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梦幻世剑-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呆在这里,双手紧紧相握,纵然外部再有天大变化也觉得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四周虽然yīn暗不见多少光影,可是在两人心里只有欣喜安宁之意。
监牢内风平浪静。
监牢外的世界却越来越变得风雨激荡,变化莫测起来。
就在李观鱼获罪被韦俊关在武昌军监牢内的时候,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和清朝的交战也发生巨大变化。
五六月间,双方为了争夺江南地区,集中兵力在苏浙一带展开大战,经过数月长期激战,太平军兵锋凌锐连续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夺取扬州、镇江等地,横扫清军获得大胜,江浙不少要地落入太平军掌握。经此一役,太平天国气势大盛,从江南长江下游贯通至湖广长江中游,军队达到百万人,战船数千艘,枪炮兵械不计,军事实力发展到鼎盛。
清朝围剿太平天国的军队失去江南重镇,被迫退守到江北淮河一带,而湘军主力被阻挡在南方,都面临太平军强大的威胁压制,军事形势甚为不利。可是这时候太平天国却未能抓住时机继续扩大领地实力,在达到军事极盛的时候因为暗自分裂争斗加剧,内部已经深藏危机,酝酿祸变,影响了进一步发展。
六月末,太平军大胜清军,攻克镇江大营之后,东王便下令暂缓在江南地区的进攻,为了防止太平天国掌握兵权的诸王留在天京影响自己权势和挟制天王,又命翼王石达开和北王韦昌辉领兵前往安徽、江西一带对付湘军,自己则入宫进见天王,企图趁自己指挥军队在江南取得大胜的有利时机,进一步逼迫天王授予其权势,图谋将天王要挟在自己手下,天王和东王的争斗进一步激化。
九月,天王决心除掉东王,急速密召在江西带兵的韦昌辉回天京。
韦昌辉得到诏令不敢怠慢,亲自带领手下三千轻骑,rì夜兼程秘密奔回天京,会合在城外等候的燕王秦rì纲军队,夜晚悄然进入天京城直入袭击攻克东王府,将东王全家杀害,并且将东王府所有人全部杀得一干二净。这次事发突然,天京内部爆发争斗,史称天京事变。
韦昌辉发动兵变,他虽然诛掉了东王本人,可是东王在太平天国掌权rì久,手下幕僚亲信势力庞大,在天京城实力不可小视。为了安抚人心,防止进一步发生动态剧变,yīn谋进行兵变的韦昌辉假装受天王诏令俯首认罪,又将东王亲信部将属下五千多人骗到一处地方,被燕王秦rì纲领兵全部杀光,此后韦秦二人带兵又在整个天京城搜寻诛杀这些兵将的亲人家属,株连牵扯甚多,数rì间一共杀了两万多人。
整个天京城被一片白sè恐怖笼罩,因为城内杀人过多,无数尸体被抛到附近江河中,鲜血染红河面,当时清军虽然镇江、扬州失守,不过临近不远的苏州和湖州一带还在清廷手下控制,从天京城抛出的尸体竟然一直顺着水流漂到了下游城镇驻防的清兵阵前,以至清兵刚开始还以为天京爆发了瘟疫,死人过多。
韦昌辉和秦rì纲奉天王命几乎将天京城的东王直系手下赶尽杀绝,以绝后患,这些人大多跟随东王从征多年善于作战打仗,是太平军之中的骨干,被韦昌辉等人全部杀光,太平天国损失重大,难以弥补。
天京事变之后,在安徽、湖北一带领兵的石达开闻讯大惊,立即暂停指挥打仗,离开军营快速赶回天京。
石达开痛恨韦秦二人杀人过多,当面指责韦昌辉,韦昌辉暗恨石达开,担心石达开rì后不利于自己,索xìng一不做二不休又领兵夜袭石达开府邸,意图除掉对方。所幸手下人提前预jǐng,石达开仓促间不及应对只能独自从天京城逃出,留在府邸的家属亲人全被韦昌辉杀死,又酿成一起惨变。
石达开逃到安庆,立即声讨韦昌辉的罪恶,要天王主持公道将韦昌辉等人正法处置,可是天王洪秀全却不予理会,石达开便在安庆亲自领兵准备要进讨天京,声势甚为浩大,震动天京。
洪秀全迫于压力只得又下令捉拿引起天京事变的祸首韦昌辉等人。
韦昌辉气愤天王诏令,狗急跳墙,索xìng一不做二不休又带兵围攻天王府,意图再次造反,却被天王击败,洪秀全将韦昌辉和秦rì纲两人擒获送于石达开,以平复天京外的军队公愤,最终韦昌辉和秦rì纲被处死正法,混乱的天京事变争斗才算结束。
