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贞观大闲人 >

第68部分

贞观大闲人-第68部分

小说: 贞观大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笑笑,换了个话题道:“此物犀利无比,牛进达派人送来的秘方朕认真看过,亦叫金吾卫府兵亲手试制过,果然厉害霸道,朕问你,若朕欲以此物威服天下,尔意若何?”



  李素眼角抽了抽。



  既然造出了这东西,李素从来没后悔过,至于能否靠它威服天下,还真说不好,要看用在谁手里。



  曾经有一个朝代,那是个标榜气节的时代,君臣一体,共治天下,因为气节二字,甚至喊出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口号,气势不可谓不恢弘大气,而且那个时代的火器也非常发达了,然而国祚却不到三百年,最后亡于关外刀马弓箭之下,末代皇帝满腔愤恨吊死在煤山,好好的帝国从此灭亡。



  为何一个火器发达的朝代没能威服天下,反而亡于最原始的冷兵器之下?



  天灾人祸的诸多因素不说,终究还是握着火器的人冷了心,丧了胆。



  如今是大唐,而且是贞观年间的大唐,正是万众归心,兵锋最盛之时,李世民若欲威服天下,有没有小陶罐,真的很重要吗?



  片刻之间,李素想到了很多,甚至脑海里已组织好了语言,打算将“威”与“德”的道理说给李世民听,抬头正要说话时,却见李世民那双满含笑意的眼睛,李素悚然一惊,顿时清醒了。



  暗暗苦笑不已,自己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子,难道这位雄视天下的帝王真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何德何能啊。



  于是李素立马改口:“吾皇吞吐宇内,扫荡天下,我大唐得遇英主,幸何如之,臣为大唐贺。”



  李世民果然哈哈大笑,对李素的回答甚为满意。



  “倒是个灵巧人,牛进达还派人给朕送过一副马蹄铁,也说是你所造,此物出世,不知救了我大唐多少良马健驹,此功之大,不逊于小陶罐,说来你前前后后立下不少功劳,封尔一个小小县子却是委屈你了,奈何你年纪太小,封爵过甚恐朝中非议……”



  李素急忙接口:“县子好,臣很喜欢,多谢陛下厚赐。”



  李世民眯着眼打量他一阵,抬手指了指他,笑道:“小子油滑得紧,朕今日召见你并无他事,便再给你下道特旨,日后若又弄出什么新奇的物事或国策,尽可直接上奏,你若宫外求见,朕必见。”



  “臣遵旨。”



  李世民笑道:“如此,你可退下。”



  “臣告退。”



  李素躬身行了一礼,刚退了两步,李世民忽然道:“对了,你那个小陶罐,不能总叫它小陶罐,得取个名字,你说取什么名字好呢?”



  李素顿觉这句话挠到了自己的痒处,取名这事他太擅长了,当初的五步倒一直引以为今生恨事,今日必须雪耻……



  “温柔岁月……”李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李世民不负所望,答应得非常爽快:“好,就叫震天雷。”



  李素:“…………”



  大家还能愉快的沟通吗?“震天雷”是个什么鬼?



  ************************************************************



  走出太极宫,李素发现宫门外有位礼部官员等着他,见李素出来,官员上前笑着拱手为礼,李素急忙回礼。



  二人寒暄几句后,官员才慢吞吞地告诉他,泾阳县子的爵位已在礼部造册,很快有诰封送至太平村李家,而且朝廷还拨给一百亩土地,不过土地每年的收成还是得向官府交税,至于雇请种地的庄户,这个由泾阳县子自己负责,官府不过问。



  李素听了很久才渐渐明白过来。



  当初封爵圣旨里说的“食邑二百户”,话虽然说得好听,然而这所谓的“食邑”根本就是虚封,作不得数的,也就是说,朝廷允许你请两百户庄户帮你种地,但种地所得必须还得给官府上税,当然,也有不用上税的权贵人家,但是人家的封爵旨意与李素不太一样,人家那叫“实食邑”,就是朝廷实打实的送你两百户庄户,然后名下土地所得全部归自己,不用给官府交一粒米……



  比如太平村的好邻居东阳公主,她就是“实食邑”三百户,三百户养她一户,不用给朝廷交任何税,朝廷每年还额外给她发俸禄。



  一字之差,待遇天差地远,李素瞬间变得很失落,然后李素开始默算圣旨里少了这一个字,自己会损失多少钱。



  算了很久,李素终于得出答案,——很多。



  除了白送一百亩地,基本跟别的地主没什么差别,当然,还有一个县子的身份。



  李素是个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人,觉得自己刚才的算法不对,太灰暗了,于是又换了一种算法。



  为何不算算自己得到了什么呢?



