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攸悠我心 >

第7部分

穿越三国之攸悠我心-第7部分

小说: 穿越三国之攸悠我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十数日,曹操的第一拨战报传回。荀攸听说,急忙把报信人叫进来,接过战报,看前面无非是经过了什么路径,斩杀多少敌兵,获取多少辎重之类,再往后看,却没提屠城的事。荀攸顾不上仔细研究,忙问报信者:“可有屠杀百姓?”

    “这……”那士兵迟疑一下道,“是有,主公下了命令,每克一城,便把百姓全都杀死,为主公的父亲报仇雪恨。”

    荀攸颓然垂下手。

    果然,郭嘉没能劝动曹操。其实荀攸也猜到这个结果,只是一直抱着微渺的希望罢了。

    他又问:“曹昂公子有信吗?”

    “没有。”

    荀攸让报信者下去休息,自己拿着战报,坐回席位上,心里想着既然曹操坚执屠城,那么就只能看曹昂的了。

    荀攸给曹昂出的计策,其实只得七个字:爱之,适足以害之。

    他本想让曹昂在陈宫露头的时候,二话不说把他宰掉。但是想到曹操,他觉得这样行不通。陈宫于曹操有恩,有义,甚至还有点知交之情。曹操对他一直念念不忘,还记得新三国白门楼,曹操陈宫诀别,那温情脉脉的一段戏,赚了多少观众的眼泪……

    若不请示曹操就把陈宫杀了,曹操说不定会大发雷霆,甚至会依军法,对曹昂来个大义灭亲。那可就麻烦了。

    因而荀攸决定曲线救国。锦囊里告诉曹昂,只要听说陈宫来到曹营,就偷偷派人去送他金银珠宝、布匹绸缎,热情挽留,重重行贿。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改善陈宫对曹操的印象,若能因此放弃袭击兖州的念头最好。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世道,遍地流寇。陈宫孤身一人,带着重礼离开曹营,无疑就成了待宰的肥羊,还是无主的肥羊。只要遇到一两拨山贼,便会轻而易举取了他的小命。——所谓借刀杀人是也。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荀攸甚至特意嘱咐曹昂,送走陈宫的时候一定要大张旗鼓,越夸张越好,甚至找两个小兵扮作山贼,去给附近的山大王通风报信,也是可以有的……

    总而言之,陈宫不能死在曹营,但也绝不能留。

    “先生为何找我,直接交给父亲不是更快当?”曹昂捏着锦囊,看向荀攸,一副好奇宝宝的表情。

    当然是因为你单纯,好忽悠……荀攸把这句话咽了回去,一本正经地道:“主公与陈宫的渊源很复杂,很多事不好言明,你懂了吗?我知道你肯定不懂。”他很善良地摸了摸曹昂的头:“不懂就照做好了,先生不会害你。”

    “可是……不问过父亲的意思,他会不会生气?”

    荀攸打包票:“绝对不会,主公会感激你的。”话虽然这么说,他心里也觉得不大靠谱,曹操知道了也许会生气吧?但最多也就是训斥曹昂一顿,恩,年轻人,挨点小批评算什么……

    算算时间,曹昂现在大约已经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

    荀攸正准备将战报再仔细看一遍,忽然有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叫道:“荀先生!紧急敌情!吕布率军偷袭兖州!已经攻破了两个县城!”

    荀攸手里的战报飘落在地上。

    “什么!”

    这怎么可能!根据荀攸的测算,即使陈宫没死,他去找吕布,再引吕布来攻兖州,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有那些时间,曹军可以加固城墙,招募新兵,做好充足的准备。

    可是现在……吕布是从哪冒出来的?这坑爹的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

    吕布是自己来的。

    自从杀死了董卓,董卓的旧部引兵攻打长安,不久后破城,王允自杀,吕布从长安逃出,先去投奔袁术,后又投奔袁绍,然后又投奔了张杨,最后又投奔了张邈。听说曹操引军去打徐州,料想兖州空虚,所以禀报张邈,引了一支军马,来偷袭兖州。

    荀攸知道这些事实后,简直想要以头撞墙。没有陈宫,吕布自己来了!早知道是这样,他何必费尽心思去杀陈宫啊?

    等等,没有陈宫的话……吕布那个武力值爆表,智力却只有26的家伙,还是有办法对付的吧?

    荀攸恢复了点自信,终于又活泛过来,腾地站起身,对外面叫道:“马上给曹仁将军报信!请他即刻整军,迎战吕布!”

