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情-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队长立即赶往县城抓药。
第 二 章 1,劳动英雄(2)
整整一个下午张启贤给马老中医当下手,给老道士接大腿,打石膏绑绷带。临走时,张启贤把剩下的三十元钱给了老道士,并对几位老头说:“祸是你们惹的,从现在起你们几个老头轮流照看他,一人一天包括给他做饭,一直到老道士身体恢复为止。”
没过多久,西岭村六队又出现了一件事。几个老头盼雨心切,合计去打龙洞。一个走在后面的老头掉了队没有了人影。西岭村后山有个溶洞,溶洞有多宽多长没人知道。一个老头子说他年轻时进去过,溶洞里洞套洞,有好几个长宽高十几丈的大厅,大厅里能容纳几千人。他带着干粮,打着火把,一早出发不知道走了多久,见前面有一河流,只好往回返,回到洞口时已是第二天凌晨。
洞里乳石林立,奇形怪状,美丽多姿,西岭村的老人都称它为龙洞。据说过去每逢天干,地主就叫一帮长工点着火把,带着木棒进龙洞乱打一通。每打一回都会下些雨水,越靠近洞里的河流边骂边打,雨水越下得多。传说有一年打龙洞地主埋怨长工进洞太浅,雨水下的少。一天他亲自带队硬走到了龙洞的河边,他嫌长工用木棒打的不恨,便带了个铁棒砸断了几根种乳石。这时,龙王发怒,河水猛长,长工们见状急速往外奔跑,地主被落在了后面,淹没在水中。河水一直把长工们追到洞口,水消退后,长工们进洞把地主的尸体背了回来。打这以后再没有人敢去打龙洞了。
六队的几个老头见天老不下雨,西岭河快干涸了,村民吃水都困难。实在没办法,他们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准备冒死一拼,进龙洞去请龙王爷。这几个老头带着几根细细的竹棒,点着火把来到洞里,走了两袋烟的工夫乱打一阵后赶紧往回走。走在后面的老头,脚有点瘸始终赶不上前面的队伍。前面几个人出来后等了两袋烟的时间还看不到瘸子老头回来,带队的人急了便返回去找,没见人影。老头子们赶紧回来报告给正在路边挑水抗旱的张启贤。张启贤见势不对,立即让十几个挑着水的男青年放下水桶,回家准备火把,迅速赶到洞口集合。
张启贤带着他们进洞后,走到老头们说的位置,没看见人影。他又吩咐每二人组成一组,进分洞寻找,还是没有人影,大家都有些急了。有几个小伙对张启贤说:“是不是他们打龙洞,激怒了龙王爷,龙王爷把他吃了。”张启贤说:“这不可能,我们不能迷信。”张启贤想了一会说:“来的正洞没有,分洞没有,老头子会不会走错了洞,返回后又迷了路,走到了相反方向。”大家说:“很有可能。”他们朝前寻找,走了近一公里时,发现老头倒在地上有气无力不省人事,他们赶紧把他背出洞外。张启贤说:“你们把他背回家,我去叫马老中医。”马老中医来后,给他把了把脉,掐了掐手指,抓按了一阵脚心。又在穴位上扎了几支干针,老头子苏醒了过来。马老中医又给他开了两副中药,老头子得救了。
第 二 章 1,劳动英雄(3)
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对张启贤震动很大,他连夜召开村委会,研究引水抗旱,他提出在西岭河上游十里外修一条又宽又深的水渠。途经九个生产队,把水引上山,沿路不但能浇灌新开垦的千亩土地,还能供全村人畜饮用的水。他把方案提出后,支委都认为可行,能彻底解决每年的旱情。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困难,认为挖堰打渠难度大,沿路有许多的石山,松土不好处理。张启贤说:“我们不要急于成功,先做准备,全民动员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完成。”
大家都表示同意实施,接着张启贤又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会上他讲了修水渠的目的意义,动员全体村民积极投入到新修水渠中来。张启贤特别强调用实际行动,踏实的作风和科学方法解决旱情。决不能再运用唯心、愚昧的迷信方式求雨水。那年,他们寻找了一处煤田,建了个石灰窑和一个砖厂。妇女和小孩到西岭河筛沙捡广子石,男劳力挖煤烧砖、烧石灰,头一年初步做好了准备。春节过后,他们就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开挖。为了找到各处的标高距离,张启贤叫人上山砍了几大捆竹子。他把竹子一破两半,剃掉结巴,从源头沿山坡捡水找出每处最低位置打上木桩画上标记,然后边挖边修边捡水试验。
第一年完成了工程的三分之一,第二年张启贤为打通一公里的悬崖陡壁,他成立了个突击队。自己带头用绳子绑在腰上,吊在悬崖的半空中,两人一伙打眼放炮。他们集资买来了雷管、炸药、导火线,花了半年时间终于打通了石崖上的水渠。然后他们又在两公里的松山上,建起了三米多高的护坎,五米高的护坡。这一年完成了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二,第三年把水渠建成,另修了两个蓄水池和一口鱼塘,一次性的放水成功。在张启贤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苦干实干,完成了引水大业。新开垦的一千亩耕地变成了水浇地,再也不求天下雨了。村上的人、畜吃上了自来水,省、地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多次在西岭村召开不同人员参加的现场会,号召全地区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 二 章 2,眼中钉、肉中刺(1)
