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极品农女:拐个王爷来种田 >

第195部分

极品农女:拐个王爷来种田-第195部分

小说: 极品农女:拐个王爷来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这几个月吃的,还剩下了几千斤粮食呢。都可以拿去做粮种。
  这些粮种,已经足够种满那三百亩地了!
  粮种不缺了,晴娘的野心瞬间就彭大了。
  她,又有了个新想法,那就是要当大山州第一种粮大户。赚好些的银子。
  城里的周园,说实在的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每年去州里住住,看看风景还行。
  但,要是指望它赚钱,还是拉倒了!
  至于那些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她也一时之间也不好脱手。怕引来其他人的惦记。
  这不,前段时间她大伯周应元,不就总想把周园给弄回去吗?
  所以,也指望不上的。
  她这里,人口又日渐繁盛,家里人,下人,看门的,哪个不需要花银子来养啊。
  晴娘干脆就打算,今年多种田,多打粮食,多赚银子了。
  而且,她也有这个资本赚这个钱。
  别人家种地,一亩地才能收两三百斤的粮食,却要交将近上百斤的粮食当各种赋税,种地就觉得不赚钱,也吃不消。
  可她却没有这个烦恼啊。
  她有异能啊,一亩地就是种出上千斤粮食都是小意思的!
  那交个几十斤的粮食,真是太小儿科了。
  一想到可以用种地,源源不断的赚钱大笔大笔的银子,晴娘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兴奋得不得了。
  为了赚钱大业,她也不必有什么忌讳了。
  地尽管种,粮食尽量多打,多收,要是可能,她还可以用异能,让粮食一年几熟。多种植几茬。
  嗯,就这么办好了。
  反正,不管她怎么做,地里产多少粮食。别人都当她家是受了佛爷和大郎爹爹的关照和恩赐。
  可是,种地远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边粮种解决了,那边人工又成了问题。
  因为,晴娘家的长工就两个人,以前种个七八亩地,还行。但是现在土地都有三百多亩地了,这些人手就明显不够用了。
  这也难不倒晴娘,她就打算今年多找几个长工来家里干活。
  好在,村里其他的东西不多,闲散的农家汉子却是不少。
  晴娘把招工的消息放出去后,立马就有好十好几个人来应聘。
  全村人可都知道,晴娘家请长工,工钱给的高啊。别人家最多给一年给个三两银子,晴娘家却能给到五两。
  木氏和晴娘人又好,待下人们又厚道,逢年过节还有礼物给。
  这么多好处,谁不想到晴娘家打工啊!
  不信,就瞧瞧赵二和另外一个长工他们俩家吧。
  赵二他们,去年就在晴娘家里当长工,原本就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家。孩子都饿得巧叫唤,婆娘的裤子都不敢做得太长,冬天冻得直哆嗦,因为,没钱买布料啊!
  可是,自从赵二给晴娘家做长工后,豁,孩子吃得贼胖,婆娘的衣服也像模像样的。

