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百步姗 >

第61部分

百步姗-第61部分

小说: 百步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笙歌轻轻地抽出了手,却发现几绺头发在小手指间紧紧拽着,只能等她睡得再深一些,才能弄出来。
  于是就侧躺在她身旁,只手让她作枕,挽着小身子,手指从短小的辫子抚摸到粉嫩的胳膊腿儿,低头看得目不转睛——小家伙将大半张脸埋在了绣被中,这是她睡觉的习惯,林笙歌曾还很担心她会被憋闷坏了,但就是怎么也改不了这毛病。
  轻叹一声,又嘲,先前怎的和她较起真来了?她才多大呀,又懂得什么?要怪也只能怪天意弄人,偏又让他遇到了小桔子——
  身边卧榻一陷,让她回过神来,一惊,身子已被翻转过来,搂住了腰肢,温润的唇便压了上来——
  她被困在他与小桔子之间,往里怕压着小桔子,往外却被他堵住,又不敢大力挣扎,只气得大骂:“混——”
  骂声被吃进了肚里,带着沐浴过后的花香,让人昏眩。
  “嘘——”他说,“别吵醒了小桔子——”
  林笙歌气极,“卑鄙!”但这一声,终是无可奈何地压低了声音。灵活的手指已解开了衣带,笑:“夫与妻,行周公之礼,天经地义,怎能算是卑鄙!”顺手一抽,那件宽大的袍顷刻离开了她的身子,被扔到了帐外。
  林笙歌顾不得小桔子了,一下子跳了起来,奈何足踝被扯住,重重摔在了床上。
  “放开我!”帐子一扯,就分成了里外两个空间。
  外边的他温柔地对她说:“不管你恨我还是爱我,这辈子我都不会放开!”
  她气得一张嘴,就咬住了他的肩。
  “好香——”他却顾自探索漫游,嗅了一气,目光落在了被修剪过的地方,有些歉疚,又忍不住在她耳朵说了些让她面红耳赤羞恼迸发的话。
  “宴苏,你若是胡来,我会杀了你!”
  “铮”的一声,雪亮的匕首出了铜鞘,温柔地塞进了她手中,“好,让我好好的亲你一次,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她没想到他真的不避开,当血色让她的手变成红色仙人掌时,他温软的呼吸变得薄弱,却微笑地拂过她的脸颊:“笙歌,我死了,你是不是就可以过得幸福?”

