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幽天玄剑录 >

第50部分

幽天玄剑录-第50部分

小说: 幽天玄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兄有所不知,我于冷月轩终归算不得心腹,是以仅只听命行事,目下所致料想于兄已知,仅只诸葛丹貌似于帮中地位甚是尊崇。”百知子听得此言,心内不禁忆起詹琪之言,“这轩主岂有刺字之理。”此语同公长鹏所言互为参详,足见再遇诸葛丹势必擒之,拷问一番。

    四人心结已解,不免畅谈一番,亦是约定百知子与万一点返回擎天府,以待西泠派开宗大典,公长鹏亦是暂且蛰伏此间,暗中窥探冷月轩动静。

    四人畅谈之间,詹琪于武当派内却是步履维艰。(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智降潜行客
    詹琪自与百知子分别之后,只身前往武当山。两人此行即是得了东穷帮信使讯息,只言冷月轩与大举进攻武当山。然历经杜牧堤之变,詹琪与百知子已是断定此事纯属子虚乌有,乃是东穷帮勾结冷月轩设下陷阱,欲制詹琪和百知子于死地。

    詹琪此刻并未知晓百知子、公长鹏等四人已是言归旧好,戮力同心消灭冷月轩祸患,欲上武当山一则拜会密斋阁首座松鹤真人,二则探查一番,武当如遇警讯,以免日后心存遗憾。

    詹琪抵达武当山下正是清晨巳时,山上隐隐传来诵念之声,夹杂兵刃交击之声。詹琪心下自是知晓,此乃武当弟子习武诵经时刻,有此音声自是平常,是以并未在意,直向山顶拾级而上。约莫行了一箭之地,前方山道之上耸立一方巨石,上书解剑岩。

    詹琪见解剑岩三字已是知其来历。这道家本是炎黄一脉正宗嫡传,其间历代名家层出不穷,老子李耳自是当中之佼佼者,然老子穷其一生参悟妙谛,著写德道经,以无为为根本,畅想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西汉初年,高祖刘邦、惠帝刘盈及至吕后亦是以与民休息为务。是以小民得意休养生息。

    只缘老子以无为为根本,只重修神,与那武学造诣嗤之以鼻,彼时之德道经因此并未生发出武学之道。直至张道陵于今日之武当山创建五斗米教,此教本宗道教。然彼时天下扰攘,仅只道德名世者未可久存。是以张道陵方是自德道经中推演先天之法,创立招式,传之后世。

    继张道陵之后,此处世袭繁衍,道教武学于此发扬光大,直至唐朝中期,黄巢不堪当地官府幕役之法,兼之安史之乱后,唐朝衰微。黄巢以一介布衣。竟至兵马十万,纵横天下,虽是为郭子仪鲸吞蚕食,实力日渐衰败。最终仅得三五千人困守武当山。

    郭子仪带领兵马进山围剿。此人乃是大唐名将。与唐朝皇帝亦是沾亲带故,是以深知皇帝李氏一族自高祖李渊建国之时,即已奉老子李耳为祖先。此刻虽是进山讨贼,已是不可轻忽礼数,是故遂命手下将领驻守山腰,自己指领精兵护卫十余人进山。

    只因郭子仪既知皇帝以道教皇帝自居,又知此处乃是道教圣地,是以上山之前将随身佩剑解下,交与军卒保管,自己则是赤手空拳上山去见黄巢。此刻黄巢正于大殿之内愁肠百结,料想自己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眼看即可推翻唐朝,却凭空被这郭子仪阻挠。且此人却是深谙兵法,仅只半年之间,自己已是无立锥之地,只得暂栖此处。想至此处,不由口打唉声。

    忽听殿外一名探马高声回禀,有一员大将只带领十余人上得山来。黄巢即刻顶盔挂甲,罩袍束带,大有两军交战之威势。及见郭子仪既未带病,又未带剑,心下不由大惊,只道此乃郭子仪又施诡计。二人见面,郭子仪即将解剑上山之意言将一番,言毕竟是凝视黄巢。

