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普陀圆通梦 >

第47部分

普陀圆通梦-第47部分

小说: 普陀圆通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千里,还能出不去吗?所以这个字念出;再看那个,两座山压在一起,难道还不重吗?同样道理;还有两字;你来看;明明是山中之灰叫煤;可你们偏念成炭;明明是火烧柴木为炭;可你们偏念成煤;分明是你圣人把些字搞颠倒了。’这时,孔夫子不由得仰首道了声‘惭愧!’”

  “贫嘴子”说到这里;周围着的人忽“哇”地发了一声喊;不约而同的惊讶道:

  “嚯!真没想到;这文字里面;还有这许多漏洞?还有这许多学问?怎么咱平时都没有注意到呢?唷!佛祖与圣人;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哇!”

  “那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呀;有学问;有学问!”

  “哎; 贫嘴老兄;接着往下讲啊!这段太棒了;太精彩了”

  “好!就听我接着讲;哈哈哈。。。。。。”

  (下接第七十八回 佛爷爷输赌受戒 奔赤城苦海攀山)

第七十八回 佛爷爷输赌受戒 奔赤城苦海攀山
第七十八回 佛爷爷输赌受戒 奔赤城苦海攀山

  贫嘴子把舌头往外揪了揪;又用衣袖擦了擦嘴巴;兴致冲冲的接着前文说道:

  “第二局比赛猜字谜闷儿开始;如来佛祖占先。遂口述一谜面云:‘半儿半孙;老卒打坐只见身。 猜个人名,这个人咱俩都认得。’ 孔夫子一琢磨:儿孙各半,能合成一‘孔’字;卒,‘兵’也;兵打坐也就没有腿了;。。。。。。好你个老和尚呀!莫非是咒俺断子绝孙?遂含笑问如来佛祖道:‘莫非你这谜闷儿可是猜得俺孔丘不成?’‘然也!’如来承认道。孔圣人道:‘该我出谜面了吧? 你听着女子一口儿,树上俩孩儿;也是猜个人名,这个人咱俩也都认得。’如来佛听了道:‘孔圣人;你莫不是说的在下名号么?’孔子道:‘不差!’如来佛心说:谜面倒还有点意思;不过;我佛门向与红尘无涉;什么女子呀;孩子呀,听起来似乎有些碍口。遂催促道:‘咱们赶快进入第三局吧!’孔子道:‘好;我先来吧!’便出 上联道:‘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俱慧;’如来佛祖眼珠儿一转,对出下联:‘ 天上二十八星宿,宿宿不凡。’如来看到外面冰雪一片;就即兴来了一句:‘雪塑观音,一片冰心,专济世’;孔子猛然想起前年夏天;自己在陈见到的雨淋破庙的情景,立刻接道:‘雨打罗汉,两行珠泪,假慈悲’。不但把对联对上了,还把如来佛祖奚落一番。如来佛不服,说:‘能否再来最后一联?胜负皆由此而定!’孔圣人说:‘好!’就口占上联云:‘三塔寺有三塔;我数塔、塔、塔。’佛祖随口对曰:‘五台山共五台;佛念台、台、。。。。。。’这时;如来也觉自己说的数字不对头了;只好当面认输!”

  听这故事的诸子;见说孔圣人赢了;都笑逐颜开;齐声欢呼起来。“煽风子”趁此走了过来;问贫嘴子道:

  “那如来佛祖即然认了输;可曾挨那孔夫子一脑崩乎?”

  “当然!” 贫嘴子得意洋洋的说道:

  “孔子也是逮理不让人的主儿;他还能对佛祖爷客气得了?哈;当时就挽起袖口;又在他右手的中指上蘸了点唾沫;随后将手指‘哈’了三‘哈’;卯足了吃奶的劲儿,朝着如来佛的脑门子上,‘嘣’的就是一脑崩儿,疼得如来佛直咬牙;至今;你看那如来佛祖的脑门额心处;还有一颗老大的红包哩!”

