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桃花江 >

第17部分

桃花江-第17部分

小说: 桃花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工摇起了橹,船也跟着颤颤悠悠地摇动起来,李东与王旭初肩挨肩地坐着,身子难免也有些摇动,一会李东靠到王旭初身上,一会王旭初靠到李东身上,两人互相看看,谁也没说什么,心里都知道,现在谁也没有办法不碰别人的身体。李东望着王旭初,在心里说,看你现在往哪里躲。当船渐渐接近湖心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微浪,因为这种船很小,被浪打得有些颠簸,人有些坐不稳,李东有点慌张,王旭初心里暗暗得意,谁叫你鬼心思多,自作自受。其实这种船很安全,颠簸可以更好地感受水上的效果。李东说一声“我头晕了”,就伏到了王旭初的肩上,王旭初感到十分突兀,他无所适从,心中一着急,头也晕了,本来想挣脱李东,反而和李东靠得更紧,李东趁机抓住王旭初的胳膊,眼泪汪汪地看着王旭初。这一刻,王旭初真不知如何是好,李东进而轻抚着他的手,含情脉脉,心有话说,欲言又止。王旭初想躲却无藏身之地。只听船工吆喝着:“我停橹了,三罈映月到了。”
李东听到一声吆喝,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惊恐地放开了王旭初。这下船工倒帮了王旭初的忙。二人朝窗外望去,三只古罈漂在蓬船附近的湖面上,湖水轻轻地簸动着,三个罈影在水面上颤颤悠悠,淡雅,而过于幽暗,此情此景与李东的情绪十分相像,她的眼角不禁又潮湿起来,紧紧依着王旭初。王旭初的心里不免有些麻麻的,沉默起来。今天因为刚刚下了雪,来三罈映月的船只很少,由于过份幽静,而显得有些清冷,凡是有心病的人,到此都会伤心。
船工说:“今天不巧,天有些冷,我们绕罈一周就回码头好吗?”
李东说:“天冷就不绕了吧,我们直接回码头吧!”
王旭初点头称是。
船回码头,二人上了岸,谢了船工,交了船费,直接来到停车场,王旭初问李东:“你还有事吗?”
李东摇了摇头。
于是,二人驱车直奔桃花江市。
当王旭初与李东回到兰轩门口的时候,只见赵大同正和李河龙在说着什么,有点纠缠不清的样子,于是王旭初就停了车,并从车上走了下来,李东跟着也下了车。
李河龙坐在地下,背靠在一个花坛上,半醉半醒,嘴里叼着香烟,赵大同站在他的对面。只听李河龙对赵大同说:“你这个人很好,是王家的忠实走狗,王家对我们都不错,所以我对你没意见,你不要管我。我不就想见一下周郑小萌那个靓妹吗,她是我姐姐的助理,我为什么不能见,我们不仅认识,关系还铁着啦!”
赵大同见王旭初与李东都来了,好像救星到了一样,他把李河龙找周郑小萌的事告诉了王旭初和李东。而且告诉他们周郑小萌并不在家,陪李总到南京去了。言下之意是说李河龙是在耍酒疯。
李东对李河龙的行为早有预料,因为这本来就是她的预谋,只是李河龙来得晚了些。所以她故意显得难为情的样子,因为舅舅是她的长辈,她不方便说什么。因此,她站在一旁一言没有发。
王旭初说:“舅舅,你先回去吧,有事过几天再说吧!”
李河龙一听王旭初说话,高兴地站了起了,抓住王旭初的手说:“大侄子,你说老赵这人有意思吧,我找周郑小姐,他拦着干什么,我又不是他的情敌。你说希奇吧?”
王旭初说:“舅舅,你醉了,我们都是晚辈,你不能在我们面前乱说啊!你是有知识的人呢!”
“对,对!”李河龙猛吸一口烟,说,“本来鄙人是有一点点知识,但酒后一想到了姓周郑的丫头,就没知识了。”
李东实在站不住了,又不能走,就说:“舅舅,你快走吧,不要在我面前丢人。”
 
 
李河龙把香烟往地下一扔,高声说:“东东,不准没上没下的。我知道你的心思,我是帮你的,你喜(…提供下载)欢王旭初,你想得没错!”他使劲拉了王旭初一把,指着李东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你爱的女孩子。” 
李东对李河龙说:“我怎么有你这样的舅舅,你怎么不死啊?” 
这时候,有人把王旭初喊走了,原来是老爷爷王拴宝派人来找他。 
老爷爷见了王旭初交给他一包香烟。这香烟看起来是一包,其实盒子里就装着一根烟。老爷爷对王旭初说:“你把这烟递给李东舅舅抽,这是醒酒烟,他抽上三五口酒就会醒,等他酒醒后,用车把他送走就行了。” 
王旭初赶快转回身,让李河龙抽老爷爷给的香烟。果然不错,李河龙点着醒酒烟抽了几口,渐渐地就清醒了,意识到刚才说了许多混话,脸上显得略有一些尴尬。 
王旭初要用车送李河龙,被李东拦住了,李东把她的车开了过来,把李河龙拽上了她的车,一溜烟地开走了。 
李河龙以为李东又要熊他,其实李东一路上什么也没有说,把车一直开到桃花江市的闹市区才停了下来。李东下车为李河龙买了一条香烟,并给了他两百块钱,把李河龙请下车,什么也没说,她开着车就走了。 





