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

第48部分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48部分

小说: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人特意提了一句,这个草席也有的叫草帘子,是师娘特意加工过的。我对这个很感兴趣,忙催着老人细说说。

    张老人说,他第一次在师父家领到的草席是湿漉漉的,那时候师父威严啊,自己也没敢问。偷偷的摸了摸师兄弟的草席一样是湿漉漉的,看来不是师父师娘偏心,晚上睡觉的时候,湿漉漉的草席很不舒服。

    后来张老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夏天的时候,师娘在大家晚上练功的时候,总是打上一瓢水,把那些草席弄湿。师兄弟们睡的草席每天都是湿漉漉的,原来问题出在师娘身上。张老人说,我很多年以后才明白,那是师父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

    我对张老人的师父师娘的行为产生了兴趣,忙催着张老人讲下去。

    我们领到了草席,师兄弟就躺在露天的场院里睡觉,身下的草席是湿漉漉的,粘在身体上有热又湿很难受的感觉。那时候夏天没有蚊帐,除了烧点草之外根本没有什么防止蚊虫的办法。

    那倒真是!我点了点头。

    沾了水的草席特别招蚊子,躺在这种湿漉漉的草席上,总是被蚊虫侵扰啊,我们几个师兄弟都睡不好,干脆偷偷的起来,到外边去,再练会师父教的拳。练一会再回来睡,蚊虫多了又得起来,这样折腾几次,往往天空就有了鱼肚白。这一宿算下来,练拳的时间比睡觉的时间还长。

    张老人说道,在入夏和立秋这段时间,是我一年中功夫长进最大的几个月,因为天气暖和的原因能住在老师家,我这身功夫一半来源于师父的传授,一半来源于师娘,来源于师娘每天辛苦的给草席浇水啊!

    张老人说到这里,眼睛里冒出了光,这种眼神不像一个老人的目光,而是像一个纯真的少年在回忆自己的往事。听的出来,张老人对自己的师父和师娘只有尊重,而无丝毫的怨恨之心。也许当年张老人会有些许的埋怨,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师父师娘这样做,才是栽培自己,才是成就自己,自己到了70多岁还能在地上滚地躺双刀,全是师父师娘的栽培和教诲啊!

    只有被蚊虫侵扰,只有你睡不着觉的时候,才会起来练拳,我的师父和师娘就是用这个办法,逼出了我和师兄弟们身上的潜力,使我们的功夫在夏天突飞猛进,我感激我的师父和师娘啊!张老人动情的话语当时深深地打动了我。

    真的深深地打动了我!

    今天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就是告诉大家,在距今100多年前,功夫是这么练的,师父和师娘是这样被尊重的,因为师道尊严,没有人敢站出来质问师父和师娘。

    你们为什么把我睡觉的草席每天弄的这么湿?

    这么多师兄弟,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问一句,作为弟子只有默默的承受这些事情,正因为没人敢问,这才练出了功夫成就了自己,张老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回忆到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如今和我学拳的一些学生,如今的这些大学生们能不能经受我对他们的考验,有几个人能留下来,呵呵!我实在是心理没底。

    总说内家拳不好学,师父不好找。今天我要说一句,其实徒弟更不好找。今人已经不能理解“程门立雪”的真正含义,也不能理解什么是师道尊严,什么是为师之道!这就是100年前的师道尊严,比起我们的那些前辈,如今的弟子心中对师父的恭敬与敬意要天差地远。

    粪土当年万户侯!

    有些东西你有钱未必买的到!

    比如国术,国术不是西装,你买了就能穿在身上,国术是国粹,师父就是教你,你也未必拿得走,功夫未必就能练到你身上。

    从良师学艺,谦卑与恭谨一个也不能少,只有饱满的稻穗才懂得低头。

    今天回忆了这个故事,从张老人学艺的身上,我与诸君扪心自问,今天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师父和师娘,在没人点破的情况下,诸君能否坚持练下去呢?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



………【107 进退三崩拳】………

    这路拳在形意拳门中非常普及,大部分人都会的。在我自己这,五行连环拳和进退连环拳是有区别的,进退连环拳式子短些,现在在市面上学练的比较多,用这个进退连环拳来说比较合适,大多数人比较好懂。

    无可厚非的劈拳起势,这个就不再多言了,在这本书中这个式子已经讲述的很多了,从各个角度讲了这个劈拳和三体式。在这里就不再多言了。

    第二个动作是进步右崩拳,在五行生剋拳里,这个进步崩拳也是耗费了不少的笔墨,还是那个诀窍,“出崩夹肋”、“夹肋出崩”,打崩拳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后手和胳膊,后手一定要擦肋而出。

    其实你望那一站,双手抱拳放在腰际,只要有了夹肋骨的劲,jīng气神马上不同,这个不是说形意拳一门的道理,你就是练个长拳也要这样做。

    这个腰肋只要你稍微刺激它一下,它就能给你一个惊喜。这不是说笑,而是实打实的真理。相信有一定武术基础的诸君能看懂这句话。

    从左劈拳转换到右崩拳,这条在左边的前腿一定要上步,哪怕你只移动一寸,也能带活全身的力道。这个“寸步”在形意拳中非常非常的重要。如今的许多武者都是恨不能学会一个门派所有的拳法兵刃,往往忽略了一拳一脚的细节。

    在武术中,细节决定成败!