大跃进开始后,淮安所有的乡换上了人民公社的牌子。地、县、社在反右派斗争中都逐步换上了新的领导,西岭村所在的龙王公社从县里调来了一位名叫左万里的年轻书记。一天,公社文书把各村预报的各项农作物年产量统计情况交给了左书记。左书记看了统计情况后,在西岭村各项产量预报栏里画了几个大大的问号,并在统计表上写道:“西岭村土地条件最好,但预报的产量最低,要重报,要求在原每项亩产量上增加三百斤。”文书看了批示后对左书记说:“村主任张启贤坚持只填这么多,说这个数据已超出实际水平,若遇上水涝等自然灾害还要减产。我已经动员过他,他坚持不改。其它几个村都是你新任命的村主任,我说出你的意思,他们都提高了产量。”
左万里听后发气地说:“我不相信啃不动张启贤这个硬骨头。”他亲自来到西岭村要求更改数据,张启贤与左万里大吵大闹,坚持不改并说:“我乱报数据既欺骗了上级,又坑害了村民,我不做对不起人的事。”左万里气呼呼的离开了。年底交公粮,其它村把村民的口粮交完还完不成任务,而西岭村给每个村民留足了粮食。那年其它村不少村民吃玉米糠、野菜或外出要饭并发生了饿死人的情况。
公社左书记有个舅舅名叫刘富贵,年轻时倒插门来到西岭村二组,能识几个字,从小就有当官欲。侄儿来到他们公社当书记,经常路过他家门口。左万里每次来,舅舅就把家里好吃好喝的端上来,舅舅知道侄儿左万里视张启贤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侄儿每次来,舅舅都要说两句张启贤的坏话,左万里也经常流露出要撤换张启贤的想法。
一次侄儿来到他家,舅舅试探性地问道:“张启贤如果干不成村主任,哪谁上呢?”,左万里说:“人选还没定。”舅舅闷闷不乐,说:“西岭村识字的除了张启贤就是我。”舅舅说出了自己想当村主任的意思。一天,左万里又来到舅舅家说:“以后的村主任要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拿工资。”
刘富贵对侄儿左万里的话很感兴趣,他这次给张启贤列举了三大罪状。一是说张启贤修水渠时,鼓动村民用民兵训练库存的炸药包,手榴弹放炮。那是在修水渠最艰难的时候,十几个村民告急反映说:“我们承包的那一段水渠全是石头结成的硬块,实在挖不动,务必请你去看看。”当时,张启贤在队保管员那里要来钥匙正在察看保管室地窖里薯种情况。领头的给他反映后,他跟随来到水渠工地,由于走的急忘了锁薯窖门。挖渠的其他人员留在保管室乘凉,有几位乘凉的村民当时肚子有点饿,其中两人见薯窖门开着就下去捡红薯,两人下去后发现窑下有两箱炸药包和一箱手榴弹,便高兴极了。他们与上面的人商量后,把弹药搬出来,很快转移了地方。
张启贤到工地挖了一阵,确实挖不动,但他没办法,县里根本没有炸药、雷管卖了,张启贤只好叫他们蚂蚁啃骨头慢慢挖。那天晚上,偷了弹药的十几个村民连夜悄悄的打了炮眼,他们把炸药包拆散装了进去,手榴弹一个炮洞一个。第二天凌晨,轰轰直响,整个难挖的渠段全部炸开。张启贤听到炮声一头从床上爬起来,急忙赶到工地。在路上,他捡到了几块手榴弹碎片,已意识到怎么回事,他感到问题严重。十几个村民见张启贤来了,一头给他跪下说:“祸是我们惹的,有事我们担当。”张启贤见大家正忙着清土,也不好再说什么。他急忙赶到了乡上,向乡党委书记、乡长、武装部长如实的说了情况。并主动承担了责任,请求组织处理。
乡上的几个领导商量后认为:炸药包、手榴弹,也快过期了,过期前也要进行处理。把过期的弹药用在修水渠上,既可视为处理弹药,又可当成民兵训练,还为发展经济作了贡献,一举两得。他们要张启贤不要背思想包袱,坚持把水渠修好修通。以后在这些问题上注意点,再不要发生类似事件。乡上领导给张启贤解了套,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左书记的舅舅把这件事抓住不放,旧事重提,可见其用心何在。
第 二 章 2,眼中钉、肉中刺(2)
刘富贵告张启贤第二条理由是,说他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积极,对办集体食堂持反对意见,说集体食堂是吃大锅饭。他把挖出来的煤用在烧石灰修水渠上,不用在大炼钢铁上。自己不带领大家找矿炼铁,还反对别的村组炼铁砍树。告张启贤要挟大家说:“山上的树是我们辛辛苦苦挖坑栽植的,谁砍我们的树,我砍他们的头。”说张启贤无法无天。
告张启贤第三个理由是,说他反对人民公社,自高自大,搞独立王国,与领导唱对台戏。公社指示全部种玉米,他套种土豆。公社要把西岭村开垦的土地,调拨一些给别的村,张启贤坚持不干没有一点大公无私的精神。另外还说张启贤高产不送喜,交粮不打鼓,把人民公社搞得平平淡淡、死气沉沉,没有一点莺歌燕舞朝气蓬勃的景象。
左万里早就想收拾张启贤,舅舅说完他想了想后问:“张启贤有没有经济和生活作风问题?”
