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普陀圆通梦 >

第27部分

普陀圆通梦-第27部分

小说: 普陀圆通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岸和小龙女道:

  “是;吾等记住了!”

  第二天一早;惠岸随同菩萨从南海出发径直奔往山东;没几天就辗转走到了琅琊郡临沂府这块地方。菩萨摇身一变化作了一个老翁;手拄拐杖走入集市之中。他边走边看;忽见厚厚的人群围着一个少年后生在那品头论足;他挤进人群一看;原来这后生是个当街卖字之人;地上铺着一幅中堂和一副对联;那中堂写得是前朝曹孟德的一首“龟虽寿”;菩萨便走近前仔细阅念道: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菩萨见那字迹清逸俊秀;字里行间藏有龙虎风云之势。再看那副对联也写得工整: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菩萨问曰:

  “这字可是你写的?”

  那后生答曰:

  “然!”

  菩萨笑问:

  “卖多少钱?

  后生答曰:

  “银三十俩!”

  菩萨一听大吃一惊;心道:“小小年纪;好大的口气!此人必有些来历;待吾看来!”于是;默念阿弥陀佛将天眼睁开一看;呈现在面前的竟是自己的老相识柏鉴。

  原来; 在2400多年前;柏鉴为轩辕皇帝的大帅;率兵征伐蚩尤时曾立有功勋;不幸战死在北海。姜子牙封神时;知他文笔甚好;就安排他当了文案;那时;天龙八部众神的官诰和大名俱出在他一人之手;正因如此;封神时姜太公就封他个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三界首领之职。他在任职1400年后;因手下不慎;碰翻了自火龙山口运往红火海的赤火岩浆车;将赤火岩浆喷洒了出来;致使下界多处起火造成天灾;甚至于连普贤菩萨也差一点儿命归黄泉。若不是他弟子木吒舍命救援;恐怕也逃不过这一劫。因此;天廷震怒;将柏鉴打入天牢议罪;最终还是将他打下天界;托生到琅琊临沂王家为人;以观后效。

  菩萨观后;顿起慈悲怜悯之心;便道: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

  后生答曰:

  “我叫王羲之(袭之);一十七岁。”

  菩萨心道:他仍要立志延袭前世的书法之道;所以取名叫袭之;可见他是天生的天才也!我当成全于他;便说道:

  “小伙子;你把手伸将过来!”

  (下接第四十三回 饺子馆显示鸭飞“题扇桥”书圣怜贫) 。。

第四十三回 饺子馆显示鸭飞“题扇桥”书圣怜贫
第四十三回 饺子馆显示鸭飞“题扇桥”书圣怜贫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象是开玩笑;便慢慢地将手伸了过去。菩萨从怀中取出银三十俩递在他手上;笑容可掬地说:

  “我看你诚心诚意学练写字;所以就先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大用处!”

  菩萨说完,从怀中取出笔来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

  “你只要用心研读;肯定会更快进步起来的。”

  说罢升空而去;转眼间不见。

  王羲之低头一看手心里是个“永”字;他立时觉得这是神助我也!从此他比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头了。以后;他又总结了永字八法的口诀为:

  一,点为侧; 侧不愧卧;

  二,横为勒,勒常患平。

  三,竖为努; 努过直而力败;

  四,挑为趋; 趋宜存而势生。

  五,左上为策;策仰收而暗揭;

  六,左下为掠;掠左出而锋轻。

  七,右上为啄;啄仓皇而疾掩;

  八,右下为磔;磔走昔以开撑。

  自此;他的书法也就更洒脱了。

  过了几年;菩萨师徒三人有一次巡视浙江来到山阴;在街市上忽又见到王羲之正在街面上给商家店铺书写招牌匾额;有心再激励他一番;于是便变化成老婆婆和伙计小工在此处租了两间临街店铺;开起饺子馆来。

  那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非常热闹。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须尝味;知艺必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游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很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须尝味;知艺必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那包好的白面饺子;就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越矮墙而来,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里。一锅下满后不用招呼;“小鸟”便自动地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如上锅一样排着队一般飘飘飞来,准确无误。王羲之看得呆了;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子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言自语地说:这鸭游饺子果然名不虚传!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

  “请问你家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

  “回相公,店主人就在这矮墙后边呐!”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和一妇女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一人和馅包饺子,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那“鸭游饺子”便一个一个地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他赶忙上前问道:

  “老人家;象您这么深的功夫;得用多长时间才能练成?”

  菩萨答道:

  “不瞒你说;要做到熟练;只需三五年便可;但要做到随心所欲;必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儿;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深意滋味。然后又问:

  “您的手艺如此高超;为什么贴在您门口的对子;不请高手帮您写得更好一点呢?”

  菩萨听了假意气鼓鼓地说;

  “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那写字高手,只是因为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些名气,眼睛马上就向上了;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

  王羲之听了;脸上觉得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练起字来就更努力了。

  晋穆帝永和七年夏;王羲之已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之职;他在蕺山县见一老太婆在六拱桥头上持六角竹扇粥卖;桥上来往行人甚多;但却并无一人购买;他甚怜之;便为这老太婆的十几把竹扇扇面上各题了五个字后;谓老太婆道:

  “凡是有人来看你的扇子;就说这五个字是王右军书的;每把只求卖一百钱;看看此扇能卖的如何?卖扇挣的银钱;就权当作你度日之用吧!”

