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洪荒苦竹 >

第59部分

洪荒苦竹-第59部分

小说: 洪荒苦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我兄弟死无葬身之地也。”

    崇侯虎闻言顿时一头冷汗,忙说道:“还是兄弟想的周到,苏全忠暂时就押在大牢中,待擒住苏护满门,解到朝歌,由天子发落吧。”

    却说苏护在城头上,见苏全忠被崇黑虎所擒,顿时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哭道:“我儿狂妄,不听为父之言。今性命休矣。”说完不禁垂泪涟涟。

    正感叹间,只听左右说道:“侯爷,崇黑虎索战。”苏护思及崇黑虎有异术,无人能敌。急令众将支起弓弩,架起信砲、灰瓶、滚木之类,一应完全。

    崇黑虎在城下看着苏护准备守城器具,却是不出城。不禁暗思道:“苏兄,你出来与我商议,方可退兵,为何惧哉,你不出来,此事如何了结?”

    崇黑虎回到帐中对兄长言道,苏护闭门不出。崇侯虎言道:“不若架云梯攻打。”

    崇黑虎道:“不需要攻打,徒费心力。今只困其粮道,使城内百姓不能得接济,则此城不攻自破矣。长兄可以逸待劳,俟西伯侯兵来,再作区处。”

    崇侯虎亦是深以为然,便围住城池,等候西伯姬昌。

    此时苏护困在城中,思及内无强将,外无援兵,实为束手待毙。却又是无可奈何。正在此时手下军兵来报,说督粮官郑伦在门外侯令。苏护说道:“此粮来与不来已是一般。”但还是令郑伦前来相见。

    郑伦来到滴水檐前,行礼之后说道:“末将路闻君侯反商,崇侯奉旨征讨,因此上末将心悬两地,星夜奔回。但不知君侯胜负如何?”

    苏护叹气道:“前日朝商,昏君听信谗言,欲纳吾女为妃;吾以正言谏诤,致触昏君,便欲问罪。不意费、尤二人将计就计,赦吾归国,使吾自进其女。吾因一时暴躁,题诗反商。今天子命崇侯虎伐吾,连赢他二三阵,损军折将,大获全胜。”

    “不意曹州崇黑虎前来相助其兄,将吾子全忠拿去。吾想黑虎身有异术,勇贯三军,吾非敌手。今天下诸侯八百,我苏护不知往何处投托?自思至亲不过四人,长子今已被擒,不若先杀其妻子,然后自尽,庶不使天下后世取笑。汝众将可收拾行装,投往别处,任诸公自为成立耳。”苏护言罢,不胜悲泣。”

    郑伦听完苏护所言大叫道:“君侯怎么能够说出如此丧气的话来,我与侯爷自幼相识,接为八拜至交,深的侯爷的器重,如今小侯爷有难,那么我就去会会那崇黑虎又有何。”

    苏护听完说道:“并非是本侯丧气,只是那崇黑虎曾经拜异人为师,得传道术,神鬼皆惊,葫芦里面那神嘴乌鸦就算在那修士里面也是厉害非常,我冀州无人能敌,怎生是好?”

    郑伦听完哈哈笑道:“君侯在上,末将如果不能生擒崇黑虎来见,把项上首级纳于众将之前!”说完,也不等军令,翻身出府,上了坐骑火眼金睛兽,使两柄降魔杵,放砲开城,排开三千乌鸦兵,像一塊乌云卷地。及至营前,厉声高叫曰:“只叫崇黑虎前来见我!”

    崇黑虎闻报,说是冀州有一将在辕门外叫战,便调本部三千飞虎兵,出营迎战。来到阵上见冀州城下有一簇人马,如一片乌云一样。而那一员将,面如紫枣,须似金针,带九云烈焰冠,大红袍,金锁甲,玉束带,骑火眼金睛兽,使两根降魔杵。

    崇黑虎不认得郑伦,便喊道:“冀州来将通名。”

    郑伦喊道:“吾乃冀州上将郑伦,前日吾不在城中。被尔等拿我主将之子,自恃强横,今日若是交出小侯爷则罢,若是说出半个不字,让尔等皆成亡魂!”