    在形意中一个动作练对了、练通了,往往一趟拳就走顺了,在形意拳中许多动作是重复出现的,甚至劈拳和鹰捉都是有关联的。下一个动作比较难叫退步崩拳。这个退步崩拳很不好练,在单独的崩拳中,这个动作是在收式体现的。在收式的动作中有一个退步崩拳的动作在里边。

    右崩拳在进退连环拳里是一个并步的崩拳,在这个基础上,后脚向后方退一大步,脚尖外撇接近90度,然后左脚再退到右脚的后边一步成歇步。于此同时右手崩出的右拳收回腰间,打出左崩拳。这个步伐加上崩拳,就叫退步崩。

    在有的支系中,这一拳打出的不是崩而是横,打出了一个退步横拳,这也是正确的,我一会再讲为什么“崩”和“横”都是正确的。这个退步横在拳里叫“青龙出水”。只要步伐没有大的问题,这些打法都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退步崩和退步横都是正确的呢?

    因为形意是枪拳。

    这个退步横和崩,你不能从拳的角度去理解,从大枪的角度去理解就对了,本来这个退步横不是横胳膊而是横枪;这是大枪的退步拨拦。

    形意拳以枪化拳,这个退步崩就是从退步横里边化出来的,当然你按照大枪退步横枪来练也是对的。上步崩拳在大枪里就是进步崩枪,是用大枪刺出中平枪。中平枪、枪中王、直来直去、神鬼难防,来如箭、去如线,在大枪中最不好练的就是中平枪,当然在大枪中最不好破的也是中平枪。

    化枪为拳就是崩拳。

    退步崩这个动作不变,然后身体拧转,再向右前方打出一个右步崩拳,这个崩拳要求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迈右腿的同时打出右手崩拳,在老的拳谱中,这个动作也叫“黑虎出洞”。

    在现在市面传承的进退连环拳中,一般左劈拳开式之后,都是打这三个崩拳,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这三个崩拳有进有退,有直有斜,其实很不好练。

    我一般看别人打拳,比如说打进退连环拳,我就看劈拳出式后的这三个崩拳,这三个崩拳打的好,我就继续看下去,如果这三个崩拳不合没有韵味,那么这个人练的拳就没有必要在看下去了。

    《笑傲江湖》任我行将武功秘籍传给了东方不败,东方不败凭手中的绣花针战天下群雄。其实大枪和绣花针是一样的。大枪和绣花针都是以“扎”为母。

    练大枪和做裁缝是一样的,都要“扎”,一个是扎枪,一个是扎针,我在前文讲过细心的护士,内家打针之法,连我都觉得汗颜,因为大枪和针都有共通之处。

    这个进退三崩拳就是标准的扎枪动作,要在空手的练习中找到大枪的枪意。作为一个裁缝要掌握好“运针”的要领,这里边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古代枪扎不好不是好士兵。

    一个裁缝运不好针,别说做不出来好衣裳,可能鞋底都做不好,早晚要关门。

    在今天这个进退三崩拳打不好,也练不好形意拳。所以我说这进退三崩拳是从最基本的“cāo枪”动作化出来,诸君要细家体悟,以求功夫上身。

    在这个退步崩拳中,初学的时候退步一定要大,这三个崩拳都一样,尽量的把拳势拉开,这样很快就能找到这三个崩拳里边的东西。

    迈步要大,上身还要稳,退步崩拳的定势中,两腿成歇步的时候要夹紧,不能“臂紧腿松”,形意拳的功夫出在下半身,“上虚下实”是千古不变的诀窍。

    进退三崩拳本是枪势,内涵无限玄机,形意拳门的老祖宗才把这个动作纳入进退连环拳中,而且放在第一个动作中,可见这个进退三崩拳的重要,在网络上讲连环拳的东西有很多,但是这许多东西都是站在拳上讲拳,有许多东西是说不明白的,为什么“退步崩”和“退步横”都是正确的呢?

