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返真 >

第183部分

返真-第183部分

小说: 返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41。人间有道千秋在,低头方入此门中
  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林浩宇遇到了无争道人,这情形与秀才见到兵,还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无争道人甚至连丹房都没有给林浩宇安排,他就驱使着林浩宇去拿起了笤帚开始清扫院落。



  林浩宇一边艰难地迈着步子,一边尝试着调整自己平衡,另一边更要吃力地挥动笤帚,无争道人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点犹豫的神色:“刚刚入门的小师弟就这么折腾,好么?”



  摸了半晌光滑的下巴,无争道人这才摇摇头:“欺负新入门的师弟,让他们懂得敬畏,这可是本门的光荣传统,可不能在我这里断了传承,就让他干下去吧,反正师叔已经开过先例了……嗯,倒是他的功法要花些心思。”



  想到这里,无争道人把衣袖一摆,转身向着大殿方向走去,口中喃喃自语:“红尘有道千秋在,低头便入此门中。嘿嘿,入门简单,入门之后呢?”



  不说无争道人返回大殿处理观中日常琐事,单说林浩宇,身上背着一张黄兴真亲手画的“五岳真形符”,那可真是体重如山,每迈出一步都是浑身打哆嗦,手上的笤帚还不敢停上分毫,这无争道人的符篆也不是吃素的,手上的活计一停,便是其痒难耐,若是他现在不小心摔倒,那估计最后连爬都爬不起来。



  林浩宇艰难地挥动着手臂,每一次的幅度都不敢太大,但手臂上哆嗦的肌肉却让笤帚不断地颤抖着,他清扫过的地面不仅没有变得整洁,反而是带起的浮灰令地面更显杂乱,他不得不反复对同一个地方进行清扫,往日只需一笤帚的,现在却要十几下。



  林浩宇拼命想要让自己如往常一样动作,但是他也是工作,就越是适得其反。豆大的汗珠不住的从林浩宇的头上滑落。



  不少道士从林浩宇身边经过,见到这个生面孔本觉得新奇,可见到林浩宇这怪异的动作,他们也不知道他这究竟是犯了什么病。结果都没有人过来。



  腾出一只右手,艰难地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林浩宇长长地出了口气,他没去管其他人,只是再度拿起笤帚清扫这处不大的院落。同时脑海中开始思考着如何做好眼前的活计。道门之中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凡事都有一线生机,黄兴真给他压上一道五岳真形符必然有其深层用意,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自己有着破障期的实力,让自己用普通人的实力再度感受一番“动静”。



  “知辱方能求荣,知动方能守静……”林浩宇的口中无意识地呢喃着,既然无论是青霞观还是玄天观,入门的第一课都是要“守静”,那么这句话必然就是根结所在,而道门中“守静”的入门经典。第一个能被他想到、也是最常用的公认入门典籍就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想到这里,林浩宇便开始在心中默念经文,一颗心缓缓地沉下,思绪从杂乱逐渐平复,最终全部的精气神都寄托在那柄笤帚上,双手也随之稳定下来,一下一下地舞动着:“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猛然间,一段很生僻的经文从脑海中浮现,经文名为《太上老君清净心经》,录于《云笈七签》卷十七,在《道藏》太清部也有收录。当年在青霞观中修行之时为了找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互证的经文,曾经看过一次,不过早已忘却,却不想在此刻被唤醒了藏于脑海中的记忆。



  “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为得。故言实无所得。”



  这段经文犹若一道惊雷,划过他的脑海,一瞬间,他的眼前闪过了自己修过的所有武功招式,有卧虎庄中力求一击必杀的《白虹贯日诀》,有魔教干脆直接的《蚀心掌》,有圆润自如、刚柔相济的太极,有玄奥无边的无名剑法,也有杀伐之气惨烈的落霞剑法……



  这些武功招式如梦似幻,他的神魂瞬间分化成为无数的分神,在他的脑海中演绎着这些武功招式的轨迹,这些轨迹不断融合着,最后化作略显笨拙的一式,落霞剑化作一柄无锋重剑,在凝而为一的神魂手中划出一个歪歪斜斜的轨迹,直接砸在了识海之中。



  “轰!”又是一声惊雷响起,林浩宇睁开双眼,也不顾身旁那些前往斋堂吃午餐的道士的怪异目光,发出一声长笑,手中的笤帚随着那道轨迹轻轻挥动,五岳真形符的压力在此刻似乎完全消失不见,随着他的清扫,所有的浮灰、落叶都被扫起,堆成了一堆。



  “总是想着得到更多,却忘记了自己已经得到了足够多,温故知新,没有了温故,哪里来的知新?”林浩宇轻声呢喃着,看着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放下笤帚冲着来往的道士拱手施礼。



  一个胖道士看了看他,瓮声瓮气地问道:“你是新来的?”