天京事变震惊中外,清廷为此欢欣鼓手,太平天国却因此元气大伤,军事实力从顶峰划落,先前放眼全国的战略进攻被迫转为防守,清军趁机从各处发动反击,首先开始进攻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
………【第四十章 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二)】………
() 天京诸王争斗死伤甚多,石达开又被袭击只顾领兵声讨除恶,一时间顾不得前线的军防。
太平天国自相残杀,先前不敌太平军处于劣势的曾国藩借此时机绝处逢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在江西领兵攻克了先前太平军占领的不少城镇,然后分兵从各路袭击安徽、江西、湖北的太平军驻防的领地,大有一举掀翻消灭西线太平军的势头,形势变得十分危急。www.ttzw.com
曾国藩是南方负责剿灭太平军的第一人物,他翻身而起,整个湘军气势重振,太平天国纵然前期锋锐凌厉多次击败曾国藩,不过最后没有消灭对方反而让这个人重新得到喘息时机,曾国藩再次崛起,凶猛攻势更胜从前,可是这时候的太平天国内乱自顾不暇,已经有些难以抵挡湘军的反攻。
在他的影响下,各地清军进攻的势头又复苏。
这时候在湖北的胡林翼和左宗棠部也开始趁机北上进攻武昌,胡左军队扫除掉武昌外围布置的军岗阻碍,兵力合围接近武昌城下。之前,武昌太平军凭借坚城固守,顽强作战取得大败清兵的胜利,成功挫败对方进攻,可是这次形势却有些大不一样了,整个太平天国局势动荡,天京事变的影响和损伤还没有恢复,大批骨干将领死在天京城的自相残杀之中,年轻新起的将领一时来不及提拔补充到前线充当重任,湘军在这时发动反扑,可谓是关系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曾国藩目光毒辣又谨慎,他虽然得知天京内乱受损,安庆由于石达开调兵空虚,这两处重地正是趁机夺取的好时机,不过他经过和太平军多年交战已经深知对方底细,明白尽管太平天国发生内乱可是毕竟根基雄厚,非一时能够直接连根拔除,所以并未威胁苏皖太平天国大本营,而是带兵直接扑向太平天国内联系安徽江西的枢纽重镇九江和湖北前沿重镇武昌两地,决定先攻夺这里对太平天国断其一臂,然后逐渐攻克消灭对方。
他亲自在江西带兵围攻九江,另外命令从属胡林翼的军队进攻武昌,意图一举夺取这两地,胡林翼本来退缩在湘鄂一带对武昌蠢蠢yù动,这次不仅得到曾国藩的支援又恰逢湘军开始全面反攻的良机,自然不及怠慢,到了九月下旬,胡林翼兵分两路,他和左宗棠从岳州北上,又命手下大将李续宾带兵从另一路夺取江夏、汉南然后西进绕到长江侧面包围向武昌,湘军急速前进,形成钳势,意图最后左右夹击攻克武昌。
面对胡林翼军队的进攻,驻守湖北的太平军有些措手不及,自他九月带兵北上进攻,到了十月,武昌以南大片领地轻易被他夺取。相比上次武昌大战,这一次湘军进攻更为凶猛,而武昌守军这时候却难以统一御敌,情势不妙。
天京事变爆发之后,太平天国争斗不休,内部自相残杀对各地太平军也影响甚大,韦俊是武昌守军主帅,自然也不例外。
更何况他的身份特殊,因为他的兄长韦昌辉直接参与了天京事变争斗,事后自然他也脱不了干系。天京上层争斗起因虽然最主要是天王和东王的矛盾,不过北王韦昌辉领兵直接生起事变,杀死东王,屠杀东王部下,逼走翼王,最后又造反想要袭击天王,可谓是整个天京事变的第一罪魁祸首,屠杀过甚,疯狂不能止歇,最后被洪秀全擒获正法,用来安抚整个天国的军心和公愤。
韦昌辉等人被诛,太平天国自天京事变以来的混乱局面才逐渐得以平息,政局重新趋于稳定下来,多数人都感到大快人心,可是如今镇守武昌的韦俊却不这么想,他虽然并未参与天京事变,不过因为韦昌辉是其亲兄长的关系始终一直不能安心,担心迟早会受到兄长的牵连。
主帅心不安,武昌守军的军心自然不能轻易稳定。
天京事变之后近一两个月,情势风雨飘摇到处是流言,不知真假确切,人人自危,如今清军再次大举围攻武昌,武昌情势更是危急。韦俊已经生了动摇之心不敢坚守,而罗大纲主张坚持守卫武昌,绝不能轻易让清兵夺到手,守军分裂两派,不能再统一合力对敌。
胡林翼来势凶猛,加上从江西曾国藩军分兵来援,清军实力超过守军,目标直指武昌,立要攻克拿下此地。