  造出了小陶罐,于是白得了一百亩地,还有一个县子的身份……好了,这样一算,心情顿时开朗许多。



  礼部官员还没说完,县子的爵位虽然很小,但也是有仪仗的,按制县子府的马车可驾双马,可以少,但绝不能多,多了要被治罪,国公府才允许驾四马,想在自己的马车前多添两匹马,这辈子就得奋发图强,不断上进,争取在活着的时候当上国公,若是死了以后追封国公,陵墓里的陪葬陶俑当然也可以把四马埋进去,反正你开心就好……



  李素绝没有驾四马的意思,这辈子驾双马足够了,如果死后一定要埋点什么东西进陵墓,可以在临终前跟皇帝陛下申请一下,把眼前这个油嘴滑舌的礼部官员埋进去……



  与礼部官员道别后已是下午时分,李素急忙策马出城往家里赶。



  东阳一定还在河滩边等着他,这个女子看似柔弱,却有一股子执拗劲,说了等他就一定会等他。



  李素策马飞驰,迎着灼热的夏风,嘴角却露出了笑容。



  有人等着他的感觉,真好,仿佛心里忽然间有了归属,任何时候都只想赶快回到归属于他的人身边去。



  赶到太平村时已是傍晚时分,李素正要策马往河滩而去时,却赫然发现老爹李道正在村口的路边来回踱步。



  李素急忙下马迎上:“爹,您咋在这里?”



  李道正笑了笑,随即脸一板,道:“有事跟你说,白天你走得急,没来得及说。”



  “啥事?”



  “你出征的这段日子,我给你定了门亲事,还是泾阳县许家。”



  **********************************************************



  PS:再吆喝一声:求月票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跷亲事
  “定亲”二字震得李素半晌没说话。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骑在马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忽然被一记九天神雷劈成了焦炭一般。



  “泾阳县许家?我出征的时候定的亲?”李素盯着李道正问道。



  李道正点头,神情有点郁卒:“亏咧,那时你刚出征,不知道你会封爵,所以答应了亲事,毕竟那时咱们家配许家算是门当户对,没想到你会立功封爵,有了爵位身份不一样,娶商人家的女子说出去不好听……亏咧!”



  虽说如今大唐百姓里士农工商一体,但只是政治口号,商人终究还是被鄙夷的,地位属于最低等,李素没有封爵以前,李家只不过是一个拥有二十亩地的小地主,当然,暗地里印书,卖酒等等,也干一些商人的勾当,所以李道正对与商人结亲并不排斥。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李素有了爵位,尽管只是比男爵高一点的末等爵,那也是爵啊,而且正经以军功封的爵,身份比官员还要高,这下李道正不满意了,觉得许家高攀不上李家了。



  无法指责李道正的势利,天下的父母心总是自私的,吃也好,穿也好,娶亲也好,总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李素急忙道:“亏了就悔亲啊!我找人去说……”



  李道正摇头,一脸黯然道:“悔不得了,已然和许家换了生辰,送了聘礼,连日子都定下咧,县衙扈司户保的媒,悔了亲我们父子这一世做不得人了。尤其是你刚被封了爵,马上就悔商人亲事,传出去怕是会被骂,朝里的言官不会放过你的。”



  李素面孔迅速失去了血色,一脸苍白地盯着李道正。



  “可以悔亲的,大不了不当这破爵了,我去找人说,双倍,不,再加十倍聘礼送去,算是赔偿……”



  说完李素转身便跑,却被一双粗糙的大手死死揪住胳膊。



  “谁说要悔亲了?悔了亲我李家的脸还要不要?商人的闺女又咋样?说出去不好听,但也比悔亲强!不准悔!亲事照办,就定在下月。”



  李素脸色由苍白迅速化为铁青。



  充血的眼睛盯着李道正,李素深呼吸,提醒自己不要跟老爹吵,更不要发火,这是大逆不道,然而还是觉得一股邪火在胸腔里乱窜。



  使劲甩掉揪住自己胳膊的手,李素压住了火气道:“爹,如此轻易把我的一辈子决定了,你不觉得太草率了吗?”



