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读沙 >

第57部分

读沙-第57部分

小说: 读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是不是曾经下过刺杀刘睿的命令?”海哲貌似鼓起勇气的说道,并偷眼看了看太子的表情。

    太子听到此的表情明显僵了一下,可是聪明人说话从来开门见山,“你是我公叔,又是我朝的肱骨大臣,别人不能告诉,你却无妨。不错,是派人做过此事。怎么了?此事被北族知道了?”

    “哎!。。。”海哲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和殿下糊涂啊,如何敢为此事啊?如今何止是刘晃知道了,我还亲眼看到刘睿了!”

    太子眼神陡然一缩,“他果然没死?!难道是北族事先知道了?不然我派出的几百人怎么会一个都没回来?”

    海哲看见太子还在纠结在杀刘睿的问题上,不仅急道:“太子!现在不是说杀刘睿的时候,而是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太子经这一说才转过神来,深舒了口气,请教道:“公叔以为此事如何处置妥当?”

    海哲略加思索的问道:“此事是不是要禀明皇上知道的好?让他裁决?”

    太子大手一拦。说道:“不必,现在父皇高卧不便处理政事,你还是直接告诉我吧。”

    “此事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海哲郑重地说道。

    “何人可做?”

    海哲请拉起自己的衣袖,示意道:“绣衣使者。”

    海蜇此话一出,纵然是太子也觉牙根一凛,明显的犹豫了起来。

    “太子,与北族相盟关乎国策啊,此事已然露骨,而北族却至今一言未发。说明他们也是想让我们找个人给他们个说法啊。死邸海冲一人,而换来永固之盟友,此利当图!”

    太子深重的看了海哲几眼,将茶杯向旁边推了一下。好似下了重大的决心似的,“你去办这件事,我自会给父皇一个解释。”

    东海国,绣衣衙馆。

    一众士卒由海真亲自率领冲进了衙馆。

    “尔等何人?也敢带刀兵私闯绣衣衙馆?”

    迎接他的就是海真的一马鞭。海真厉声令道:“我奉太子诏令擒拿邸海冲,敢阻拦者斩!”

    海真这凜人的气势完全将冲出来绣衣衙兵震住了,人们不由自主的让开一条道路供海真等人过去。海真刚过。邸海冲就领着人出来了,“海参令。你带甲士所为何来?”

    海真怒目剑指道:“逢太子令擒你!”

    “呵呵呵。。。”邸海冲好像遇到了十分好笑的事情似的,待得片刻终于笑完了才说道:“海参令,我想你搞错了吧?你即是陛下的御前带刀参令,我想应该知道我绣衣使者成立的规矩吧?我们是直逢皇命的,无圣旨邸某是不会就范的。”

    “哈哈哈!”海真也学他嚣张的笑了起来,不过他的笑更像是说白。“邸大人,我想你应该明礼。国,乃父子之国,父子相承皆为君令,你可不要抗捕。来人,拿下!”

    “我看谁敢?绣衣衙兵何在?”邸海冲怒目而睁,一把把旁边衙兵的佩刀拔了出来,这一下可给衙兵长了志气,众衙兵纷纷拔出佩刀竟然跟海真等人对峙起来,大有海真敢动邸海冲一下就把海真大卸八块的意思。对峙的时间并没有太长,只片刻海高便又领着约莫两百军士冲了进来,大喊道:“吾逢太子及阁议省令,领军捉拿绣衣总使邸海冲,太子有专杀令,敢拦着斩!”

    海高的强势到来并没有改变绣衣衙馆的强硬态度,紧接着又来了一对衙兵增援,这是明摆了不买太子的帐了。

    “哼,海领军,没有皇帝的敕令我是不会跟你们走的。”邸海冲讥讽的说道。

    海真眼见情势不妙,赶紧改变策略,对着众衙兵喊话道:“各位衙兵兄弟,你们应该看清楚现在情势,太子有专令,只问邸海冲一人与他人无关,你们不要被他指使,免得日后祸及自身!”

    邸海冲看着刚刚来了气势的衙兵现在好像又泄了点气,赶紧鼓舞道:“兄弟们!不要听他胡说,他们海家位高权重,他海真又多行不法,我绣衣衙馆乃皇帝钦命,只逢皇帝封赏责罚。他道是有太子专令,可是谁又能知道在皇帝卧病期间不是他们海家劫持太子欲图专政朝廷呢?”

