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家旗再扬 >

第17部分

家旗再扬-第17部分

小说: 家旗再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如果要说自己挖得快,挖在了马家的前边,如果叫他知道了他更绕不了他。再说了,自己还是他本家二叔,一句瞎话也不能说。这事,可真把他给愁坏了。幸好,他回去之后,鲁含没有问起他,于是,他也就没说啥。

    来鲁家烧纸的人真多,一屋两院子,人挤人,连下脚的空都没有。流水席,吃了一番又一番。早晨饭吃完了,一会儿,中午的又接上了。还好,一点差错都没有。凡是来烧纸的人,都坐上了席,吃上了饭。这事对鲁华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多大的场他没经过?这时,他的心里又好受了一些。

    行礼,记账,烧纸,吃饭,一道道程序进行完毕,就等着出棺这一节了。可是这一节很重要,大部分人是得跟着后送的,也就是得等棺材下地,把坟子埋上,后送的人才能回家。要不,是不能离开的。来烧纸的人看看主家还没有出殡的动静,就三五成群地聚到了一起,有的看戏,有的啦呱。反正来的人都不外,都是亲戚。亲戚理道的在一起啦啦也不错,交流交流感情,弄巧了还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互相帮衬一下。人在世上,谁能不用着谁?于是就拉呀说啊,先家里后家外,家里家外的呱啦完了,再啦国内大事,国内大事啦完了,再啦国际大事。这些事情啦完了,鲁家还是没有出殡的意思。于是,人们再找话题啦。这时候,往往没有多少正话了,都是东扯葫芦西扯瓢的事。人们从太阳的正午,啦到了太阳偏西。话实在是没有说的了,就大眼瞪起了小眼,像瞅鳖蛋一样,瞅了起来。

    别说来烧纸的人急了,就是大老执鲁华发这时侯也急了。他又看了看表,这时,表针已指向了四点半。他真闹不明白,鲁含为什么迟迟不发丧?有什么意思吗?俗话说,入土为安。只有棺木下地了,死者安生了,活人才能跟着安生。他不由自住地抬头看看天,这时,瓦蓝的天空已布上了云彩。他想,老天可别下雨?

    鲁含迟迟不出棺,是有说法的,也就是孙先生在密码五上要求的。密码上写得清清楚楚,两家送殡,鲁家后葬。后葬是什么意思?就是在马家的后边送葬。马家不先出殡,鲁家是不能先出殡的。

    那天,孙先生给他写的密码五,正合他的心意。后葬,除了对鲁家后代好处多多之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叫全村人看看鲁家的阵势,看看他鲁含给他爹买的棺材有多好。他给他爹买的是六六天桐的棺木,马继成给他娘买得是四五的棺木?她那个棺木能和他爹的棺木相比吗!要比的话,还能叫棺木吗?他当时想,马家一出殡,他就紧接着出殡,叫大伙好好地看看好好地瞧瞧,什么是好棺木?怎么样叫孝顺?通过这一看一比,不把他马家比败坏才怪?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马家怎么还不出殡?这时,鲁含也沉不住气了,他叫两个喇叭班子和文工团的演出暂时停了下来,他支楞起两只耳朵仔细地听了起来,一听,马家那边的喇叭班子还哇啦哇啦地吹着,这说明他们那边还没出殡?他心想,马继成这小子怪能沉住气的,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出殡?他回到棺屋,看看孙先生,此时,孙先生的脸通红,正歪着身子打盹呢!
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七)
    其实,鲁含哪知道马家的道道,就连孙先生也没有给算出来。为这事,鲁含对孙先生给写出的密码,大打折扣。

    马继成自从他娘死后,别的都没有多想,唯一多想的就是他娘那合不上的眼睛。为了让他娘能合上眼,他考虑了一夜,决定暂时不把他娘下葬,用石材把他娘坵起来。

    把棺材坵起来,是有说法的。也不知这说法对不对,对不对的不要紧,反正没有人去考究。道理上只要能符合这说法,就能把人坵起来。

    说法一,一年内,一家不能死两口人。如果,死两口人就不吉利。假如,真的死了两口人,哪么死的第二个人就不能下葬,只能把死人坵起来。待以后合适的时侯再下葬。

    说法二,人死后不能死不瞑目。如果死不瞑目,说明死者有很大的冤屈,待以后抓住凶手了或者给死者平反昭了雪再下葬。

    说法三,死去的老人,如果心愿得不到实现,死不瞑目,也不能下葬,得把死人坵起来。待以后儿女们为她实现了心愿再下葬。

    早晨,马继成突然改变主意,不想把他娘下葬了想把他娘坵起来,就是缘于当地坵人的第三种说法。

    当时,他一和他舅说,他舅就咂嚰起了嘴,显得不高兴的样子。不高兴的原因,是他舅怕人说闲话,人死了不埋,坵上。在农村坵人,一般也不会这样做的,除非情况很特殊很特殊。后来,刘泽汉觉得外甥说得有道理,一下子就想通了。他认为马继成这孩子有志气,这也是他姐刘泽兰的心愿。同时,他也认为马继成许下的诺言一定能够实现。结果就同意了。

