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师-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娃见母亲也这样逼问他,更是委曲,辩白说:“不是我丢的,昨晚拉回来就拴在牛棚里。”
“你还在抵赖!”男人又要举手打,被女人拦住。女人说:“山娃说的没错。昨晚我看见他把牛拉进棚里。”
男人听女人这么一说,不好再对山娃发火。只好瞪眼悻悻地说:“牛拉回来了,拉回来了怎么不见了牛?”
这时候,一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决定分头去寻找。山娃和他爸负责出村外找,山娃妈留在村里找。任务明确后,山娃和他爸一人向南,一人向北,分头而行。山娃顾不得脸上还在痛,腿跑得比兔子还要快。因为他担心牛一旦找不回来,他就要面临失业的危险。
山娃妈刚要出门,想起锅灶下的火还在燃烧,便赶到厨房。只见锅台满是煮沸溢出的稀粥,并且流了一地。女人顾不得这些,急忙把灶洞里的火苗压灭,便疯疯火火地出门去。
一家人村里村外找了十五遍,连根牛毛也没找着。打听起床早的村人也都说没看见。回到家中,一个个垂头丧气哭丧着脸。女人在绝望中忽然想起了狗蛋小算师,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和丈夫一商量,便急忙朝狗蛋家奔来。求狗蛋给算算,牛哪儿去了?
狗蛋妈听完山娃妈说明来意,才想起今早狗蛋睡过了头,到现在还没下床。便抱怨说:“这孩子,今早困迷糊了。到现在还没起床!”说着就走到狗蛋床前,掀开蚊帐,喊狗蛋起床。
狗蛋听见山娃妈不是来找他算帐,而是来求他算牛,便放了心。本来,狗蛋打算上山娃家招揽生意,没承想山娃妈一早主动找上门,心里好不欢喜。
等狗蛋下床后,狗蛋妈忙将床上湿漉漉的尿布拿出去晾晒。山娃妈一见狗蛋起来,就心急如焚地上前央求说:“好孩子,你就救救我一家吧。我家牛昨夜不见了,你给算算丢哪儿去了?”
狗蛋却装着不慌不忙的样子,对山娃妈说:“婶婶,你别急,等我洗了脸就给你算。”
山娃妈见小算师答应了,稍稍舒了一口气,便耐心坐着等候。狗蛋去厨房洗了脸,过来听山娃妈说了丢牛的前前后后,便学着巫婆的样子,盘腿打坐,双手合掌,两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词。狗蛋跟孔先生读过百家姓,这下正好用上了,边人听着感觉跟诵经没有两样。
过一会,狗蛋停住口,睁开眼睛,对山娃妈说:“算出了。牛在河湾的树林里。”
山娃妈一听牛在河湾的树林里,激动得心跟打雷一样嗵嗵跳,急忙谢了狗蛋,回家去跟丈夫说。狗蛋妈叫丈夫和儿子也跟随去帮着找牛。
山娃爸得知后,知道河湾那片树林比较大,便又找些人跟着一块儿去帮着找。十几人一起朝树林奔来,排成一行,拉网式的搜寻。刚进树林,已吃得饱饱的牛听见响动,吃惊地抬起头,扬起四蹄从林中窜出来。
守在树林外面的山娃妈瞧见,忙对林中大喊:“牛出来了,牛出来了!”一面喊,一面上前抓住牛绳,高兴得手发抖,直抖得牛鼻子抬得多高。
林子里的人听见喊叫,一个个从林中出来,一见牛完好无损的在山娃妈手上牵着,全松了一口气。山娃高兴得一头窜上牛背上。众人对狗蛋更加佩服,又问他牛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狗蛋说:“可能是牛绳没拴牢,牛跑出来找草吃。晚上认不得路,就撞到这片树林来了。”众人听说后都说有理!
狗蛋和父亲回到家里,正和母亲说找牛的事。山娃和他妈过来了,送来了了两只母鸡,一大篮鸡蛋,来答谢狗蛋。狗蛋妈接辞一番,便高兴地接收下来。
过了些时日,狗蛋又闲不住了,夜半三更爬起来,像鬼一样在村子里闲荡。转到一家院墙外,听到院子里有猪在打呼噜。就留住步细心听一阵,没听到其他什么动静,便爬上院墙跳下去。然后轻手轻脚打开院门,寻了根棍子,摸到猪圈打开栏,用棍子把猪给驱赶了出来。
这头肥猪足有二百来斤,满身肉,走起来一颤一颤,出家门哼都不哼一声。狗蛋将肥猪一直赶到村后头的一块水洼地里。这是一片湿地,长满了过膝深的各种水草。有一种草根下结着小果子,又甜又嫩,猪最爱吃。肥猪下到草地里,一头扎进去,用嘴拱着草根,吧哒吧哒吃起来。狗蛋朝猪身上打了两棍也不见猪动身。于是扔下棍放心回家睡大觉。
天刚放亮,养猪的女主人烧好了猪食,打进桶里拧着往猪圈来,准备喂猪。可是走到猪圈,见里面安静得要命,没有一点声响,就觉着奇怪。心想往日没等人靠近,就听见猪在栏里哼哼乱叫。今早是不是猪贪睡过了头?于是把桶放下,头伸进栏里四处瞅。这一瞅不要紧,顿时吓得大惊失色,出了一身冷汗。
………【第十六回 观灯丢子】………
女主人把头伸出猪圈,连肥猪的影子也没瞅着!要知道,猪对于农民来说,相当于现今银行的零存整取。这头猪喂了快两年了,就是说两年的积蓄全惯在这头猪身上,要是弄丢了,恐怕连年也无法过。
女主人见此,跌跌撞撞跑回屋喊丈夫,可是连喊几声也没人应,又急忙出屋喊。丈夫正在茅房里拉屎,听见女人说肥猪不见了,吓得爬起身**也顾不上擦,拧着裤子就冲出茅房。见到女人一叠声的问:“怎么没了?怎么没了?”