    “哈哈哈,好好好。邸大人真能靠这番话混迹朝廷数载,能做到位极人臣举国恐惧你也不枉此生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四方共坐,拟定山南新秩序
    就在双方坚持不下的时候,海哲适时的出现了。事实证明,大领导的才能和威慑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岂及,果然海哲的出现立马就让情势发生了根本逆转。

    海哲如一个战神一般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也不等众人反应,直接拿出一张黄帛,大声喝道:“天子敕令,专拿邸海冲,余者不问,敢包庇者同罪论处!”说完,话锋一转,面色柔和了很多,接着又对其他对抗的衙兵说道:“诸位大人,尔等皆为绣衣,位及人臣,当思官爵来之不易,我还是劝诸位,三思后行,不要让我此次的缉拿变成清剿!给我拿了!”

    果然,衙兵皆不敢再动,一个个直愣愣的看着禁卫军将邸海冲拿了起来,邸海冲大呼道:“你口口声声说我有罪,我到底有何罪?凭甚抓我?”

    “哈哈哈哈哈。”海哲发出一连串阴异的笑声,待得禁军将邸海冲压到跟前时,海哲嚣张的大声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邸大人可还记得当日十里亭外的得意时光?”邸海冲明显的愣了一下,之后便是拼命的挣扎,歇斯底里的大声喊道:“海哲老贼,你这是公报私怨,我悔当初没以不法罪灭了你!”一直到邸海冲被拉出衙门口还大骂海哲不断,海哲只是默笑不语,而后跟绣衣们大概的行了一礼便告辞了。

    出了门,海真凑过来小声问道:“父亲,此次分明是太子为示好北祖而杀邸海冲,父亲为何表现的如此嚣张?恐怕使世人有父亲报私怨之嫌。”

    海哲侧首看了自己的这个儿子一眼,依然是小声回道:“你还太年轻,当然不知道我之用意。太子威武圣明,励志做有道明君,即为明君又岂能有污点?绣衣是皇上。太子的父亲亲命的特殊机构,成立数年恶贯满盈,而诛杀绣衣的大事怎么能让太子做呢?他做了便是打他父亲的脸,就是要灭绣衣,也得等到皇上仙逝之后。明白了吗?这官场上的事你还是要多学啊!”

    海真听完,愣愣的点了点头,好似是懂了似的。

    夹关,北祖刘晃中帐。

    “北王,刘御使(即刘睿,因特派省亲顾为特派御用大使)之事。皆出自此人之手,此人为绣衣统领,有擅杀皇族以下任何大臣的大权,并杀前不报。故,其私认为刘御使不能为朝廷用,擅起杀之,如今陛下知后甚是恼怒,已经将其杀了,并决心彻底清查绣衣。还望北王勿以此小人劣行坏了两国盟好。这非我皇所愿!”东海国的使者捧上了邸海冲的首级说道,并递交了东海皇帝的致歉国书,及赔礼账单。

    刘晃将所有的东西看也不看的推向一边,面色凝重的说道:“我族屡遭大难。多舛凄凉,我实在是很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会又一次的发生。我很痛心,这简直就是亲者痛仇者快,可是贵国又一直是我族的坚定盟友。我相信此事只是一个误会,请你回转告你家皇帝,他的歉意我领了。也请他放心。我依然还是会做他的坚实盟友的。”

    “那我就先谢过了。”东海使者一躬到地的行了一礼,然后暗暗的为自己庆幸了一把,就要出去。就在这档口刘晃却伸手抓住了这个使者的袖口,满面和气的说道:“哎呀,上使不急去,我还有话未与使者说呢。”

    东海使者满脸惊讶的问道:“却不知大王何事?要与在下说道?”

    “呵呵,无甚事,只是想问问贵使一件旧事,当年东海皇帝答应我北族内迁,却不知如今可还能兑现否?”

    这话一出,东海使者先是愣了一大会,而后明显的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说道:“此事大好事啊,我料想皇上必定乐意答应,只是在下官微,不能做主,我当快马回秉内廷,大王只等静坐佳音即可。事不宜迟,在下先退。”刘晃乐呵呵的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使者的退去。

    使者刚走,刘睿便被人抬了出来,“叔父,你真的要去东海国给的封地吗?”

    “不去又能如何?我们北族太虚弱了,没有能力再供养魏国遣回的族人了,现在只能先依靠他们了。”刘晃的面色又漏出了惯有的深沉。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磋商,四国终于基本达成共识。北族退出夹关,但是魏国也必须将白庸关退还给东海国。魏国同时向东海国、北族给予巨额赔款,并全面核实己国北族人口,两月内全部当归其回国。魏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让步,是因为合约里同时严格的规定了四**队的数量,除正当防卫的兵力外,主战兵力不得超过五万人,并互派军监使预防一方不执行合约,当然如果一国有难其他国是必须要出手相救的。此盟约开创了盟约限制兵力的先河,不过新国指定是不大愿意的,因为这场仗本来就跟新国无关,可是新国代表还是在上面签字了。此合约最大的漏洞便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再介绍复燕势力,所以也就为日后各国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可是不管怎么说,毕竟山南三国都达成了一个一致协议,难得的和平也终于光顾了各国的百姓,虽然只是暂时的,但是也让人倍感温馨。