    马继成改变计划,不土葬他娘,十个打框的人没挖一铣土,就被撤回来帮助搬砖砌起了墙。为此,就引起了鲁华发的误会。上午,他骂人就是他看到给马家打框的十个人到那没多会就走了的缘故。明明马家一铣土没动,他非得说人家挖好了不行?可怜十几个给鲁家出力干活的人,不知道是那丸子药,就被他骂得狗血喷头。真是应了哪句老话,哪庙没有冤死的鬼?

    用砖头坵起棺材,是一个很讲究的事。不讲究不行,特别是过去死了人,又不火葬。如果,把死人直接地坵了,到了夏天,那臭味是活人受不了的。人如果是被死人的臭味熏着了,得趴在大粪上闻它个三天三夜。否则,是吃不下饭的。现在不同了,人死后都先下火葬,根本没有臭味了。马继成的娘虽然下了火葬,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他想,把他娘坵在后院里,不知要等多少年再送殡?如果坵不好,鼠钻虫咬,是很麻烦的。所以,他翻来覆去地要求建筑队头头,墙要垒好,墙皮子要泥好,不能有半点闪失。为此,建筑队的头头可认真了,干活像绣花一样仔细,生怕主家生气不满意。哪怕砖头上有一个小窟窿,他也要换掉重来,那样干,就耽误工夫了。棺材从下午一点整就被抬进了垒邱子的基础里,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上垒,非常麻烦。为了热闹,马继成没有叫喇叭班子走,像送殡一样在那儿呜哇呜哇地吹。那些来烧纸的亲戚朋友也像送殡的一样不走,在那看热闹。可这一切,鲁家不知道啊,直到快六点了,马继成将他娘坵好,喇叭不响了,鲁含才知道真情。这下,他可气死了。不是骂这个就是怨那个。

    骂人有什么用,还是得送殡?这时候,老天爷不架势了,黑起脸,给捣起了蛋。刚才,还是薄薄的云层,丝丝喽喽地能看见蓝天,现在不行了,云层厚得像棉被,乌云倒岸地卷了过来,远处还不时的电闪雷鸣。

    大老执鲁华发真急了,两眼通红,嗓门有多大,他就喊多响:“各位亲朋好友,帮忙了,动作快一点,赶紧地路祭。在下雨前,一定要把人送下土。”

    两个喇叭班子狠命地吹了起来。

    儿子,儿媳妇,孙子,一帮子孝子贤孙开始路祭。

    侄侄,侄媳妇紧接着路祭。他们路祭完了,鲁华发还想喊死者的外甥,外甥媳妇等等,这时候,鲁含生气了,嫌他心里没数。他铁青着脸,吼道:“别喊了,也不看看天?”

    鲁华发不敢喊了,接着道:“各位亲朋好友,由于天气不好,我们不路祭了,下面出棺。”

    “起杠!”鲁华发看看抬棺材的二十多个人都上了肩,就大吼了起来。

    二十多个人听到吼声,挺起腰杆,走了起来。也就是走有三四十步的样子,人们就走不动了,棺木太沉。无奈,鲁含再转过头来跪下,给他爹磕头。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要多费劲就多费劲。起先人们还能走三四十步,到后来,只能走十了步了。

    鲁含哭着,怨着。他再怨也没有法,那六六天桐的棺木重啊!天滴溜溜地要下雨,谁不想走快一点,可是走不动啊!他这时又后悔了,后悔给他爹买了这么重的棺木。假如,棺木轻一点,人也能走得快一点呀。后悔有什么用?正像人们说得那样又想好又想巧,买个草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老天真不给鲁家面子,说下雨就下起了雨。看热闹的人,一下子都跑得精光。大雨点子,霹雳啪啦地砸在地上,一笑会儿,那路就更不好走了,人的脚上沾得都是泥,走不几步就得停下来歇歇。一行人,慢慢悠悠地走了有两个多小时,才到墓地。由于地上湿滑,几十口子人齐帮忙,才把棺木放了下去。放好棺木,铺上席,鲁含冒着雨就大喊了起来:“爹,躱土。爹,躱土。爹,躱土。”他喊了三声后,人们就往棺材上埋起了土。

    往棺材上埋土,就没有孝子的什么事了。于是,鲁含和孙先生就往回走。两个人浑身淋得湿透,像落汤鸡一样。走着,走着,鲁含就埋怨起了孙先生,他不阴不阳地说:“孙先生,你算得有点不准啊?”