  弃我去者不可留

  一声惊叫,让满院灯火涌到了雅阁外。
  “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熟悉的冰冷的喝令,止住了急冲冲要往里闯的脚步。
  层层烟罗中,飘然如幽浮出现的女人与面色苍白、被男人圈在一个被窝中的女人四目相对,前者美丽一贯高雅的凤眸之中充满了不屑。
  “原来,你这么急急地离开安长,就是为了这个女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笑了,收好了所有轻蔑与嫉恨,雍容如芝兰,浅吟风霜。
  “皇后不在大宛,难道是大宛皇帝的急病已然痊愈了?”
  宴苏低头笑弄着怀中女子的青丝,若非他说有敌来袭,林笙歌定不致这么柔顺地伏在他身前吧?
  大宛国的公主,现任的东唐皇后直直地盯着他修长的手指,看着那指温柔地穿过那青烟似的发中,感觉自己的指尖在发颤。
  “我只是亲自向你确认,一旦大宛此刻出兵助你,你宴苏得东唐江山之后,以大宛马首是瞻,此话是否当真?”
  “是你皇兄让你来的么?”他若无其事的抬起头来,眸光坦荡。
  “是。”她克制自己不去看他的眼,深怕一眼,就会让自己失支理智。做大事者,不可感情用事,来时兄长的话在耳边盘旋:明珠,只要你在宴苏面前不动声色,来日,大宛便能吞了东唐,到时这天下,还要明珠你来支撑!
  “这么看来,往后我要叫你明珠公主而非东唐的皇后了?”唇角的笑痕,是春风过柳梢,目光却与怀中人那冰冷的眸光相凝着,感觉她的手突然重重在他的伤口碰了一下,只是这么一下,他的额上已沁出了一颗颗汗珠。
  “你觉得热了吗?笙歌?”他唇角笑意不减,猛地将被子往下一扯,林笙歌只觉身上一凉,下意识惊叫一声!
  这叫声,自然引得明珠皇后的注目,即使只是滑出了半个雪白的背部,也已可猜到被子底下的男女是何情形。
  脸色倏的冰凝。
  “公主,你瞧眼下我并不太适合与你详谈吧?”他头也不抬,笑按着怀中愤怒的女子,重将被子卷起,“战事的负责人是薛止,我相信外边已有很多人相侯,请公主移步相商如何?”
  他居然如此着急地要赶她出去?
  明珠皇后脸色灰白了。这时她显然是多余的第三者,而尽管恨不得拿刀冲上前去,一块块割下那女人的肉来,但大局为重四字,压着她无法任性而为。
  她暗里发誓,只要有了号令天下的权势,宴苏终会属于她!而这个女人,终有一日也会落到她的手中!
  “宴苏,别忘了你与我的承诺!”
  倏忽来倏忽去,留下了这句不甘之语。
  “走开!”林笙歌下狠劲地推开他,如果说先前还有一丝的不忍与犹豫,此时听闻了他与这位皇后的对话,已将所有对他的幻想破灭。
  他所在的力气已使用怠尽,眼看着她卷被下地,在房中翻箱倒柜,很快找着了他令人准备好的女装,穿着妥当。
  “笙歌,你要走吗?”
  他居然还能笑得出来,林笙歌对着他前胸的血色,又硬起了心肠。
  视若无睹地穿过他身畔,抱起了仍在酣睡中的小桔子。
  他勉力扯住了她的袖子,笑得风月无边:“难道,你忍心任我血尽而亡?”
  “宴苏,你不是问我,如果你死了,我会不会过得幸福?”
  林笙歌直起身子,目光凝注着小桔子稚嫩的脸蛋,淡淡地:“是的,没有你,我和小桔子可以照样生活得很快乐,对天下人来说,若是没有了你宴苏兴风作浪,东唐的百姓不会再经历骨肉分离的苦痛,更多象小桔子的孩儿不会失去爹爹妈妈!——所以,我宁愿你是死了的!”
  宴苏的手忽紧忽松,纵使他没有力气禁锢她,但只须他一声喊,林笙歌知道,她的去留仍在他掌握之中。
  终于他放了手,长眉淡笑:“多谢你终于回答了我。带上你的匕首,自有人送你平安离开——”
  如释重负,又隐着淡淡的忧伤,不敢看那匕首上的血色,决然转身迳走。
  “笙歌,你可知道;见到你母女平安;我已选择舍弃天下;可是未料你竟恨我如此了——”当她的身影终于消失于烟帷之外,对着满室空幽,轻吐。
  而后无声地笑,春华秋盛,终了,皆是寂寞。
  车轮滚滚,耳边还有马蹄的的声,她不知道他们要送她去哪儿,车中一盏形如小桔子的灯笼,透出桔红色的光芒,温柔地抚照着小桔子憩静的睡容,却让她莫名地眼眶发热。
  一路在摇摇晃晃的车厢中,忽然梦回了安长。刀光剑影,杀声漫天,那火光炙得她从梦中惊醒,心悸未消。
  睡在她怀中的小桔子却也醒了,揉着眼睛叫娘。
  亲亲小桔子的脸,正寻思着万一她问起爹爹来该如何回答,马车突然停住了,帘外有个男子的声音低沉回旋:“百花城主托木合,见过白云城使者!”
  白云城使者?恍惚间,才想起了那年宫闱中为了脱险曾冒用过的身份。
  “好了,本使还须平息东唐之乱,车里的人还有先前那几位,就麻烦城主好好守护,只要她们平安无事,你百花城才可鸡犬不伤!”
  这个声音大刺刺的,仿佛很年轻却很张扬。
  他真的会是白云城的使者么?林笙歌心持疑念,然后帘子揭起,看到一张漂亮的阳光满溢的笑脸,虽然只是见过一面,她却还记得他——那日谷中险些被她用匕首刺伤的陌生男子,自称宴苏朋友的白洋!
  “你真是白云城使者?”在进入一个深院之中,见到了迎面而来的潘大婶与小可,小桔子已欢快地挣扎下地,脚步不稳地向母女跑去。
  林笙歌惊喜之余,越发警惕。
  满脸胡髭的百花城主已识趣地退下,白洋从怀中亮出了一物——紫玉石制的白云令!
  “令在人在,岂会有假?”他嘻嘻笑道。
  林笙歌却大惊,一把抓住他的袖子,瞪着他:“此物你从何得来?”要知当日她自宴苏房中偷得的白云令,在她离开安长之时,就连同皇帝送她的玉斑指裹在所绣的肚兜之中,让怡人亲自送入后宫交给曼儿,如今缘何会在他手中?
  难道是曼儿——
  白洋收起了笑意,伸手一指那繁花盛盛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也不清楚,只是奉命将她送到这里来等你。”
  这个“她”字,让林笙歌触耳心惊,是曼儿,真的是曼儿?
  顾不得他人,拂花疾奔,在花荫深处藤蔓绕着秋千索,慢慢地荡来荡去。
  雪白的衣袂,与苍白瘦削的脸,再不复昔日的风华绝貌。
  “曼儿——”一声轻呼,只望是自己看错了,认错了人。
  那张苍白瘦削的脸微侧了过来,大大的眼睛空空荡荡,只是斜视着她,没有欢喜悲凉,只是如陌生人般的淡漠。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你会在这里?”林笙歌心头冰凉,轻轻扯住了秋千索,半蹲在她面前。一个东唐的娘娘,连离开深宫一日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居然会出现在已不是东唐国境的地方!
  从她的发轻抚到她的脸,为她的木然而心慌:“曼儿,你不认得我么?我是笙歌,是姐姐啊——”一语既出,忍不住为指下的瘦骨嶙峋而热泪夺眶。
  一颗眼泪,带着似寒冬的冰凉,碎落在指背。
  “林姐姐走了,我的宝宝也走了——是他害的,我知道都是他的错!所以,我杀了他!”
  没有声调的起伏,她的声音却如夜凫一般暗哑可怕。
  “我知道,曼儿杀的一定是该杀之人,曼儿能告诉姐姐,你——杀了谁么?”林笙歌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只是忍着泪,象抚慰小孩子一样柔声问。
  她蓦地从秋千架上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对着遮挡住阳光的花枝,仿佛那就是她的仇人:“你该死,是你该死,你对我娘负心,你对林姐姐赶尽杀绝,你还杀了我的宝宝——”
  “宝宝,妈妈给你做新衣你还没来得及穿,为什么你就走了?”……
  “她已经疯了,什么人都不认得,只会这样自言自语。”白洋的声音在耳后传来,林笙歌忍不住尖叫:“胡说,曼儿不是疯子!”
  却见曼儿突的回过头来,冷冷地凝视着她:“疯了,你们都疯了!整个东唐,整个后宫,你看到了吗,都是疯子,所有人都疯了!”
  然后她重又坐回到秋千架上,用脚尖点地,自己慢慢地荡来荡去,又恢复了初时的木空一切。
  “娘娘——娘娘——”
  匆匆擦去脸上的泪水,将冲进花荫中的小桔子紧紧抱在了怀中。
  曼儿的孩儿,本该比小桔子还要大些——
  “白洋,贤妃的孩子现在何处?”她扭头盯着白洋。
  白洋摇头轻叹:“刚出生就夭折了。”
  虽然心中已有不祥预感,但闻言,仍是心头如受重击,耳朵嗡响,几乎窒息。
  那一年那一日,在深宫,曼儿拉着她的手轻放在腹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曼儿的幸福,只是腹中孩儿的平安——苍天何其不公,连这样简单的愿望,竟都这样残忍地剥夺?
  泪水止不住长流,不懂事的孩儿还用胖胖的手指沾了娘亲的泪水,奇怪:娘亲也哭哭?
  白洋一旁轻叹:“在下要告辞了,外边战事将起,只有这里可算安息之所,请林姑娘为了小桔子,为了贤妃娘娘,暂且安顿下来,百花城主一定会好好保护各位的周全。”
  林笙歌只是紧紧搂住了小桔子,默默流泪,一声不吭。

