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大明将军王 >

第16部分

大明将军王-第16部分

小说: 大明将军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在下午回来的时候,宗杰教了他不少话,见神宗如此上道,心中高兴,回答道:“我正在学精兵之道。”

    “哦?说来听听。”

    “皇爷爷,师傅的千户所很穷,上面只能给三成银钱,剩下的用‘份子钱’充数,可是其治下的大多商铺都是朝中大人们的产业,师傅既不能得罪诸位大人,又不能因为这点小钱麻烦皇爷爷,所以只能走精兵路线。”

    “哦,原来如此。”神宗恍然大悟。

    宗帅一直用眼光瞄着这边,等朱由校把该说的都说了,立马走到神宗前,大声禀报道:“禀万岁,此次进行的千户所大比武到达最终阶段。城东千户所共有锦衣卫五百块六十一人,实到五百块六十一人,其中通过测试二百七十人,上面写着名单,请万岁过目。”

    “免礼平身。”

    “谢万岁。”

    一个小太监接过奏章递到神宗面前,神宗伸手接过来展开一看,发现宗千户属下真的只有五百多人,这次这么一淘汰只剩下二百来人。

    “宗千户。”

    “臣在。”

    “你的千户所真供养不起区区千人吗?”神宗有些激动道。

    “不敢欺骗万岁,要是‘份子钱’都能收上来的话,在下即使不用朝廷的银钱,每年至少能养三千锦衣卫。就拿李汝华李尚书的产业来说,光是其名下的‘万和楼’所上缴份子钱都能使我这五百多人自给自足。可是现在……我这五百人都得勒紧肚皮过日子。”宗帅用力的挤出几滴眼泪委屈道。

    “让爱卿受委屈啦。李大伴,传朕旨意,城东各商户无论背后势利是谁,都必须向宗千户缴纳‘份子钱’。”神宗传旨道。

    “奴婢谨遵万岁爷爷圣旨。”

    “这个宗帅好狠啊,‘万和楼’规模是不小,可要是说‘份子钱’能养五百锦衣卫打死我也不信。”

    “好大的坑啊,误导万岁光是‘份子钱’就能养五百锦衣卫,那岂不是说李尚书的家产足够养整个京营啦。我看以后此人别叫宗帅,叫宗坑吧。”

    “这是个真小人,不可招惹。回家之后定要吩咐下人将‘份子钱’送上。”

    当这件事传回李汝华府上时,李汝华闻言激动得半天没说出话,一口气没上来又晕过去了。
第028章 杰子 你是骗子
    五月四日,据历史记载梃击案发生还有四个时辰,慈庆宫内朱由校住处。

    “师傅,你怎么算得这么准?”朱由校好奇道。

    “你也不看看是谁?为师是一般人吗?为师乃茅山道第一百八十代传人……”

    “师傅你就别吹了,我是很认真的。”

    “为师也是很认真的。”宗帅故作严肃道。

    “唉,师伯什么时候才能进京啊?”

    “你小子什么意思?”

    “师傅太不靠谱了,我怕学坏。”

    “你……已经很坏了。”

    “师傅,你……”

    “其实道理很简单。”宗帅打断了朱由校的话,“老年人,尤其是身体状况日益下降的情况下,都会渴望亲情,尤其是血缘上的亲情。万岁之所以那么宠爱郑贵妃,就是因为如此。但是她毕竟没有血缘关系,这样一来,你的出现就是最佳时机,而我教你的讨好手段则是最佳办法。”

    “哦,原来如此,可是校儿还有一事不明,为什么师傅不让校儿讨好父亲呢?”

    “你这短命的爹有啥好讨好的?不过这小子真上道,这样就能顺利的混到太子身旁。”宗帅心中暗笑,道:“是为师疏忽啦,今日黄昏为师陪你一起去。好了,今天的课要开始了,快坐好,今天我要讲的是……”

    据历史记载梃击案发生还有半个时辰,慈庆宫内朱常洛住处。

    宗帅立于门外,朱由校正在给朱常洛请安,忽听外面一片大乱,太监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吓得宗帅一身鸡皮疙瘩。

    “怎么回事?难道是提前了?这个杰子净会骗人。”宗帅一边埋怨一边向慈庆宫门走去。

    “咦?第一道大门怎么无人看守?门卫都到哪去了?”宗帅十分好奇。脚下不停赶往出事地点。

    等到了出事地点,发现一群太监正在围攻一个壮汉,壮汉虽然只身一人,但是却打得太监们全无还手之力。此时地上已经横七竖八躺下十来个太监,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杰子说过,这位仁兄在一群太监围攻下,会被束手就擒的。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形,这群太监绝对坚持不了一刻钟,难道真有练过宝典的老太监力挽狂澜?”宗帅站在那瞎想。

