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迷情-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何伟力渐渐发觉,原来生活也是很艰难地。他已经深深地懂得,世界上大多数的理想与现实是脱节的,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又颠扑不破的真理。生活中的艾蕾由于受到现实的磨砺,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也越来越现实了。为了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她已经付出太多,青春的年华、对父母的照顾、舒适的环境、对儿子的抚育和教育,等等,自己完全没有能力把握。如果不和何伟力结婚,她是不会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的,她经常这样想。命运不能自己掌控,所有机会失之交臂,理想成了桎梏,好的命运让自己放弃了甚至丢掉了。而最让人揪心的是,作为一个个女人,一个才貌双全的漂亮女人,就这样埋没在深山,甘愿让光阴拖垮她,直至香消玉殒?女人最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岁月磨人,怕的是是人老珠黄,她实在输不起哟!
和艾蕾一样,何伟力也变得越来越现实了,他活在现实中,必须得现实一些,也不得不现实。于是他从现实出发,变得更加明白了,他知道,如果现实改变不了,伴随他们一辈子的恐怕就只有“穷”和“酸”两个字了,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做梦去吧!如今,家建立在哪里都不知道,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母亲不但无福可享,还要继续为我们操心,整天佝偻着廋削的身躯给我们带孩子,住在土坯房里慢慢地煎熬,直到油尽灯枯;儿子呢?儿子应本享受父爱母爱,本应享受现代化的教育成果,至少应该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一个基本的顺序和模式去接受教育,而不是和虚弱的奶奶一起住在原始的陋室内享受着原生态的生活,整天在泥里地里摸爬滚打,到了晚上睡觉前仍然满脸灰尘,只见两个小眼珠在眼眶里打转;而我的艾莉,我最亲爱的爱妻,你会埋怨我吗?是我连累了你,我没有兑现当初对你的承诺,没有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妻子,连最基本的幸福指数也远远没有达到,没有像样的环境,没有理想的工作单位,没有一个能容得下一家人居住的简陋房屋,不得不让老父老母、幼小的儿子远远地分居,真是难为你了,我最爱的爱人!我的小莉,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更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和女婿,但我觉我不是窝囊废,我是怀才不遇啊!凭我的学历、我的能力、我的本领,我不仅仅是山沟里小学教师的材料,城里的那些小学、甚至中学的教师又能比我强到哪里去呢?我们的好多同学不是已经混到政府机关当什么科长、局长了吗?看着他们风风光光有权有势的样子,当初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各方面都还差我们一大截呀!
可是,我们现在的基本要求是要生存下去呀!我们就像那冬眠的龙蛇,冻饿在这不为人知的深沟里,又像那柔弱的尺蠖,卷曲在枯瘦的树枝上。
小蕾呀!是不是老天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啊?
不,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公平的,不公平是暂时的,公平才是永恒的。关键看你在什么时候能够感动上天。只要你感动了上天,公平会自然降落到你的头上。
古人云,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尺蠖之伏,以求伸也。我们不也是为了存身和求伸吗?我们是为了伸得更直,伸得更有力。
我们相信,过不了多久,何伟力感动上天的那一刻就要到来了。
第三章、命运的转折
二零零一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要早一些。
教师节刚过,一场大雪漫天飘来,洞村的满山遍野被厚厚的一层积雪覆盖。太阳出来了,照在晶莹的雪地上,明晃晃的,直射的人眼睛都睁不开。何伟力站在操坝的雪堆旁边,看看刚刚起床身着白色羽绒套装,站在屋檐下面观雪景的艾蕾,一语双关并无限深情地说:“这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哦!”
