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重生太乙救苦天尊 >

第7部分

重生太乙救苦天尊-第7部分

小说: 重生太乙救苦天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儒来道德之士,有大功德与天地,曾传道与众生,可成圣,愿为我四弟子否?”鸿儒答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又一道散发苍茫、深邃气息的紫气落入鸿儒庆云之中。此时众人才知道这一位是闻名洪荒的人物,怪不得看其道行高深。

    鸿钧又道:“女娲德行深厚,日后有大功德,可成圣,愿为我关门弟子否?”女娲嫣然一笑,恍若寒冬一枝梅,炎炎夏日一股凉风,让人赏心悦目,依旧叩头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又一道散发苍茫、深邃气息的紫气落入女娲庆云之中。

    随后,鸿钧闭目不语,这让接引、准提大为着急,明眼人现在都明白这蒲团就代表圣位,两人如何能不着急?一来,二人采用诡辩之术巧取豪夺了这位置,总是觉得心里没底,怕道祖责罚;二来,女娲完了,该轮到二人了,可道祖一言不发,二人惴惴不安。遂扑倒在地,大声疾呼:“请老师慈悲,赐我等机缘。”有幸灾乐祸者,有隔岸观火者,只见二人磕头不停,大呼不已。

    鸿钧最后言道:“也罢,你二人虽然不如他等福缘深厚,但也是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亦可成圣,为吾记名弟子,尔等愿否?”虽说,记名弟子差了不少,但至少也是弟子,况且二人座位得来不正,不敢辩驳,马上应道:“弟子愿意,老师圣寿无疆!”至此,又有两道鸿蒙紫气落入接引顶门和准提泥丸宫内。

    众人见两人讨要竟然能获得鸿蒙紫气,遂皆起侥幸之心,都匍匐在地,向道祖恳求那成圣所需的大道之基,鸿钧不为所动,面无表情,最后言道:“红云,这最后一道鸿蒙紫气就赐予你吧。”说完,紫气飞入红云老祖顶门不见,红云一时夹杂难以言表的表情,不敢置信、狂喜、担忧,不一而足。

    忽然,众人身不由己地被送出紫霄宫,空间倒退,恍若流星一闪而逝,不等察觉,就已经站在紫霄宫外,昆仑山半腰。“千年之后,第二次开讲!”飘渺仙音回荡在众人耳畔,不知其从何处来,直入心神,不留痕迹,当真圣人手段,不可度量!

    三清与鸿儒女娲和西方两位尊者打个稽首后,驾起祥云回归东昆仑;随后众人各归洞府,参悟听道所得不提。

    鸿儒现在知道了什么是斩三尸了,立刻和三清与西方二人告别准备回去斩尸证道。

    在听了鸿钧讲解的术法之后,鸿儒对道理解更加深厚了“一气化虹”术也被完善了,一见瞬间的速度,就到达三十三天回到了三仙岛。岛上到是安静,鸿儒也没有找到梅儿,直接去闭关去了。进入闭关地之后,鸿儒开始体悟道祖的话,阴,阳,平衡,其实就是让自己回归混沌,然后用法力沟通天地,鸿儒清楚的感觉到了天地间的阴阳,十八品青莲发出的光罩在自身的阳上面,利用自己的大法力,与十八品青莲将自身上的阳斩掉,只是瞬间的时间,鸿儒的气质大变,变的比以前更加与天地契合起来,不象以前那样虽然不是与天地格格不入,但也没有现在的感觉好。此时十二品青莲已经成为先天至宝了,同时其他的莲花也发生了变化。

    本象趁热打铁的鸿儒发现自己已经感觉不到阴与平衡了,然后鸿儒叹了叹气:“果然是需要大毅力,大智慧,与大法力呀!”这果然不是简单。

    现在鸿儒感觉到自己和没有斩尸时的差别,没有斩尸时就算有五个鸿儒,鸿儒也可以轻松的打败他们。因为多了一个自己,这个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法。

    “看来我果然没有猜错,这斩三尸是将自身体返回混沌,嘿嘿,这一下我又多了个化身,以后其他的分身也可以斩尸,自己的帮手就更多了,现在我也是斩掉一尸的高手了。”鸿儒边想边走出了闭关的地方。

    “梅儿,你过来。”传音给梅儿。

    “老爷,您回来了。”梅儿看到了鸿儒很激动。

    “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年。”鸿儒不想错过第二次紫宵宫听道。

    “老爷,离你离开已经有十三万一千年了。”梅儿眼角都有泪水了。

    “恩,你很不错,已经达到了金仙了,今日我就收你为我门下记名弟子,同时今天我就传你一些道法吧!”说完鸿儒把自己从紫宵宫听道的以及自己整理和体悟的传到玉帛里面去了,交给你梅儿。