女人见问,当然回答不出来。哭丧着脸说:“我怎知道?你自己过来看看!”
男人边走边系好裤子,来到猪圈见里面空荡荡的,心想莫不是昨夜来了贼。就问女人:“早上院门是不是你开的?”
女人说:“早上起来,我一直在锅灶下烧火,院里没下脚。只是刚才过来喂猪才进的院子,院门边儿也没沾。”
男人说:“早上我出来,见院门开过,以为是你上草堆抱草开的。”
男人明白过来,毫无疑问,昨夜家里来了贼,偷走了肥猪。女人听说贼入了家门,吓得双腿发软,差点儿支撑不住倒下去。男人想起上次山娃家丢牛的事,后来找狗蛋给算了出来,便抱着一线希望,跟女人说:“上次山娃家牛丢了,叫狗蛋给算了出来。你准备些东西,我们上狗蛋家求他给算算,说不定能找回来。”
女人经丈夫提醒,也想起了狗蛋。马上上屋里弄了二斤挂面,男人去捉了了两只鸡。二人急慌慌来找狗蛋碰运气。狗蛋在家见鱼上钩来了,好不开心,但表面上装得毫不知情。狗蛋妈见来人手上各拧着东西知道又是来找狗蛋,忙叫二人屋里坐,问道:“大清早上门带着东西干吗?”
“唉,老嫂子,我家猪昨夜叫人偷走了,过来麻烦狗蛋给算算。”男人哭丧着脸说。说完,夫妻俩放下见面礼。狗蛋妈赶紧喊狗蛋过来。
狗蛋过来后,问了情况,然后依照旧葫芦画瓢盘腿打坐,双手合掌,闭目念诵百家姓。旁边人听着大气不敢出,小屁也不敢放。过了良久,小算师睁开眼睛,对夫妻二人说:“猪是昨夜被过路贼偷了去。”
妻子听说真是叫贼偷了去,差点儿昏过去。丈夫忙扶住妻子听狗蛋继续往下说:“不过不用担心,过路贼夜里不熟透路,把猪赶进了村后头的水洼地里。猪钻进草地里拱草根吃,贼人赶不上来,怕天亮被人发觉,就丢下猪走了。现在猪还在那儿。”
女人一听肥猪还在,脸上立刻来了血色,和丈夫谢了狗蛋就向村后头的水洼地跑去。跑进前一瞧,果然如狗蛋所言,肥猪一身泥巴,仍在不停地拱着草根吃。夫妻俩又惊又喜,顾不及卷裤脚,一头跳下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肥猪赶上来。
狗蛋通过两次举动,在村人面前名利双收。并通过村人之口传播,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二十头村出了个小算师。俗话说,带包子带少了,带话带多了。狗蛋的事被人一传播,变得越来越神乎,简直是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下的事全知,比诸葛亮还要诸葛亮!所以周围的老百姓,只要是碰到解不开的难事便上门来找狗蛋。
狗蛋照常是背诵百家姓加以指点。古往今来人差不多都有个共性,就是喜欢听从名人之言。一旦对方成了名人,放个屁都是香的,不管对方说什么话都觉着是真理。即使知道说的不一定准确,但也不愿往坏处想。所以人们尽管明白神汉、巫婆、算命先生在骗人,可是多数人还是甘心情愿去让他们骗。按现在的说法叫心里治疗。
狗蛋根据数学概率,每次瞎矇乱撞,总能撞上几次,或者沾上一点儿边,叫来求问的人深信不疑。撞不上的别人也不敢提出异议,就像信教的人不敢怀疑教主一样。何况小算师名声在外,你说了人家也不会相信,只好人云亦云,说小算师算的灵。
狗蛋的名声越传越远。后来传到了一个叫高塘的镇子。这个镇子住着一户乡绅富豪,拥有良田千顷,仆役成群。老员外夫妇相继去世,家产全落到独儿子身上。这位独子相公取了一位大家闺秀。自从父母去世后,便一直闷闷不乐。快半年时间了,依然是如此。
夫人见丈夫不开心的样子,开始以为是因为痛失双亲,心里悲伤所致。就百般安慰丈夫。哪知百般安慰了半年也不见效果,相公仍是成天萎靡不振打不起精神,有时还长吁短叹。夫人心里不免焦虑起来,怀疑相公是不是悲伤过度,大脑出现了问题。于是准备叫大夫来家瞧病。丈夫见夫人如此,不得已只好向夫人讲出了自己的心病。
原来这个继承万贯家财的相公并不是老员外夫妇的亲生儿子。这事情还得从相公四岁时说起。相公四岁哪年正月十五,庐州城举办元霄灯火晚会。周围方圆几十里的乡村老百姓,举家拖口赶到城里看热闹。相公当时只是刚满四岁的小孩子,也由父母身背肩扛带到城里看热闹。
那一晚,城里万盏灯火,人流乱窜。父母背扛着孩子走了十几里乡路,到达城里,已是累得腰酸背痛,气喘吁吁。于是把孩子放下来,三个人牵着手走在人缝中。人群抢着观花灯,所以你挤过来,我推过去,使得行走的人根本无法规规矩矩的迈脚步。这对夫妻和儿子的手紧紧地抓在一起,跟随人流大街小巷观灯,直看得眼花缭乱。
三人正在兴头上,忽然,一堆人流涌过来,一下子将这一家人冲得妻离子散。等到人流过后,丈夫不见了母子俩,妻子不见了父子俩,便各自在人缝中乱找,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应。直到人群渐渐消散后,丈夫终于寻着了妻子,一见妻子独自一人,忙问儿子呢?妻子却反过来问丈夫儿子哪儿去了?