    黄巢听闻,心内实是佩服不已,自己虽是草莽,亦是佩服此等真男儿,是故即刻抛却掌中兵刃,与郭子仪徒手对战,二人走过六十余回合未见胜负,须知此番乃是此二人首次当面交手,不由俱是于对方暗有赞许。然毕竟是对敌双方,黄巢终是技高一筹,虽是击败郭子仪,并未即刻诛杀,仅只将其逐出武当山。

    此一战之后,郭子仪并不气馁,与武当山四周密布兵卒,以困守之势终是逼迫黄巢自尽,起义军卒亦是作鸟兽散,此一役平灭此乱,班师回朝,皇帝龙心大悦,与郭子仪及众将军俱有封赏,即便郭子仪上武当解剑之处,皇帝亦是御笔亲书解剑岩。

    詹琪与解剑岩前甚是为难,自己工布神剑剑不离身,如若于此间落入旁人之手,即便以武当于武林之中泰山北斗之尊,亦未可料弟子良莠不齐。正自为难之际,一名道童年约二十余岁,相貌清秀,行至詹琪近前,口中宣声无量寿福,詹琪亦是以礼相还。

    两人略为谈讲,詹琪道明来意,道童却是甚为疑惑,只道,“本派历来与世无争,何来外敌入侵之说,你求见之松鹤师叔祖确在观中,只待公子解了随身佩剑,即可随我上山。”詹琪听此言确已印证自己与百知子猜测不假,只得将工布神剑交于道童。道童方才左手持剑,右手速客,直行了三十余步,道童将工布交于一名年长道士,方是指明上山之路。

    一路之上复又经过三处关口,方是抵达武当派玉真观门首。只见门额耸立,上悬匾额紫气东来,一具旗杆,其上一面八卦旗迎风飘舞。门额之下一条甬道,俱是青石铺就,料想每日俱有道童洒扫,是以一尘不染。涌到尽头乃是一座巍峨大殿,足有十余丈高下,殿门之上又是一方匾额,上书天地无极。

    大殿左右又有两条甬道,通往后进院落,詹琪向值日道童问明道路,直向西侧一条甬道行去。此间确是屋宇重重,气象森严,直至一所院落之前,门畔立一方巨石上书密斋阁,詹琪方知松鹤真人居所已在眼前。门前值日道士甚是有理,掌中拂尘搭在左臂之上,单掌打稽首,詹琪抱腕当胸以礼相还。

    松鹤真人此刻正在密斋阁内盘膝打坐,见一年轻文生轻叩房门,料想即是几道关口俱是放行此人,必是有为而来。是以双掌轻抬,以隔空取物之法,将门扉打开,詹琪此刻身具功力亦可轻易做到,是以并未吃惊。

    詹琪自报家门,只缘前番少林达摩首座永坚禅师已是先行来至此间,将武圣府中所作计议告知松鹤真人。此刻再见詹琪相貌英伟,满面带笑,心中暗赞果不负笑书生之名号。两人即于屋内蒲团之上对坐而谈。詹琪率先将杜牧堤等遭遇简单带过。松鹤真人亦是将派内未现敌踪讲述一番。

    时已近午,一名道士将一席素宴端进房内。松鹤真人不由望向此名道士,口中问道,“柏石,何劳你来做这琐碎之事,那日常奉侍之无垢道童今在何处。”松鹤真人口中之柏石道人答道,“师叔有贵客临门你,师侄自是应当亲奉茶饭。”

    詹琪更是立起身形。抱拳一礼。以示谢忱。谁料抬头之际,却是见这柏石道人散发披肩,只缘自己一路行来所见道士,俱是发髻高卷。以竹簪盘于头顶。这詹琪出山一年有余。实是见识增长甚多。是以心下疑念丛生。只待柏石离去,詹琪方是向松鹤真人言道,“道长可知这柏石道兄何时入观。平素为人如何。”

