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半醒-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琳跑过来,打量了朱亚楠一会儿,说:
“看样子,你混得不错,都有专车接送啦。”
朱亚楠看了看小琳,说:
“没有啦,那是饭店里接送客人的车子。”
“还有,我发现你越长越帅啦,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啊?”
“待会儿还诀秘呢,我都是顺其自然啊。”
“那怎么不长丑,偏长帅了呢?”
“也许都是大土豆、大白菜的作用吧。”
“它们真有那么好吗?”
“因为我天天吃啊。”
“( 嘻嘻……不跟你说笑咯。噢,对了,我差点忘介绍啦,她是我的好朋友,天津人,我们认识都两个月啦。”
女孩走上前一布,伸出手,说:
“你好,我叫辛燕飞,很高兴认识你。”
朱亚楠也伸出了手,并和她握了握手,说:
“你好,我也是。”
“听小琳说你是一个很优秀的男孩。”
“你甭听她瞎编,我哪有那么优秀。”
“她说,你还是一个很优秀的作家。”
“这都是她夸大的啦,你千万别全都相信。我现在只不过是喜欢舞文弄墨而已。”
“你还挺谦虚的嘛。”
“我实话实说啊。”
小琳走上前,说:
“好啦,好啦,现在不是,那将来一定是了吧?”
“那就托你的吉言咯。”
“今晚去哪儿玩啊?”
“你说了算。。。。。。噢,对了,我们先去吃北京烤鸭,你们看怎么样?”
“好啊,我早就听说北京烤鸭美味一绝,可从来都没吃过。我先申明哦,我可没钱请客哦。”
“当然是我请啦。”
他们拦了一辆的士,去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吃烤鸭。听说“全聚德牌”烤鸭是北京最出名的烤鸭。关于“全聚德牌”烤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烤鸭要数全聚德,不尝此生无口福!”
他们来到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刚一进门,热火朝天的生意把朱亚楠给惊呆了。偌大一个店里,客人挤得满满的,有的甚至还站着。他们好不容易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刚刚腾出的空位坐下来。
小琳一脸的惊愕,说:
“哇——生意这么好。。。。。。”
辛燕飞,说:
“可不,这还是分店呢。前门大街的总店比起这里来那可又是一番红火的景象。”
一位满头大汗的女服务生拿着菜谱过来,她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珠子,一边气喘吁吁地对他们,说:
“对不起,让你们仨久等啦。由于十一黄金周的缘故,客人稍稍比往常多了些,照顾不周,还望你们见谅。请问你们需要点什么?”
朱亚楠从女服务生的手里接过菜谱,一看,傻眼了。“全聚德”烤鸭最便宜的也要168元一只,要是在过去,那还真吃不起。他看了一遍,把菜谱递给小琳,说:
“小琳,想吃什么尽管点。”
小琳接过菜谱一看也傻眼了,她凑到辛燕飞的耳畔低声,说:“哇,这么贵。。。。。。”她随即把菜谱递给了朱亚楠,说:“客随主便,还是你点吧。”
朱亚楠看看小琳,心里明白她想些什么,说:
“看你,担心我请不起了吧?你就放心好啦。”
小琳探了探头,说:
“好贵耶。”
“你就放心好啦。”
“可是。。。。。。”
朱亚楠又把菜谱递给小琳,说:
“别在可是啦,想吃什么,自己点。”
小琳摇了摇头,说:
“还是你点吧。”
“行,那就来两只挂炉烤鸭、三杯奶茶、三罐可乐。。。。。。”
小琳拽了拽朱亚楠,说:
“点这么多?我们三人吃得完吗?”
“我看你比以前瘦了许多,多吃点也好,补回来。”
“瘦了很多耶,一顿就能补回来吗?”
“哈哈。。。。。。嘻嘻。。。。。。”
女服务生走后,小琳若有所思地,说:
“看你这样子,一定是发财了吧?”
朱亚楠笑笑,说:
“对,我发财啦。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一部小说集被北京一家出版社以八万元的高价签约下啦,而且还付了三万多元的订金。”
“哇——太好啦,祝贺你!为你的成功干杯,为你将来的辉煌干杯!”
“干杯。。。。。。”
小琳的脸转瞬间变得阴沉沉的,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她,说:
“说实在的,你能挺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你这样的人老天爷还不睁眼看看,照顾照顾,那老天爷的眼睛可真是瞎啦。”
朱亚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
“你怎么又给我戴高帽子啊?”
