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

第22部分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22部分

小说: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忍受程度、坚忍程度,基本等于你今后的成就。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的肋骨及缝隙有了很大的提高。多转腰,转如轮,多伸展、多做刺激肋骨的活动,相信这些东西各个门派都有,就不在这浪费笔墨了。

    适当的配合一点外用的药物也是不错的,我当年就用过这些,不过我用的是中药。最后我们用筷子来试试,用筷子来刺激刺激它,帮助肋骨的成长发育。

    呵呵!我觉得这些东西,合到自己的武学上该是很有帮助的。

    内家拳门不会在马路上练的,在马路上练的都是玩的东西,一般的演法而已。真正的传承该是很核心的传授。我自小就没见过在马路上打很隐秘的套路的人,也没见过各个支派将这些密练的办法搬在大街上去演示。也许我孤陋寡闻,但确实没见过。

    欣闻近期许多网友自学形意拳,我真的赞叹各位的毅力。

    我还想说句真话:找个师父吧。

    武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张三丰祖师会录光盘吗?

    许多东西是口传心授的。

    根据弟子的修为,说他能听懂的话。

    你如果写书的话,会把你家的银行密码写进去吗?

    武学到了高深之处,语言就显得苍白了。你看形意拳门从乾隆十五年的心意拳谱到今天的武术杂志,哪个写过“虎豹雷音”?

    许多东西是不能写的,把原子弹的配方写出来给希特勒。呵呵!你不会写我也不会写。

    初学武功的人就如同婴儿,什么也不懂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成就你的武功,没人帮你你自己学说话、学吃饭、学长大那是要费多大的劲啊?

    我不承认武术存在偷学,除非两人功力相等。

    架势可以偷,心法怎么偷呢?

    老老实实的找个明师认真的练习,才是最可行的道路。除非你是天生的一代宗师除此真的很难成就,一个不认字的婴儿自学,20岁考上清华太不容易了,如果你找个明师凭你的努力可能8岁就考上了,那得省多大的劲?

    我个人xìng格使然,虽然真话可能有些人不爱听,但还是要有人站出来说,“武道乃至真之道”半点虚假来不得,今天主要说说形意拳门的开肋之法。

    这些东西和家中长辈得到镖行同门的传授有关,我对当年前辈们头颅热血、豪气江湖的人生不胜感叹!

    一样的武林

    一样的热血江湖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46 练拳即修身】………

    练功练拳练形意拳为什么到了一定程度不涨功夫了?

    感觉自己停滞很久没有突破xìng的进展了?

    那么我们就该坐下来反思自己,这个反思不只是局限于形意拳之中,在形意拳之外生活之中也可以找到点启示。

    许多高手号称我的功夫是少林、是武当,是真传的拳派,真传的武功。但是你想想,你为什么练不到祖师爷的境界呢?

    外部环境是一个方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又是一个方面,现代社会物yù横流纸碎金迷,人很难静下心来学点什么,武者只有把握自己的内心才能略有成就。成就一个人的武功不是只在练的过程中成就,这只是事物的一半而已,成就武功的另一半是“养”,“养为练、练为战”这才是事物完整的圆。

    你练了佛道两家的武功,消耗了体力,可是你没按照佛道两家的要求去生活。

    武道可通天道这个可能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换一句简单的武道能通医道这总可以了吧。

    其实这些老谱中都有的,只是没人解释看看也就过去了。武功是需要内养的,谱云“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和尚是打坐的,和尚是吃素的。和尚道家都是不生气的,都是慈悲为怀的,这些你做到了没有?

    这些都是养生啊!

    我们不说那些高深的佛道之学,只说“养生养命”之处。武术与中医那是很久很久之前就结合在一起了。

    “武医结合养练兼备”才是高手,你是再高的高手只会战,不会调养你的身体,你也蹦达不了几年的。

    当年形意拳门孙禄堂与rì本高手对战,我没记错的话该是62岁,这个岁数上台打擂不单单是功夫了,没有很好的调身调心的养练之术,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形意拳门在多年的传承之中慢慢的也传下了这些拳外的生活小节,其实这也是练功的一部分。

    如果你在练拳之中不再有进步,在拳里又找不出来,那么就在生活中去找找看吧。

    改掉你自身许多不适合练拳,不适合技击的毛病,改掉自己不良的生活恶习,这些都是对你的功力增长至关重要的环节。

    练拳很幸苦,回家不睡觉,游戏打通宵,明天继续练拳。呵呵!这样怎么能提高功夫呢?

