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天地情 >

第8部分

天地情-第8部分

小说: 天地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信坐了五个小时的船,还要走八十多里路,他边走边问来到了他们公社地界范围内。这时,他把赶路变为调查了解情况。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要去坐坐,问问他们的生活如何,看看家里还有没有存粮。遇到地里干活的农民,他都要上前去拉话,了解农作物生长、施肥和来年的种子情况。有时,他还帮助干一阵子活,让心与乡亲贴的更近些。遇到有生产队长、村主任,他就打听队里或村上的全部情况,并边问边作记录。问完后,他还深入村民中核对,看干部们介绍的情况是否属实。

  头一天,王信走了去公社的三分之一路程,晚上住在一个村主任家。第二天临走时,他付给了吃饭钱,村主任不要,他硬塞进村主任衣兜里说:“干部到群众家吃饭都应付钱。特别是村组干部,为村民操劳,自己没有特权,我们常下来白吃你们的,没多久你们就要变成穷光蛋,那时你们饿着肚子,怎么给村民办事?”

  王信上路不久,遇到一个妇女背着一个小孩,妇女显得疲惫不堪,小孩饿得哇哇直叫。王信站住脚问:“大嫂你是哪里人、上哪儿去?”妇女无力地回答道:“我是辽河公社大石坡村三队的,去年遭了大灾,沟边的土地被洪水冲毁,山体滑坡,队上十多户土墙房面临倒塌,不敢住人,大多数村民出去要饭逃荒。今年又是天旱,颗粒无收。村上的干部还不断催我们交公粮,我们吃的都没有拿啥去交?!只有去要饭,我已在路上走了一天一夜。”王信见母子俩很是可怜,便拿出了四块赵莉给他烙的在路上吃的饼子,递给了她。妇女急忙放下孩子,把饼子折成了碎块装在要饭的碗里。王信知道这是喂孩子,他把水壶的水倒在了饼子上,妇女用木匙一口一口的喂给小孩吃,小孩吃饱后没哭了,她把剩下的饼子收了起来。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们:

  今天一早来发表我的小说,是为了节约时间,因为今天我有许多事要做。在这里一件不该告诉大家的事,还是说出来的好,我父亲昨晚12点16分去世了,他年轻时担任过很长时间的公社书记,那时的干部都一样,为了群众献出棉袄和食物,而自己受冻挨饿。正好这章节的内容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那个时期的生活,我顺便传上来供大家欣赏。加这段题外话,既是对过去那个时代人的怀念尊重,又是对父亲的一种哀悼。谢谢大家能够理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  三  章     1,把赶路变为调查了解情况(2)
王信睁大眼睛问:“你为什么不吃?”妇女给他指了指孩子,王信明白了,妇女是把饼子留给娃。这时,王信又把剩下的三块给了她,妇女推让说:“我不要了,留着你自己吃,你还要赶路。”王信摇着头说:“大人不吃东西,哪有力气背小孩。没了大人,小孩怎么办。”王信又把饼子塞到她手里,并给她倒了一碗水,说:“我帮你抱着娃,看你把饼子吃完。”说完,王信把小孩接了过来。妇女没办法,只有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她已是一天一夜没粘粮了。

  妇女只吃了两块,最终还是留了一块给孩子。王信说:“我正是去你们公社,我到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你们村的问题。现在我不拦你出去要饭,希望你们母子俩保重身体。估计十天半月后,你们队上的问题能够得到初步的解决,那时请你回来。”妇女含着泪,有些激动地说:“看得出你是个好干部、好人。”王信临走前给了她一点零用钱。

  王信继续朝前走。在路过一个悬崖边时,看到一个老头穿了一件薄薄的烂衣服,冻的直打哆嗦。旁边放了一个小木桶用竹片接着悬崖边滴下来的水,王信忙把自己穿的军大衣脱了下来披在了老头身上问:“老大爷你是哪个村的?家住哪里?有几口人?”老大爷微笑地回答说:“我是马家梁村的,家住在山上,离这里有一里多路,家里有老伴和一个傻子儿子。”

  木桶里的水接满了,老大爷把大衣还给王信。王信没接大衣,他叫老大爷穿上在前面带路,他帮老大爷提水回家。王信边走边问老大爷生活情况,老大爷实话实说:“队上好点的粮食都叫干部们响应国家号召,交了公粮,我们吃红薯、土豆,不够就吃树皮、野菜。”王信听了有些心酸。