    崇黑虎闻言大怒,说道:“匹夫狂妄,看我前来拿你。”说完便催动坐下金睛兽,挥舞一对湛金斧向郑伦杀来。郑伦见状也催动坐下火眼金睛兽向崇黑虎杀去。

    苏护在城头见郑伦向崇黑虎杀去,向左右说道:“郑伦命休矣。”

    再看城下,郑伦与崇黑虎二兽相交,只杀的红云惨惨,白雾霏霏。大战数十回合却是不分胜负,崇黑虎见郑伦骑着火眼金睛兽,便知此人也是身具道术。便欲使出老师所授神通,先下手将郑伦擒获,然后去见苏护。

    想到此处,崇黑虎便虚晃一下,拨转坐骑,转身就走,从背后取出红葫芦,欲使法术伤敌。郑伦见崇黑虎未曾战败,却调转坐骑,本就有所怀疑,待见得崇黑虎将背在身后的红葫芦取下,便知崇黑虎欲放法术。

    郑伦冷笑一声,把手中杵在空中一晃,后边三千乌鸦兵一声喊,行如长蛇之势,人人手拿挠钩,个个横拖铁索,飞云闪电而来。郑伦哼了一声,只见鼻窍中一声响如钟声,窍中两道白光喷将出来。

    崇黑虎耳听其声,不觉眼目昏花,跌了个金冠倒躅,铠甲离鞍,一对战靴空中乱舞。乌鸦兵生擒活捉,绳缚二臂。黑虎半晌方苏,定睛看时,已被绑了。

    原来郑伦也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他窍中二气,可吸人魂魄。凡与将对敌,只要哼上一声,敌将便会魂魄离体。崇黑虎不知其术,故被擒之。

    苏护在城上见郑伦击败崇黑虎,将其擒获,不由大是惊讶。

    忙会银安殿升帐,让郑伦前来相见,待郑伦前来之后,便询问阵前之事。

    郑伦言道:“莫将昔日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得传道法,故擒得崇黑虎。”

    苏护闻言大喜,说道:“有将军在,我冀州无忧矣。”

    正说话间,军士将崇黑虎押至殿前,苏护忙斥退左右,上前亲结其缚。说道:“郑伦不谙事体,冒犯将军,还请恕罪。”

    崇黑虎答道:“仁兄与弟,曾同在太师帐下效力,又有八拜之交,未敢忘义。今被部下所擒,愧身无地!又蒙厚礼相看,黑虎感恩非浅!”

    苏护让左右为崇黑虎看座,命郑伦众将来见。

    黑虎道:“郑将军道术精奇,今遇所擒,黑虎终身悦服。“

    转首又对苏护言道:“小弟此来,一则为兄失利,二则为仁兄解围,不期令郎年纪幼小,自恃刚强,不肯进城请仁兄答话,因此被小弟擒回在后营,此小弟实为仁兄也。”

    苏护谢道:“此恩此德,不敢忘怀。”

    说完便摆宴招待崇黑虎,一时间宾主尽欢。

    而在城外,崇侯虎闻听探子报来,自己的兄弟崇黑虎,在阵前被冀州大将郑伦所擒,不知死活。崇侯虎想道“自己兄弟身具道术,怎会被擒?”便向探子询问。

    探子说道:“曹侯与郑伦相争,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突然那郑伦把降魔杵一摆,三千乌鸦兵一齐而至;只见郑伦鼻子里两道白光出来,如钟声响亮,曹侯便撞下马来,故此被擒。”

    崇侯虎闻言大惊,说道:“冀州竟然有如此异士,这冀州恐不能破矣。”沉思片刻后说道:“再差探马,打听虚实。”

    忽闻一军卒报称,西岐侯姬昌前来,正在帐外等候。

    崇侯虎闻言大喜,连忙出营接待,不想出得大营一看,只见姬昌身边只一小队人马,人数不过数百,崇侯虎大惊:“莫不是西岐侯军队半路之上也被偷袭不成?”他是想到了自己那五万大军被偷袭也没了,便以为姬昌也是,但见姬昌军容齐整,又自不像。

    崇侯虎上前拱手道:“侯爷来的倒是晚了些,只是不知道侯爷军马如何只这些?”