  说罢;就扬长而去。

  其实;那老太婆是观世音菩萨所变;来蕺山是为了试看王羲之的心肠如何。当日;菩萨便用幻影挪移之法将这十几把竹扇各变制了百把;得字扇千五百把俱按每把百钱出售。人们相竞瞧阅并争买之;都赞之曰:此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飘若游云、矫苔惊蛇”;且都以能得到王字为莫大荣耀。不一会儿这千五百把扇子就被路上行人抢购一空。从此;王羲之声名大振;他的字也被人传为价值千金;人们都把这座桥称之为“题扇桥”。

  观世音菩萨心道:王羲之的书法已达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了;心地仍很善良;人品也好;本座怎地才能叫天庭也都赞赏他;将来找个机会能让他重返天堂才好? 

  当年;正值年终岁尾;王羲之归家过年;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那联是: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着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已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邻里和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四十一位友好文人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就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真如行云流水神韵飘洒起来。正值观世音菩萨应王母邀请赴瑶池赶蟠桃盛会;从此处经过;看了个满眼;便又使了个幻影挪移之法;将那<;兰亭集序>;的真本变制了两份;然后偷梁换柱将真本收进怀里;直奔南天门而去。

  且说王母寿诞;诸佛玉皇、诸神、诸仙;皆致礼来贺;宾客满庭;大开宴筵;但有送礼物旗帐之类没有满意者;忽仙童来报:

  “观世音菩萨来贺!”

  王母命接入;诸神仙把盏;礼毕;观世音送上墨宝<;兰亭集序>;的变本;王母命展之传看;只见那宝书光辉满堂;词句琳琅;字形如藏龙卧虎;其势及力似入木三分。王母注目半日;爱不释手;遂大喜道:

  “此乃中土王羲之书乎?天上所未有也!”又问;王羲之先前一世乃何物所托生也?”

  菩萨笑道:

  “非为别人;乃八部首领正神柏鉴是也!”

  王母奇道:

  “嚯!他在下界竟练得如此好字;将来可让他在御书房里侍奉玉帝录旨;岂不是更好?”

  菩萨道:

  “娘娘说得是;现在天界众神里面;还没有出现这么个能通晓书法文墨之人;显得天上反不如人间!”

  王母复又请入宴中。但见桌上红梨蓝枣;琼浆玉液;胡麻紫芝;珍奇之品无不备陈。忽仙童捧蟠桃至;母命众仙各食其二;又命老大红儿华林、老二橙儿媚娴、老三黄儿王扈、老四绿儿瑶姬、老五青娥、老六蓝儿碧霞等六个女儿持巨觞劝众仙饮(七仙女织女已嫁给牛郎为妻)。王母谓观世音曰:

  “本宫这里缺一女寿星;负责打理每年的蟠桃会事宜;天宫里诸女仙愈万名;竟无一合适之人可入选也!菩萨若闲暇时;多留心那喜桃、爱桃、懂桃、会种桃之仙姑荐之;我当敬为上宾;并备精舍华宫供其为治园休憩之所;可耶?”

  菩萨道:

  “待贫尼遍寻访之;三年内必有佳音。”

  席散;众仙多大醉;已有告辞起程者。王母与观世音起身携手奔入后宫。绕过九瀑泉;跨九曲玲珑白玉桥;穿月拱门;忽见有石城千里,玉楼十二;遥望连绵不绝;王母道:

  “此乃为“阆风之苑”也。”

  菩萨观之;见红楼前一片万紫千红;便问王母道:

  “娘娘;此可是阆苑之百花淀耶?”

  王母道:

  “正是!”遂呼:“百鸟仙子与百花仙子安在?”

  眨眼间就见二仙姬跪在面前答道:

  “奴家随时在此侍候着呐!请娘娘懿旨!”

  “二姬起来说话!今观世音菩萨来赴瑶池盛会;你等何不呈献那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之戏乎?让菩萨细细观赏之?”

  “领旨!”

  话音未落;只见那百花园里;百花争奇斗艳;百鸟载歌载舞;一片欢腾;分外热闹。观世音仔细察阅;就见园内以牡丹为首;其余花卉如*、红梅、芍药、海棠、月季、杜鹃; 君兰、杜鹃; 山茶; 芙蓉。。。。。。 黄、红、兰、白、黑、绿、紫、粉、各色品种竟都争放异彩;象“八仙聚会”、“十二裙钗”、“杨妃出浴”、“红艳飞霜”、“春红娇艳”、“青龙镇宝”、“墨池争辉”、“绿幕隐玉”、“紫凤朝阳”、“乌龙探海”、“五花龙玉”;以及那“姚黄宝”、“兰宝石”、“似品红”、“梨花雪”、“掌花案”、“赛雪塔”、“西施粉”、“兰花魁”、“黄金丝”、“黄金轮”等;俱都堪称仙家一绝。

  菩萨留涟至晚;尽兴告辞;王母与五女亲送观音至阆苑门外;直望莲台飞上云端远去方回。

  (下接第四十四回 蟠桃会王母夸圣 救麻姑喜荐寿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十四回 蟠桃会王母夸圣 救麻姑喜荐寿星
第四十四回 蟠桃会王母夸圣 救麻姑喜荐寿星

  自从蟠桃会后;观世音菩萨与惠岸行者围着中土转了一大圈。她们几乎一天到晚地在云上飞行。从上往下看;征战连连;面对十六国纷争和天下大乱;尽管她有三头六臂、千手千眼;也只能是日日干一些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小事;实事;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今天;她让惠岸行者先回南海普陀看看;然后再去灵山见佛祖爷爷;把她们师徒三众这550来年的具体情况说说明白;叫他老人家心里也豁亮豁亮。她今天想去后赵明帝那块地盘儿看看;她隐约知道石勒是个开明的君主;如果没甚大事;她就打算从这儿直奔昆仑山去看望鸿钧老祖爷爷;爷俩有六百多年没见面了;见面聊聊天;说会儿话;心有所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