这次,攻城清军前锋部队由罗泽南的旧将李续宾带领,胡林翼和左宗棠指挥另一部,清军兵分两路配合水师部队围攻武昌城,兵锋气势强盛,威胁不可小视。
胡林翼亲自从武昌西路进攻,越过长江截断武昌和汉阳的联系,又命李续宾和左宗棠领兵从东路包围武昌外城,发动主攻。由于韦俊和罗大纲分歧严重,韦俊不信任罗大纲,分兵不主动出战,退守内城,面对胡林翼手下派来的李续宾和左宗棠部队进攻,罗大纲只能带领自己手下的太平兵抵挡,双方在武昌城外展开激战。
李续宾是当初湘军大将罗泽南的部下,上次武昌大战的时候,罗泽南虽然战死在武昌城下,不过他手下部队并未解散继续由李续宾带领,由于这一支部队湘兵战斗悍勇,所以依然是胡林翼手下的jīng锐主力。李续宾此人骁勇善战,也是湘军有名的战将,因为他带领的骑兵部队在胡林翼军中战斗力最强悍,而驻守武昌的太平军在城东防御最坚固,他便担任从东面强攻武昌城防的任务,左宗棠部负责在后支援。
李左二人带领上万名湘兵主力,在城东发动对武昌城大规模进攻,配合西边的胡林翼带领的军队,双方从东西形成钳形合力夹击,准备合力突破武昌城。
这一rì,湘军有悍将李续宾带兵进攻,他指挥骑兵部队攻势强猛,打到武昌城下,太平军中的罗大纲出城迎敌,两军在武昌城外交手展开野战。
李续宾在战场骑着军马手持一杆长枪,亲自上阵带兵冲锋和太平军厮杀,气势彪悍,枪挑横扫杀了不少敌兵,气势强盛,清军骑兵趁机向前冲锋,想要一举击溃太平军骑兵。
正在这时忽然迎面对方军中有员大将身披铠甲,头扎红巾,骑着高头大马冲出,这人魁梧彪悍,手持一柄大刀雪亮寒光,气势远超常人,正是罗大纲。
罗大纲见到清军骑兵冲锋气势强猛,丝毫不畏惧,大喝一声,催动胯下战马带领身后士兵反向冲杀,双方骑兵交手,他一人骑着战马,蹄声踏地如雷,挥舞手中半人长的大型战刀,发起冲击好似铁浮屠,如同滚刀肉一般在清军骑兵阵中席卷,勇猛力敌千军万马,兵刃撞击之中一片血光惨叫,挡在他前面的清兵死伤不少,纷纷倒退,清军骑兵队伍有些混乱,太平军骑兵趁机占据上风,发动起反击,他以一人之力将对方骑兵阵形前端冲得动摇,扭转场上战局,令人吃惊。
李续宾带领清兵也向前冲杀,他和罗大纲两人杀光眼前阻挡的士兵,便遇在一起,互相一瞧就已经认出对方便是敌军主将,战场相遇,视如仇敌。
“鞑子狗官,给我拿命来!”罗大纲双目如火,气势更盛,他知道对方是清军骑兵指挥决定先取了这人xìng命,当先一人直接纵马提刀向他杀来,这一声大吼响起如同平地起雷震慑惊人,附近的清兵听了不由面sè变动,李续宾身旁的人见对方杀来,便上前拦阻,罗大纲冲锋凌厉,阻挡他的清兵在刀光血影之中纷纷落马坠地,毙命当场,阻挡不住冲势。
李续宾见左右众多人竟然阻挡不住这员太平将领,感到有些惊奇,眼见四周手下清兵纷纷倒退,他身负勇力武艺也不如何畏惧对方,浓眉一皱催动马匹上前迎击,他见罗大纲正和旁边清兵交手,便瞅准时机悄然纵马而上,手持大枪从斜刺里呼啸一声冷不防杀向罗大纲,这一招快疾准狠,直取对方要害部位,甚是厉害。
“嗯?”罗大纲见他这一枪来势强猛凶狠,眼神不由微动,连忙左手一勒胯下战马,右手挥动起战刀,呼啸一声带着劲风横扫向对手,战刀堪堪抵挡住直刺过来的长枪。
李续宾反应迅速,眼见自己的偷袭被对方识破挡住并不退后闪避,反而直接抖动大枪席卷向上,正面刺劈向罗大纲。
“狗鞑子,倒是有两下子!”罗大纲见他出招灵活有力,倒是眼神微动,手中战刀跟随对方兵刃挥扫砍去,两员悍将在场上交开手。
“咣”的一声,金铁交鸣响起,罗大纲手中的战刀又堪堪挡住从正面凶狠刺杀来的李续宾的枪尖,战刀和大枪碰撞在一起,火花四溅。
两人纵马在场上力拼两个来回,打得势均力敌。
李续宾两次攻击都被对方挡住,不由得撤回大枪,催马向后倒退而去。罗大纲觉得握着大刀的右手虎口一阵微微发麻,向前冲杀的势头被阻挡被这人阻挡,倒是有些料不到,不由得虎目微瞪,仔细注目瞧向对方。李续宾也自认为是湘军勇将,在场上少遇对手,没想到这次和这人骤然交手相斗被迫停止动作,不相上下,有些惊奇。
罗大纲更是奇怪,他在战场纵横多年杀过清兵无数,能够真正抵挡得住他的人没有多少,没想到今rì遇到了一个,调转马头瞧向李续宾一挥手中大刀指向他,沉声问道:“你这清狗鞑子竟能挡住我,有些意思,究竟是何人?”
李续宾本以为适才自己瞅准空隙从侧面刺杀来的一枪定能取对方xìng命,不料被对方轻易挡住反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