    姬昌亦拱手道:“兵者凶器也,人君不得已而用之。今因小事,劳民伤财,惊慌万户,所过州府县道,调用一应钱粮,路途跋涉,百姓有征租榷税之扰,军将有披坚执锐之苦,昌心有不忍,便只带些许小兵前来。”

    崇侯虎闻言顿时心中不高兴了,说道:“侯爷与我都是奉了王上之命,前来征讨逆贼苏护,我只身先带了五万兵马,被那苏护偷袭,损兵折将,后幸得我弟崇黑虎相救,侯爷亦是奉了王命的,如何只带这些许人马?如何破得了这冀州城?如何覆得了这王命?到时候纣王若要是怪罪下来,你我又如何担当的起?莫非由你姬昌一人承担不成吗?”

    姬昌听完说道:“侯爷有所不知,我与那苏护相知,实不忍相伐于他,且此番冀州候反出朝歌之事实乃情非得已,吾与他乃至交,若我亲去劝解,想来他还会听我一言,与我返回朝歌向王上请罪。

    崇侯虎闻听心中暗恨,自己打了一仗却损兵折将,这姬昌奉命与自己一同征讨苏护,却只带了一千护卫军士,不如不带,还要去劝解苏护,想来此人与苏护定是交情匪浅,二人狼狈为奸,尤其是这二人屡次羞辱于我,必不能让他二人如此安逸。心里如此想,嘴上却道:“如此,侯爷只管前去,我便在此等候便是。”姬昌不疑有他,只带了长子伯邑考二人径直前往冀州城,这也是听了姬发所言的,姬发说苏护现在如同惊弓之鸟,带得人多了反而让他心生不安,不如只二人前去,以此诚意打动苏护的可能性更大。姬昌良善,自然信他之言,便父子二人前去。

    苏护得知姬昌带着伯邑考亲自前来,也是一惊,又闻二人只带了千军,停扎在城外十里,二人更是只身前来冀州城,倒也感动,便命人请了进来。

    姬昌与苏护相见之后,互相嘘吁一场,又自寒喧起来,半晌,姬昌才将自己来意说出,道:“兵者凶器也,人君不得已而用之。兵者之事无非是苦了黎民百姓,实为大祸之举,还望兄长停手吧。”

    苏护苦道:“非是我不愿罢手,只是那帝辛欺人太甚,荒淫无道,强逼臣子,如若不然,我又何苦行此不忠不义之事?”

    姬昌道:“我二子姬发曾对我言道:王上之过,乃是小人费尤迷惑所致。想王上当年雄才伟略,若是除去此二奸人,王上清醒,必定不会怪罪于你,而你我两家结为姻亲,此事由我出面,向王上为你请罪,想来此事必成矣。”

    伯邑考也在从旁劝说,苏护听罢,所思良久,终下决心,道:“西伯良言,想来此事必成,吾便随你到朝歌,向王上请罪便是。”事情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解决了,其实不然,若不是苏护相信姬昌的为人,定是不可能的,换个人来也不行,且因反商之事冀州官员中本就有些不同意,是以姬昌提出之后,苏护才能如此快速的应了。

    之后苏护便撤了大军,又与姬昌一起返回朝歌,准备向纣王请罪。

    纣王本在朝中等着大军消息,得知西伯侯领着苏护前来认罪,纣王大喜,急忙在大殿当中迎接几人归来。

    上殿之后,纣王笑道:“西伯果然是寡人的肱股之臣,能如此快速的拿下逆臣苏护,实乃大功一件,定当重赏。”

