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盗墓高手 >

第125部分

盗墓高手-第125部分

小说: 盗墓高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来西亚的媒体还刊登了其中一张照片。照片显示,这枚足印长约45厘米,呈三角形。

    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柔佛分会负责人说,报告说在鱼塘附近还发现了大脚怪的毛发。根据被折断的树枝判断,大脚怪身高可能在三米左右。

    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此前就曾有人报告说在这一公园里发现了大脚怪。

    该报道还说,在东马来西亚的一个人猿保护中心,有一种红毛猩猩酷似“缩小”后的“大脚怪”,年长的“母亲”约长1。70米,年幼“女儿”娇小不足一米,毛发猩红,据说基因的98。5%与人类一致。

    自从1811年,探险家大卫·汤普逊称发现了巨大的“人形脚印”之后,人们就以“大脚怪”来称呼这种怪兽。

    从此以后,关于发现大脚怪或其脚印的消息络绎不绝,真假难辨。

    关于我国神农架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国家为此还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进行考察验证,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什么结果。

    197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牵头在神农架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这次调查会集了全国各地100多名动物学、人类学等有关专业人员,历时8个月。

    考察除了听到一些目击者的描述,收集到一些所谓的毛发、粪便之类的证据外,没有见到任何“野人”踪迹。

    而且这些毛发、粪便等,也不能真正证明野人的存在,有的毛发被证明是其他动物的,有的甚至被发现是人类染色的头发。

    针对这些“大脚怪”的传闻,有人质疑:“如果有人对我说野人的事情,我一定会反问一句‘传说中有各种各样的野人、红毛鬼、大脚怪等等,为什么只有目击或脚印,而毫无例外地没有一例获得**(或者是尸体)样本?”
第234章 夜帝的传说
    安叔说∶“这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你们说的国外那种大大脚怪吧!”

    我用电筒一照,说∶“这上面画的不是大脚怪,还会是啥东西?”

    安叔点点头说道∶“我看是喜马拉雅山上面的夜帝!”

    “夜帝是啥东西!”我跟杨子摸摸脑袋表示不懂。

    安叔说,夜帝就是常说的那个喜马拉雅山雪人咯!我们点点头原来是那东西,那不是一个传说吗?

    不过看这上面的雕刻,那些传说不一定是假的,因为关于喜马拉雅山雪人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了。

    喜马拉雅山雪人,是一种界于人和猿之间的神秘生物,早在1898年便有人追踪过它的足迹。1972年,一些生物学家发现过雪人的足迹。

    在六十年代初期,尼泊尔政府立法保护雪人,禁止捕猎。关于雪人是否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但是1974年在尼北部纳木切巴扎以北两天行程的马切尔摩小村落里,一个谢尔巴少女受到过雪人的攻击。雪人还杀死了5头犏牛。当地警察证实了这次报道。

    所有报道均说,雪人的侧面影像如一个强健的男人,高1。4米,太阳穴较深,周身褐色皮毛。它的脸呈黑色,无头发,宛如猩猩。

    头略尖,走路用双腿,但奔跑时用四肢,非常迅速,在森林中栖息,常到雪山和冰川活动,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从公元前326年起,世间就开始流传关于雪人的种种传说。在人们的印象里,雪人时而仁慈、温柔,时而凶猛、剽悍。

    1953年12月31日,一支英国探险队全副武装地到达了印度,准备前往尼泊尔,寻找神秘的庞然大物雪人。

    六个月前,首领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丹增诺吉,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曾经发现过巨大的脚印。

    他们坚信:雪人一定会再次出现。雪人是一种介于人、猿之间的神秘动物,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确切的雪人标本供人们研究,关于雪人的传说材料远远多过实证。

    通常雪人被称作“夜帝,意思是居住在岩石上的动物。喜马拉雅山雪人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分支。

    1975年,一名尼泊尔夏尔巴族姑娘像往常一样在山上砍柴,远处有一头凶狠的雪豹已经悄悄跟踪她十几分钟,姑娘却一点也没有意识到。

    雪豹突然发起猛攻,没想到,一个像凶狠雪人的红发白毛动物冲出来,和雪豹殊死搏斗。姑娘这才得以逃回村子。

    另一个雪人救命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当时加尔各答维多利亚纪念馆的馆长奥维古上尉单独在喜马拉雅山旅行,突然遭遇了强劲的暴风雪。

    强烈的雪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他怀疑自己患上了雪盲。没有任何措施可以呼叫救援,奥维古只能等待着自己变成僵硬的尸体。

