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猎清 >

第125部分

猎清-第125部分

小说: 猎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猴腮。”

    面对李掌柜的坦然,莫拉乎很直接的道:“李掌柜,明人不说暗话。如果李掌柜,真的了解漠北的情况,想必漠北猎户村老莫,李掌柜多少应该听说过吧?”

    此话一出,让刘兴华有些意外的是,这位李掌柜很快起身,一脸激动般道:“不知客官,可是剿灭清风寨悍匪歪脖子的莫英雄?”

    闻听此话的莫拉乎,也稍显意外的道:“看来李掌柜,还真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错,我就是莫拉乎。至于英雄之名,倒是百姓们抬举我了。

    想必李掌柜也清楚,漠北那边胡子众多,承蒙漠北乡亲抬爱,我打算组建一个民团护境安民。这消息,想必过不了多久,李掌柜便会知晓。

    只是李掌柜想必知道,要养活一个民团的兵,粮食自然必不可少。这段时间,漠北的粮价飞涨,我才特意想到,来瑗珲买粮,希望能少花钱多买粮。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啊!”

    明白有些事情,藏着也没什么意思。既然刘兴华把他推到前面,那莫拉乎也愿意,充当外人关注的对象。这民团,早晚都会传遍漠北地区的。

    一听这话,李长财也略显惊讶的道:“原因是这样!最近粮价,确实有些高。去年各地粮食产出都不高,加上一些地主有意屯积粮食,我们收粮的价格便高了。

    还有就是各地胡子作乱,每次运粮都需要聘请大批镖师押粮,相应的护粮钱也提高了不少。说到底,这粮价真不是我们这些卖粮的有意提高,而是成本真的高了。”

    明白要养兵,除了有枪有钱之外,粮食同样必不可少。如果莫拉乎所说属实,那这次莫拉乎采购的粮食一定不少。为了卖个好价钱,诉诉苦也是应当。

    这种套话莫拉乎自然清楚,很快道:“看李掌柜也是直爽人,我老莫也想早点买完粮回家。这次我带了五千两银票出来,李掌柜觉得能买多少粗粮?”

    一次性五千两的生意,对李家粮行也是笔大买卖。想到这李长财很快道:“既然莫英雄来买粮,又是专门用来保境安民之用,那我李长财自然要给个实在价。

    现在市面上的粗粮,最高已经卖到三两一石。就算我们粮行,对外的售价也在二两七钱左右。可莫英雄买粮,我可以降低两钱一石。五千两,二千石,先付一半,到付一半!”

    对于这个价格,莫拉乎倒有些意外。漠河城里的粮食,已经涨到了三两二钱一石。现在李长财给他的价格,优惠了七钱一石,确实便宜不少。

    在这时,刘兴华却开声道:“李掌柜,若是我们不用贵行送粮,掌柜还能优惠多少?”

    来的路上,刘兴华已经听过莫拉乎所说。象这种粮行,大宗买卖都会聘请镖师护粮。有点关系的,甚至会聘请清兵护粮。而二千石粮食,无疑是宗大买卖。

    刘兴华的插话,让李掌柜稍稍意外的道:“莫英雄,不知这位是?”

    先前与莫拉乎谈话的时候,他就好奇刘兴华的身份。为何有资格,跟莫拉乎平起平坐。最重要的,李长财能从刘兴华的坐姿上,看出他应该是军伍之人。

    先前刘兴华不出声,他自然不好多问。现在对方开声,那他自然想知道,这个看上去英姿不凡的年青人,到底是什么人!
第八十章 时刻准备着
    做为大清朝护卫北方门户的军事重镇,瑷珲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连接着通往漠河、呼玛的商业交道要道,来往北方行商的商贩,大多都需要入住此城。

    就连控制黑河另一面的老毛子,也是看出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才有意逼迫清廷划江而治。吞并了清朝历来的右岸国土,还垂涎着此刻依然属于清朝管控的左岸领土。

    也是清楚这里特殊的军事战略位置,清廷在此常设一位副都统,领兵训练防范对面的沙俄军队之余,也管理着这块苦寒之地的民生经济。

    从早上出发,傍晚时分才赶到这里的刘兴华,在江边待了许久之后。终于不再多做停留,跟着莫拉乎走进了这座,看上去还歌舞升平的瑗珲城中。

    看着守城的清朝兵勇,那懒洋洋的样子,刘兴华也觉得。指望这些兵勇守城,还不如指望母猪能上树呢!面对他们这一行十余人,带枪入城竟然不管不问。

    当然,也不是没管没问。只是打头的莫拉乎,甩出一锭五两的银子,这些兵勇便眉开眼笑般,目送着刘兴华等人入城。这贪钱的素质,令刘兴华更是皱眉不止。

    反倒是领路的莫拉乎,显得很平静的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钱买个平安买个自在,也是好事。这年头,当兵日子过的苦,当这种边城兵日子过的更苦。

    虽说来往城中,背枪的人不少。可真要这帮兵勇,有意上来找麻烦的话,我们少不了还要上衙门一趟。所以,花钱买路,在这大清朝那里都管用。”

    对于莫拉乎的解释,刘兴华也显得很无奈的道:“是啊!整个大清朝的守城兵,都是这种德性。这大清朝,又怎能不亡呢?算了,先找住的地方吧!”