    姬昌忽跪道:“王上请听臣一言,费尤二人实是奸妄小人,蒙敝圣听,祸乱朝政,陷害忠臣,实乃十恶不敕之人,望王上能听臣良言,将二人除去,以振朝纲。”同时,又有那商荣等老臣也趁势请求,商荣等人早就想让纣王除去费尤二人,奈何纣王一直不允,此前有那姬昌之子姬发找到他们,对其说了费尤二人陷害苏护之举的原因,又提出姬昌要弹劾二人,希望到时能得到几位大臣的支持。

    商荣等人早有此心,又得知二人陷害忠良,岂肯罢手,便应了此事。果然,今日姬昌一说,商荣等人便站出身来附议。

    费尤二人大惊,赶紧向纣王讨饶,大呼冤枉。纣王也不想把二人杀了,平日里这二人最是贴心,倒是以前未曾发现,自进香以后,便觉得这二人行为处事颇合自己的意思。但有几位大臣在的提议,实在不好驳逆,心下便有些烦闷。

    纣王挥手道:“此事稍后再议,先议这苏护逆反之事。”商荣还想再提,纣王已经将他喝退而下。

    姬昌拱手道:“王上,臣有一事,还请王上容禀。”“说。”纣王道,虽然今日姬昌提出要除去费尤二人导致纣王心有不快,但毕竟姬昌乃是功臣,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

    姬昌拜了一拜,道:“苏护之反,实因费尤二人陷害之举,逼不得已才反。而苏护之女妲己,早年已与臣下之子伯邑考定下婚约,实非不愿献于王上,还请王上饶恕苏护之罪。”纣王一听大怒,苏护反商,本就大罪,且先前为何不说你与那苏护已是亲家?现在才说,不是将他摆在十分尴尬的位置了吗?饶了苏护,便是表示自己无德,与臣子抢妻,不饶苏护,还是说明自己无德,更加坐实了这个罪名。两相为难。

    费尤二人也恨这姬昌告状与他们,费仲适时的站出来道:“王上,姬昌无状,实为奸人。先前苏护反出朝歌,王上命其征讨之时,为何姬昌不曾提出此事?而今却又旧事重提,此事必定有诈。”

    尤浑也站出来道:“姬昌此言,乃是陷王上于不义,败坏王上名声,其心可诛啊。”纣王更怒,便要治姬昌之罪。

    却听姬昌拜道:“禀王上,此事非是臣之过,前番臣听闻苏护反出朝歌,心中焦急,是以忘记禀明此事,后才想起,这才到冀州请来苏护,向王上请罪。”商荣等人也未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些事情发生,但姬昌贤明,民间多传其美名,他们也并不希望姬昌为了这事儿就被纣王惩罚,纷纷出众向纣王请饶。

    适时却有那崇侯虎出众,先前崇侯虎嫉恨姬昌几次嘲笑于他,又有苏护让他损兵折将,使得他功劳没得到,还吃了些亏,自然心中不甘,此时大好良机,便对纣王道:“禀王上,姬昌此人心怀不轨,此前臣奉命前去征讨苏护,而姬昌却半途拖延,使得臣下军队为苏护所破,伤亡甚大,而姬昌此次只带了千人便赶往冀州,更是挟带长子伯邑考一起,二人只兵未带便入冀州城中劝降,依臣看来,二人非是劝降,而是与苏护一同密谋才是真。”费尤二人听了,也自高呼姬昌心怀不轨,两人身形瘦弱,声音却盖过了满朝文武。

    纣王越听越怒,指着姬昌便道:“贼子胡说,欲陷寡人于不义,坏吾名声,定是奸人,来人,将此贼拿下。”殿前武士不由分说,上前便将姬昌抓捉。

    纣王又道:“苏护谋反,实为奸臣贼子,一并拿下。”又有武士将苏护给捉了。

    随后纣王不顾众臣的劝谏,直将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