    “师傅,这个人就是刺客吗?”朱由校的突然出现,着实吓了宗帅一跳,他刚想训朱由校一顿,可是一转身发现在朱由校身后还站着一人,此人身穿杏黄色衣服,衣服上面三爪龙缎。玉版腰带,以金衔之,饰以东珠。头上的冠顶也是用东珠装饰。

    “臣宗帅拜见太子。”

    “免礼,平身。”

    “太子殿下,此处甚是危险,还请太子进宫内稍息片刻,等臣等擒住此贼交予太子发落。”

    “无妨,这么多人在此宗大人多虑了。”

    “多虑你个头,那群太监马上就要顶不住了,你死了没事,反正现在朱由校已经是皇长孙了,万一伤了朱由校,老子这么长时间白忙活了。”宗帅心中暗自非议。可是嘴上却说:“太子所说极是。”

    正在这时,朱由校大声道:“师傅,那个刺客向这边过来了。”

    宗帅抬头一看,原来那群太监见同伴已经死了三成,一哄而散了。

    “坑爹呀,那个绝世太监什么时候出来呀!”宗帅看了看身旁的朱由校,下定决心,“没办法,拼了。”

    “校儿快保护你父王进内宫,为师去拦住此贼。”说罢,抽出绣春刀向着壮汉迎去。

    壮汉见有人迎过来,挥舞木棍,打了过去。宗帅举刀上迎,只听“啪”的一声脆响,绣春刀应声而断,木棍继续向宗帅砸去,幸好宗帅的反应够快,用力向旁边一闪,及时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

    躲过去后,宗帅将手中的断刀向壮汉扔去,“你妈,棍子是铁的。杰子,你这个骗子。”

    壮汉见断刀向着自己飞来,用棍子一扫,将断刀击飞,又向着宗帅轮出一棍,宗帅向旁躲闪,壮汉将棍横扫,宗帅一见不好,立马向地面倒去。壮汉顺势转了三百六十度,向着地面砸去,宗帅来了个就地十八滚,终于险之又险的躲过去。

    “你妈,这家伙是个高手。杰子,你这个骗子。你不是说刺客是个农民吗?咦,杰子?截拳道?对了,杰子练的截拳道正好能对付他。”想罢,宗帅立马换成截拳道的起手式,壮汉一见宗帅在那蹦来蹦去,觉得奇怪,没做多想,挥起棍子,打了过去。宗帅这次没躲,不但没躲,反而向壮汉怀中冲去,双手一推壮汉双肘,右膝直撞壮汉命根子。壮汉直觉双臂还没完全用上力就被对方给托住了,还没等弄明白怎么回事,突然下身传来剧痛,壮汉不由双手撒棍,痛苦的捂住*。

    “师傅真不要脸。”远处的朱由校嘀咕道。

    原来在明朝,命根子是不可以击打的,可宗帅不管这些,一击得手后,开始进行连串打击。不得不说,这个壮汉的抗击打能力确实很强,被打了七八拳以后,缓了过来,抬脚就踹。可是宗帅早就瞄着他呢,没等他抬起腿就先出左脚蹬到壮汉膝盖处,利用反作用力右脚扫向壮汉头部。壮汉抬腿过程膝盖被阻,顿失平衡,还没立稳就被宗帅扫中太阳穴,立马昏了过去。

    宗帅见壮汉倒地不起,大喊道:“来人,将此人绑上交由太子发落。”

    呼啦啦的来了一群太监,七手八脚将壮汉绑好,押到太子面前等候发落。

    “送交宫廷守卫处理。”朱常洛道。

    “奴婢遵命。”几个太监押送壮汉向外走去。

    “今日多亏宗千户相救,常洛深表感谢。”朱常洛道。

    “太子殿下客气了,保护太子和皇长孙是下官的职责。”

    “师傅,师傅,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拳法?教给校儿好不好?”朱由校一把拉住宗帅衣角摇到。

    “这门功夫叫截拳道,是为师小时候和你师伯一起学的,截拳道的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因此,这套拳法是将一般习惯打法上的防守(格挡)与反击分成两步的做法合二为一,防守与反击同时进行,一气呵成。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这一点,但无论如何,防守反击(连消带打)一气呵成都是截拳道的主旨所在。用于对抗比自己身高体壮的人十分实用。”

    “哦,徒儿明白了,那这套拳法的心法呢?”朱由校的十万个为什么又来了。

    宗帅还是老办法,“为师只学到皮毛,你师伯知道详细心法。”

    “唉,师伯怎么才能早点来?”朱由校叹了一口气。

    “小子,你叹什么气?小心家法伺候。”

    “……”

