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摩尼教主 >

第3部分

摩尼教主-第3部分

小说: 摩尼教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凑合。却非人人能得。

    这日,桓温得力副将袁乔,散骑归来。臂负剑伤,殷血斑斑。桓温怕他年少意气,在这蛮蜀之地惹是生非,边责问何故,边令下人取疗伤效药。

    这袁乔聪明灵活,筋骨甚好,年少习得一身好武艺,又能带兵打战,深受桓温喜欢,引为副将司马。两人也不拘年龄,平日以兄弟相称。桓温自以大哥诸多照顾。袁乔却也滑头风流,秉性不羁。平日行事,不见得有过吃亏。今日多有狼狈,想也不慌。

    “报大将军,今日晌午,小人策马往西岭散骑。西岭风景甚美,山美,水美,人……”

    袁乔还能嬉皮。

    “问你小子怎么受伤的。尽胡诌来打哈哈。是不是逞强出头,遇着什么高人吃亏了。”

    “是遇着什么人吃亏的,但不是高人。”

    “吃苦头了还不服。刚刚立功封你个龙骧将军,很了不得了。”

    下人拿药上来,袁乔脱去衣裳,尽露坚实肌理,手臂剑伤皮开肉绽,疼得他龇牙叫唤。桓温为其封住手臂诸**道,下药包扎,手法干脆娴熟,不愧为东征西讨,历练百战之将。

    “是一美人。赫赫,那美人说道,伤的就是区区龙骧大将军。”

    桓温不惊不愠,道:“确是招打。只是别轻易就给废了,还有北伐要你给我做先锋呢。”

    桓温毫不掩饰雄心壮志。

    “大哥,你真没见过,那个绝美女子,不光人长得好,并且琴艺好,还能武一套好剑法。呵,你见了也保准愿意让她刺上一剑。”

    “胡小子。”

    桓温举手就拍袁乔脑袋。

    一番言语,终知事由经过:

    袁乔追猎几十里至西岭,但见山下如春,山顶积雪,甚为新鲜。便提马随溪流往山上去,一路风景,青树,绿树,红树,红花,蓝花,紫花,碧云天,白雪山,清泠水……如行仙界,精神抖擞。上至山腰,坡陡林密,前后难行,便放马徒步,绕行数里,却见三山围抱,有如幽谷,一湖如镜,闪耀莹白。渐闻有琴声,山间萦绕,不知何处来。沿路再绕行半里,远远见湖畔傍山有几间房屋,距离房屋十来丈临水建有一个亭台。亭台有一白衣女子正轻盈抚琴,琴声哀幽。袁乔以为遇见落寞仙子,惊喜交加,雀跃走近,看个究竟。却想不然,舍不得划破天籁,惊了仙境,举手更轻,步履更慢。

    近亭台,琴声绝,美人嗔乎,幽香黯然。一曲罢,袁乔鼓掌叫好。

    白衣女衣回头,见一陌生男子也不畏惧,抱琴要归。

    袁乔竟为女子容颜呆了神,他从未见过如此清新脱俗的女子,无法形容,就是美,画上见过,要说真见过的建康城百花楼花魁,堪比之下已然失色。古有词可赞‘绝世而独立’。

    袁乔上前道:“仙子并非凡人?”

    白衣女子见袁乔一脸英气,并不可恶,答道:“我本凡人。你是何人?”

    “仙子抚琴胜天籁。”

    “我并非仙子,你是何人?”见袁乔未得及时答复,接道:“不说作罢。”转身往房屋走去。

    袁乔道:“我便是东晋安西大将军副将兼司马袁乔,现任征西军龙骧将军。”

    说罢,觉着自己威武甚许。

    白衣女子停步,容有所动,若有所思。袁乔自以将军留步美人,更为得意。

    “仙子可否再抚奏一曲?”

    “本……”白衣女子不回头往前,走进屋内,“小女子已收琴。不过,小女子也能舞剑,将军可有兴致赏赏?”

    袁乔拍手叫好。

    片刻,白衣女子换身素色紧身衣出来,一簪盘发,手持宝剑,轻盈舞起,姿态美妙,忽快忽慢,剑法出奇。显不出内劲,但剑气不凡。

    见此奇女子,袁乔目瞪口呆。

    突然,女子越近,起剑攻袁乔,笑靥依然,袁乔不以为然,以为有意与他戏剑,便近身接招。女子剑法毫无破绽,攻守相间,稍不留神,就能见血。

    相持一刻,袁乔知她伤不了自己,更兴起了风流心,伸手要拿女子头上系住青丝的玉簪。女子愕然,退避不及,以剑相挡。袁乔抢了玉簪的手臂被剑伤,鲜血直流。女子见血,花容变色,弃剑湖中,起身飞走……

    袁乔毫不顾及,跃身要追去,才觉伤口疼痛不便。

    “姑娘,伤了将军我便走?”