    对这话莫拉乎笑笑不作答,此次他们来瑗珲城,想当天离开,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出来之前刘兴华等人就做好,在瑷珲城住一到两晚的准备。

    相比漠河城里,大多都是酒肆兼营客栈。这瑷珲城里,却有专门供行商投宿的客栈。里面有吃饭的地,也有住宿的房间,连喂马的都专门备着。

    看着莫拉乎一行十余人进店,门口的店小二笑的眼睛都眯起一条缝,打着秋讨好道:“几位爷是投宿的吗?小店有上好的客房,上好的酒菜,还请几位爷里面请。”

    望着一脸谦卑的店小二,充当领头人的莫拉乎,很快道:“六间上房,另外置办一桌酒菜,顺便把我们的马好好喂一下,喂精料。伺候好,爷少不了你的赏钱!”

    一听有赏,店小二越发的高兴,很快高声唱出莫拉乎所提的要求。店里的掌柜,听到来了一帮不差钱的主,自然也是分外高兴。

    随着莫拉乎让掌柜,找了六间相邻的客房,这才丢出十两银子交给掌柜。另外一直端茶送水的店小二,也被莫拉乎赏了二钱碎银子。

    有钱就是大爷,这道理在后世管用,到了这个时代同样管用。平时在村里,非常扣门的莫拉乎,到了这里却显得非常大方。这让刘兴华觉得,带他同行真带对人了。

    将马上一些个人用品提下来,刘兴华一行人背的枪,也引起不少食客的注意。这种崭新的快枪,很多食客似乎都认不出来。都在猜测,这枪到底是那国产的洋枪!

    听着这些人的讨论,莫拉乎也没过多理会,找了一个靠窗的大桌子,一行人便坐了下来。看着陆续端上来的酒菜,众人也觉得有些口水翻涌。

    就在这时,莫拉乎却将端菜的店小二叫住,询问道:“小二,爷想跟你打听几个事。这城里那家粮铺的粮多?如今城里的粮价又是多少?”

    先前得了赏钱的店小二,一听莫拉乎的话,立刻笑着道:“几位爷,想必是做贩粮买卖的吧?这城里最大的粮铺,自然是李家粮行,从来就没听他们铺子缺过粮。

    至于如今城里的粮价,倒比往年贵上不少。前些日子,一石粗粮要卖二两五钱银子。这个时候,怕是涨到三两左右一石吧!具体多少,小的还要问一个掌柜才知道。”

    听完店小二的话,刘兴华也稍稍有点皱眉。按他所了解到的情况,这粮价比漠河确实便宜些。可真要算上运输的费用,其实也没便宜多少。

    一石粮食,换算后世的公斤,差不多是九十公斤。九十公斤粗粮,换成一个五口百姓之家,只怕最多吃上一个多月。可三两银子,普通百姓一月怎么赚的到呢?

    这次刘兴华他们来瑷珲城,带了将近五千两银票。如果全部用来买粮,连二千石粮食都买不到。这多少令刘兴华觉得,这粮价确实有点高。

    这年头银子值钱,普通百姓买个东西,大多还是使用铜钱。所以,五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到了如今,只能买这么些粮食,刘兴华多少觉得粮价有些高了。

    而且这年头粮铺所售的粗粮,大多指的是玉米跟高粱之类的粮食。而大米跟面粉,一般都会被称之为细粮。而普通百姓,大多都以粗粮为食。

    等到店小二询问过掌柜,很明确的表示。如今瑷珲城的粮价,已经涨到二两八钱一石,离刘兴华等人预想的粮价,稍稍还是有些高了。

    在刘兴华的计划中,这次五千两银子全部用来买来。如果能买到两千石粮食,便意味着至少一年时间,他不会担心缺粮。现在看来,怕是有些计划不如变化了。

    不管如何,打听到瑷珲城的粮食价格,刘兴华跟莫拉乎心里也有底。甚至刘兴华有点恶意的在想,明天先去看看城里的粮铺。

    如果这些粮铺,都提高粮价赚昧心钱,刘兴华不介意当回飞天大盗,洗劫这些粮商仓库的粮食。这样一来,他兜里的五千两银票也省了。

    只是刘兴华清楚,盗取老毛子的东西,他不会觉得有任何内疚。可盗取本国百姓的东西,多少有些持强凌弱的味道。这也多少,有些违背他的道德底限。

    打听到粮食的价格,刘兴华等人在客栈用过餐,也没兴趣出去逛夜市。虽说这瑗珲城里有夜市,可夜晚还亮灯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烟花酒肆之地。