  李道正呆了片刻,他没想到这件事令李素如此不满,印象里,儿子似乎永远都是温吞懒散的模样,永远不曾见过他生气的样子,然而此刻,李道正分明从儿子的眼中看到两团燃烧的火焰。



  可是,十六岁的少年了,不正是成亲的年龄吗?他到底气什么?



  “哪里草率?不草率,聘礼,媒人,生辰,该有的都有,你气啥?再说许家闺女也不错,泾阳县有名的淑德闺女,扈司户还把她的绣活拿给我看过,绣得确实好,那么好的姑娘人家,不计较以前害你的谣言,还主动上门求亲,你说我咋能不答应?”李道正话说得硬气,还是多少有了几分解释的意味。



  李素皱了皱眉:“主动上门求亲?许家?”



  “对,许家主动求亲,当初县城里说你逛青楼不给钱,坏了名声,许家当时是退了亲的,后来不知咋的,又请了扈司户上门说合,说是再商议商议,商议几句就定下咧。”



  李素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事透着蹊跷,很少听说女方主动跟男方求亲的,更何况求亲的对象还是他这个逛青楼不给钱的混帐,——但凡脑子没被门夹过没被猪亲过的女方家长,都不会选择这样的混帐女婿吧?



  李素忽然察觉这事不简单。



  回想昨日回家路过泾阳县青楼的时候,恰好遇到许家老爹,当时他不但脸红了,而且表情很奇怪,现在想来,应是有原因的。



  ********************************************************



  李素发现麻烦找上门了,这是个很大的麻烦。



  尽管这桩亲事里面有太多的疑窦,然而终究日子定了,聘礼下了,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想要改变它,很难。



  天已黑了,李素急忙跟老爹说了一声,然后往河滩跑去。



  东阳一定还在等他,这傻姑娘若没见到他的人,等到天亮都不会走。



  跑到河滩边,一群黑影站在离东阳不远的树林边,那是公主府的侍卫,出了结社率的事后,侍卫们再也不敢让东阳单独外出。



  熟悉的大石头上,东阳静静坐着,手托着腮,天色太黑看不清眉眼,却能看见月光映在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像两块浮在半空的宝石。



  喘着粗气跑到东阳身后,东阳转过身,看着他笑。



  “还以为你被父皇召见耽搁了时辰,出不了城呢。”



  “我不来你还等我吗?”



  东阳点头,理所当然的模样:“等啊,说好等你的嘛,等到天亮,城门开了,你自会来这里找我。”



  李素默然叹息。



  心里如同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与许家结亲的事李素不想对她说,或许,努力一下再把这桩亲事退掉,那么一切仍和以前一样,这桩事便没有提起的必要。



  “你脸色不大好,怎么了?”东阳敏感地察觉到不对。



  李素强笑:“没啥,刚才出城回来的路上丢钱了,心情很不好,你不知道丢钱的感觉,想一头撞死又怕疼,活着又没意思……嗯,对,就是这样。”



  东阳愕然,宝石般放光的眼睛在夜色中渐渐眯成了一条缝。



  “你这人……贪财贪到令人发指了,幸好父皇只给你封了爵,若是让你去当官,三五天就把官库贪空了,非得被父皇杀了不可……”



  李素好奇地道:“你的公主府不缺钱么?实食邑三百户啊,那得多富裕……”



  说起实食邑就伤心,县子跟公主没法比,投个好胎比个人本事更重要。



  东阳捂嘴轻笑:“谁像你这么贪财,我府上不缺吃穿,能给下人发俸禄就够了,要那么多余财有甚用?”



  这话说的,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浓郁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令李素恨得牙痒痒。(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门悔婚
  今夜与东阳在一起,李素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老爹无端为他决定了一门亲事,而他却一无所知,若真与那位未曾见面的许家闺女成了亲,他与东阳是不是今生再无可能了?



  河滩边只坐了半个时辰,李素与东阳告别后匆匆回家。



  一夜辗转反侧,李素睡得很不踏实,天刚亮他便起了床,正准备去泾阳县城一趟时,屋外听见一阵很矫情的“哇哈哈哈哈”。



  程处默穿着一身墨绿短衫,后面带了几名程家部曲,部曲手里抄着弓箭和长刀,一副上门打劫的样子,从笑声到姿势完全抄袭他老爹,抄又抄得不像,笑得跟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似的。



  “哇哈哈哈哈……李素兄弟何在?昨日进了长安城为何不找哥哥我?封了爵便看不起人了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