    “什么?我没算准?”孙先生一脸的不服气。

    “马家什么时候出殡,你怎么不知道?”

    “我是给鲁家算的卦,又没有给马家算。”孙先生一句话,把鲁含给堵了回去。

    鲁含不甘心失败,又没理找理的说:“马家送殡也和鲁家连着呀?”

    “马家还和一个村的人连着呢?”他用手从脸上往下摸了一下雨水,说:“下雨,我算准了吗?”

    “算准了。”鲁含的脸笑了笑说:“孙先生,你真是神机妙算。”

    孙先生的脸,也不那么本了,说:“别说亲戚理道的,就是外人,我也从不给谁胡扯。”

    “那是,那是,表叔。”

    “你们鲁家的大老之执真不会办事。”孙先生不好意思直说鲁含,转弯抹角地说起了鲁华发。他说:“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连他马家什么时候出殡都不知道,这不是笑话吗。”

    “是失误,是失误。”鲁含说完这句话,赶紧地差开了话题,问:“孙先生,你说马家,为什么把他娘坵了起来?”

    孙先生略想了一下,说:“可能有原因。”

    “什么原因呢?”

    “我是外地人,不知背景,我一下子也说不上来。”孙先生不想再参乎这件事了。

    “他这一坵,可把我们坑坏了。”他说:“要不,哪能等到这会,被雨淋得给落汤鸡似的。”说完,他叹了一口气。

    “提前两个小时下葬多好,下雨前连坟都圆完了。”孙先生看了他一眼,说:“下雨淋新坟,冕辈出贵人。”

    “我们鲁家算不算雨淋新坟?”他担心地问。

    “你们鲁家不算。”

    “为什么?”

    “雨都下老会了,你爹的棺材才下土,那不能算?”孙先生给他喝起了后悔汤。

    鲁含不吱声了,懊恼地了不得。

    两个人,从此不吱声地往前走着。

    雨越下越大,二十几个举重的人丝毫不怕,一小会的功夫,坟子就被堆成了样子。鲁华发一看差不多了,就喊了起来:“停!停!”

    埋土的人,不知是那丸子药,都齐刷刷地看向他。有的人看他一眼,不当回事,又干了起来。

    “你们没长耳朵怎么者?”他又发起了火:“不干了,收工。”

    牛大力说话了:“鲁总,这坟子还没堆好呢!”

    “你不看看天,雨下这么大了,堆,堆什么?”

    “鲁总,我们举重的人,可不怕下雨。坟子堆不好,我们是不能收工的。”他说得很诚恳。

    “你们不怕下雨,我们怕。谁要是被淋病了,你负责。”鲁华发瞪了他一眼。

    “你们怕下雨,你们先走吧!我们在这儿干。”

    “我说不干就不干,你在这儿咯索啥?”鲁华发一脸不高兴地样子。

    “那我们的工钱呢?”牛大力担心举重出力的钱被扣。

    “钱,还能少了你们的。”说完,鲁华发白瞪了他一眼。

    “鲁总,我们不去吃饭了。”你现在就把钱给我们吧。

    “那也行。”鲁华发从兜里往外掏钱,他边掏钱边说:“打框的八百块钱,我得扣。”

    “什么?”牛大力两只牛眼瞪了起来,生气地说:“你凭什么扣我们八百块钱,我们哪一点干得不好?”

    “你们打框,没有马家挖得快。”马正耀还是坚持刚才的意见。

    “鲁总,到现在你还在骗我们,你觉得我们出大力的好骗,是吧?。”他唾沫星子满天飞,脸本着,说:“我问你,马家今天打框了吗?”

    “打了。”他底气不足地说:“早晨,马家不是来了很多打框的人吗?你们也都看见了。”

    “鲁总,你说打了就打了。那咱们到马家的坟地看看去。”牛大力把手里的工具一扔,说:“要是今天马家打框了,我们一分钱不要,还倒找你们鲁家八百块钱。”说完,气得走过来,用手拉鲁华发。

    鲁华发一转身,躲了过去。说:“你想干嘛?”

    “我不想干么,只想到那边去看看。”牛大力两眼瞪着他。

    “要钱,就这态度?”鲁华发有点发秫。

    “你不给不要紧,我们找孝子去要。”他一招手,对大伙说:“走,找鲁含去。”说完,带头走了起来。
第四章 听谁的喇叭吹得响 (八)
    这下,鲁华发吓坏了。他想,如果他把这件事捅到鲁含哪里去,他非挨熊不可。挨轻了,都管换。鲁含为送殡的事都气死了,正找不到茬口撒气呢。他想,他可不能当这个出气筒,叫魯含熊他。于是,他就软和了下来,说:“老牛,你回来,我这就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