    几日后,荀攸来到腾县城头,看着城下黑压压的敌人和接天蔽日的旗帜,两手死死地掐住城墙。

    他与曹仁合兵一处,留荀彧固守后方。他二人领兵迎战吕布,除去吕布已经攻克的两座城池,最近的一座城,便是腾县了。

    商议一番,猜测吕布远道而来,运粮必然困难,荀攸便建议,让曹仁领军去截吕布的粮草,留他守城。

    打仗这事,荀攸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表面上尽量不动声色,心里其实紧张得要死。

    曹操给他们留下的三万人,虽然不是老弱病残,但也不算精锐,正面和吕布接触了一下,就伤亡惨重。如今虽然有城池可以凭借,还是很难抵抗吕布的大军,只能拖着时间,等着曹仁的好消息。

    这时,城下的吕布越众而出,白马银盔,提着方天画戟在城前遛马,耀武扬威,高声喊话。

    所说无非就是吕布大爷来啦,你们快点投降!荀攸在无数电视剧里看这个场面都看腻了,现在不管吕布叫什么,只当没听见。

    武将单挑确实是这年头打仗的规矩,但是对面是吕布,没人会傻到出去送死。

    吕布叫嚷了一回,见没人搭腔,愤愤地一挥画戟:“攻城!”

    战鼓擂响,攻城开始了。

    这年代的战争工具,悲催得让人泪流满面。

    所谓的“云梯”,就是长一点,高一点的木头梯子而已。话说回来,城墙本身也没有多高,就现在这座小土城,城墙最多有四米。城上的人视力好的话,连城下吕布的脸上有几颗小麻子都能看清楚。

    所谓的护城河……那个真的能叫河么?多加一个字,叫河沟还差不多。

    兵器则就是刀枪、弓箭,弓箭的射程倒还不错,能射到三五十米,可是箭矢数量却是非常有限的,必须省着点用。为了节省箭矢,大部分时间,士兵们都是直接挥着大刀,把爬上城的敌人砍下去。

    战争简陋,但却残酷。

    刀砍在身体上的声音,让人想到鱼肉在砧板上被切割。血和破碎的肉块喷溅得到处都是,刀刃上,城墙上,地上,士兵们的脸上,手上,盔甲上。

    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不断有人被砍伤。因为兵器不够锋利,即使伤到致命处,却仍不能立即死去,总是痛苦地痉挛着,哀叫着,喉咙里发出丝丝的声音,挣扎很久才绝气。

    修补城墙。砍断敌人的梯子,砍断他们抓住城边的手指,把滚烫的热水从城上泼下去。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他在经历的战争。

    听不到别的声音了,他耳边充斥着箭矢的呼啸和士兵的惨叫。看不到别的东西了,视野里都是鲜红的血。

    杀戮!没有尽头的杀戮!

    ……终于,第一轮攻城结束了。

    顾不及说什么,荀攸快步跑下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弯腰狂吐起来。

    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令人作呕的血腥气。这不是打游戏,这是杀人!是集体屠杀!杀一个人就像弄死一只蚂蚁,一轮箭雨过去淹死一群,又一轮箭雨过去又淹死一群。想到那些尸体狰狞的面孔,僵直的四肢,乃至面上灰败的尸斑,荀攸再度吐得天昏地暗。

    直到吐得胃里没什么东西可吐,他才退后两步,有气无力地靠在一棵大树上。

    “公达!”

    这时身后有脚步声,接着一个人急急地扶住他的肩:“公达!你没事吧?”

    荀攸第一个反应是糟糕,被发现了!荀攸本人可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不会对杀人感到恶心的。

    然后觉得……这人的声音怎么这么耳熟?

    昏昏沉沉地回头看,近在咫尺的一张脸,浓眉长目,眉峰锁着,脸上的表情明明白白写着担忧。

    “元……元常?”

    钟繇眉头皱得更紧了:“你不舒服?去叫大夫来看看。”

    荀攸摇了摇头让脑筋清醒些:“我没事,元常,你如何来的?” 吕布大军压境,这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公达忘了?我说过回长安时还要路过兖州啊。我刚好经过腾县,因为吕布攻城,没有走脱……不想你也来了。”他解释道,“本想找你,不过刚才那场面可不是叙旧的时机。”

    “哦……”荀攸答应。他其实没忘,只是没想到吕布和曹军打成这样,钟繇竟然还来了兖州,正常人应该唯恐避之不及才对吧。

    现在可好,想走也走不了了。

    钟繇这个人啊,该说他是太好心,还是该说他太傻呢。

    钟繇扶着他肩头的手一直没松开,问道:“局势很紧急么?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

第 11 章

    荀攸与钟繇执手一同往回走——咳,不要误会,执手只是表示友情的方式。一边走着,一边想,要说有什么需要钟繇帮忙的,还真的有。

    对付吕布这位三国第一猛将,不能力敌,只能智取。智取的一个方式就是挑拨离间,瓦解吕布与他现在的上司张邈之间的信任。

    而钟繇正是去挑拨离间的合适人选。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他从长安来,是朝廷的人。而朝廷掌控在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等人的手里,所以,钟繇说的话,很容易被当成是李傕郭汜说的话。而李傕郭汜与吕布有仇。如果钟繇去游说张邈,让他不要帮助吕布,那么……你懂了吗?