    “伤的便是你龙骧大将军。你走吧,若是我师父见了,必要你小命。”

    声音渐去。

    山间湖水景色重回静谧,袁乔才知趣寻马归家。

    袁乔自然把得玉簪之事省略了。

    桓温道:“小子是绕着弯,想说娶妻生子之事吧。等班师回朝,请南康公主给你物色个王公大臣家的闺秀。省的成天没个定性。”

    “勿用大哥操心。”

    “大哥能做得了主。”

    桓温此话得理于袁乔父母都离世,举目也无亲戚。袁乔与自己亲弟兄桓冲一般年纪,是故也当他是自己亲弟兄。

    袁乔吐吐舌头。私底下也没个官阶辈分大小。

    此时下人报,范丞相求见。

    桓温道:“让他进来吧。”

    袁乔赶紧穿好衣服,撇嘴道:“这厮来干甚。”

    袁乔自来成都,不管亲见还是耳闻,范氏宰相一门,都没个好名声,甚是厌恶。几次请宴,桓温不在,袁乔也都借故不去。袁乔起身告退,他自有他想之事。桓温点头。

    范进带一行随从来,步履轻盈,随从排门外护候,范进走进,抱拳有礼道:“见过大将军。”

    话说自范进引晋军入城,就有蒙面高手趁乱潜入相府,要拿他狗贼命,范进虽出青城,能舞刀弄剑,自从政,多有荒废,力不能敌。若非兵士替死,早已呜呼哀哉。备受惊吓,于是聘请高手保镖,保护不离五丈。

    桓温引坐。“范丞相有礼了。”

    “请。”

    “请。”

    桓温一边命下人看茶,一边作笑道:

    “范丞相来我这,也要带一队武士护卫?顾忌什么?”

    “并非。这兵荒马乱的,伴几个随从安全。”

    “蜀地不安全?”

    桓温一言,使得范进语塞。桓温便哈哈大笑,范进也哈哈大笑,以解尴尬。茶上来,桓温道:

    “这是我从建康带来的闽茶。清香提神。范丞相品品。”

    范进接茶闻香,连连点头示好,又道:“将军留蜀地饮食起居可习惯。”

    “甚好。不劳丞相挂心。”

    “那就好。”

    “此次我晋西征扩土,如此迅捷,多亏有范丞相相助。”

    “哪里,哪里,范某也只是尽天意之事,为民为己,为免生灵涂炭,失小节全大义。没得功劳,没得功劳。”

    “范丞相功不可没,此番已飞鸽传书,启禀圣上,不时当能收到圣旨。”

    “那范某为西蜀侯之事,当是有谱?”

    “如何加官进爵,自是圣上钦点,我为将,带兵打仗在外,难以过问。”

    “那……”范进稍皱眉头。

    “范丞相此番过来,就为此事担忧?”桓温以茶礼缓和,“不必多忧,晋功过赏罚自有制度,此次功获我等自有知明,归建康听封时,自会力荐范丞相为西蜀侯。”

    “去建康听封?”

    “建康乃晋之国都,皇公大臣,王侯贵族之在所,怎不去那?封侯还能草率?”

    “是不得草率。那将军准备何时启程。”

    “有范丞相相助,蜀地全局已定,现只等皇上圣旨,不日便可班师回朝。”

    “届时范某来安排饯行盛宴。”

    “有劳。”

    “当尽地主之谊。大将军,今日不再打扰。告辞。”

    “请。”

    范进出门。桓温便摇头。所为何,只有桓温知道。或许,看官你也知道。

    袁乔隔日策马往西岭。湖畔房屋烟火毫无已久。兴致而去,往往败兴而回。缘由未见到日思夜想的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待续……



………【第五章 美人回眸 一首佳人曲(中)】………

    话说,幽谷白衣女子乃成汉十四公主,李势同胞亲妹,李娫,字宛如,自幼体弱,十岁拜师西岭雪山派,习武强身,六载同习得琴棋书画,一套越女剑法。气质已出,楚楚可人。

    山中不知天下事。天下大变,山中也知。李娫得知成都被破,兄长被俘,怎不着急。拜别师尊,循回城府。皇宫四围有兵把守,李娫是夜越墙而入。见着亲人,泪流满面。兄长李势身心疲惫,黯然失神,识不得亲妹。皇嫂昝氏携李娫手,执丝绢拭其泪。昝氏看着李娫自小成长,转眼就落落**,绝美丽质,不胜欣喜。又令丫鬟奉出吃食,茶水伺候。

    “宛如。这些年过的可好。”

    李娫点头,“我九王兄呢?还带兵在外吗?”

    江湖不管朝庙事。李娫自是不知李广早已自尽身亡。

    昝皇后内疚至极,满眶泪眼,“九亲王已经……归天!”