  林浩宇打量了他一眼,就见这人的脸上长着一个怪异的肉瘤,面向很是凶恶,不过眼中却透出丝丝慈和的神色,也许是修为太过精深,也许是根本没有丝毫的修为,林浩宇愣是没有从他的身上发现半点的真炁波动,不过看了黄兴真和那位无争道人,他就知道这玄天观中的人不能以常理度之。



  于是他点点头:“确实是刚来不久,以后还请道长多多照拂。”



  “照拂不敢说,那得是长久之计,你还是先把入门的这一课过了再说吧,动静变化,阴阳升降,可不是一朝顿悟就能悟明白的。”这胖道士冷冰冰地说道,他似乎毫不领情,甚至没给林浩宇半点分辨的机会,转身就走。



  林浩宇苦笑了一声,道门入门的这一课确实很难,在青霞观中的那段日子他开始记忆犹新,若是没有大毅力,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想想那段每天盐水煮蔬菜、早课晚课劈柴烧水的日子,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得了的,很多人向往着道门的逍遥,最后却在这入门的第一课中撞了个头破血流。



  不少富家子往道门来学仙法,最后却因为受不了苦头而转投佛门,这些有钱有势的富家子在佛门过得舒坦,自然会有额外的香火和捐赠,香火越盛,这善信也就越来越多,这也是前些岁月之中道隐佛显的缘故之一。



  不过现在有了经历,林浩宇对于这些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所需要做到也只是将红尘中的经历消化掉,洗掉心中的尘埃,真正的达到“静心”的目的,所以对于胖道士的话没有太多的抵触,他只是笑了笑,迈着略显轻快的步伐将笤帚放回原位。



  无争道人不知合适来到他的身后,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点点头:“看来这悟性的确不错,这么快就能领悟师叔的意思,不过,这还不够啊。”



  林浩宇转过身,笑着说道:“不过侥幸罢了,以后还望师兄多多指教。”



  无争道人点点头,问道:“还未曾辟谷吧?斋堂在那边,碗筷已经齐备,自行取用便是了。”



  林浩宇点点头表示了然,他转过身走向斋堂,步履间随时艰难依旧,却没有了最初的踉跄,他身后的无争道人突然传音道:“这里其他的道士,会的也不过是道门五术,山医命相卜之类,并没有太高的真炁修为,那几个走武道一途的,也不过筑基期上下,所以万不可在他们面前展露出过人的法力修为。”



  听了这话,林浩宇愣了一下,转过身来,一脸惊诧地问道:“这里,除了师叔和师兄,就没有一个真正的修道者?”



  无争道人点点头,指了指山下,说道:“这人世之间,不也是凡人居多么?玄天观既名玄天,自当代天传道,又何以用资质去将人划分处三六九等?”



  说着,无争道人伸手指了指玄天观对面的山崖,上面有三五个洞穴清晰可见,林浩宇用肉眼观看,都能感觉到一股股妖气在周围升腾,只听无争道人继续说道:“天心最慈,就连这些湿生卵生的都能在此听经,更何况是人呢?”



  林浩宇听罢,沉吟片刻,点头称是,将心头的疑惑缓缓压下,自然是不敢想去询问那些道士的玄门秘术了,不过这些道人只会道门五术也好,他也能问问命相卜相关的部分。



  无争道人挥了挥衣袖,转身离开,同时说道:“吃完饭之后,你就可以回到丹房休息一番了,你住在七号丹房,可不要走错了地方,休息一个时辰之后,去将水桶刷好,道观西南有一处泉眼,将观中的水缸装满罢。”



  林浩宇点点头,应了声是,向着斋堂的方向走去,现在的他,对于这个修真者与凡俗道士都有的玄天观越来越好奇了……(未完待续。)
242。各有时运成天骄,人生得意谁啸傲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林浩宇来到这玄天观中也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除了戊日能有时间休息之外,其余的时间,他都在反复地做着洒扫、浆洗、挑水、劈柴等等枯燥的工作。至于无争道人的符篆,除了刚刚到的那天之外,林浩宇可真就再没让其发作过一次,而观中这些道士看林浩宇的眼光也是渐渐地产生了变化,毕竟能够吃得了这份苦的,大多是潜心向道的,见了林浩宇这个模样,他们也都对林浩宇刮目相看,特别是之前那个对林浩宇不冷不淡的胖道士,他现在每次与林浩宇照面,都会微微点头,对林浩宇更是多了一点亲近。