………【第十七回 路遇员外】………
原来这家人冲散后,丈夫以为儿子跟在母亲身边,妻子又以为儿子被丈夫牵着,直到二人见了面才知儿子走散了。夫妻俩见走失了儿子,吓得走了魂,慌忙满城里乱找,一直找到下半夜人群走尽了也不见儿子的影子,俩人急得抱头大哭。
再说这小孩子找不见父母,吓得放声大哭,在人缝到处乱窜。可是天黑,人声嘈杂,大家只顾观灯火,谁也没工夫去注意这件事。小孩子哭累了,便住了口跟随人群不知不觉出了城,刚走一段路便又哭起来,因为路越走越黑他害怕了。
旁边的人听见孩子哭,见又没人照顾,感到奇怪。便围上来询问,才知道孩子和父母走散了。大家问孩子的父母姓名,家住哪儿?可是刚四岁的孩子,一问三不知,只知道哭。这可急煞了大家。
正在这时,有一队人打着灯笼朝这边走来,后面的人抬着两顶花轿。前面人见路中站着一窝人挡住了去路,便吆喝人快让路。但大家只顾安慰孩子,谁也没去理睬来人。来人没办法,走到近前只好叫停住轿。上前来刚想发火,见众人围着一个小孩子,一打听原是小孩子走失了父母,便回轿前向轿中的人禀报说:“老爷,前面是一个小孩走丢了父母,众人围着在看。”
轿中的老爷是个五十开外的员外,听说小孩走失了父母,夜已深了,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别被吓着了,便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吩咐家人把孩子带过来,他要亲自问话。家人去后,不一会将孩子带了过来。小孩子早已哭成了泪人,一见老爷又哭起来,家人好不容易将孩子劝得止住了哭。
老爷便开始问孩子父母叫什么,家住哪个村?孩子照常是一问三不知。老爷又问孩子几岁,这下孩子回说四岁。老爷算了算,刚过完年,孩子实足年龄还不到三岁,当然回答不了。可是这深更半夜,荒郊野外的,孩子找不到父母怎么办?正在焦虑,后轿的老夫人掀开轿帘,一眼瞧见孩子长得跟自己生的儿子面相不差上下,吃了一惊。鼻子一酸,眼睛一热,禁不住流下泪来。
原来,这员外夫妇是高塘镇人,就是前面所述说的乡绅富豪。家有良田千顷,仆役成群。二十年前,夫妇俩有一个儿子,长得聪明可爱,可是长到五岁时住不惯人间去了天堂。自此以后,夫人再没有生育过一男半女。员外对爱情忠贞不渝,不愿取二房夫人。所以,虽有万贯家资,却苦于无人守业继承。眼见百年之后,这家产就得拱手让人,员外老俩口每当想起这些便有些暗然伤神。
眼前,老夫人一见孩子长得跟死去的儿子如同一个模子倒出来一样,心下胡乱猜想:莫不是老天爷可怜,儿子投生转世找上门来了。这样想着,老夫人忙擦干眼泪,下轿来到老员外面前,对着老员外耳语两句。老员外听后眼睛一亮,仔细打量眼前的孩子,满脸惊喜,看了良久终于对家人发话说:“这孩子丢在这荒郊野外,一时找不着父母。老夫人担心孩子受惊吓,要求把孩子放上她轿里,带回家照顾。等找到他父母再送还。”
家人听了员外这样吩咐,不敢怠慢,就把孩子拉到夫人轿前。丫鬟帮孩子擦干泪水,抱上轿放在老夫人身旁。孩子爱了这般惊吓,又困又累,上轿后不久便倒在老夫人怀中睡去了。
员外夫妇带着众多家丁,路上走了一夜,天亮前到达家中。孩子仍是熟睡不醒,由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