    “怎么都成了这样!”想九哥是她最亲近的兄长,幼时九哥带着读书,带着骑马,带着玩闹……李娫悲痛欲绝。

    “皇嫂。”

    “莫哭,国已至此,成汉不再。吾等不再是皇家贵人。愧对李氏先祖。若沦为奴隶,羞辱不堪。你还是回西岭,雪山派虽非强派,也可暂护于你,大可不受牵连。”

    “我愿与皇兄皇嫂共进退。”

    “使不得。此来,是生是死自不晓,但知好过不得。”

    “我不怕。”

    “宛如,听话。此时由不得任性。往后,要自己会照顾自己。不能再以公主自居了。对了,你出去,还有一事要弄清。”

    “何事?”李娫点头。

    “战乱时,我父昝坚披甲带兵出战,一路作有埋伏,本也能挫挫晋军锐气,不想晋军居然绕行。致我父徒劳无功。此中必有隐情,定是奸细泄露了军情。此人乃害国狗贼,不能放过。”

    “是谁?”

    “实难看出是谁。定是大族賨人知底细者。现在我不便出去,见不得旧臣,乱猜疑无用。现只有你出去打问一下。”

    李娫拭去脸颊泪珠,点头应下。其实,她一个不更事的少女,哪有计策。

    昝氏道:“你先找到幼时老师常侍郎家中,听他怎么说。”

    “难不成是他?”李娫毕竟不谙世事。

    “不,另有其人。”昝皇后心智过人,甚明人事常理,“常公中庸之师,难有乱心。他信得过,你大可去投奔,他可与你安排栖身处。另有,见常公当以叩拜礼,不为过。”

    “嗯。”

    “宛如,此时皇宫不便你久留,趁夜出去,免得给现了身份,遭大可不受之殃。”

    李娫含泪摇头。昝皇后神色威严坚定,找身男儿衣服,让李娫换上,千万嘱咐。

    依依惜别,昝氏目送李娫飞墙出去。见其轻功甚佳,也为欣慰,不能除奸,保身当是足够吧。自己何尝不是,曾经峨眉女侠,如若一个人,轻身离去,又有何难。此时,为人妻,亡国国母,不担当此罪谁担当。

    ——

    ——

    李娫出了皇宫,寻路找去侍郎府。本也想越墙进去。却想起师父的话,有求于人行正门。扣动朱门铁环,开门的是一位白须老者。李娫认得此人,常府管家常德,为人和蔼。幼时与九兄、马党拜学常侍,上下马车都是常德抱送。年幼不懂事,还学着常侍直呼他‘常德’。想着幼事,想着九兄,李娫不免伤情。

    “常伯。”

    “你是?”她着男装,老者已经认不出她。

    “我是李娫。”

    老者定晴看,眉目清秀,声音柔嫩,是个女孩,终隐约想起来,“十四公主?”

    李娫点头,“我求见……”忘了如何称谓。

    常德引李娫进门,“老爷已经吩咐,任何亲王公主登门,都好自安排。”

    “现下能否拜见常老师。”

    “老爷在书房杜撰时候,此刻从不听人打扰。几十年都是如此。老奴先带公主到客房,休息一宿,凡事明日再说。”

    李娫此时也觉着倦了,便听从常德安排。

    次日,晨起,有女婢送来清水梳洗,早餐点心。李娫换回女儿装,女婢目瞪口呆,不免交头接耳。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世间有如此唯美的女子。

    用餐过后,常德过来,领李娫去书房见常璩。

    进书房,扑面一股墨香,常璩仍伏案作书,见李娫来,收笔,合上一本手抄,封面为《华阳国记》。

    李娫叩拜常璩。常璩扶起李娫,道:“多年未见,公主多礼了。”

    “常老师,皇嫂让我投奔于你,询问一事。”

    “你见过皇上皇后了?”

    李娫点头。

    “他们都可好。”

    李娫称是。

    “看来安西将军桓温是守承诺,光明磊落的真英雄。”常璩捋须点头。

    “老朽是无颜再去探望他们。”

    常璩此时已接受桓温参军之职,将效力东晋国,故出此言。他也不所谓是委曲求全,为《华阳国记》忍辱又如何呢。

    “刚才说,询问何事?”

    “皇嫂以为,定有人泄露了军机,使得晋军绕过埋伏,直攻成都。”

    “老朽也以为。可此时再议这些,已然毫无意义。何况战争少流血丧命,少负累民众,天下统一,未尝不是好事。”

    李娫无语。

    “公主安心在府上住下。国谁为主都行,只要能为国为民,天下太平。”

    李娫想不到如此深奥,心绪烦乱,便告退。

    出了书房,常德问,“公主可要去花园看看,幼时你最喜欢在花园捕蝶,踩乱了好多鲜花,又为鲜花哭泣。”

    “好啊。”李娫不时想起幼时,不时想起昝皇后的话,自言自语,“到底谁是叛国贼呢。”

    “丞相范进。”常德道。

    “你怎么知道?”李娫追问。

    “国人皆知。范进开城门,迎晋军,如今好不风光,主事蜀地各官员,应从晋国安西将军,软禁皇帝,听封晋国。”

    “真是范进。”

    “范进位相,貌似直言忠心,私底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