    东海国,庙堂之上。

    海哲将签署的盟约递交给了太子,东海皇帝自上次闻兵败噩耗吐血昏厥后,便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爬起来呢,所以现在东海军、政、外交都已经是太子独自裁决了,现在的太子俨然就已经是东海国的皇帝了。

    太子接过侍官转递的盟约,看也没看只是将它放在了一旁。“公叔,你前来信说北族有意牵往我国,可是不知这许多天怎么也不见北族使者来呢?”

    “哦,太子殿下,臣亦想向您奏禀此事呢。”

    “哦?那你快快说来。”太子急迫的说道。

    “额。。。”海哲明显故意的露出了难言之状,太子何其聪明,当即会意。

    “诸位大臣,你们还有何事?无事我便要去看望父皇了。”太子说完便要起身,陛下一个大臣赶紧出列奏曰:“臣有事奏!”一边说一边赶紧拿出奏折。“东海彭珊岛有海贼据岛为患,东郡沿海不宁,望太子斟裁!”

    “东郡?东郡不是有田勇统管吗?这么点海贼还能难倒我田老师吗?”太子明显不耐烦的说道。

    “臣要说的第二件事便是这个,田勇因为家事忧愤成疾,已经多日不能理事了!”

    “什么?田老师病了?”太子的态度突然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急切的问道。

    “他女儿也就是原白庸关守将王会之妻,数月前突然不知所踪,所以。。。”

    “田老师病情如何?马上传旨若是病情加重可回京城疗养,不需汇报。”太子直接打断那位大臣的话下旨道,紧接着太子又说道:“海贼一事先由东郡海事总兵负责。无它事诸臣皆退吧。”

    说话转到了內殿,太子连朝服都没来得及脱便向海哲问道:“公叔快讲,北族到底何意?”

    海哲顿了一顿,说道:“臣以为此事不太妥当。”

    “哦?公叔何出此言?以前这不是我父皇定的国策吗?我记得当初公叔也是积极支持的啊。”

    “当初正是因为不够了解北族的实力所以才会支持,而现在了解了臣的心里终究还是崎岖了些。当年刘晃带北族北逃,全族兵力相加不过五万,而今不过数年却能聚了七万之众,南制泱泱魏国,鼎力于无边大漠。实魏国所惧者。北族也。

    如今魏国兵败,答应释放所有境内北族之人,粗略估计,亦有二十万众。若是让北族再将此二十万众完全释然之后。那当何其嚣嚣也?我认为刘晃早不服软晚不服软,偏偏这个时候服软,我看他是想借我国之力,展其嚣嚣之志!”

    太子听后也陷入了沉思。来回跺了两步也一时拿不定主意。过了片刻之后才对海哲迟疑的说道:“刘晃当非此类人种吧?我记得当年他北逃之后曾言过,拒绝改姓,是因为当年老魏皇对其有恩。虽为北族。亦当有比中原更巨之大义。单凭此语亦可看其深明大义之处。况且,我国西北惨败,几无力据守,魏国此次宁割地也不给白庸关,可看出其亦有东出之心。我想,只要魏国一天不亡,北族也绝不甘心再看到魏国做大,毕竟双方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太子一番头头是道的分析直听的海哲欣喜万分,“太子有如此远虑甚老夫远矣。可是如果北族内迁当封何职?应划何地?是否是按当年部署?”

    太子这才知道原来是海哲在试探自己呢,“嗯,不过封地不再是以前中山国之地,改为西北境。爵位由以前公爵升为王爵。”

    “好,我马上去办。”

    北风寒做衣,苍鹰难飞高。转眼间北境已然步入了冬节,明显人们的外出几率变得少多了。人们在早上的寒风下只有躲在帐内围在火边,喝着自家制的马奶酒,做着属于自己的醉生梦死。如此的低温下正常人还是可以正常的过的,可是对于刘睿来说今年这个冬季可能更加难熬。

    无涯无离二人搓着手掌钻进了帐篷,本来他们这些修武之人对于这点冷温是完全不屑一顾的,可是介于不让自己太过另类,也只好跟着大家一样学着搓手掌了。“怎么样?”无涯问道。

    此时的刘睿也只好报以苦笑。

    “你现在必须赶紧跟我们去天道山了,你的强势愈来愈重,这里的天气也愈来愈冷,恐怕你熬不过整个冬天。”无离都在为刘睿着急了,而刘睿却还是没有多少积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