    就在他接近死亡时,觉得自己被一个近3米高的动物掩护住身体,保住了性命。慢慢地,自己意识清晰了,那个大体动物又神秘地消失了,临走还留下了像狐臭一样的味道。

    尽管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究竟有没有雪人争论着,却从没有停止过寻找雪人。

    1848年,中国西藏墨脱县西宫村桑达被雪人抓死,留在他身上的气味臭不可闻。1951年英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拍下第一张雪人清晰的脚印的照片。

    这脚印是在坚硬冰面的薄薄一层雪上留下的,长31。3厘米,宽18。8厘米,拇指很大向外张开。

    1960年,埃德蒙·希拉里又一次联合著名作家、冒险家黛斯蒙德·道伊格组织了一次探险。他们带上了价值上百万的装备,希拉里甚至在寺庙里接受了喇嘛送给他的雪人的一块带发头皮,同时还带回来了两块身体其他部分的皮毛。

    但是经过检验,所谓的雪人头皮80%是由羚羊皮仿制,但是却和羚羊皮毛发的色素粒子排列不同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现今发现的最早记载了喜马拉雅山雪人的文献资料是来源于古蒙古的一本古书。

    古书上绘制了喜马拉雅雪人的形态和相关记录。其中的资料表明喜马拉雅雪人与人类的沟通有200年之久。

    据英国人类学者伯·斯·皮格尔的报告,有些舍尔巴族猎人曾在雪人醉倒之后捕获过它们。猎人向皮格尔描绘说,其中的一头高约3。5米,挥身披毛,头发垂至眼睛,但脸部无毛,露出浅色的皮肤,同猿猴的相貌差不多。

    它宽肩驼背。长着一双很长的手臂。身体前倾,用两脚走路,但有时也用四肢并行。猎人们说,这大约是一头雌性雪人,因为它有着一对硕大而下垂的**。

    雪人基本上为肉食,体味很重,既有狗熊的气味,又带有强烈的狐臭。它们喜好夜间活动,能发出各种叫声,最典型的是尖叫,足以撕裂人们的耳膜。

    1907年至1911年间,年轻的俄国动物学家维·哈·卡克卡在高加索山脉搜集到当地称为“吉西·吉依克”的雪人的材料。

    1914年,他在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公之于众,不过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直到1958年,前苏联人类学家波尔恰洛夫才重新研读了这些材料。

    后者发现,当年卡克卡为“吉西·吉依克”勾勒出一个相当完满的复原像:像小骆驼那样高大,全身长满棕褐色或谈灰色的毛。

    长臂短腿,爬山和奔跑都极敏捷,脸阔,颧骨突出,嘴唇极薄甚至很难看出,但嘴巴宽阔。脸上皮肤色深而且无毛。

    既食鸟蛋、蜥蜴、乌龟和一些小动物,也吃树枝、树叶和浆果。它们像骆驼那样睡觉,用肘和膝支持身体,前额对地,双手放在后脖颈上。

    蒙古高原的雪人称为“阿尔玛斯”或“阿尔玛斯蒂”。蒙古科学院院士赖斯恩认为,雪人的存在不容怀疑。

    由于现代人类的活动,以至雪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应该像保护珍稀动物一样保护雪人——尽管对于它究竟是一般动物还是野人。至今众说纷坛。
第235章 神秘的死亡事件
    1941年,一前苏联军医在今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捕捉到一个混身披毛的怪物,它不会讲话,只会咆哮。

    后来边防哨所的卫兵将它当作间谍枪杀了,这令军医很伤心。这位军医的名字叫维·斯·长捷斯蒂夫。

    他将这件事情写成通讯。发表在一份医学杂志上。继他以后不久,一个叫维·克·莱翁第亚的狩猎检查官报告说。

    他曾追踪过一个全身毛茸茸、扁脸孔的两脚怪物,并在距它五六十米处进行了观察。

    不论从高加索、帕米尔还是从蒙古高原、喜马拉雅山传来的信息,都说存在真实的雪人的活动,而且大多数信息都证明雪人属于入科动物。

    那么,雪人真的就是人科类野人吗?对此,英国女人类学家玛拉‘谢克雷博士认为,雪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后代。

    这就是说。雪人介乎于人、猿之间。谢克雷博士研究了雪人留在雪地里的大脚印,指出它的大足趾很短。略向外翻。

    前苏联人类学家切尔涅茨基也认为雪人是尼人的后代,说尼人在与智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的搏斗中,节节败退。其中的一支逃入高山雪峰,发展成雪人。

