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面-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知道,母亲是自小三从四德地过惯了。而一个“贞”字,则是女人家死也要守住的底线。
第 005 章 风萧萧
次日一大早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碧城像往常一样拿着自己前几日绣的几方手帕去集市上卖。
“元娘又来了。”郑家娘子笑道,“沈家娘子有元娘这么个好闺女真是羡煞旁人。”
“郑姨说笑了。我不过是赚些蜜饯钱。”碧城答道。
不一会儿,两位位娘子就结伴而来,脚步在碧城面前停下。
“好漂亮的手帕,几文钱一方?”
“二十五。”
那娘子正要付钱,另一个娘子却问:“姑娘,你是哪家的女儿?”
“沈家。”
两位娘子皆面露难色。其中一个说:“一个小姑娘绣的哪里要二十五文钱?我看十文顶多了。”
之后都是如此。
碧城有些失望地数着四十个铜钱。本来就指望着这次的一百个铜钱去卖蜜饯,又只能等下次了。
路过蜜饯铺子,碧城叹了口气。
“这不是沈家的元娘吗?”刘全的小儿子刘昧眼神轻浮地上下打量着碧城。
碧城小心地避开他的目光,快步从小巷里穿过。谁知道,刘昧竟跟了上来,还叫几个狐朋狗友把碧城堵住了。
“你,你。。。。。。你们拦着我做什么?想来刘家二公子也是不缺几个小钱的。”碧城结巴着假装镇定。
刘昧却勾起她的下巴,道:“沈家小娘子,你娘很快就是我爹的人了。而你,也会很快就是我的人了。”
她用力去推他:“你爹和你关我和母亲什么事?放开我!”
“二弟,你在做什么?”
来者正是刘昧的大哥,刘胜。刘全总共就这两个儿子。刘胜是正室夫人王氏所出,故而自小教养严格。而刘昧却是一个青楼女子所生的。当年二姨娘为了灭灭王氏的威风才极力撺掇着刘全要这个小儿子的。
“大哥,你管我也太严了吧。我说了,刘家有一个好儿子就够了。你就别管我了吧。”
刘胜温和地问:“沈家姑娘,我弟弟没有伤着姑娘吧?”
“多谢刘大公子。”碧城欠身道,“我并没有伤着。”
刘昧见刘胜瞪着他,也只好放走了碧城。
碧城回到沈宅,想起刘昧说过的话,忍不住问沈氏:“母亲,你真的要嫁给刘大人吗?要不,我进京去找父亲吧?”
沈氏攥紧了衣襟:“不要。我是不会嫁的。他们要是逼我,我是绝对不会苟活于世的。”
不过三天以后,沈氏出门卖一幅已经绣完的《小叶荷塘》,碧城则独自留在家里。
“元娘,元娘!”沈氏刚走,花娘就又来叩门了。
“花婶,母亲不在。”碧城这次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花娘进来了。
“元娘,你开开门让花婶进来啊。上次是花婶太心急了。这次,花婶是特意来赔罪的。”
“花婶,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花娘见碧城怎么也不肯开门,就向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
一股奇怪的味道由门缝进了宅子里。碧城觉得困,就伏在案上歇息。
这时,花娘就带着刘昧破门而入。
“花婶,你这是。。。。。。”碧城惊慌失措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身上没有力气。
而沈氏因为忘记带荷包折返回来拿。
“沈姨。”刘昧瞧着愣住的沈氏嬉笑,“沈姨,要是你不嫁给我爹,花娘立刻就会把元娘行为不检的消息传出去。不贞是什么意思,沈姨应该很清楚。”
“母亲!”碧城睁大了眼睛,道,“母亲,不要相信他们!我们可以离开莲城,没有人会再这些的。”
沈氏无助地摇了摇头:“阿城,你不懂。你才十三岁,而不贞的名声会一直伴随着你到死。”她看向花娘,道:“花姐,我嫁。”
第 006 章 雨萧萧
沈氏出嫁那天烟雨朦胧,一顶粉色小轿停在了沈宅门前。
“是沈家娘子的闺女要嫁人啊?怎么是个妾?”
