕碎的银票来兑换呢,俺们钱庄早就查出这事不简单,就没给他们兑。那些泼皮不甘心,还接二连三的来闹事呢。”那伙计就讨好的,像是在夸赞县官能干,又像是在夸钱庄的功绩似的,玩着腰,媚笑着,把一些事情星星点点的透漏了出来。
“哼,李家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将我的话当耳旁风!”闻言,县太爷生气了。
他当时,可是在大堂上,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李能,回去后,务必善待晴娘他们一家的。可一转眼,李家人竟又来抢晴娘的银票了!
李家人,欺负晴娘她们孤儿寡母,可恶!
蔑视官府威严,可恨!
“晴娘,你莫怕,让老爷给你出气!”县大老爷就仗义的,想让手下去把李能他们抓来,当着晴娘的面好好惩戒一番。
“别,大老爷,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有县大老爷撑腰,晴娘不是不想狠狠教训李家人一顿!
可是,李家人虽可恶至极,但晴娘她们也写下了离家文书。那文书里面,可是规定了那一百两银子该给李家的。而且文书已经在里正那里备案,盖了官府印章,产生法律效应了。
若是这事严格追究起来,按县大老爷刚正不阿的本色,说不定这一百两银子,最后还得判给李家的。
那她今天这一番努力,岂不是白花了?
“俺爹李大郎,本不是李家的亲生儿子,而是,州里的一个周姓人家官宦子弟——”晴娘寻思了一下,还是把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只是,把那一百两银子的事情,给隐下了不提。
“原来是这样,可叹,可叹啊!怪不得,天下竟有这样狠心的父母啊。”县太爷这才明白,为什么李家人对晴娘他们是这种吃人态度了。
“李家人毕竟对俺爹有恩,俺们已经搬出李家了,求太爷就不要怪罪他们了。”晴娘就乖巧的给县太爷行了个礼,恳请到。
确实,虽然林氏从来都不待见李大郎,常常虐待他,对她们一家也极尽苛刻,几乎要逼死她们的节奏。可是李能毕竟在周家最困难的时候,收留过李大郎。这份恩情,晴娘还是领的。
“好,好,都听你的。”县太爷就摸着胡子,笑得更加慈祥。心里也越发觉得晴娘这小丫头心眼善良,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对了,刚才听你说,你祖籍是州里人?先祖姓周?”县太爷又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忙问道。
“是的,离开李家时,听李爷爷提起过一次。”晴娘现在已经不是李家人了,自然对李能也本能的有几分疏离。就直接用李爷爷来称呼他了。
“嗯——”县太爷却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太爷?”
“没事,没事。晴娘啊,你不是说你们离开李家了吗,要盖新房子,那银子够不够啊?”县太爷却故意岔开话题,笑着问了起来。
☆、131。第131章 腰缠万贯
“银子啊,银票找回来,就够了。对了,太爷,俺那块玉佩,什么时候能还给俺啊?”提到银子,晴娘又想起了那块心心念念的玉佩,忙歪着脑袋,貌似天真的问起。
“啊,玉佩啊——”听晴娘这一问,县太爷的老脸却不由得就是一红。玉佩他早当做证据,交给上司看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司就是扣住不还回来。
“怎么?”见县太爷那副表情,晴娘眼皮一跳,马上就觉察到事情不妙。恐怕那玉佩没戏了——
不过,那玉佩可是涉及到四千两银子的巨款,要她放弃,哪那么容易!
“呵呵,这事,我会帮你向上司再催催,会拿回来的。别担心,别担心。”县太爷就开始笑着打起哈哈了。
见晴娘撅了嘴,似乎有些不快。县太爷忙又说:“晴娘小友是要盖新房,住新房的,这是乔迁之喜啊。那本县就再出二十两,权当贺仪吧。”
县大老爷,就脸皮厚厚的,硬是打算用二十两银子,来收买晴娘了。
“……”晴娘眨眨水汪汪的大眼睛,只好无言以对。
看来那块价值四千两银子的玉佩,想拿回来得浪些功夫了,既然是这样,县大老爷的贺仪,是不拿白不拿了。
于是,晴娘也就很老实,也毫不客气的收了。
随后,就和钱庄伙计俩人,告别了县太爷,直奔钱庄而去。
“晴娘小姐,你可真是棒啊!”出了县衙,伙计的腰才直了起来。忙擦着自己额头上的汗水,对晴娘翘起大拇指。
县大老爷就是县大老爷,那威仪,那气场,就是高啊,让他这个钱庄伙计,一直就不敢抬眼看啊。
可人家小晴娘,却在县大老爷面前,表现得如此自若。临走了,县太爷还有二十两贺礼相送——
这真就是高啊!
“呵呵——”对伙计的夸赞,晴娘只是微微一笑。县大老爷是挺有威仪的,可是在现代见惯了省长市长那些人的派头,晴娘岂会害怕?
不过,有了这番人情事故发生,钱庄的伙计带晴娘更是恭敬有加。回了钱庄后,不多久,就把一切补办银票的手续完成了。
“晴娘小姐,这一百两,您这回是要银票啊,还是要现金银两?”伙计忙躬身问道。
“那张五十两的,要银票,再给俺十两现银,其他的,都换成最小面值的五两银票。”略一思寻,晴娘就吩咐到。
经过上次林氏撕银票的事件,晴娘也知道银票易碎,全拿银票不太好。可要是都换成了银子,又太沉,拿着实在是不方便。
买青砖需要大额的银子,那就用那张五十两的银票吧;其他的一些零散小开销用小额五两的银票;再一些零碎的开支,就用那十两散碎银子开销吧。
“好嘞,您稍等啊——”有了晴娘的吩咐,伙计马上就去办了。不大会儿功夫,就把一沓银票,和一大包散碎银子,给晴娘拿来了。
收好银票,晴娘再拿那包散碎银子。却发现,十两银子,都换成了一钱一钱的银子,数量可真不少。整整一千个亮闪闪的小银锭子呢。
提起来走路,都是哗啦啦,哗啦啦的直响。就像身上揣了成千上万两银子赶路似的。
话说,财不外露,晴娘这个样子一出门,准保就被人盯上了。
“晴娘小姐,要不,您把它缠在腰上看看?”伙计就笑着比划着,教晴娘出门放银子,防盗防抢的方法。
缠腰上?那她岂不是要成腰缠万贯的——老财主了?