  翻了两个山包来到了老大爷家,这是两间用木头,竹巴搭起的茅草屋。进屋一个土灶,内屋用木头支了两个床,床上铺的是草,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具。老婆婆好像是得了气管炎,长咳不止。傻子儿子只知道嘿嘿的笑。王信揭开了盛粮的木桶和一个小瓦缸,木桶里空荡荡,缸底里有一小点快霉烂的麦芽,一个小口袋里还留有少许红薯皮。老大爷说:“那是留到过年吃的。”王信去了,老大爷挖了一碗薯皮出来,准备给王信煮着吃。王信看出了老大爷的意思,忙上前制止说:“你不要煮了,现在吃了,过年吃啥?”老大爷执意要煮,王信再次拦住说:“我们坐在门口聊一会。”老大爷挣脱不过,只好陪王信坐了下来。

  王信瞅着老人问:“你们现在已经断粮了?”老大爷稍稍点头说:“今年的小麦、玉米全交公粮了,我们早就是这样过的。”王信又问:“那你们吃啥?”老大爷回答道:“我有时上山打两只野兔回来煮野菜。现在兔子不好打了,野菜也少了,我们凑合着过。”王信点着头问:“村主任不管你们吃什么吗?”老大爷摇了摇头说:“村长讲,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没解放,要我们省着点,把粮食交给国家,支援世界上受苦受难的群众。”

  王信又问:“那村主任吃啥呢?”老大爷说:“这我们就不知道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  三  章     1,把赶路变为调查了解情况(3)
老大爷闭口不谈,王信想这里面可能有鬼,他转言问村主任住哪里。老大爷给他指了指说:“沿着这条小路朝前走两华里就到。”王信告别要离开,老大爷赶紧把大衣拿给王信,要他穿好,王信连忙对老大爷说:“大衣就送给你,看你穿的多单薄。”老大爷说:“我们山里人习惯了,不冷,你快穿上,小心感冒。”王信推脱不过,就把身上的棉衣脱下来送给了老人,老人没办法只好接受了。王信走时给了他们十元钱,要他们到镇上买些食品,以后有困难到公社找他。

  王信来到了村主任家,村主任是三大间新筑的土墙房,上面盖的是泥瓦,在当地算得上是上等人家的住房了。村主任叫胡万喜,生了一 张狡诈的脸,戴了一副老花眼镜。王信在路上听别人讲,村主任原是给地主孩子教书的私塾先生,在地主家有吃有喝,快五十岁了没讨上媳妇。一天村里的一个姑娘也就是他现在的媳妇鲁玉珠,给地主送去一只鸡,被私塾先生胡万喜瞧见了,他要地主做媒说通了姑娘的父母,把鲁玉珠许配给了他。成亲不久就解放了,私塾先生搬到了村上住。开始他根本过不惯农村生活,但也没办法,他只好向上巴结,天天跑乡政府,有时帮助写写画画。村上就他一人有文化,乡上就任命他为村长。村上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各队的公粮都集中到他那里,他又安排人把公粮送到乡上,最后是不是那个数,大家都不知道。

  村主任见一个穿军服的人走进他家门口,他已猜出十有*是新调来的书记。他马上脸带笑容的迎了上来说:“快到屋坐。”他叫媳妇倒了一盆水让王信洗脸,又给他泡了一杯茶、点了一袋烟递给王信。王信说:“我不会抽。”村主任连着说:“不抽好,不抽好,省得伤身体。”王信问:“你家的条件还可以嘛?”村主任又连着说:“很一般,很一般。我屋里的桌子、椅子等家具,都是分地主家产分的。”王信又问:“现在村民的生活怎么样?”村主任回答说:“好好,有吃有喝,与我差不多,有的还比我强。”王信意识到村主任在说假话,他忙起身来到屋里,王信揭开了村主任家装粮的便桶和两口大缸,里面的稻谷、小麦、玉米等装的满满的,他还发现村主任家有两口地窖。王信看后什么也没说,装着没事,村主任忙叫媳妇准备饭菜。不一会儿,腊肉片、炖鸡端上了桌,还炒了几个小菜,村主任取出一壶酒,给王信斟上,两人边喝边聊。

  王信问:“村民的生活真与你差不多?”村主任说:“差不多,差不多,都有粮有肉。”王信感到村主任又在说假话。这时,王信马上意识到,共产党领导穷人打倒了地主,但又扶持的有新的地主,胡万喜就是一个。王信吃完饭起身告辞说:“村民们有吃有喝就好,说明你这个村长很称职。”王信想稳住胡万喜便尽量说些好听的,他没有打草惊蛇。走到门口,胡万喜看他里面只穿了两件单衣服,忙叫妻子鲁玉珠给他找来一件棉袄,王信没推辞,他脱下大衣将棉袄穿在了身上。