“这哪儿是在给你戴高帽子啊?我这是实事求是地说。说实在的,自从我和你认识起,到现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我几乎一有空闲就会想起你。你忙碌的身影,被生活所迫时的无奈,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当初你一声不响地走后,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明白你就那样走了。悄无声息地走了。直到后来我才从我爸爸的口里得知,你是因为交不上学费才被迫离开的时,我恨我爸爸,恨学校对你的不公平。你走后,我们班的所有学生都成了全校最臭名昭著的学生,其中也包括我。每天上课睡觉,下课拉帮结伙地去打架。。。。。。老师也一个接一个地被我们气走。后来,我们班的学生也都走的走,分班的分班,我们一班就那样没了。”
看着小琳,朱亚楠的心里酸酸的。她脸上显现出朱亚楠从未见过的苦闷,其间夹杂着疲倦、忧伤、失落、无助、彷徨、焦虑。。。。。。阴暗且低沉的愁云似乎要压垮她的整张脸。
朱亚楠问小琳,说:
“你怎么来的北京?”
小琳冷冷一笑,说:
“我来之前跟我爸爸发生了争吵,从学校出来后,他总是要我去读音乐学校,但我不喜欢。我不听他的话,他就骂我,甚至还打我。就这样,我一起之下偷了家里的钱逃了出来。起初是没想到要来北京的,可一想到小时候就梦想着要来北京上大学时,一冲动,所以就来了。”
“照你这么说,你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你来了北京?”
“是呀。。。。。。”
“打电话回去过没有?”
“想过打又不想打。。。。。。所以就没打,就当他们没有我这么一个女儿。”
“这怎么行?你爸爸妈妈现在一定都快急疯了,你最起码也得打个电话回去报个平安啊。小琳,其实你对你爸爸的态度太过偏激了,充满成见的矛头不能全指向他。说实在的,我当时特别希望学校领导能理解我的难处,帮我度过难关。虽说你爸爸也是学校领导中的一员,毕竟他手里没有什么实权。再说了,他当时不是已经提出动员学校老师和学生给我捐钱了吗?不过,话说回来,就我这倔强的脾气性格,就算你爸爸真的那样做了,我最终还是要离开的。小琳,听我的话,有时间打个电话回去,别让你爸爸妈妈太担心啦。”
“现在都这样咯,随便了啦。”
。。。。。。
这时,他们要的烤鸭端上了餐桌。
小琳闻了闻烤鸭,长吸了一口气,说:
“真香。。。。。。”
朱亚楠刚想问她,说:
“那你。。。。。。”
还没等朱亚楠把话说完,她忙打岔儿,说:
“好啦,好啦,不提那些伤心的往事啦。。。。。。我们快趁热吃吧,吃完后再去其他地方玩玩。”
小琳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脸上洋溢着微笑。朱亚楠很清楚,她是勉强自己,努力装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就像朱亚楠刚来北京时在公共汽车上碰到她时一样。她不想让朱亚楠看出她的无奈,也不想让朱亚楠看到先前总是神采飞扬的她,现在却变成了另一副摸样。
他们离开烤鸭店,刚走出王府井大街,小琳兴兴地拉着朱亚楠的手问他,说:
“喂,从这里去天安门广场还远吗?”
朱亚楠转过头看看小琳,说:
“不远啊,从这里过去不一会儿就到。”
“我想去。来北京这么久了,我还一次也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我很想去看看,看看她到底有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壮观。”
“好啊,我们现在久去。”
来到天安门广场,看着眼前灯火辉煌、富丽堂皇的天安门城楼,小琳惊愕住了。她的整张脸上浮现出无法言语的惊叹和赞许。许久,才从她的嘴角里挤出一句:
“哇——实在太美啦!”
小琳张开双手,像个懵懂的孩子,嬉笑着奔跑在天安门广场上。辛燕飞也欢快地和小琳追逐在一起。犹如明镜的夜空里洒满了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和着北京灯火通明的夜晚,让人产生一种分不清是夜晚还是白天的错觉。
而朱亚楠,又一次伫立在天安门广场上,表明上沉默不语,内心里却依然同几天前刚立在天安门广场上时一样地激动不已。朱亚楠在心里暗自地自言自语,说:
“我何日何时才能真正地走进这个繁华的打都市,成为其中的一员。。。。。。”
第十四章:淋酊大醉的夜晚
朱亚楠三人在天安门广场待了十多分钟后,离开广场去了一家KTV唱歌。那天晚上,小琳喝了许多,辛燕飞喝了许多,从不喝酒的朱亚楠也喝了许多。
小琳醉醺醺地对朱亚楠,说:
“亚楠,你找女朋友了吗?”