夫妻二人急急忙忙煮碗面条吃了,在三间教室里生上柴火,他们要赶在学生进学前让柴禾充分燃烧,让大部分烟雾散去,这样学生进教室后才会有温暖的感觉,烟雾也会相对小一些,不会太熏人。做好了给学生上课的准备后,何伟力说,那两个年纪大了的老师今天都不会来,他们的课全让我来代吧,雪天路滑,下午早一些放学,山那边住的那几个学生我去送,近点儿的你照顾一下好吗?艾蕾点了点头,算是把今天一天的工作安排好了。
“何老师,乡上有人来我们学校了喂,他们叫我来告诉你。”家住下河边的四年级学生朱山急匆匆的跑来说。何伟力和艾蕾急忙从二年级的教室走出来,看见有五个人已经到了学校操坝了,走在前面的是中心校牛校长,紧挨牛校长的是副乡长薛远明,其余三个人都不认识。何伟力抢先一步:“牛校长、薛乡长,你们早啊!这一大早怎么舍得到大深山里来哟!”
“何老师、艾老师,来来来,钟书记看你们来了。”牛校长指了指薛远明身后那位气宇昂轩的阔边眼镜男子,“市委市政府很关心你们这些扎根山区、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老师们,在教师节期间来看望你们。钟光亮同志是市委分管教育的副书记,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教师的娘家人。”他又指了指钟书记后面的两个人“这位是宣传部杨副部长,那位是教育局朱副局长。”
牛校长介绍了来人以后,满面笑容,哈着腰:“钟书记,这两位就是正牌大学毕业后扎根山区从事教育工作的何伟力、艾蕾夫妇,他们已经在此工作八年了。
“了不起,了不起,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一批人,我们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够像今天这样不断发展壮大,辛苦你们了!”钟光亮风度翩翩,大步上前,紧紧地握住何伟力的双手,接着说:“你们太辛苦了,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和何伟力握手后,钟光亮又十分大度地伸出右手,趋步向艾蕾走来,艾蕾也很得体地伸出芊芊玉手,和钟光亮那双大手握在一起,四目相对,钟光亮非常惊异:这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深山里风风雨雨七八年,仍然如此淳朴,仍然如此娇艳欲滴,清澈的目光里包含深邃、成熟、含情脉脉,甚至有一丝丝艾怨,略微发福的身躯依然阿娜多姿,圆润的小手温暖无比。这分明是一个美人坯子,一块未经雕琢的完璞,玲珑妙曼,惊若天人,这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为什么这样眼熟?我不知道但是肯定在哪里见过她。
钟光亮呆呆地看着艾蕾的眼睛,握住艾蕾的手忘记了松开。差点儿失去了风度。
艾蕾脸色微红,急忙松开手,微笑着说:“欢迎领导光临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报答领导对我们的关怀。”
座谈会就在四年级的教室里围着火堆进行,在家休息的两位老教师也叫了过来,学生们暂不上课了,放学回家了。薛远明副乡长首先介绍了全乡学校的分布、教师的配置、学生保有量以及各校的教学质量等情况,特别强调了洞村小学是全乡所有村小中师资力量最强、教学质量最好、学生保有量和升学率最高的村小之一,全乡十一所村小中有大学本科文聘的教师五人,洞村小学就占了两人,而且八年没有变动,是学校的顶梁柱。两位老教师也分别发言对何伟力和艾蕾交口称誉,什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啦,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呀,该用的词都用上了。牛校长、杨副部长、朱副局长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充分肯定了洞村小学和何伟力、艾蕾的工作。
最后,钟光亮副书记做了非常有分量的总结发言,他说:“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就非常重视人民的教育事业,非常关心和尊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教师,教育人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关党的大业,事关党的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山区有居住分散、交通困难、经济环境差等特点,教师的工作就更难做,生活会更艰苦,除了我们的教师要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奉献的精神外,党和政府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既要鼓励他们奉献,也要从政策措施上保证他们有想头、有奔头,表现好的、有成绩的、有能力的,该表扬的表扬,该提拔的提拔,既有能力又干出了成绩的,应该重用。”然后,他话锋一转:“何老师、艾老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党和人民一定会记得你们。”他的目光很自然地再一次与艾蕾的目光相遇。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洞村小学已经进入了每年最寒冷的季节,路冻河封,学生上学更加困难。学校的教学工作已经到了最后两三个星期,看着就要放寒假了。
何伟力和艾蕾开始筹划放假后去老家看母亲和孩子。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牛校长带来两位从其他村小调过来的年轻教师到洞村小学。他把那两位老师向何伟力、艾蕾作了介绍后,带着一种讨好的口吻说:“何老师、艾老师,恭贺你们,这两位是来接替你们工作的!您二位已经高升了!”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你俩的调令!”