  贫嘴子这一番说笑;引得厅堂内一片哄堂大笑。观世音只觉得十分庸俗没趣;便与东王公起身出了门;往楼道深处走去。

  行至第六重廊厦间时;见有两个书童垂手站立于一广亮大门阶前;东王公道:

  “菩萨;你来看;此乃是紫府州藏书楼也;虽不甚阔气;却集聚着自古以来九十九天以下各类图书;应有尽有;连玉皇大帝和元始天尊查古典古籍时;也亲来此盘桓。”

  观世音道:

  “噢哦?师兄;没想到;‘圣贤书院’之中;竟有如此要处?贫僧生性最喜观书;年幼时也曾博览群书;即可走马观碑;目视群羊;天下之著;凡有名者;过目成诵;无有不读;并熟记于胸中永不忘怀。兄既领吾来此书馆门前一观;小弟岂能慌慌然与它擦肩而过?师兄;能否让小弟进内瞻仰一番则个?”

  “岂有不能之理?正要领教。” 

  东王公道声“请”;迈步进内;绕过三清雕像影壁;来到天井阶前。见院内碧绿宝石铺地;迎面供有仓颉祖师像一座;二仙肃立像前施礼毕;细观其四周徊廊墙壁上;俱都是孔孟二圣的浮雕故事刻于石砖壁间。有观书造字的;有教书作论的;有周游列国的;有厄于陈蔡的;有。。。。。。不一而足;塑像俱栩栩如生。

  观世音走上徊廊;见书馆一间间排列向前;约有百十间之多;便随便走入启蒙书馆内。却见馆内或站或坐挤满了人;却大都是穿着打扮朴素大方的孩童。正面墙上挂一巨幅丝绢装裱横轴;乃是丹青的祖师爷史王所作的树皮碳指大写意<;弟子三千攻读图>;。横轴两侧;有用大蝌蚪文书就的一对字联;上联写着:

  “书山有路勤为径;中有百径通皇顶;希君勉励而为之;”

  下联写着:

  “学海无崖苦作舟;终只一舟渡汪洋;望子苦中求乐也!” 

  馆中两侧整齐地竖立着一排排古铜色书架;书架内密密麻麻码放着各种甲骨和钟鼎文籍。正中间摆着一副紫檀条案;条案上早点燃了两只麝萘仙香;那香烟燎绕;雾气散漫;香气直透泥宫;菩萨只觉心旷神怡。

  东王公陪观世音走近书架;举手拿起眼前几本文籍翻看;见正是《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曾子》《孝经》之类。菩萨翻着这些书;仿佛自身已回到了那西域界兴林国;做那妙善公主的时节;只觉往昔在御书馆里孜孜不倦地学经论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菩萨走到启蒙书馆尽头;竟然发现有十二个出口;那出口修得就如同月洞门一般;各个都五光十色;金碧辉煌。门瑂上分别写着“通往千钟粟”;“通往乌纱帽”;“通往黄金屋”;“通往颜如玉”;“通往优则仕”;“通往诸子府”;“通往酆都城”;“通往蓬莱岛”; “通往混天黑”。。。。。。那些已从启蒙馆陆续走过来的学子;头戴秀才方巾;脸上流着热汗;手里摇着折扇;都跑到这出口处文斯斯地排着长队;焦躁不安的等待着叫号。有的学子为图省事;还在附近转游来转悠去的寻找后门;有的干脆把马脸一抹萨;竟在队伍前头夹起塞儿来。菩萨见挤在出口处的人多;正在犹豫不决之时;就听东王公从旁说道:

  “师弟;前面各路出口;虽都是面临苦海汪洋;并有相应船只为渡;渡过彼岸;便是圣贤山了;也有百只勤径可通山顶;尽可任选一径努力攀登。但对吾等而言;俱毫不相干;菩萨可随本王从另口出去;乘云架雾登赤城观之。”