  不过对于林浩宇而言,收获最大的并非劳作本身,而是在黄兴真那道五岳真形符的压迫下,他的身体、真炁逐渐适应了高压,已经有了缓慢运转的能力,到时候只要黄兴真解开符印,他的实力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玄天观虽然只是一个半山腰上的小庙,但是在凡俗之中的名声极好,在凡俗看来,玄天观那是极其灵验的,因此在这方圆百里之内,也算得上是声名远播,来往的香客络绎不绝。



  基于这些个缘故,于是此地便常常有善信居士到山上帮忙,或是做饭,或是洒扫,识文断字、粗通玄学的还能帮忙写写表文。



  不过,这玄天观香火虽盛,却只有大殿修的好些,道士们的丹房并不比青霞观好上太多,屋中陈设简陋依然,或许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漏雨、床结实,若非事先知晓了黄兴真、无争道人的实力,依照惯性思维,林浩宇八成会认为香火钱又被贪了过去,只是林浩宇有些不明白,此地香火兴盛,也不知道这些钱财究竟是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直到一次林浩宇下山取物。这才明白香火钱的去向,只见山下处搭着几处粥棚,一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人坐在粥棚下狼吞虎咽地喝着粥,林浩宇有些惊讶。正巧。在他前面就有一位道士,这一月之中,林浩宇虽然没有和这些师兄弟有太过深入的畅谈,但这称呼还是知晓的,他拜首问道:“宝心师兄。这些人都是从何而来,为何如此狼狈?”



  宝心道人一边给一个汉子盛了一勺粥,一边说道:“师弟你上山不久,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关节,北魏、北周、南齐三个王朝近两年里互动刀兵,边民流离失所,赋税连年上涨,官家还不断地抽丁入伍,据这些人的消息,南齐已经是三丁抽二了。这些人不堪重负,自然是背井离乡。”



  林浩宇沉默地点点头,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盛世乱世,受苦的永远都是百姓,一旦遇到这种刀柄四起的时候,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田园一片荒芜。再加上官府抽丁妻离子散,能够选择的也只剩下逃荒一途。



  然而,在官府的层层压迫之下,这些选择逃荒的人又能带走多少东西呢?那点少的可怜的口粮。估计刚刚逃出国境线就被吃了个干净,而这玄天观在地理位置上,正好又处在上述三个国家与西方梁国的交接处,上天有好生之德,道士们有则能坐视他们饿死?也只能咬紧牙关从香火钱里省出些粮食来,赈济灾民。



  林浩宇长叹一声。提着东西向山上走去,他莫名地想到了卧虎庄,卧虎庄实在是太小了,即便是南唐境内,比他大的都有十多处,更何况放在五域之中?要知道,就连南唐与北燕的战事,都被淹没在情报的海洋中,难得窥见真相,再加上凡俗中的情报系统根本联系不到修真界的消息,因此自从被烂柯真人破了《双脉秘典》之后,他再也没有得到过有关卧虎庄的消息。



  顶着五岳真形符,扛着一大包米上山,即便是以林浩宇现在的状态,也是累的满头大汗,刚刚在伙房放下米袋子,就见无争道人幽灵一样闪到他的身后,悠然说道:“小师弟啊,师父那边刚刚传来消息,说是明日可以给你上表了,今天的活你就不用去做了,沐浴更衣一番,明日午时阳气最盛,便由师兄我给你上表天庭,将你的生辰八字告诉师兄罢。”



  林浩宇闻言,心里打了一个突,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其他,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报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庚申年四月初八,午时。”



  无争道人听完,点点头。



  林浩宇赶紧追问:“师兄,不知我的师父究竟是何方神圣?可否告知一二?”



  然而听到林浩宇的问话,无争道人却只是摇摇头:“不可说,不可说,时机到了,一切明了,你只需好好修行便是,此事只待水到渠成而已。”



  “可我连自己的师父都不知道,又怎能安心修道?”



  “你连安心修道都做不到,知道师父何人,又有个甚用?!”



  听到无争道人这句话,林浩宇恍如当头棒喝,他立刻后退了一步,尽管依然满心疑惑,但林浩宇却说道:“多谢师兄指教,是我执着了。”



  “无妨,你且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好。”说完这句之后,无争道人便飘然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