第  三  章     2,突然袭击(1)
王信继续朝前走,走到一个弯弯的竹林里,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路旁。到跟前时,王信不解地问:“婆婆你在等谁呀?”老婆婆正对着他回答道:“我在等你。”王信笑着问:“婆婆有啥事请讲?”老婆婆前后望了望,见没多余人,便小声地说:“我孙儿从山上砍柴回来说一个穿军服的干部来到村上,进了村主任家,我在这里等那干部,想必就是你。”王信回答:“婆婆猜的没错。”老婆婆一下子气愤地说:“你是新来的干部,我才对你讲。村主任胡万喜不是个好东西,他欺上瞒下,比过去的地主还狠。各队交来的公粮都集中在他家,不知他贪污了多少。去年他修房子前的一个晚上,不知从哪里来了十来人,半夜三更各挑了一担子粮食走了,没过两天十来人来给他修房子。房屋土墙快筑好的一个晚上,又来了十来人,半夜三更各挑了一担粮食走了。不几天,十来人给他送来了木料、泥瓦,三大间房子很快盖好。”

  王信一惊问:“你说的当真?”老婆婆说:“千真万确。我们下面住的几户人家,有两人晚上出来撒尿发现后叫我们都出来看,挑粮的拿的有刀枪,我们不敢声张。”婆婆接着又说:“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不敢对你讲的,现在村民们大多数已经断粮了,我是为百姓的生存才告他的状。”婆婆继续说:“你要是不信,你到我们下面的几户人家去看看,看看家里状况,吃些什么,与我们村主任家比比。”王信说:“我已看了几户人家,村民们的生活确实困难,你们几户我改日再去。对村主任,你们现在不要惊动他,我回公社商量后,再带人来。”老婆婆对王信点了点头,望着王信远去。王信没敢在路上耽搁,他直接来到了公社。

  公社的人员早早就听说这几天要新调来个书记,几个领导这两天没外出,在家等着,都想听听新书记上任后有什么新精神,他们早已给书记收拾好了房间。王信在文书那里报了到,几个领导把他引到了住处,吩咐食堂炒了两个菜,给书记接风,文书给他们各泡了一杯茶,几个人坐在房里随便聊了起来。吃完晚饭,王信叫几个领导开一会儿会。在会议室里,王信问:“现在农民的生活情况怎样?”一个副书记发言说:“去年夏天发生洪水、泥石流,今年天干,全社少部分灾情较轻的村组生活勉强过得去,大部分村组灾情严重生活困难或特别困难,还有部分村组目前已断粮。”王信又问:“公社对困难群众采取了什么措施?”另一个副书记说:“目前还没什么办法,等你来商量。”

  王信说:“现在请你们给我提出几条建议,我在路上看到外出要饭的心痛。”一个副书记说:“现在公社粮库还库存的有些粮食,那是准备来年再给上面交公粮的,我建议现在要动用。”另一个副书记说:“这个粮食动不得,明年再减产,我们公粮缺口很大,那时交不上要受批评的。”王信说:“群众的生命要紧,灾情十分严重,我给上面打个报告,请求公粮减少一半。”另一个副书记说:“原来书记为抓政绩,把产量就订高了几倍,把村民害苦了,减掉一半公粮也是应该的。”

  王信又问:“据说大石坡村遇上滑坡天干,农民纷纷离家出走,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一位副书记讲:“大石坡村的灾情更为严重,十多户人家需要搬迁,另修房屋。”王信问:“解决大石坡村的问题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一个副书记说:“现在公社资金账上,仅存几十元钱,政府又没调拨救灾物资,暂且还无办法。”大家都在沉思。一会儿后,王信说:“公社能不能组织个救灾小分队,让各村组派些壮劳力。让条件好点的村组出点粮食和树木,公社从仓库里调拨些粮食支援小分队,给大石坡村的受灾村民各选一个建房点,统一建房搬迁。”

第  三  章     2,突然袭击(2)
另一个副书记表态说:“我看这个办法可以,发扬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协作精神。一方有难,多方支援。”其他人没说什么,最后王信决定说:“组织救灾小分队的任务就交给你来办。春节快要到了,为保证村民有饭吃不饿死人,我建议把仓库的粮食拿出部分给大石坡等重点村组救灾外,再拿出部分的一半分给灾情较轻,因其它原因引起的断粮村民。另一半放在明年三、四月份青黄不接时再分给大家。动用库存粮食,由我给上面打报告。”大家点了点头,王信把分粮的任务还是交给了这位副书记。

  王信又提出了另外一件事说:“你们觉得马家梁村主任胡万喜怎么样?”一位副书记说:“胡万喜能写会说,表面上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媳妇好年轻。传说,胡万喜媳妇与原公社书记要好,胡万喜就是原公社书记扶持起来的。有群众来反映胡万喜贪污公粮,但碍于原公社书记在位没人敢管。”另一位副书记说:“最好派一个工作组去调查。”王信讲:“不瞒你们说,我来时,路过他家,吃了一顿饭,他给了我件棉衣,我还穿在身上。这一切是为了稳住他。看来,村民们都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况,唯独他家有酒有肉。他房子修的大大的,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