  观世音听了;心中琢磨:“按本座职责;本应都去看看;既另有捷径;正好一览无虞。”遂跟定东王公抄近路走后门;架起祥云直奔赤城而来。

  那赤城在圣贤山半腰;实则是在紫府州藏书楼的后檐;属东碧梅的下岛三洲。菩萨在云上;向上往那圣贤山观望;见那山乃是各种书籍堆集而成;巨书有两三层楼高下;小书也有两间屋大小。山间大大小小道路错综复杂;俱曲曲弯弯地缠绕在孔孟两路左右;又丫丫叉叉地分出了无数条小路;竟显得孔孟之道;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起来。

  往下看;见藏书楼后开出三五十条渡船;都在苦海汪洋里颠簸挣扎。有一渡船还没等到贤山脚下码头;便让风浪吞噬;那满船的学子;眼睁睁地落进洋里;不见了踪影。那已上岸的学子们;都顺着眼前的勤径往上拼命爬行。一遇到有书石挡道;就拼命的往书里钻;直钻的头破血流。还有的;竟按苏秦苏季子当年读书的样子;学那“头悬墚、锥刺股”;扎得屁股上鲜血直流;使人惨不忍睹。

  观世音暗想:“那些路上挡道的石书;难到是他们通往‘千钟粟’、‘乌纱帽’、‘黄金屋’、‘颜如玉’、‘优则仕’等必修的课程不成?”便展开天目一一仔细瞧看;见那些难以搬动的顽石;不外是《周易》、《春秋》、《国语》、《诗经》、《书经》、《礼记》、《大武》、《周书》、《世经》、《孟子》、《离骚》、《荀子》、《淮南子》、《吕氏春秋》、《周礼春官》《尚书大传》《风俗通义》《拾遗录》等书籍而已。

  相比之下;还是那通往“混天黑”“蓬莱岛”等路的学子要轻松得许多。

  特别是那通往‘黄金屋’的勤径;虽不及其它的道路宽敞;但阻路的石书却安设的很少;有的石块又轻又小;就似儿童玩具般摆在那里;当作点赘。只见那条路上的学子爬起山来;吊儿郎当的;显然;对他们必修课程的安排;轻松的不只一星半点儿;有的走着走着;还哼起了<;踏瑶娘>;的酸曲。

  菩萨遂展开天目向那路上仅有的几块大石上望去;想看看这几条勤径上;到底都安了些什么宝书?她这不看则已;一看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那条勤径的阻石;除了老子的《九仙法》;刘向的《列仙传》;张衡的《同声歌》;诸葛亮的《金钱课》外;其余尽是些《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和《洞玄子秘要三十法》等密笈。菩萨心道:“道家确与佛家不同;竟将玩玩闹闹的把戏及房中术之类;开列的如此精细?可见;天下之大;无其不有哇!”但回过来又一想:“也别太小看了此类学问;如将此法导引好了;确乎能有养生补精、益寿延年之功效既莫可知!”

  二仙来到赤城;只见城外别有一番景象。那上山的百十条路径;俱在城墙前平坦之地上;重新汇聚成十条金光大道和十条灰暗小道;分别通向早已安设好的二十个驿站。观世音细看那驿站;却是用芦席搭就的蓬屋;蓬屋外都高搭着彩楼;俱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且有庞大的乐队吹吹打打;高奏迎新曲;好不热闹。蓬屋内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乌纱帽、蟒龙袍、腰玉带、厚底靴、方金印、圆金印、金元宝、银元宝和金鞍辔、银鞍辔;有的蓬屋里还坐满了十六七岁年纪花枝招展的“颜如玉”;有的女子竟象貂婵般美貌;真可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那些驿吏们;面对各路汇集来的学子;迎来送往;忙碌不堪。这二十个驿站围着赤城城墙排成一周遭;绵延百里;再加上那成千上万的学子队伍;就如同铁桶一般;把赤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各蓬屋门前;俱用大红报贴标示着各自的名目与分工;竟如 “小康小吏驿”、“封疆大吏驿”、“加官进爵驿”、“高官后禄驿”、“名利双收驿”、“阳奉阴违驿”、“狗仗虎势驿”、“勾心斗角驿”、“损人利己驿”、“权诈谋私驿”、“撞钟混饭驿”、“看破红尘驿”。。。。。。不一而足。