左书记知道这三点不可以撤消张启贤的村主任。刘富贵思索了一下说:“张启贤平常拿自己家的钱接济别人,村上的财物他不多占一分一粒,经济上还抓不住别人什么,生活作风上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张启贤有个特点,见了女人脸红,从不和妇女多说一句话,也没见他与哪个女的有来往。在这两件事上,我不敢无中生有。张启贤挺厉害的,他不会接受的。”左书记又想了想后说:“你还是把你刚才所说的三点搞一个文字材料,最好多找几个人签名,交给我。”刘富贵瞪着眼问:“我们舅侄间打开窗户说亮话,我搞这些有啥好处?”左万里反问道:“舅舅,你还想不想当村主任?”刘富贵高兴的一笑急忙回答说:“我写,我写,写好签名后给你送去。”
刘富贵把“三点”归纳成文字,写了三张纸。他叫妻子的两个兄弟照着他写的字样在上面签了名字,又找个哑吧以同样的方法签了个名字。他又捡了些玉米棒、红薯、土豆送给别的组上的五保户,让他们在上面照字样写上自己的名字。刘富贵在后面写了个“等等村民”后,来到公社,亲手交给了左书记。左书记把举报材料看完后在上面签写道:“请转公社领导成员阅。村民们反映张启贤的问题严重,我建议撤换村主任。”几个副职看了举报材料,觉得写材料的人吃饱了没事找事莫名其妙,但碍于左书记的权威,都不敢说什么。
左万里是靠路线教育、“三反,五反”起家的,他不懂农业生产,在县委当了两年秘书。县委书记看小伙子嘴巴能讲笔头能写,就叫他带队去龙王搞了一期整风运动。他来后,就四处收集群众对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书记、乡长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从小务农,十七、八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部队边打仗边学文化。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转业前书记是营教导员,乡长是营长。他们同时来到乡上担任党政一把手。他们俩都赞成支持张启贤抓生产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方法,以及讲实话,讲真话的工作作风,他们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有些意见,两人联名上书给县委。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就是上面派下来落实“三面红旗”的,在他脑海里这就是党的原则,不允许有反对意见,派秘书左万里带队进乡也是有针对性的。书记、乡长是当兵出身,说话做事直率。对一些脱离实际的做法敢于直言,对于错误行为敢于批评。因此,也得罪了紧跟形势走的人。左万里很快整理出两人的黑材料,县上罢免了他们的职务。左万里担任了书记,另外一个乡的副乡长抓“一大二公”有功,调来当乡长。左万里担任书记后,把矛头指向了张启贤,他几次交给张启贤的事,张启贤觉得不合适没有完全照办,左万里决心拔掉这颗钉子。
第 二 章 3,砸了两口大铁锅
左万里在公社党委会议上明确提出换掉张启贤,提议刘富贵担任村主任职务。其他几位领导相互望了望表示默认。他们知道,张启贤很难与新书记合作,书记经常找茬刁难他,张启贤不当这个村主任,说不定还好些,省事些。不久公社下发了文件,任命了新的村领导。张启贤已有思想准备,他早就料想到有这一天。文件一下来,他很快把一切手续交了出来。张启贤回到家里,见到村民有说有笑,他显得无官一身轻,但公社武装部还是要他担任民兵连长。
刘富贵一上任,首先组织了一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