    你只有从“根”上说才能辨别,站在枪拳的角度上,才能把这个问题剖析明白。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用大枪的东西讲过这个进退连环拳,也许我孤陋寡闻,但我确实没有看到过。

    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本章言尽于此吧!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



………【108 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在进退连环拳里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动作,这个动作承上启下,在练习中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个拳中练习很很长时间才找到了感觉。因此我把这个动作拿出来单独作为一章的内容。

    在形意拳中这个动作在多路拳法中出现,在杂式锤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如果不能体悟内里的玄机,对形意拳的练习是有大障碍的,把这些东西说透,就会在心里明白这个拳势中的内涵,对提高拳艺是大有帮助的事情。

    在进退连环拳中,做完了这个进退三崩拳,后边就是这个白鹤亮翅的动作了,我个人以为,这个动作分解练习比较好,首先把打右崩拳的拳和腿同时回收,这个回收动作的定势就是白虎蹲穴。这个动作的妙处是双臂夹肋,只有双臂抱肋,周身才能上下合一,这个劲力才会全身整合。

    在进退三崩拳中,最后一个右崩拳不是直出的,而是想右斜前方打出,这个白虎蹲穴,就是把这个向斜前方出的右手崩拳收回,面对打拳的方向不偏不倚,在双手抱肋的同时,两腿要夹紧,要有“夹提”之意。

    然后左腿向左前方开进一大步,两手在前胸拳交叉,然后做双臂向外平行伸展的动作,后腿紧跟半步,脚下微微画一个半圆,身体从左向右转,停在右前方45度的位置,这时候双臂画圆后回收在小腹前,左手拳在上,右手拳在下,两腿下蹲,两脚并拢,又成一个白虎蹲穴的姿势,只不过这个白虎蹲穴是面向右前方45度角的位置。

    这个动作就是白鹤亮翅,由收崩拳、向左前方45度上步,然后这个亮翅要从左亮到右,脚下画一个圆弧,然后重新回到白虎蹲穴为止,一共是这几个动作组成。

    既要练的圆润,又要有骨力,有亮翅之威,还要有亮翅之巧,这就比较难了,腰的拧转能体现人的功夫,看了这个动作的劲力、连贯和美观程度,就能大概知道一个人的功力了,他在这路拳中下了多少功夫,一看这个白鹤亮翅就明白了。

    这个白虎蹲穴要面向有前方45度的位置,和进退三崩拳的第三个崩拳的位置基本一致。接下来左脚向前小迈一步,然后右脚向右前方开进一大步,打出左手炮拳,右手架在头顶上方。这个炮拳在白鹤亮翅之后,讲白鹤亮翅必须加上这个炮拳,因为没有这个炮拳,白鹤亮翅的动作拿出来单讲是说不明白的。

    这个一个闪躲加斜打的动作,在老的谱书中总提到,敌直打、我斜打,敌人面对面直接上步出手的时候,我们想左前方上步,用三角步加“亮翅”化解敌人的攻势,然后出手打炮拳斜行出手进攻。

    许多支系都在纠结这个动作,什么你对我不对的啦,你好看我不好看的啦,我个人以为,这些都是小节,只要他能用大枪,把这个白鹤亮翅演化出来,那么就是对的。如果你不会从大枪里化出这个动作,哪怕你的拳式练的跟花一样也没有用,因为这个白鹤亮翅你没有搞懂。

    我的脑海中似梦非梦的总在闪现一个画面,今天我把这个似梦非梦的画面用我的语言形容出来,把这个画面与诸君共享。

    在远古时代一群未曾完全开化的原始人类身上围着树叶,手中拿着石器时代的武器,用磨得尖利的石头和树枝组合做成的“大枪”,许多原始人拿着这种大枪,站在高高低低的山坡上,这时候一只浑身长满长毛的猛犸急速的飞奔而来。

    在正对着猛犸冲来的方向,站着远古人类的“酋长”,这名酋长双手握着长枪,枪尖斜斜地指向上前方,摆出了形意拳劈枪的姿势,在猛犸冲到枪尖前半米的地方,这时候这名酋长动了,左脚前左前方迈了一步,手中的长枪从右向左拨转,后脚画了个半圆,这时候酋长的身体已经转向右前方45度角。

    这时候猛犸的头部已经冲了过去。酋长手中的长枪从左向右横拨,做了一个标准的炮枪动作,在枪尖对着猛犸身体的刹那,一枪刺了出去……

    这就是五行连环枪中的白鹤亮翅加炮枪。

    在进退连环拳中就是白鹤亮翅加炮拳。

    形意拳太不好讲,我只能用这个朦胧写意的画面来讲这个东西,我相信有的人可以看懂。

    在古代石器时代,原始人在于巨大野兽的搏杀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热血搏杀,在狩猎中,在生死搏杀中,才学会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