十三、一篮玫瑰(之一)


李河龙在兰轩取闹的时候,因为周郑小萌与李河柳都不在家,这件事的影响就小了许多。
周郑小萌要是在家的话,被李河龙看到了,不知道要生出什么事端来,外人又不知道实情,李河龙又是一贯纠缠女人的魔鬼,那将要造成多大的误会,别人又将会怎样看待周郑小萌。而周郑小萌本人又会收到怎样的影响,那还不比吃了一只苍蝇还难受。
如果李河柳在家,她见了李河龙就会来气,心里还不像刀戳一样难受。再加上李河龙与周郑小萌胡搅蛮缠,或是侮辱周郑小萌,那又是怎样丢人的事。她看到丧魂失魄的李河龙好比有人在她的伤口上撒盐。这次李河龙来兰轩,她不在家,倒是好事。
尽管这样,李河龙嬉闹兰轩的事还是造成了一些影响,当时不少路过的职工都看到了李河龙胡闹时的样子,或是听到了他说的关于周郑小萌的混话。因而,公司里有一些人又在私下里议论着周郑小萌。王拴宝老爷爷亲自听到过这类议论,他在心里想了许久,认为这件事应该让李河柳知道,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她好作判断和正确的处置。这天吃过晚饭,老人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跟李河柳说了,并关照李河柳不要上火。
李河柳听到李河龙到兰轩取闹的事后,她对李河龙认识周郑小萌感到奇(…提供下载…)怪,百思不得其解,她觉得好像是事中有事,不解开可能对周郑小萌不利,说不定往后还要惹出什么麻烦来。
李河柳考虑再三,在上班的时候亲自打电话把周郑小萌叫到了她的办公室里。先是向周郑小萌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趁周郑小萌不注意,李河柳问:“小萌,你是怎么认识李河龙的呀?”
周郑小萌愣了一下,想不起来谁叫李河龙,李河柳对她说:“那人是男的,四十来岁,他说认识你啊!”
在李河柳的启发下,周郑小萌又想了一会,终于有所记忆,问道:“是不是李东的舅舅?”
李河柳点点头,问:“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周郑小萌告诉李河柳,几个月前,李东为舅舅办寿酒,请了她和季可等人,就是在那天的酒席桌上大家互相认识的。
李河柳听了感到很惊讶,李东是最恨舅舅的人,怎么会莫明其妙地给他做生日呢?但李河柳只是点点头,并无明显的反应。她听周郑小萌说完以后,把李河龙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周郑小萌作了介绍,并把前几天李河龙来兰轩,要找周郑小萌纠缠的事也说了。周郑小萌一边听,一边感到毛骨悚然,冷汗湿透了她的脊梁背。她在心里喊:老天啊,人世间怎么如此复杂,我从来不想惹人,为什么往往非要被人惹呢?社会啊!真可怕。
李河柳送走周郑小萌以后,打电话叫来了李东。
李东不知妈妈为什么要叫她来,正好这几天她心里老是发毛,她对自己说,还是小心点好。于是她来到妈妈面前时,坚持少说为佳,待妈妈问一句再答一句。
李东坐下来后,她们母女间的谈话随之开始。
李河柳问李东:“你为你舅舅办过寿酒啦?”
李东反问:“您怎么知道的?”
李河柳愣了一下,说:“你舅舅告诉我的。”
李东无话可说,故意低着头,表示默认。
李河柳:“你为你舅舅办寿酒,为什么不跟我说?”
李东:“怕您不同意。”
李河柳:“为什么要喊小萌去?”
李东:“请客嘛,总要是邀请一些人,我请的又不是周郑小萌一个人。”
 