    松鹤真人听闻,不免面现不悦神色,只是耐着永坚禅师颜面,勉强答道,“这柏石道人乃是武当掌门松风真人弟子,而今算来亦是入门十年有余。”詹琪自是听的松鹤真人不悦之情,只得再次谦逊开声,“弟子有一不情之请,我与柏石道兄一见投缘,可否邀道兄来此用餐。”

    松鹤真人心内不悦之情更甚,只缘这待客之道自有定数,岂有主随客便之理。然永坚禅师对此子甚是推崇,是以只得命随侍道童将柏石唤来,一道用餐。甫即落座,詹琪甚是殷勤,只将一碗热粥端向柏石面前,柏石却是诚惶诚恐,两人推让之间,一碗热粥竟是扣向柏石道袍之上,柏石只得起身告辞,之言回房换件道袍再来。

    松鹤真人此刻已是满面怒容,但见詹琪却仍是满面微笑,待柏石行出院落,方自以传音入密言道,“道长且随我至柏石之处一窥动静,以弟子料想此中必有蹊跷。”言毕竟是伸手抓住松鹤真人道袍,即便他满面狐疑。

    两人悄声行至柏石卧处,松鹤真人本欲推门而入,却被詹琪拦住,示意不可鲁莽。二人透过窗棂向内观瞧。柏石正自更换衣衫,詹琪以手示意松鹤真人望向柏石脖颈,一看之下,松鹤真人大惊失色,柏石脖颈之上竟有一个力字。此事已是不言自明,此人乃是冷月轩派驻武当之卧底无疑。

    松鹤真人怒不可遏,右掌怒起,直将房门击的东倒西歪,柏石此刻方才转过身行,及见松鹤真人和詹琪立于门外,双目之中惊慌神色稍纵即逝,遂即满脸带笑言道,“师叔和公子稍后,弟子即刻返回,何劳亲自来此促驾。”

    松鹤真人见柏石装腔作势,不由袍袖抖动,詹琪却是深知不可逼此人太甚,此前几番冷月轩卧底败露行藏俱是叫破口中毒药,亦是不愿泄露其间秘奥。此刻宽言道,“柏石道兄,我等未有歹意,且寻一坐处叙谈一番可否。”柏石道人满口应承,只道寻一蒲团即可,转身极欲出门,詹琪自是寸步不离,孰料,一道精光竟是射向松鹤真人面门。

    那松鹤真人怒极,只待毙了此人,是以未加防备,詹琪只得使出化刻成辰,飘柳身法追摄精光,须臾之间已是将一枚铜针衔于指尖,如此一来,那柏石道人已是消失无踪。松鹤真人直气得全身发抖,胡须亦是簌簌而抖。詹琪边安慰边与房间之内逡巡一番,只于东侧夹壁之内寻得手抄之文书若干卷。

    詹琪唯恐此乃武当派不传之秘,是以将卷书呈于松鹤真人。松鹤真人草草翻阅,即刻识得此乃武当内力剑法之总成,急急之间,已是料定此人前来武当仅只打探抄袭武当武功秘要。遂即传命出去,命派中弟子各处盘查,但遇柏石踪迹,即刻擒拿。

    松鹤真人毕竟道行高深,片刻之后已是恢复原状,不由稽首一礼向詹琪道谢。詹琪即刻将心中所料和盘托出。自见柏石道人,詹琪只觉此人坡头散发,双目之中眼珠转动,是故以热粥相试,及至柏石推脱不食,詹琪方是将此人潜行于此另有所为料定十之七八,是以将计就计将热粥扣向柏石道袍,只待更换衣衫之时,势必须将散发收起,片刻之间即可识得冷月轩独有之标志。