    用天津的土话来说“哥们,那不是作死嘛!”这个“养”字根本没有体现。

    牙为骨稍牙要常叩,牙要经常的叩动敲击,现在的广告都懂武功懂内养之术了。不信我举个例子“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呗棒、吃嘛嘛香!”话糙理不糙,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胃。

    眼要常转,眼睛要经常的锻炼,上战场没有好眼神还行,碰到敌人以为电线杆子呢,那上前线得多高的死亡率。

    眼睛要常转,晚上睡不着微闭眼睛让眼球四下转动,锻炼眼睛。打崩拳的时候“拧目竖项”以伸展肝气目通肝脏。没事揪揪自己的耳朵,现在医学证明耳朵20多个穴位呢,刺激它一下就可以保养肾脏。

    舌头经常在口腔里打转,那口水都是香甜的,道家叫“金津玉液”这个漱口水是不能吐的滋养五脏。

    百会穴就藏在你的头发里,人的脑袋敲哪哪痛,“发要常梳面要常摩”;上战场不就是个耳聪目敏嘛。这相当于提高你狙击步枪瞄准镜的jīng确度啊!这些小小的功法不只是武功;中医里边都有。”练养结合”才是最最正确的习武之道。

    手指要经常的掐揉,这些都是养身之道。

    肩要常转总不转会生锈的。

    胸要经常的开合,和虎豹一样,身体哪不够灵巧也跑不出全速,更别说格斗了。

    腹部要揉,要深吸气,要凹凸,锻炼这些对身体那是莫大的好处。

    肛要常提,腿要常踢,脚要常烫。

    常“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以适当的采用些中成药进行辅助练功。

    在《水浒传》这部书中,最经典的是“打熬筋骨”这个词。筋骨必须要“打熬“才行。可惜现在的人很少有人说这些懂这些了。

    武人的身体是很宝贵的,练武功的过程其实就是净口修身的过程。真正的高手不会轻易的出手,不会任意而为,对自己的心xìng能很好的把握,说白了练成高手,首先要有超人的毅力,还要放下自己很多的爱好去争取时间,还要改掉自己很多的恶习,晚上不睡、早晨不起、喝酒没够、泡妞没数、麻将通宵、唱歌天明这样的人能成高手,打死我也不信!

    他练的那点功夫,还不够弥补自己恶习造成的亏耗。

    练武是最文明的,吾小时候在师傅家是不许穿背心的,这些慢慢的都成习惯了,其实武也是内心的文明。

    现在许多的功夫都是佛道两家传下来的,本身就含着佛道两家的生活和调养之术在里边,武者和中医的正骨、按摩、针灸等等都是不分的,现在电影中黄飞鸿大侠就是开药铺的。

    武学和中医的有效结合,是洋术根本难忘项背的。

    这是中华国术的最大优势,不懂这些武功就是个半吊子而已。

    地球人都知道佛道两家是修心的法门,对武功来讲这些也是宝贵的资源。

    练武功尤其是内家,讲究温文尔雅练拳不温不火,别说功夫先说个“意正”。

    打拳内家最忌讳在拳里练出狠意练出虐气,那就走偏了,佛道两家的静心之术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这个章节说了很多,其实各家都有自己奥妙的练功小术。

    我只不过没送你珍珠,我把这些散乱的小术,穿成项链送给你罢了。

    这些小术我在这个里边只讲这一次,以后就不提这些了。

    虽然不提,这些可是占武功的一半。

    现在你打开网络近似的这些练习之术有的是,我就不再浪费笔墨了。

    最后再说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睡觉了,这个睡觉占人的一生的三分之一,睡觉也能出功夫,那就看你咋睡了。

    睡前睡后做些小伸展、小运动,都是对习武有帮助的。

    呵呵!这些都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东西自己去体会吧,看我的东西,脑袋思维要跟上,不能懒惰。

    我能给你穿衣服,你总要自己先站起来才行,修行靠个人啊。

    呵呵!这个我就不再讲下去了,还是放到网上让大众评说阅吧。今天我也讲,讲这个“缘”字。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47 游鼍化险 谁与争锋】………

    最近接到不少好学者要求再说说鼍形,其实内家拳是需要玩味的艺术。我个人全都道出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对我而言不过是重复自己所学而已,然诸君却少了机锋、少了禅意,少了抽丝剥茧,逐步接近真理的乐趣。

    内家拳其实哪个老师也不会讲成白开水的,那是没有趣的老师。

    好的师傅总是逐步引导你,让你自己一步步的成长,最终达到自己体悟真理的顶端,那是自己的境界,是别人夺不去的,对武学真理的体悟和认识。

    练习鼍形不能前紧后松为什么这么说呢?