    不论是莫拉乎还是刘兴华,都不会想着去那种地方消遣。甚至随他们出来的葛依乎,虽说有些想去外面转转。可看到两人都不出门,他们自然不好单独出门。

    一行十一人,刘兴华单独睡一个房间。对于这种特殊照顾,刘兴华也没怎么谦让。毕竟,他身上存在的秘密,是不能让外人知晓太多的。

    回到房间的刘兴华,也没浪费时间。倒在床上,便闭上眼睛进入脑海中的仓储空间。在空间系统的陪伴下,不断推演着自己对未来的计划跟布局。

    将整个营地都带过来的仓储器,早就将原来军营中,所有的书本文字资料,还有电脑储存的电脑资料,都转化成仓储器的资料库。这庞大的资料库,也让刘兴华倍感兴奋。

    虽说这些资料,大多都是关于军事方面的。可其它类型的资料,资料库里同样储存了不少。这样一个如同百科全书般的资料库,令刘兴华知道时也是喜出望外。

    本身就是好学之人的刘兴华,只要安静下来,他便喜欢钻进资料库,学习各方面的信息。积累自身知识的同时,也不断修正着他对未来的布局。

    同时他也明白,这些资料将来有一天,足以改变这个时代跟这个世界。他目前所欠缺的,便是将这些资料中,很多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从理论转化成现实。

    另外还有营区,那些原本看上去,不太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拿到这个时代,完全能够成为工业母机般的存在。一旦将其投入使用,刘兴华的工业计划,便能快速发展壮大。

    本身就是机械能手的刘兴华,也期望不久的未来,他能拥有一块稳固的地盘。借助这些资料,还有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打造一个超越这个时代的工业基地。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刘兴华如今更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希望在将来,能将脑中的理论学以致用。带领不甘受列强欺凌的有志之士,提前拉响振兴中华的号角。

    不管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刘兴华都希望能多做一些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后世他常能听到的一句话。而此时的刘兴华,就是时刻为将来准备着!
第七十九章 界河边的叹息
    当刘兴华带着莫拉乎等人,享受着山林狩猎的乐趣,寻找适合炮兵训练的基地。远在清山风的梁老三,却被金矿那边传来的消息,吓的开始有些惊慌失措。

    自从占据清风山,他依靠黑吃黑,将前次损失惨重的几个胡子窝给端了。用抢来的钱粮,还有收服的胡子,将队伍发展到二百多人,也算漠河少有的大胡子了。

    出身巡防营的梁老三非常清楚,想经营好清风山,他除了必须兵强马壮之外。用来展现实力的军火,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兵马多了,枪支便显得尤其重要。

    以前跟朱老三的时候,有幸到过维克多的矿区。想到这个老毛子,似乎能搞到沙俄军方使用的二手制式步枪,梁老三便让人递话,重新搭上了这条线。

    对于维克多而言,有人愿意花高价,购买步兵团淘汰下来的二手步枪,他自然愿意当个中介商,从中谋取暴利。却无意得知,那批水连珠步枪的下落。

    其实梁老三也是有意透露这个消息,希望借老毛子的手,灭了这帮对他最具威胁的猎户。得知维克多带人去了猎户村,梁老三便显得非常高兴跟期待。

    可谁也没想到,维克多从猎户村回来,当晚便被不明身份的人击毙于矿区。甚至有沙俄的商人,带回维克多背后那位大人物,也授首的消息。

    当别人在猜测,到底是谁做出这么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时,梁老三却敏锐的感觉到,这事除了猎户村的新当家人,应该没有第二个。他这样怀疑,也是有根据的!

    前次被押到官府的清风寨胡子,跟朱师爷讲过清风寨如何被端。从这些胡子的交待中,清风寨实际上,是被刘兴华一人给端掉的。

    现在维克多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到过猎户村当晚就死了。若说这事,跟刘兴华没一点关系,梁老三肯定不信。

    现在他所担心的,就是刘兴华知不知道,是他将消息透露给维克多的。如果刘兴华知道,那么接下来,清风寨免不了承受第二次攻击。那他能防住吗?

    意识到这点,梁老三立刻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