何伟力接过信封,用微微颤抖的手折开信封,从中取出两份文件来。
两份红头字文件都是松山市人事局发出的。艾蕾急忙来到何伟力身后,引颈抢看文件内容,他俩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见飘着油墨香气的红头字文件上规规矩矩地印着:
文件一:
松山市人事局文件(红头字)
松人字(2001)第(118)号
松山市人事局
关于何伟力同志工作调动的通知
柏林乡人民政府:
经研究决定,何伟力同志从柏林乡洞村小学调至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请即通知本人并柏林乡中心校。
松山市人事局(章)
二零零一年十月十八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教育局、存档
文件二:
松山市人事局文件(红头字)
松人字(2001)第(119)号
松山市人事局
关于艾蕾同志工作调动的通知
**柏林乡委员会:
经研究决定,艾蕾同志从柏林乡洞村小学调至市委宣传部工作。请即通知本人并柏林乡中心校。
松山市人事局(章)
二零零一年十月十八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存档
各位,你可曾知道,在我们这个充满公文的环境里,大家对公文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有人偏好它,有人厌恶它,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他可有可无,而作者却不厌其烦地全文抄录如此两份公文,并不是因为作者喜欢啰嗦,而是想说明公文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它不但有很强的的合理性,而且能左右当事人的命运。你想这普普通通的两份公文,对其他人虽然百无一用,但对我们的主人公来说那就大不相同了,这公文实在是个好东西,不但有用,而且有大用,或者大有用,直接关系到主人公的切身利益,决定了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主宰了他们的生死存亡发展壮大。当看到这文件的具体内容后,要说何伟力和艾蕾的心情是怎样的,任何人都能够想像得出来。
钟光亮对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马可和宣传部长罗子贵分别作出指示:何伟力同志和艾蕾同志都是基层工作的骨干,刚刚上来,情况不熟,应该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工作上要信任尊重,生活上要关心照顾。
在组织的安排、指引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们很快住进了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廉租房,抽了个双休日,到乡下把母亲和儿子接进城,罗子贵出面衔接,儿子小军插班进了市第一小学。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合情合理。
何伟力和艾蕾非常满意。
从小学教师到机关干部,从荒僻贫穷的深山沟到繁荣嘈杂的城市,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何伟力和艾蕾都不愧为中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快就就适应了新的环境,掌握了机关工作的特点,进入了角色。文字工作本是他们的长项,基层练就的吃苦耐劳精神,表现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实际行动,很快令直接领导和同事们刮目相看。
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何伟力和艾蕾心里充满阳光。他们越来越感到,比起洞村小学来,脚下的路越来越宽阔了。
说来也巧,四十二岁的钟光亮原来是何伟力、艾蕾的校友,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幸运的是,钟光亮参加工作不久,赶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喊得最响的那个时候,几年功夫下来,当上了南宾市经委主任,按照当时的要求,他是会英语、会电脑、会驾车的“三会”领导干部之一,前途不可限量。三年前空降松山市,成了宣传文教卫生大口的主官,在松山市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在松山市那些所谓知识分子出身的大大小小的官吏中,不言而喻是一面旗帜。他为人随和,胆大心细,机智灵活,能谋善断,上下左右关系融洽。所以,他在松山市能够做到要雨得雨要风得风。
从松山市往西南方向乘动车用两个小时、高速公路四个小时就到西都了。
今年的国际科技发展和招商博览会在西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全国各省市,西部各省的县级以上市、区,都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参展团参加会展,国际上不少友好国家、团体也派出组织或个人参加展览,对西都来说,这也是一次大型国际盛会。
松山市参展团由钟光亮带队,科委、经委的主任、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文广局的局长,宣传部长罗子贵、政府办公室主任马可组成参展领导小组,市内中等专业以上学力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