 
李河柳:“你舅舅来找周郑小萌麻烦,你知道吗?” 
李东:“我和旭初哥都在场。” 
李河柳:“为什么不告诉我?“ 
李东:“我们怕您烦。” 
李河柳:“好啦,这件事就不说了,以后要记住,凡是涉及你舅舅的事,一定要经过我同意,更要记住,不能因为你舅舅,而麻烦别人。哪一天你舅舅要是死了,我会带着你们去为他收尸的。” 
淡话结束后,李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感到很高兴,她在妈妈哪里很容易就过了关,比她想象的要轻松得多。 
转眼又是休息日,星期六早上七点钟,李东趁别人还在熟睡,就起了床,头不梳,脸不洗,拿着一个大纸袋,在花园里窜来窜去。初冬的花园里景色难免有些荒凉,遍地残花败柳,那些尚保持着绿色的松柏,又显得过于僵滞呆板。李东究竟要做什么呢?只见她从纸袋里拿出一把剪刀,在月季花间时而观望,时而弯腰,在寻找依然零星开放的花朵,遇到中意的就剪下来。虽然是东找一枝,西找一朵,不到一个时辰,她就把纸袋装满了。在回房间的路上,经过牡丹园时,她简直是心花怒放,有一株凤丹,居然开了两朵花,一朵是风华正茂,一朵是新蕾初绽。在这样的冬季,谁见了牡丹开花都会兴奋,欣喜。 
这凤丹是牡丹的一个品种,属于原种牡丹,虽为人工种植,却从未受到人工干扰,基因没有任何变化。而其他牡丹基本都是嫁接或杂交出来的。凤丹作为原种牡丹并不难辨认,花朵的主要特征是单瓣,白色,根部的皮可入药,中医称之为丹皮。丹皮出产在安徽省铜陵市顺安镇凤凰山地区,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凤丹。而作为观赏花卉,凤丹因为是原种牡丹,就成了牡丹家族的珍贵品种。凤丹每年在清明到谷雨之间开放,而今年居然在初冬开出了两朵花,这是因为今年初冬的气温高过了常年,创造了凤丹花芽提前萌发及反季节开花的条件,而这绝不是常有之事,足见其稀罕与珍贵。李东把这两朵牡丹都采了,又顺路采了一点柏枝叶、棕榈叶、剑麻叶等青头物,当做绿叶。 
李东拿着花回到房间里,梳洗好以后,冲了一杯牛奶,一边喝牛奶,一边吃一些蛋黄派,苏打饼干之类的小点心。她草草吃好以后,就拿出昨天买好的花篮和花泥,开始插花。 





十三、一篮玫瑰(之二)


李东买的花篮是一种曾经流行于江南的日常用品,叫做猫叹气。这种东西是用青篾丝精编的,编织方法是和编稻箩近似,口上有盖和硬篾做的鋬,装上食品什么的,加上盖,往屋梁上一吊,不仅老鼠动不了,就连猫也对它无可奈何,所以给它起了个非(…提供下载…)常恰当而又风趣的的名字叫猫叹气。这种东西过去在江南家家都用,现在家家都有电冰箱什么的,就不用它了,几乎成了纯粹的工艺品。现在编猫叹气的人也少了,这种手艺很快就要失传。昨天李东在街上看到有人卖猫叹气,正好打算今天做插花送给周郑小萌,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只。那价钱贵得吓人,过去一只不过卖个五而八毛的,现在却卖到三十八块钱一只,少一分也不卖。加上在花店里买了一块花泥花了两块钱,正好用掉了四十块钱。
李东把纸袋里的花轻轻地倒了出来,仔细地看了又看,在心里做了一个设计。然后把猫叹气的盖子反过来放在猫叹气的口上,并用细铁丝把它固定好,再把花泥按猫叹气盖子的模样进行了切削处理,把它紧紧的嵌在盖子里,接着就开始用棕榈叶衬底,一朵一朵地插花。李东插得很精细,但采用的方法并不复杂。她自己把她所采用的方法叫做“众星绕月,青天流云”,就是把胭红,嫩黄,雪青,淡紫的几色玫瑰,搭配开,一圈一圈地从外向内插,一圈比一圈插得高,插成了半球形,顶上插着两枝白牡丹,柏枝叶、剑麻叶稀疏有致地散布其间。一篮花插好后,细细品来,温馨而富有天趣,生气盎然,清香扑鼻,又富有诗意。李东越看越喜(…提供下载)欢,越看越得意。
李东把花篮放在茶几上,独自看了又看,欣赏个没完。七折腾,八折腾,时间已到了上午十点,李东怕周郑小萌外出了,就先打个电话试试看。
电话接通后,周郑小萌一拿起电话就知道是李东,她说:“东东,有什么好事啊,快说吧!”
李东说:“请你在家里等着,我马上就来当面叙说,请把好吃的准备好。我这里挂了,马上见!”
周郑小萌放下电话,赶快翻箱倒柜,凡是她觉得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并开始冲咖啡。连和她在一起研读英语的王夏花也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跟着一起忙了起来。
屋里没忙完,屋外李东已在死劲地按门铃。王夏花忙去开门,门一开,她就大叫起来:“哇噻,好漂亮噢――”
周郑小萌闻声也跑到了门口,她吃惊地嚷道:“啊!真美,真美!”
王夏花就要接过花篮,李东不让,她直接把花篮放到了周郑小萌的书橱上,霎时间,满室生辉。
王夏花见花中间有个粉色的小牌子,伸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她大声念道:“小萌,愿你如美丽的花朵。”王夏花拍着手嚷道,“哦,好女人味噢――”
周郑小萌认真地左看右看,边看边啧啧称赞:“好手艺,好用心,谢谢你了,东东,谢谢你了!”
王夏花好奇地问:“东东姐,你从哪弄来的凤丹啊?”
李东得意地说:“要说这凤丹,说来话长。今天早上天一亮,我看到天上的王母娘娘在跳街舞,我就求情说:‘老神仙,今天我要给一个朋友送花篮,您从天上给我降两朵凤丹吧。’当时没有答复,九点钟的时候有两朵凤丹从天上飘到了我的房间。”
不等李东说完,三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