    “自从校儿懂事后就再也没听过他这么笑过了,看来是我对他的关心不够啊,现在父皇已经立校儿为皇长孙,我的地位应该已经牢固,是该好好补偿他们母子了。”

    不知不觉间,历史已经偏离了原先的轨道。
第029章 历史的惯性是可怕的
    “杰子,你别让我看到你,看到你非得揍你一顿。tnnd,老子差点因为你的话而丧命。”宗帅回到家后,气呼呼的想着。

    其实这是宗帅错怪毛杰了,在历史上梃击案的主角张差确实是个不懂武艺的农民,要不能被几个太监抓住吗?之所以现在梃击案的主角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壮汉,其根源还是出在宗帅的身上,谁让宗帅成为守护慈庆宫的千户?谁让宗帅教朱由校讨好神宗,致使神宗提前近五年立朱由校为皇长孙?历史已经偏离了它正常的轨道。

    正常的历史中,梃击案的主角张差手里拿的确实是一根木棒,而且慈庆宫当时的两道大门都没有人看守,有人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神宗不待见他,自从万历二十九年他被封为太子,住到了这里之后,基础设施要啥没啥,连身边的太监都是皇宫里面挑剩下的,所以满朝文武也就不鸟这个太子。可是按道理来说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属于重要的国家机关,不说像后世那样有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岗,亦应该有也有几个保安,实在不行,也要有个看门老大爷不是。这可不是明朝人们觉悟高,达到夜不闭户的地步,因为六部衙门口都是有士兵看守的,更别说像锦衣卫和东厂之类的特务组织,可是太子家的大门真就啥也没有,主要是不怕小偷,除了那套衣服值钱以外,要啥没啥,弄得小偷都不愿意来。

    此时,历史上梃击案的真正主角张差与太子的距离,只有两道门。

    前文已经说过了,第一道门无人看守,他从容不迫的走了进去。在第二道门,他遇到了两个老太监,按道理来说,对方没问你话,你就消停的往里走呗。也不知道张差出于什么心里,估计可能是被老太监的长相恶心到了,遂挥舞木棍,打了过去。老太监被打懵了,“你是谁啊?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你打我干嘛啊?”另一个老太监怕挨打,一嗓子下去比俄罗斯著名歌手维塔斯的海豚音还要海豚音。这要是放到后世,绝对是音乐界里程碑似的人物。

    估计张差是被这海豚音还要海豚音的声音吓住了,他没有理喊叫的老太监越过了第二道门,向着目标前进。这时他人生中最大的考验来了,他的面前出现一群太监,打倒这群太监胜利就在眼前,输了就全完了,可惜他毕竟不是现在那位壮汉高手,也没能给我们更多惊喜,在一群太监围攻下,终于束手就擒。不过历史的惯性是十分可怕的,当时的太子连人都没看就下令将此人送交宫廷守卫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又回到了原点,人抓住了,自然要审,按照属地原则,哪里发案由哪里的衙门审,可是这个案子不同,被行刺的人有皇长孙朱由校,现在神宗的心头肉,要不是祖制不许,神宗甚至要自己亲审。没办法,只好找一位大臣来审,选来选去,历史惯性大神又出来显灵,此案由巡城御史刘廷元负责审讯。

    刘廷元和当时的大多数官员心里肯定知道,这件案子很可能有重大政治背景,这可不像办一件普通刑事案那样简单,亦非可以简单地寻求真相。案涉太子,尤其是涉及到神宗最喜欢的那个皇长孙,那么这就成了超级政治案件,如此大的政治案件之走向,一个小官员哪能做主。于是审了半天,刘御史却得出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结论——这人是个疯子。

    这个结果虽然不好,却很合适,因为既然是个疯子,自然就能干疯子的事,他闯进皇宫打人的事情就有解释了,没有背景、没有指使,疯子嘛,也不认路,糊里糊涂到皇宫,糊里糊涂打了人。

    可是有的人却是觉得不好,比如说我们的神宗皇帝,“我刚刚立校儿为皇长孙的第二日就有人行刺,这绝对有阴谋,今日能对校儿下手,指不定哪日就能对朕下手,此案必须详查。”可是神宗也不想想,最可能对太子下手就是你老婆郑贵妃。

    就这样皮球被神宗皇帝踢回来了,查吧。巡察皇城的官员并非没有审察一件突发案件的能力,而是这个案子牵连到太子和皇长孙,一个流窜进京的农民,去袭击太子和皇长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非同寻常,背后的曲折之处可以想象。

    这个负责皇城治安的小御史刘廷元很聪明,他将案件的基本要素查清楚,如犯罪嫌疑人的姓名、住址,以及他对嫌疑人的初步判断。他知道再往下深究,就不知会牵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