    “还有最近有什么事没有。”鸿儒问道。

    “老师,最近没什么事。”梅儿老实回答道。

    “哦,你下去吧!”看来是时间还短,巫妖二族还没有发展的起来,鸿儒开始体悟鸿钧老祖讲的道,等到紫宵宫再次开讲。



………【第十二章 昆仑山拜师】………

    话说太乙天尊在听到紫霄宫即将开讲时,就打算趁众人在紫霄宫听讲的时间,就让还在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游走洪荒,同时赶往东昆仑山,以便能赶得及拜师。此时得乾元山金光洞当然不是中千世界的那一个,而是太乙天尊在行走洪荒时收的一个破损的洞天,这样也可以顺应历史。此时就有读者问你都这样强了,为啥还拜师于原始?拜师于原始可以学到盘古的大道,洪荒毕竟是盘古所开,这样有利于证道,其次也可以方便行事,为了这么做,太乙硬是使其修为停在太乙金仙。

    遂吩咐两个弟子黄鸣和秦腾看好门户,遂端坐一七品宝莲,同时带有一个十二品青莲,驾着一朵祥云往东而去。

    只因十二品清莲乃先天灵宝,自身实力不敢说能护得住灵宝,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遂采乾元山金光洞洞天中一七品仙莲,用道法和佛法祭炼之后,当做法座,随手招来霞光瑞气化成一朵祥云,托着宝莲向东飞去。一路漂洋过海,观大海之无边美景,采天地之奇珍异宝,看那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海浪排石、鹰击长空、蛟龙戏水、灵龟伏波,赏那瑰丽之珊瑚、璀璨之明珠、无量金玉…

    足足三百年,太乙驾云来到了东昆仑山脚,远远望之,巍峨高山,绵延千万里,有擎天巨木矗立山林间,有瀑布悬挂绝壁之上,有幽谷霞光聚拢,绽放无量彩光,山涧有蛟龙腾空,岩石有灵芝扎根,有猿啼虎啸,亦有鹤唳凤鸣。

    太乙抚掌赞道:“好一处仙家福地,不愧为洪荒有数的洞天仙府!”一路驾云而上,直到半山腰时,被阵法所挡,太乙知道该是三清所设,遂下了祥云,收了宝莲,匍匐在地,传音道:“弟子太乙,一心向道,听闻三清道尊神通广大,遂前来拜师,望天尊乞怜!”

    早在太乙来到东昆仑之时,由于他没有任何的遮掩,三清早已觉察到。三人观照虚空,掐指一算,即知此人乃与元始天尊有师徒之缘。

    原来,天地间只有鸿钧一个圣人,自从鸿钧成圣以来,天机渐渐清晰有序,三人大罗道果几乎可以察知天地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除了鸿钧,鸿儒没有比他三人还强的人,而鸿钧没有必要事事出手干扰天机,而太乙天尊也没有,所以,三人可以说算得八九不离十。

    老子对元始天尊言道:“二师弟,此子乃先天杏树化形而出,望其气,一股青木之气冲天而起,有十二重不明宝光护身,又有玄黄之气萦绕周身,想来是有大功德之人,吾算到,其与师弟有师徒之缘,不知师弟意下如何?”

    不等元始天尊答道,通天道人抢先言道:“大兄所言甚是,吾观此子气运绵长久远,为有大气运在身,其修为已达太乙金仙,除紫宵宫中的听道之人外,其已是有数的高手,日后必有所成就。”

    元始天尊亦颔首道:“不错,此子根脚深厚,福缘广大,气运绵长,天机显示与吾有那师徒之缘,那鸿儒曾传道洪荒,天下多人与其有师徒之实,其必有弟子修为高强之人。此子也曾传道与人,特有此子之气运,再加上我们的教导,其必然有所成就,将来也不会坠了我们盘古之名。”元始还没收徒,就在算计,由此可知其度量,只是其不知太乙与鸿儒得关系,所以才有此说。

    这可是涉及到盘古的威严所以通天言道:“兄长所言甚是,即使多有挂碍,我等盘古正宗还护不得他周全?必叫他在二代弟子中力压他人。”老子与元始天尊相视一笑,道:“然也!”

    老子一道紫气飞出,大阵打开缺口,迷雾散尽,露出一条白玉阶梯,通向山顶一座大殿。太乙不敢怠慢,拾阶而上,脚底自有云气生成朵朵金莲,托着太乙一步步走向山顶。

    待得走到大殿前,只见飞檐峭壁,朱红墙色,白玉为砖,金银为柱,明珠串成帘,有白虹二十四道横贯大殿上空,朵朵金莲飘荡四周,浩渺烟霞如梦如幻,聚拢成云雾,浮荡在白玉台阶之上,有仙鹤衔芝,无忧无虑在殿前飞舞,好一派仙家气象!