朱亚楠摇了摇头,说:“没有。。。。。。”但一想到王文静,他立即改口,说:“不。。。。。。有了。”
“我还以为没有呢,要真是那样,干脆我做你女朋友得啦。亚楠,说实话,我自从那一次去野炊认识你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你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转到一班读书吗?”
“不知道。。。。。。”
“还不都是因为你啊。”
“我?”
“对呀,就是因为我喜欢上了你才转学到一班的。还记得那时吗?我几乎跟我们班上的男生都合不来,都和他们争吵过,唯独跟你没有。也正因为有了你,才使得我事事争强好胜、任性的我慢慢地变乖了。那时候,我的视线几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你,而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也就是看到你一个人静静地微笑。你离开后,我突然一下子觉得不适应,渐渐地又变得肆无忌惮,越来越任性。”
小琳的话久久地回荡在朱亚楠的脑海里,特别是“亚楠”这两个字——他从来都没有听同学们叫过,也没有听老师们叫过。时至今日,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他们,他们仍旧轻声地叫他一声“班长”。他们习惯了这样叫他,以至于有的新来了没多久又走了的老师和同学只知道他叫“班长”,而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小琳“亚楠”这么一叫,他似乎猛然间找到了先前失去的一些什么。
喝得淋酊大醉的小琳和辛燕飞仍旧一股脑儿地举杯干着。
朱亚楠夺下她们手中的杯子,说:
“你们俩不能再喝啦,明天还得上班呢。”
小琳一脸通红,语无伦次地盯视着朱亚楠,说:
“上班?谁。。。。。。谁。。。。。。谁上班啊?”
“你们俩啊。”
“我们?哈哈。。。。。。”
“是啊。”
小琳和辛燕飞对视了一眼,哈哈大笑了起来。
俩人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明天。。。。。。不用去上班啦。。。。。。我们。。。。。。我们。。。。。。我们解放啦。。。。。。”
朱亚楠惊愕地看着小琳,说:
“什么。。。。。。”
朱亚楠马上明白了小琳她们所说的“解放”是什么意思。她们丢掉了工作;小琳还告诉朱亚楠,这已经是她来北京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的第三次丢掉了工作。小琳把自己灌得很醉很醉,她希望自己什么也不想,也不想让朱亚楠看出她内心深处的痛苦。
将近凌晨一点四十左右,朱亚楠等三人才醉醺醺地离开了KTV。在起身时,朱亚楠发现小琳的钱夹落在了KTV的沙发上,他拣起来,有意无意地打开看了看。她的钱夹里就剩下了一百元钱,想想她失业后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吃住问题时,朱亚楠从包里取出五百元放在了她的钱夹里。朱亚楠把钱夹塞进了她的牛仔裤的后包里。
出了KTV,朱亚楠问小琳,说:
“你们俩今晚住哪儿?”
小琳摇摇晃晃地笑笑,说:
“我。。。。。。我们。。。。。。在。。。。。。在。。。。。。农展馆。。。。。。附近那儿。。。。。。有。。。。。。有一狗窝。。。。。。”
“那我送你们去。”
“谢了。。。。。。”
那天晚上,当朱亚楠拖着疲倦不堪、醉意频生的身体回到北京饭店时已是凌晨三点多。由于第二天还得赶火车,朱亚楠昏昏沉沉地就睡下了。
第十五章:王文静的来信
第二天,朱亚楠准点走进了北京西站,登上了返程的列车。回到了云南的朱亚楠,他没有直接回家。他找到了刘琳家,告诉刘琳的爸爸妈妈在北京遇到了刘琳,并将刘琳的电话号码告知她的爸爸妈妈。
又过了一天,朱亚楠才回到了那个寂静的小山村。看着满载归来的朱亚楠,村里的人们刮目相待。那些透着寒光的冷眼、带着鄙视嘲讽的话语全都隐藏得天衣无缝,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羡慕、众人赞不绝口的夸奖。。。。。。
朱亚楠一下子成了整个乡里叱诧风云的人物,并且波及周边的乡镇。就在这时,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王文静给他来信了。这是他希望而又不敢奢望的。在北京的匆匆而别,他们彼此都没有见上一面,也没有留下日后详细的联系方式。想想这些,王文静的来信对他而言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当然,他想,王文静也一样。
朱亚楠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小心翼翼地拆开王文静的来信。王文静在信中这样写到——
亚楠,见信快乐,下面是我离开之后写的。
10月4日我就要离开北京了,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心情,
但却有一丝落寞。对于这几日的快乐时光,太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