    而有些学者认为,雪人是巨猿(它不是人类的祖先,但同人类祖先有“亲戚”关系)的后代。他们比较了雪人脚印和猿类脚印,认为雪人更像猿。传说中的雪人直立行走,受惊时也匍匐疾跑——这很像古猿类。

    他们推测,古代的巨猿并没有真正灭绝,它的后代潜伏生长在欧洲东南部及亚洲的雪山冰峰之间。成为神秘的雪人

    。但它们并没有语言的功能,只会发出模糊的叫声。因此,它们似乎没有走进人类的门槛。

    也有学者否认雪人的存在,他们认为传说中的雪人的脚印可能是熊的脚印,也可能是山上的落石在雪融化后造成的。

    锡金政府曾组织过专门的考察队考察据说是雪人频繁出没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山麓,可是一无所获。

    1959年,一支美国雪人考察队也在尼泊尔境内考察了一个半月,也没有发现雪人的任何蛛丝马迹。那么,前述各国各地区有关雪人的报告甚或科学调查都是在撒谎吗?显然又不像。

    总之,雪人之谜和大脚怪之谜一样,令人既难以置信,又感觉不好轻易否定。它是否也属于“假说科学”的范畴呢?或许是吧。

    包括中科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部分专家至今仍认为,“雪人”与神农架“野人,具有存在的可能。

    据这些专家分析,雪人、野人等“类人动物”,可能是巨猿的后裔,甚至可能连接猿与人之间的缺环。

    英国牛津大学的基因学教授发现,喜马拉雅雪人的毛发dna检验结果,和古代北极熊完全相同。

    他们觉得,从来没有人真的看过活的雪人,但他们认为这种熊应该确实存在,而且和北极熊有很深的关系。

    在用最先进的技术检验这些毛发后,他们认为,这种生物非常有可能是棕熊和北极熊的混种。

    可能是某种混种熊,而且根据目击者声称,它的行为和一般的熊不太一样,所以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它被视为神秘传说的原因。

    他们搜集到并检验过的毛发来自两种无法确认身分的动物,一个来自北印度的拉达克,位在喜马拉雅山的西侧,另一个则是来自于东边约1285公里远的不丹。

    检验得出的基因组结果和数据库里储存之所有其他动物的基因序列做比对。他们发现,这些毛发的dna和在挪威发现的古代北极熊颚骨样本的dna完全相符。

    这种古代北极熊可以追溯至4万到12万年前,而北极熊和它的近亲棕熊也是在那个时候分支成两种不同的品种。

    这两种熊极为相似,而且在栖息地重叠的地方也有杂交的情形。从拉达克来的样本是40年前一名猎人狩猎并制作的标本,而另外一个则是单一的毛发,为摄影团队在10年前去竹林勘景时发现。

    他们认为,此研究结果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而且可能需要花更多功夫去解释。他们并不是想表达“古代北极熊现正在喜马拉雅山区出没”。

    而是说在喜马拉雅高山区可能有一种祖先为北极熊的棕熊亚种。“或也有可能是棕熊和古代北极熊之后裔的杂交种。而这些杂交物种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夜帝。

    “那么就是说,这上面的东西大多数是古人臆想出来的,可是!”杨子伸手摸了一把。

    我们也是觉得奇怪,这些巨大的岩画究竟是要表达什么意思,有些地方因为风化作用,已经看不清楚。

    正好是整幅岩画链接的地方,没有那中间的一段,我们不能断定这岩画上面雕刻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怎么办,过去看看吧!”

    我们沿着岩画旁边的过道走了过去,里面的空间很大,人工雕琢的东西越发多了,。许多地方被雕琢的另类。

    “这是什么地方!”

    我们站在里面看了一眼,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这个洞窟内部的空间的确挺大的,而且像是某种用来进行活动的场所。

    “你们看,那里还有什么东西!”

    听到杨子的呼喊,我跟安叔立马走了过去,看到前面一个如同平台的石面上,挂着一幅用兽皮连接起来的地图。

    那副地图就挂在上面的石台之上,经历了这么久的时光,丝毫看不到有什么别的变化,只是有些湿润。

    我们赶紧爬上石台,看到两边有些骷髅,这些骷髅的身高基本上很矮,低于一米五以下,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看,这兽皮上面绘制的是幅地图吗?”

    我们用电筒一照,发现那块链接起来的兽皮上面,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