    太乙步入大殿,见得面前有三位道人端坐碧海潮生云床,中间坐一紫袍白眉皓发老者,慈航揣测当为道德天尊老子,左边坐一金色镶边白袍中年,威严无比,当为元始天尊,右边坐一青袍道人,三十上下,剑眉如鬓,当为通天道人。

    这也只是一闪的念头,太乙刚进大殿就匍匐在地,呼道:“弟子太乙,一心修道,愿拜元始天尊为师,请老师慈悲!”三人一听,相视一笑,元始天尊言道:“好,为师认了你这个弟子,来来,为师为你介绍一下师伯和师叔!”太乙三叩首后又磕头问候师伯和师叔,结局皆大欢喜。



………【第十三章 三清授道,太乙大罗金仙】………

    话说,太乙拜师元始天尊,此时,三清还未曾收徒,都是孤家寡人,遂把太乙都当做自家弟子对待,倾心教导。(-)

    三清大殿内,道家经文之声如同水纹,四散开来。只见,无穷九天清气凝结成三座青天碧玉云床,轻灵至极,幻化云涛海浪,却如同磐石,三人安稳端坐其上。

    一紫袍老者,三尺白须飘荡胸前,皓发丛生,被一只紫玉金簪束起来,双眼看似浑浊,却似演绎星辰生死幻灭,万物轮回,迷雾之后有无量金玉之光,一股看破尘世的沧桑感扑面而来,金木水火土五气透胸而出,如同水汽,蒸腾而上,聚拢成亩田大小的庆云,只见黑白两条鱼头尾衔接,演绎太极之相,黑鱼白眼,白鱼黑眼,两股阴阳之气从鱼眼之中升腾而起,在虚空构造一黑白世界,演绎造化神奇,生死之秘。当真是天地之道,莫不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三朵车**小的紫莲花开花落,尽显枯荣奥秘,太清仙光,不见其色,却光耀心神,在庆云之上来回游弋,滋养宝莲。

    只见,无数道德紫气召唤昆仑千万年积聚的霞光瑞气,随着老子讲道之声,如同有人施法刻画般变化成无数铭有不明符箓和文字的金花,飘向太乙顶门。不闻风吹,不得雷响,太乙识海内却响起无数太清要义。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

    一股无言的大道力量震撼慈航的心神,朵朵金花进入泥丸宫后,飘入识海,化作精纯太清仙光滋养识海无数金莲,肉眼可见,无数含苞待放的金莲瞬间大放光芒,舒茎展叶,枝叶青翠欲滴,如同翡翠,透出莹莹宝光;镌刻其上的大道铭文和神秘图案化作一条文链飞入端坐识海湖泊中央最大金莲上的元婴额头之内,

    顿时,一股太清仙法瞬间明彻于心,肥嘟嘟的元婴嘴角一笑,小手一掐法诀,无数太清仙光顿时化作一轮法轮挂于元婴脑后,甚至透出识海,只见,太乙脑后悬挂一轮透着清静无为意境的法轮,缓缓转动。正值旭日初升,万丈东来紫气被吸引而来,融入法轮,气息更加飘渺和庄严。

    与此同时,但见一身穿白色道袍,绣有无数金丝法莲的中年男子,头顶亩田大小庆云,大放五彩毫光,金花璎珞万朵,金灯万盏,火心滴下,如檐前滴水络绎不绝。三朵斗大白莲摇曳生姿,浮浮沉沉,散发无比清贵奇香,一时充斥大殿,凝人心神,让人心旷神怡。

    一乳白金玉为柄,镌刻云纹,镶嵌有三颗宝石的如意横放中央白莲之上,此乃元始天尊凝聚天地人三才之气,采昆仑亿万年羊脂白玉炼成,日后加持无量功德,成为其证道法器,无穷威力,莹莹宝光照耀虚空。

    同样玉清仙法灌注太乙,于是又一轮玉清法轮叠加太清法轮,与其功德金轮、佛光金轮化为四色法轮,散发揣摩难测的气息,浩瀚如星空,广阔如海洋,巍峨稳重如高山,当真是神仙中人,仪态不凡!

    还有一身穿青色道袍的三十岁上下,不到四十的道人,三缕美须荡在胸前,五气结成五条白浪在剑气纵横的庆云上来回冲刷,三朵青莲散发锐利气息,如同是剑气凝聚而成,笔直挺拔,气势一往无前,不可匹敌,一柄三尺青峰白剑围绕游弋,不时射出一道道剑气,为青莲所吞,而青莲愈发青翠欲滴,熠熠生辉。

    一道如同剑气的上清仙光直接轰入太乙识海,掀起滔天大浪,气势恢弘,万朵金莲欲折腰,元婴脸上满是紧张之色,冷汗直流,一张笑脸紧绷,配着肥嘟嘟的小脸蛋和红润酒窝,让人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