    松鹤真人直至此刻,方知永坚禅师言讲此子确是心思缜密,可当大任之言不虚,正待开言,突听詹琪大呼一声不好,瞬即向山腰奔去。(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重聚擎天府
    詹琪惊呼一声,运足冰火内罡,足下飘柳身法亦是提运十二成,身形如一缕青烟直奔山下飞奔而去。松鹤真人在旁惊骇莫名,一则看这詹琪轻身功夫确是已入登峰造极之境,在江湖之中绝对算得顶尖高手,自己如是全力施展轻功,即便胜之亦是仅只毫厘之差。一则亦是不知詹琪因何骤起离去,即便一句声言亦是未留。

    松鹤真人满腹狐疑,瞬即施展武当独门轻身功法梯云纵,足不沾尘直向詹琪行踪追摄而去。二人一前一后,如兔起鹘落之势,片刻之间已至解剑岩之前。松鹤真人行至此处,心内方自知晓那詹琪必是遵守本派规矩,上山之时将自身兵刃交于此处道人保管。以詹琪眼下急急如脱兔之情形,那随身兵刃必是极为珍重之物。

    松鹤真人随詹琪行至那道童将工布神剑交于中年道士之处,看守此处道士身居,乃是一间貌似寻常府邸门房之房屋,此刻房门虚掩,詹琪心内怦怦急跳,转身望向松鹤真人,那松鹤真人亦是眉头紧蹙。两人一前一后步入房内。

    房内情景直令詹琪和松鹤真人怒恨交加。入门之际,一股浓烈血腥之气迎面扑来,两人心内俱是暗道不妙,轻步潜踪蹑足而行。这知更房间分作内外两层,外间乃是寻常巡守之时于此处略作休整,内间却是存放上山拜会之武林豪客兵刃存放之所,且亦可作为晚间轮值之人休息之所。

    外间房屋却是无甚异样,两人甫又向内间行去。立于穿堂门之处。已是可见屋内惨状。只见迎接詹琪上山之小道童已是背后中剑,趴伏与地面之上,后窗之处亦是有一具道士打扮之遗骸半里半外横担在窗台之上。

    松鹤真人见状怒向胆边生。先自俯身探查小道童,此刻这道童气息断绝,血流成河,业已毙命。这小童年纪与詹琪相仿,忆起初上山之时,道童笑容可掬,彬彬有礼。詹琪亦是心痛不已。两人复又行至窗畔,轻轻将另一道士自窗台之上取下,此人却是并无伤痕。

    詹琪正欲传闯而出。追拿那逃遁之冷月轩帮众,松鹤真人从旁拦住道,“公子暂留一刻,且先查看你那随身兵刃是否丢失。”詹琪本已料定工布神剑必是被那冷月轩帮众窃取。谁料松鹤真人一言又令詹琪重燃希望。是以积极言道,“道长此言何解。”

    “解剑岩自唐代宗亲笔书写之后,始终刻留此间,及今不知几许武林豪客上山之前将兵刃存留此间,如若如此轻易即被盗取,那武当派还有何颜面立于武林江湖之中。”松鹤真人解说道,言毕竟是行向内间入门之处。

    入门之处墙壁以白浆粉刷一净,由外观之绝无丝毫痕迹。松鹤真人沿墙壁直行至北墙边界,伸出右手食中二指。于距地面五尺之处连点十余指,复又于墙面之上一处一丝凸起拇指一按,内间地面正中竟是一方青石缓缓下压,约莫三分有余之后,复又向地面之下一凹槽之内滑去,一方暗格现于眼下。此暗格长于六尺,宽有五尺,深约尺余。其间以细条石分割而成八块,每块暗格形状俱是不同,料想足可容纳各式兵刃。

    詹琪迅即向暗格之内望去,只见工布神剑安然其中,直至此刻,方是放下心来,伸手取出工布神剑挂于腰间。松鹤真人亦是暗自松了一口气,好在詹琪兵刃未失,否则这武当派却是无颜立于江湖之中。“武当派却是武林之中执牛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