    鼍形有个与众不同的七星步。

    初学鼍形的时候,对这个步伐会很困惑,天长rì久慢慢的就有了体悟,也就不觉得上手难了。可是这个鼍形练完了一趟,打到尽头不是回头再走一遍,而是退步一步步的再退回来。

    也就是倒踩七星步。

    这个比较少见,在十二形象独里树一帜。

    这就是游鼍化险了。

    其实进退鼍形都有,进退打法初学不要深究,有时候内家拳和年龄是一样的道理,你越追求越找不到,你放松也许突然就明白了,和年龄一样,学的时间一到自可得也。

    身体不是从左转到右边,也不是从右转到左边。

    而是“化转打拳”,和兵法一样,计谋施运化,霹雳走jīng神,“化”和“转”藏着形意的无限生机。我们来看看鼍龙之术的内涵。

    翻江倒海胜蛟龙

    两臂拨转在腰功

    浮水轻灵曲折进

    两手连环胯须冲

    翻浪浮水在练习时可以体现,老辈拳师看徒弟做这个式子那是要求很严格的为啥?实用啊。

    手的捉拿、胯的靠打都在里边,我想这个式子还是练下去的好,自然而然打法就出了。

    我们练其他功夫的时候,手背的五根筋也是需要涨起的,但是练法不如鼍形明显,“八字鼍形掌”这手上的几根筋都练到了。

    筋力其实就约等于功力。

    内家认为其力在筋,洋术认为功夫在肉。这是根本的认识问题。

    吾以为天下武学以“国术”为最也,纵观洋术,虽林林总总,然境界断无超越国术。

    国术有武、中医、中药的陪衬与衬托。许多功夫是离不开中药药物和中医术的支持的。

    武林传闻的铁砂掌即是如此,无药功的支持,是根本无法成就的。

    除此之外还有佛家、道家那些伟大的心法,组成了国术强大的内心世界,也化去了练拳产生的暴虐之气,真正的武者一定是内外兼修内心强大而不可摧。

    且佛、道、儒,各家传下的养生之法,也被各个古老的门派收入囊中,成了自己拳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武道乃“练养”结合之道,有中医、中药,佛、道、儒家的立体支撑,这才是国术密不外传的东西。

    国术强于洋术实乃必然也。

    洋术纵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耳,最高境界——刽子手而已。

    如江湖秘传之铁砂掌功,如误伤尚有药物治疗之术。能打还能治疗,可发还可收,如此才是一门完整的武功传承。

    如电影中之黄飞鸿,一代宗师自开医馆,“武与医合”,其人对人体经络骨骼之了解,岂是“刽子手武夫”可比。

    武道自古至今从未改变,改变的是今天练武的人。

    我个人以为,学拳还是要找那些古老的门派,它在数百年的传承中,高手能人辈出,不断的丰富、完善本门、本派的武功。

    那些拳法、药物、丸散膏丹、医术、经络之学不是一天沉淀能有所出的。

    那是无数人在艰苦的征战中取得的实战经验,比如形意拳门在镖局传承的刀伤之药,补酒之方,那些都是密中之秘也。

    非今rì三五个人。我们握手成立个门派那么简单。

    鼍龙之术我不再多言,姿势正确、呼吸顺畅、不使用浊力,年深rì久诸君定有所得也。

    鼍龙有分浪浮水之能,翻江倒海之力。

    此拳为肘打。

    练手之捉拿,胯之靠打及七星步。

    此拳外和内顺,去心之浮火,消积聚饮食,助命门之火,灵通于背,活泼于腰。

    满肾水。通全身经络。尽去拙力。

    丹田气足,还jīng补脑,与水合为一气,已葵同源,肝主筋、肾主骨、筋骨转为强,易拙力为轻灵。

    得鼍龙之秘术可小天下耳!

    'bookid=2560599;bookname=《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48 欺斗之勇 啄粟之巧】………

    形意拳门有个说道,“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鸡腿”,鸡形内藏“羽化神通”。

    练这个形象不必cāo之过急,先养一窝小鸡看看,在人间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