☆、449。第449章 节 珍珠好值钱

  还在年底,连家里的房子都给翻新了一便。都成村里的中等偏上人家了。
  婆娘出门那个得瑟啊,穿得衣服,那个漂亮,可真叫人羡慕嫉妒恨。
  所以,人人都想来晴娘家里做长工,每年好得大量的银子。
  晴娘就在这些人里面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招了几个忠厚老实,庄稼活又干得好的汉子,依旧讲定了一年五两银子的工钱。签了一年的契约。
  当然,这些新来的长工也得懂点规矩才行。
  晴娘就把他们都交给了赵二两人带。让赵二告诉他们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那些该说,那些不该说。
  还有,这种地,也得有牲口。
  家里的俩骡子,不够用了,晴娘又到镇里的骡马市场,又去买了两头来。
  还有粮仓,今年肯定是装不下这么多粮食了,晴娘也叫长工们,再在院子外面再搭建了一个大个粮仓。
  一来二去的筹备下来,晴娘就发现,家里的银子,是真的不够使了。
  想了想,狠下心来,晴娘就从那些从周园挖出来的珠宝首饰里面,挑了两颗颜色偏暗,成色不算太好的小珠子,准备拿去镇上卖了。
  不过,这些珍珠毕竟是前朝留下来的东西,有些敏感,拿出去卖,务必得小心。
  晴娘这日就穿得妥当低调,袖子里藏了东珠,前去镇上卖珠子。
  在镇上,晴娘就挑了一家门面挺大的,看着挺有信誉的珠宝商行,走了进去。
  却是不急着卖,现在店铺里来回看了几圈。
  “这位小姐,你想买什么首饰,俺这里啊,簪子,手镯都有。”
  晴娘现在,穿得漂亮,人也靓丽,气质也好。走到那里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晴娘一进入这家珠宝店,掌柜的眼一下就亮了,马上就撇下其他客人,上前招呼。
  “掌柜的,你家收珠子吗?”晴娘就低声笑着问这位掌柜。
  “要的,要的,您里边请。”一听是要交易贵重物品,掌柜的忙就把晴娘引进里间坐定。
  又客气的叫伙计奉上了香茶后,掌柜忙就笑着问道。
  “小姐要卖的珠子,是东珠还是南珠?”
  掌柜的现在,可是对珍珠特别的感兴趣。
  古代的珍珠不想现在,全都是渔民从河里或者海里采摘来的野生珍珠。收购极为不易。
  也十分珍贵。
  且,又赶上大周国皇帝给太后过六十寿,大赏全臣,珠宝项链大量的赏赐了下来。
  可是,那些赏赐下来的东西,都是御赐品,是不允许拿来买卖的。只能用来收藏,作为传家之用。
  民间的这些珠子就特别的紧缺,也贵,价钱都涨到以前的两倍多了,还有价无市。
  店里少珠子,买的人还多。
  首饰店的掌柜正愁着,没地方弄些好珠子来呢。晴娘就送上门来了。
  “这个,该是南珠吧。”晴娘就笑。
  其实,她也不大认识自己手里的珠子是东珠还是南珠。但听说东珠个头都比较大,南珠相对的都小一些。
  因为,东珠是从北方的大海里捞上来的,那里的蚌贝在冷水里生长,生长周期长,质量也密实,个头相对来说,也应该比南方的珍珠要大。
  自己手里的那两颗珠子,只有小指头肚般大小,虽然个头还行,但比起晴娘前世看到的,那些动不动就鸽蛋大小的珍珠,可是小得太多了。
  晴娘就想,这该是南珠吧?
  “南珠啊?那南珠的价钱可就不太高了。”
  掌柜的一听,明显就有点失望了,刚刚搓着的手,都有点停顿下来了。
  因为南珠的产量比较高,所以价钱比东珠少,老板也赚得少点。
  不过,到底还是急缺的货物,也不管是东珠还是南珠了,只要是珠子就好。
  老板忙又笑着说:“姑娘,不如拿出来,让小老儿看看,再定价钱如何?”
  “行!”晴娘见这老板也是个爽快人,就答应了,说着就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了一个小包包。
  捏出一粒珍珠给他看。
  “哟,这是——”
  晴娘不拿出货物还好,这一拿出来,掌柜的拿在手里一看,马上就鼓起了眼珠子,亮晶晶的啦。
  “如何?”见老板这么一幅惊愕表情,晴娘眼皮一眨,忙追问。
  “这,这是东珠啊!”老板就惊叹着。
  东珠?
  有这么点儿的东珠吗?
  晴娘也惊讶了,很为自己珍珠知识的匮乏羞愧,不过却是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
  “老板,你看这一粒东珠,开价如何?”晴娘笑了下,又问。
  管它东珠,还是南珠,现在晴娘缺钱,只好能换来银子,就是好珠子!
  “嗯,如果是南珠,这么一粒,俺只能开价给你六十两银子。但要是东珠,呵呵,俺给你这个数。”老板干嘛就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二百两?”
  “对,二百两银子!”老板就笑。
  “这——”晴娘顿时有点惊讶了,她可没想到,东珠会有这么高的行情。是南珠价钱的两倍还高嘞。
  忙就转了转眼珠,寻思着。
  如果这一粒东珠都能卖二百两,那,她家里,那一箱子的珍珠,起码百八十颗,岂不是得价值好几万两银子呢?
  晴娘心里的贪财小虫子,又开始慢慢蠕动苏醒了。
  “姑娘可是不满意这价钱?俺这里给的价钱可是很高的啦,别家店,可是没有这么高的价钱的。不信啊,你可以溜达溜达,绝对没俺开的价钱高。”
  老板看晴娘没说话,还因为她嫌弃价钱低呢,忙就赶紧解释着。他现在,可是太需要这些珍珠了。
  见晴娘依旧没搭理他,老板想了下,又笑道:“要不,小姐你再到街里逛逛,货比三家。要是能找到比俺出的价钱高的,俺就让给他。要是没有,您再回来?”
  老板就厚道的笑,做生意做久了,他就知道,顾客都喜欢比价钱,沾小便宜。
  虽然他也挺想现在就拿下这颗东珠的。可是,他们家店铺都凭诚心,生意才能做到这么大。
  所以,他宁愿少赚点,也要客人心里不能有疙瘩。
  “行,俺信着你。再出去溜达溜达。”晴娘也笑,就暂时拱手告辞而去。