“不是。沈家娘子的闺女才十三。是沈家娘子要嫁人。”
“这样啊。。。。。。啧啧,沈家娘子可真是风流啊,都是要三十的人了。。。。。。”
在路人的议论声中,沈氏着一件家常的湘妃色长裙从沈宅里款款而出。她平静的望了一眼看笑话的路人,进了轿子。没有嫁衣,没有红盖头,没有凤冠。十四年前,她拥有一个轰动莲城的隆重的婚礼。而现在,不必了。
碧城站在沈宅门前的石狮子旁边为沈氏送嫁。她宁愿守着日渐年老的母亲和风光不再的宅子过一辈子。她在害怕。世上的薄情郎那样多,她只是愿得一心人。
沈氏掀起轿帘深深地注视着碧城,放下轿帘,眼里已经蓄满了泪水。阿城,好好的,要好好的。
路边的小孩没心没肺地唱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碧城则来到了城郊沈之烨的墓地。石碑边上杂草丛生。她弯下腰去拔那些杂草,知道双手被割得鲜血淋漓。
她伏在石碑上哭泣:“外公,为什么?请你告诉阿城,阿城真的是一个不详之人吗?”
“你……你的名字是阿城?”
碧城抬起头,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看着自己,急忙擦干了眼泪,红着眼睛气呼呼地问:“公子不觉得这样太失礼了吗?”
“是我唐突了。我……我是沈颀。”
“我又没有问公子你的名字。”碧城起身,拿起刚刚丢在地上的油纸伞,“这个给你。你身上的是蜀锦,可金贵着呢。”
沈颀却从袖中拿出一方手帕,递给碧城:“姑娘的发梢都湿了。”
碧城接过手帕细细端详,笑道:“绣的是菊花呐,谢谢。”
大概又过了十多天。郑家娘子告诉碧城,刘太爷的病好了许多了。很快,刘家就派人来接碧城了。
由角门而入,路过几个院子,就来到了沈氏住的云萃堂。
“七姑娘,里面就是十四姨娘的住处了。”侍女欠身道,“奴婢不方便进去,七姑娘请自便。”
碧城颔首算是道谢,就推来了院门。院子里不算大,不过只有一间主屋,连丫鬟仆妇也都没有一个。她满心欢喜地推开了房门,又快速地捂住了眼睛。
“刘……刘大人。”碧城正欲离开。
“站住!”刘全大喝一声,“沈氏,这就是你的女儿?”
“老爷……阿城还小,实在是不宜过早配人啊。”沈氏颤抖着说。
“呸!”刘全啐在沈氏脸上,“她能嫁给昧儿当二房是她的福气!要不是昧儿看上的太上不了台面,也轮不到你的女儿。”
“阿城,走!”沈氏使了个眼色,向刘全道,“老爷,求求你放过阿城……阿城真的还小……”
晚上,碧城在秋桐院暂住。
“沈家小娘子!”刘昧醉醺醺地推门而入。
“刘二公子,请您出去。”碧城正色道,“我打算歇下了。”
“正好!咱们一块儿歇息吧。”刘昧一步步地接近。
碧城在手边寻找着能防身的东西,最后从发髻上拔了一支碧玉玲珑簪指着刘昧:“你别过来……”
刘昧一个踉跄扑了上来……
“血……”地上是猩红色的一滩血。碧城试了试他的鼻息,吓得跑了出去。
云萃堂的灯还没有熄。
“母亲……母亲……”碧城小声的叩门。
“阿城,怎么了?”沈氏急忙披了外衣就来开门。
“母亲……我……杀了刘昧……”
第 007 章 恨离别
在沈氏的坚持下,两人回到了秋桐院。沈氏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任何不妥后,塞给了碧城一些首饰和碎银子:“阿城,走。无论天涯海角都随你去,不要再回来了。”
“不,母亲!那您怎么办?”
“刘全没有证据。”沈氏欲言又止,“阿城,忘了母亲,忘了在莲城的一切吧。你的父亲叫杨琰,在京城做官。要是你去了京城……就别找他了……走吧。”
趁着天还没有亮,沈氏雇了马车送碧城走。她还来不及多看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三年的地方一眼。
母亲,对不起……
“姑娘,去哪儿啊?”年迈的车夫问。
“京城。”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京城大街上车水马龙,没有人注意到碧城站在路口的迷茫。
她一抬头就看见了“玉绣坊”的招晃。
“姑娘这是要买什么花样的绣品啊?”一个三十五岁上下的妇人迎上前来。
“我……请问这儿……缺人吗?”碧城问。
妇人立马换了一副嘴脸,上下打量着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
碧城想了想回答:“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
“宁城姑娘啊。看样子才十三四岁吧?”
“是,我今年十三。您……不知怎么称呼?”