闻言,晴娘就咯咯笑了。
不过,伙计的建议,她还是采纳了,就把那些个银子用包裹裹了起来,拍成了个长条形状,紧紧缠在了自己腰上。
直到感觉再不会露财,惹人注意了,这才放下了长裙,在伙计的恭送下,出了钱庄的大门。
还别说,这么一裹,走路的时候,银子还真不晃、不响动了。
可是通过太阳光照射在地上的影子,晴娘就发现,自己的身形变了。变成一个腰部圆滚滚的,就像是套了个游泳圈似的,大胖妞。
看着,好好笑啊!
走出钱庄,站在阳光底下,摸着腰间装得满满的金钱腰带,晴娘瞬间就觉得自己的腰杆特别壮实,!
走起路来,真就是腰不疼了,腿不酸了,背更直溜了。心情大好,晴娘就头高昂着头颅,忍不住又逛起街来。尤其是看到满街的小商品,好吃的,晴娘的手就忍不住痒痒起来了,很想冲进去狂买一番。
话说,晴娘什么都好,就是从现代带过来的购物狂综合症,总改不了。
后来,忍了又忍,晴娘还是没忍住,觉得有钱不花真是浪费!
况且还有县大老爷额外赞助的二十两银子,算是盖房计划外的,也就不需特么的节俭,辛苦自己了。
晴娘想通了,心情就格外的爽,舔了舔嘴唇,晴娘就冲进满街的摊贩中间,开始从头扫到尾了。
这个珠花亮晶晶的真好看,还是用银子包裹镶嵌的呢,买下了;那只叫莫虎的小兽,好有意思,长得像是一只小猫,浑身是毛,却有着长长的舌头,像是青蛙的一样倒岔舌头,听说是蚊子、苍蝇什么的克星。放在家里,方圆几十米,都没苍蝇蚊子敢进来,好东西,买下来。
对了,这里还有书摊。
上次在舅舅家里,她曾经一口气就把《诗经》给背了下来,当时她撒谎说曾经买过这本书看的。可实际上却是没有的。
这本书她得预备下,省得舅舅和表哥他们来了,看到他们家什么书都么有,就对她产生怀疑。
于是,晴娘又跑到街边的一个书摊,一本本的翻着看了起来。
刚开始,晴娘还觉得古代的书,一定很贫乏,除了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估计就没别的啦。毕竟,在那个时空,随着历史的时间流逝,很多书籍都没影了。最后,就剩下几本四书五经传下来了。
可是细看之下,晴娘才知道她的认识有多浅薄。
书摊上,不仅有她熟识的四书五经,还有不少地理书籍和诗歌书籍,更绝的,还有些关于种地,做木匠活的技工书籍。叫什么《百工全书》,厚厚的像是砖头似的一大本书,就跟那个时空的《天工开物》极为相似。
☆、132。第132章 再见扶月哥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行体的白话文小说。
白话文小说啊,就像现代的书刊杂志似的,满满的全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小故事。还有些奇闻异事,比如说某地常年不下雨,干旱得要命,某天竟有一头长龙飞舞在天空,顷刻间,就大雨倾盆——细细看来,还真的挺有意思的。
“小姑娘,买什么书啊,要老汉俺帮你找找?”开始看到晴娘来书摊逛逛,卖书的老汉,还以为是哪家小孩子跑来闹着玩的,也就懒懒的歪斜着依靠书摊坐着,眯了眼晒太阳,不太理睬晴娘。
但后来看到晴娘真的一页页的翻开看了起来,样子还挺认真,他就忍不住上去搭话了。
“俺想买本《诗经》。”晴娘抬头到,她刚才翻了半天,也没发现她想要的书,不得不问起。
“《诗经》啊,有有——”老汉闻言,忙就站了起来翻着书摊,不一会儿功夫就在书堆里,翻出了一本蓝皮线状书来。
“小姑娘是买给家里的兄弟启蒙看吗?要是启蒙,俺这里还有《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最适合小孩子识字阶段学了。”卖书老汉就开始不厌其烦的,多本书一起推销。
哦,启蒙识字吗?
听了老汉的话,晴娘顿了顿。
狗子和小丫今年都快五岁了,这个年龄,是该识字读书了。晴娘不像其他人,认为庄户人家读书都是没用的,她可不想让自家弟妹当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
尤其是狗子,是个男孩子,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大周国里,有个男汉子读书,对家里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考上了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可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了。还有,每年国家给秀才的补贴也是好大一笔钱,尽可以养活他自己。
只是,不把狗子惯成李家贵那样,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废物点心就行了。
“好的,这些都买上两本吧。”晴娘就欣然应允了。
随后,晴娘又找了些诗词歌赋类的书籍,还又挑了几本练字的字帖。那本她看上眼的《百工全书》。合在一起,也有六七本书籍。很沉重很厚实的一大摞子。
“老板,这些多少钱啊?”抱着一摞子书籍,晴娘就问。
“这些啊,一本三十文,七本就是二百一十文。”卖书老汉就笑眯眯的,看着晴娘说到。
啥,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