☆、450。第450章 发明深耕犁

  晴娘就真的在镇上走了一圈,进了几家金银首饰店打听,果然,那些店里也都想收购东珠,价钱低的才给一百两银子,高的出到一百八十两银子。
  一颗东珠差二十两银子,两颗可就是四十两。
  普通一个工人,打一年的工,工钱才三五两银子。这四十两银子,呵呵,可不少钱呢。
  逛来逛去,还是那家珠宝店最厚道,给的价钱最高。
  晴娘一看不行,最后又转回了这家珠宝店。
  “呵呵,小姐您看,还是俺这里价钱最公道吧?来来,让俺再看看货。”那个掌柜的依然笑脸相迎。倒是个挺会做生意的。
  这回,晴娘就放心的,把两粒东珠都交给他了。
  一看,不是一粒东珠,而是两粒,这位掌柜的就更高兴了。忙验了货,就给晴娘开出了四张一百两的银票。
  “这位小姐,要是家里再有珠子出售,俺们还收啊。”老板就笑得特开心。拿着两粒东珠爱不释手。
  这个头大的哟,还成色这么好,色泽也光润,一看就是在海底几十见的老蚌产的。
  没想到,小小的青山镇,居然藏龙卧虎,连这么大的东珠都能收到呢。
  呵呵,这下可好了,这东珠别看他是二百两收来的,如果拿去镶嵌在首饰上去卖,就是三百两也卖得出啊。
  嗯,这么好的东珠,他可不能浪费在这小小的青山县,他得往京里销售去。赚的银子更多!
  两粒小小的东珠,就是四百银子,晴娘摇着头,叹息了好半天。
  果然是奢侈品,就是值钱啊!
  有钱人可真会享受,随便一件首饰就是普通之家几十年的生活费用!
  既然珍珠这么值钱,那如果,把家里的那盒珍珠都卖了的话?
  哎,还是算了,瞧这两颗东珠一出手,老板都这么惊讶。要是她把那一盒子东珠都卖了,喝,可有的烦了!
  晴娘就打算,以后不遇到紧急用银子的时候,是再也不会动用那些珠宝了。
  有了这四百两银子傍身,晴娘手里就宽泛了好些。
  回青山村后,她又到安顺的铁匠铺里定制了些农具,外加,一架她自己设计的铁犁。
  没办法,以前晴娘家里就七、八亩地,长工们用铁锹挖,都能挖过来了。可现在却是三百多亩地了,要是挖,得累死他们!
  这铁犁,也是她前世回姥姥家,在那里看到过的一种深耕犁。犁面是鼓的,犁背面是凹槽装的。还一个犁把上,按距离,一溜排了三到四个铁犁。
  只要让骡子拉起来,人在适当的往下一压,就一次可以深耕三亩地。可就比大周国现在传统的一个犁头,效率高多了。
  安顺见到这个犁的设计,开始很是吃惊了一下,不过,却是很快就平静了。
  晴娘脑子里的花花点子太多,他早就适应了。很快,就淡定的按照晴娘的要求,用精铁打造出来了一副铁犁。
  犁头就寒光闪闪的,立在那里,可就把一干来买铁器的人给惊讶坏了。忙都好奇的聚集了过去,围着左看看,右看看。
  “安顺师傅,这是啥嘞?咋这么多头嘞?”一个客人就围着铁犁直转悠。
  “安顺又发明新东西嘞?这东西好使吗?”
  安顺这段时间跟着舅舅学打铁,可是没少捣鼓新东西。现在人们都是一见到安顺打制东西,就都笑着说是又他在发明新东西。
  也可见,安顺的手有多灵巧了,也在大家心目中人缘有多好了。
  三月,春天正式来到,河水也开化了,淙淙的流水冲开了厚厚的冰层,快乐的欢笑奔腾着。
  晴娘他们的春耕准备也都差不多了。
  种子,犁,骡马,人工全部准备齐全。
  眼看着,地里也差不多解冻,白雪化干净了。晴娘就派长工们,拉着她设计的铁犁,在地里耕作。
  还别说,晴娘设计的这个铁犁,真就很适应这里的情况。
  雪刚化净,地面还很松软,深深的犁头一入土地,立刻就下沉,骡子在前面一拉,就速度的翻新起来。
  省劲又快速,还一次就能更个三亩地。几十亩地,两天就走了一个来回。可就比人工挖地,强太多了。也比传统的一个犁头,速度也快了好些。
  那些个长工一个个的,都惊讶得不行。都啧着嘴巴说,怪不得晴娘家的地,就种得比别人家的产量高好多嘞。
  瞧瞧,连铁犁都不一样啊!
  这样三百亩地,几个长工花了不到二十天,就耕了个遍。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的,村里不少人家都来看。
  就有不少人回去仿制的。虽然没有晴娘的图纸,但那个东西也不难,也仿制得像三分样子。
  耕作起来,可不就方便了好些吗。
  于是这一年,青山村的种田时间,普遍比前两年要早了半个多月。时间充足,谷粒就长得饱满,收成就比往年的高些。
  普遍的,都多收了三两成。
  对此,晴娘就笑,也不加阻拦,来到这个时空,她也没有给这些村民办过什么好事。
  这,就当是她来到这个青山村,给村民带来的一些福利吧。
  土地耕完了也不急着就种地,还得上肥,有了肥力,庄稼才能长得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