  天下谁人不识君

  那一年,是敦德十三年,秋,东唐帝突然宣布退位,颁旨由其弟十三王爷宴苏继承大统。
  东唐的百姓为之欢呼之声未了,却在南朝传出了十三王爷在沁春遇刺身亡的消息,一时南北哗然。
  镇南王立即诏榜擒拿凶手,但在外人眼中,他与十三王爷的死脱不了干系。
  北朝的愤怒,似乎理所当然,无可指责,由四王爷亲自督军,东唐小霸王薛止为帅,撕毁盟约,挥兵南下,雄师十万,直逼南岸。
  南朝的军队,当年本都曾在十三王爷麾下效过命,揭竿而起的初衷,多少还是为当今的东唐帝容不得十三王爷军权在握,夺其妻,又关其禁闭,因而认定东唐帝荒淫无道,不如另推贤明。
  但今日自推的贤明居然杀了人们心中的崇拜对象,造反没有了理由,一时南朝治下的军队人心涣散,不知何处何从了!
  一边是怒军之师,为报血仇而来,一边是涣散之师,对自己的主将失去了信仰,再加相邻的大宛突然发难,两边夹击,南朝临时建立的王朝就在风雨之中摇摇欲坠。
  敦德十四年春,镇南王宴林亲率残余的五万大军在汾水与四王爷宴玺对阵。
  战鼓声声中,宴林独自御驾前驱,单手持着一份据说是宴苏遗诏的黄卷,当着对面十万大军,展开来宣告所谓的真相。
  随着朗朗的声音变得略为嘶哑,几似悼文的语调,眼尖的将士们发现,那黄卷的边角还染有暗红的血色,在阳光下成了一种令人肃然起了哀念的标志;让十万雄师低下了昂扬的首。
  “四弟,这是十三弟的亲笔遗诏,真与假,请皇室宗亲一辩便知。吾之错,不过是错信了一个女人,大错既成,唯以死谢天下,但望你念兄弟之情,有朝一日,在我们的铁蹄踏上大宛的土地上时,莫忘带上我的骨灰,撒在多尔多草原之上!”
  那一番话,在蓝天之下回旋,成了东唐三王爷,也算一代枭雄的最后遗言。
  他用一把很普通的剑,刺穿了自己的咽喉,并将鲜血,染红了黄卷的另一角。
  他死得那样从容,却又突然,当他从马上栽下来时,宴玺的眼睛甚至还来不及自天空盘旋的苍鹰身上收回来。
  没有人恸哭,因为太过震惊,只有尘土在他落地时伴以飞扬。
  因为镇南王的死,南朝从叛军的手中回归到东唐的版图之中。也因为镇南王的死,没有人能找到宴苏王爷的尸骨。
  南边的人说,是镇南王身边的神秘国师把王爷的尸骨带走了,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