“你叫我沈妈妈吧。”她不耐烦地引碧城入了后院。
沈妈妈招手一呼“婉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就走上前来。
“妈妈。”婉儿明眸皓齿,一副安静的样子。她用余光瞧了碧城一眼,柔声问道,“妈妈,这是新来的妹妹吗?”
“还不是。婉儿,你仔细考考她。觉得不错就留下来吧。这丫头叫宁城。”沈妈妈打着哈欠就回房休息了。
“宁城妹妹。”婉儿温尔一笑,“咱们开始吧。天色已晚,宁城妹妹就绣个字吧。”
碧城思索片刻,在一边画了花样子,正是“清”一字……她剪去最后一个线结,把绣布递给了婉儿。
“真是不错呢。原本我还想着若是妹妹不识字可要多心了。”婉儿笑道,“妈妈应该已经睡下了,今晚咱们就暂且挤一挤吧。”
“多谢婉儿姐姐。”
“对了。妹妹是从哪儿来的?看妹妹的举止仪态……也不像是家里过不下去的样子。”
“不过就是家道中落了。”
“是我冒失,触及宁城妹妹的伤心事了。”
次日,沈妈妈就让碧城去了另一间房住下。
“怎么……这儿的房间也个个是不一样的……”碧城有些沮丧。
“这位妹妹,你以为每一间房都和婉儿的一样吗?”其他三个姑娘中的一个首先开口,“我姓顾,名丹娘。明元六年三月的生辰。”
“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是八年九月的生辰。姐姐叫我阿城就是了。”
“那是我姐姐。我叫杏娘,六年八月的生辰。”
最后一个心不甘情不愿地开了口:“严品如,七年四月。”
四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相互认识了,便闲聊起来。
“咱们玉绣坊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绣坊。还有一个与之齐名的,是欣绣坊。欣绣坊的朱妈妈与妈妈一直是不对付的。除了咱们这儿和婉儿那儿,还有三屋。有两屋和咱们一样是四人住的,还有一屋和婉儿一样是一人住的。那屋里住的是泠娘,咱们周国的第一绣娘。不过泠娘从不住在玉绣坊,只是定期派人来送绣品。所以她的屋子一直空关着。”丹娘介绍道。
品如却好像不高兴,道:“沈妈妈一会儿见你们在空扯,仔细不扒了你们的皮!”
第 008 章 会人心
丹娘脸上不怎么好看,只叫杏娘和碧城开始做事。
绣坊的重要绣活是由婉儿、玉娘、环娘、琯娘四人合绣的。正巧除婉儿的这三人又是亲姐妹。而碧城等四人因为绣艺比不得婉儿她们,只是接些不痛不痒的活计。至于那些寻常人家的活计,则由叫不上名字的绣娘来做。
婉儿领着玉娘姐妹把福儿画好的花样子细细看了几遍,又叫福儿改了几处。
“丹娘姐姐,婉儿姐姐她们在商量什么呐?”碧城小声问。
“是杨国公府老夫人寿宴要穿的衣服。”
“杨国公?”碧城心里激起莫名的涟漪,“是……杨琰吗?”
丹娘急忙捂住了碧城的嘴:“说什么呐?杨国公这样人物的名讳也是咱们可以时时挂在嘴上的?这位国公老爷是十二年前的状元郎,娶的是当今圣上的五公主呢。”
“状元郎……五公主……”碧城低下头,继续手里的绣活。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大概是在九月初的一个早上。
“品如这些日子倒是愈发长进了。宁城,你来的时候婉儿说是不错的,如今怎么瞧不出来?”沈妈妈高声问。
“许是宁城懈怠了。”品如答道。
就此,碧城心里生了疑。快到夕阳西下的时候,碧城在绣布上用红色的丝线穿过,又打了结。然后,就假装和往常一样离开后堂回房。
“妈妈,这是我今日绣的。”品如拿起一块绣布递给了沈妈妈。
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再过两年,你的绣艺定会在婉儿之上的。对了。你的这种针法怎么和往日里不太一样?”
“哦。是我忽然想起来家母曾经教过这种针法。”品如从沈妈妈手中拿回了绣布。
碧城清楚的看到,绣布的一角上赫然是一根红丝线。
“阿城。”丹娘见逼成躲在一边,就明白了七分,拉着碧城回房。
品如一进屋,就看见了丹娘的一副臭脸:“做什么?你摆脸色给谁看啊?”
“不要脸!”丹娘腾地站起来,扬手就要打品如,“柳品如,你还要不要脸?居然拿着别人的绣布说是你自己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