    好吧,不懂。

    钟繇表情困惑:“可是,我未必能够劝动张邈。”

    荀攸耐心地解释:“他不听也没关系。因为吕布会让他听。”

    钟繇愈发不懂了:“为什么?”

    “吕布性情反复多疑,逃离长安后已经换了四个主子,每到一处都不能安稳,总担心有人要害他。所以,只要他听说你去见张邈,必定会怀疑张邈也想杀他。疑心一起,就会有所动作,或者迟疑不进,或者写信质问张邈,或者干脆退兵。”

    “张邈也不是个大度的人,见吕布有异动,便会插手,断粮,或者派人监视吕布。而这又会加剧吕布的猜忌……”

    钟繇明白了,拊掌道:“好!此乃连环计也!”

    “对,连环计!你的任务,就是在张邈身边煽风点火……呃,推波助澜,挑拨他们内讧。”荀攸干咳一声,说得太高兴,忘了用词要文雅!要得体!

    “我明白了。”钟繇点头答应,然而又想起一事:“可是在这期间,你……能顶得住吕布的进攻么?”

    荀攸一时语塞,这问题可真一针见血。

    能顶得住吕布进攻吗?能顶多久?荀攸不知道。甚至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些城迟早都会攻破,吕布将占据兖州,等待曹操从徐州撤军,与他打响濮阳之战。

    因为那是历史,不可改变的历史。

    要经历多少杀戮?要目睹多少死亡?要见多少鲜血,直到他最终习惯而麻木?

    但是这没必要让钟繇知道。钟繇不是曹营的人,肯去实施连环计,已经帮了很大的忙。

    荀攸笑道:“没有问题,主公留下的人数虽少,但都是精锐之师,我与曹仁将军定能保全兖州,等元常传回好消息来。”

    精锐之师什么的,说谎话一点都不牙酸啊。

    钟繇相信了他的话:“那样就好。事不宜迟,趁着吕布还没有彻底围城,我明日便动身去找张邈吧。”

    “盗贼猖獗,派些人护送你去。”

    “也好。”钟繇并不拒绝他的好意,“还可带些礼物,做戏要做全套。”

    “我即刻命人准备。”

    “哎。”钟繇拦住他,不由分说往房间里推:“不急在一时,你不舒服就先休息一下。”

    好吧,不急在一时。反正已经火上房了,急也是烧死,不急也是烧死……

    第二天黎明时分,趁着吕布尚未围城,荀攸忙将钟繇送走。兵临城下,他们也没有心思叙旧。想到和老朋友两次见面,两次都是急急忙忙,没有好好招待,荀攸觉得挺愧疚的。

    “两次都是来去匆匆,乱世之局逼人太甚啊。”他还在这么想着,钟繇已经开言感慨。

    再度叮嘱:“公达多保重,愿曹军上下平安。”

    保重什么的,这些天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了。荀攸看着那张忠厚的面孔,忽而起了捉弄他的心思,笑道:“用兵就是用险,既弄险,便难保平安。元常是想要我用兵,还是想要我平安?”

    钟繇怔了怔:“我若说两者都希望呢?”

    “人苦不知足。”

    钟繇苦笑道:“公达,为何我总是说不过你?

    因为你们古人都老实。荀攸也笑:“放心吧,一切都会平安。”荀攸会一直活到曹操当上魏公,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

    话音刚落,钟繇突然走上来,似乎想要拥抱他一下,但最终只是拉住他的手,用力握了握,然后转身上马,拱手作别。

    荀攸也依礼作别,目送他策马离去。

    钟繇带着礼物和几十名护送兵士,离开了腾县。

    曹仁将军的捷报在当天晚上传回。由于吕布未做防范,曹仁顺利拦截粮草,纵火烧毁了几十辆粮车,并在吕布赶回来救援之前撤退,曹军几乎没有伤亡。

    荀攸得知后很高兴。可惜的是,他还没高兴多久,坏消息就来了,曹仁在即将回归腾县时,被吕布部将张辽堵截,不得不撤军,退守濮阳。

    “先生,我们也马上撤军吧!”一名偏将建议道,“腾县孤城难守,若被吕布围城,再想撤就难了。”

    荀攸想来想去,没有更好的方法,只得采用他的建议。

    当夜的夜半时分,曹军悄悄地打开城门,全军撤离腾县。

    行不到半里,前方忽然火光大盛!

    火把高举,喊声四起。荀攸马儿一阵嘶鸣,扬起蹄子,险些把他掀落马下。他紧紧勒住缰绳,才拢住了狂躁不安的马儿。

    前方有人喝道:“什么人!”

    借着火光,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