  观世音看了;便问东王公到:

  “师兄;想那赤城外所设各个驿站;俱是为那各种不同目标而学、且学有所成的学子所设;然其所以谓称‘小康小吏驿’、‘封疆大吏驿’、‘加官进爵驿’、‘高官后禄驿’、‘名利双收驿’等名目;倒也还则罢了;却为何还要设那些‘阳奉阴违驿’、‘狗仗虎势驿’、‘勾心斗角驿’、‘损人利己驿’、‘权诈谋私驿’、‘撞钟混饭驿’ 、‘看破红尘驿’等龌龊名目呢?难道这等恶行也要为它备下后路不成?”

  (下接第七十九回 张永年求荣卖主 侠荆轲手刃伯丕)

第七十九回 张永年求荣卖主 侠荆轲手刃伯丕
第七十九回 张永年求荣卖主 侠荆轲手刃伯丕

  东王公道:

  “师弟;不是那等说法。无论哪个学子在初学启蒙之时;都看似没有阳奉阴违、狗仗人势、勾心斗角、损人利己、权诈谋私等龌龊目的和品行;大多数人;俱不是为了出名;就是为了得利;但当他学成之后;尤其是当他头戴上了乌纱帽、身披上了蟒龙袍、腰系上玉銮带之时;突然间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那些阳奉阴违、狗仗人势、勾心斗角、损人利己、权诈谋私等等龌龊想法及坏毛病;就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了。汝不闻;世面有言:‘无酒不成宴席;无色路旷人稀;无财没人早起;无气谁争第一?’还有看破红尘者曾作歌云:‘终日忙忙只为饥 ;才得饱来又思衣; 衣食两皆具足份; 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美妾; 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又备; 田地不广用支虚; 买得良田千万倾; 怕无高官被人欺; 七品五品皆嫌小; 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 又想面南做皇帝; 心满意足为天子; 更望百世死无期; 种种妄想并无止; 蛇吞象来心无拘。’因此;如上种种;谁能挡得住他?如我等不设此驿;恐更难规范其所为了。”

  东王公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见观世音默不作声;仍在思索;便继续说道:

  “我可以给你举个实例;能说明这个问题。三国时;西川主刘璋见张鲁引兵来犯,十分惊慌,别驾张松进言说只要让曹操取了汉中,西川便能安全无虞。刘璋命张松为使,带着许多财物去许都。张松暗中画了一幅西川地图带着,把蜀中的山川险要,府库钱粮都画在上面,以便见机行事。不料曹操见张松长相丑陋,并不喜欢他。曹操主簿杨修,见张松说话狂妄,遂与他辩论。后又取曹操写的《孟德新书》让张松看。张松说这书是战国一位不知姓名的人写的,蜀中小孩也能背诵,并当场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杨修大惊,认为张松是奇才。可见张松当初是一个好学子;在读书上是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后来;张松取道荆州回西川,探听刘备虚实,不料刚到荆州边界,便被赵云迎接到驿馆,关羽也前来设宴接风。张松深感刘备仁德、宽厚;便将所带的地图献给了刘备;并说他愿为夺取西川做内应。你想;他在西川任职益州别驾,当时并没有不利于他的环境;刘璋对他还是挺信任的,谁知他却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家伙,端着刘璋的饭碗,总想把刘璋出卖给别人。这种卑劣无耻的行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还有多少存在着?”

  说完;竟不进城;引领着观世音向玉皇顶圣贤书院先祖馆“玄关”飞去。 

  一进先祖馆;迎面挂一幅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图两侧;有一对用汉隶所书字联;上联云:

  “齐涓子;理《琴心》;得《天人经》四八篇;自鼓琴瑟于幽岩下,现高卧在洞天福地;

  下联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