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圆通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接第二十七回 讲佛理牛群驱驴 救父王孝女涅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七回 讲佛理牛群驱驴 救父王孝女涅磐
第二十七回 讲佛理牛群驱驴 救父王孝女涅磐
妙善大师听了也不分辩;即向沙门跋陀问明了去中土的路径便告辞前行。那沙门跋陀仍独自返回佛国不提。路上;永莲便问妙善道:
“大师;方才那西来僧人讲;那中土不但顽劣而且险恶;可见那中土之人是多么难以训化的了。您怎地一不听他忠言相劝;二不拦阻他回归天竺;心中想的却是何佛理?”
妙善笑道:
“我来给你讲个故事;你便明了其中的缘故了。草原上的牛;它们的天性是温顺驯良的。有一天;牛群在草原上一会儿找嫩草吃,一会儿喝着清凉的河水,显得相当悠闲自在。这种情景被一头驴子和一匹马看到了; 心里十分羡慕;于是想:‘看这些悠然自得的牛群;性格是那么温驯,他们既可以吃着嫩草、又可以喝着清凉的河水,我应该学着它们的样子,一同享受才对。’于是驴子和马就都跑进牛群中学着牛的样子,温驯地吃着嫩草喝着清凉的河水。但那驴子却改不了驴的本性,总是拼命的用它那前蹄拼命刨土,惹得牛群里的那些牛都很不高兴。可那驴子不但没感觉到牛的不高兴,而且还用驴的嗓门学着牛的声音乱叫:‘我也是牛,我也是牛!’他那一阵乱吼乱叫的声音把牛群*了,于是它们一起用牛角将驴子赶出了草原;最后;那驴子却莫名其妙地说:‘孺子牛不可教也!’竟独自清高的扬长而去。而那匹马却成了与牛群友好相处的好朋友。”
永莲和保姆听了便拍手笑道:
“阿弥陀佛;大师;真好口才也!”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倒也畅快。非只一日;已来到平顶山界,那些居民等一见从西边风尘仆仆来了一老两小三个女菩萨,便扶老携幼的前来迎接。三人觉得奇怪;不解人们怎么就认得她们。可是;她‘三个女菩萨’朝山回来的消息却越传越快;那些来看热闹的人也就越聚越多;刹时间满山麓欢声雷动。早有人报入香山寺中去,寺内那班大小尼僧都披了袈裟,撞钟击豉;排着班直到山麓道口;把大师簇拥着迎入寺中去了。
妙善大师到得禅堂坐定,众僧尼过来参见,慰问巳毕,妙善大师不免问及平顶山的老百姓及香山寺的僧众;怎生知晓她们三人要来到此地的?此时;香山寺的主持法空长老上前回道:
“阿弥陀佛;善哉!三位女菩萨有所不知;贫僧昨夜天亮前忽做一梦;梦见佛祖释迦牟尼尊者;亲临敝寺方丈;对贫僧指示曰:‘明日拂晓时分;将有慈航大仕转世真身妙善大师等三众;从西域须弥山前来泣临你寺;奉佛旨接管全部香山宝刹及所有僧众人等;你等须好生接待并服侍左右;不得怠慢;待她等在香山寺修真功成圆满之时;便是你等累世之功铸成得证之日矣!’说罢;佛祖宝相便隐去了。贫僧今早醒来;便紧急招集全寺所有众僧;告知昨夜佛祖所托之事;谁知他(她)等早以完全知晓。原来;佛祖昨夜同时也给他们都托了梦了。我等正在大殿议论和相互践证此事时;忽听有人急切地敲打本寺山门;待贫僧出得寺门外去打看;却见好多本地人纷纷来报说‘三众女菩萨’已来到庙前了;贫僧才知佛祖竟在一夜之间;尽托梦给了全山所有的居民;所以;贫僧不敢怠慢。如此可鉴;佛法无边是千真万确的了。阿弥陀佛;善哉!”
妙善大师听了法空长老一番言语;心中感念佛祖的好处;免不了口宣佛号曰:
“无量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善哉;善哉;善善哉!”
呼毕; 妙善大师又将去须弥山及路上之事,从头至尾向大众宣说一番,听得大家眉飞色舞,不住口的宣讲佛号。妙善大师亲自取出那羊脂白玉的净瓶,安放在佛前供桌上,众僧尼知道这是件宝物,只等瓶中有水生柳枝出来,早让大师证果成佛。
事有凑巧,就在大师讲说这羊脂白玉的净瓶的时候,原有不少闲人在听,闲人里边老少都有,中间有一个童子名唤沈英,他生来很是聪明,只是一味的顽皮好玩儿,一天到晚的总和人家耍笑,老诚些的人常常会平空地上了他的当。他听大师讲得津津有味,就恨不得也赶上前去玩一玩,后来他听到那白玉净瓶自会有水,时间一长自会长出柳枝来,他就有些不信,暗想空空一个瓶儿,若没有人去灌水和将柳枝插进去,是决不会自生自长的。于是他灵机一动,想闹出点儿顽皮故事来与妙善大师打趣一场;但因当时殿上人多,不便下手,故踱将开去。
那一天当晚;沈英忽想出一个好玩儿的毒计来,他先预备下了一罐清水,一枝杨柳;去藏在隐僻之所,然后独自潜往柴房敲石取火,就将火在柴草上点着,这时;熊熊烈火燃烧起来,合寺尼僧闻得柴房里失火都吓得手忙脚乱,一齐奔往后边忙着提水救火,前面禅堂之中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沈英便趁此机会拿了预备下的东西走到禅堂,一耸身跳上供桌,将罐中的水倾入净瓶,柳枝也插得端端整整,又擦净了供桌上的足印,然后又轻轻地退了出来。那时谁也不曾留心沈英的行动有什么异常,见他提着一个瓦罐,还以为他是来帮同救火的呢?那沈英却自肚里寻思道:
“如今白玉瓶中的水也灌了,柳枝也插了,照大师的说法,如一见如此,便是她坐化成佛的日子,如今我弄个假,待她明天如果不能坐化成佛时,便可看她一场天大的笑话,到那时;看她还有何话可说?”
再说柴房失火后,幸而大家发觉的早,救火的人又多,一会儿就将火扑灭了;并未构成大的灾祸。
第二天;值殿的性空,发现净瓶中的柳枝,便凑上前去一看,果见白玉瓶内满满一瓶清水;他喜出望外,放了手中抹布一路奔出殿来,恰好此时永莲采了一束鲜花也来上供,两人撞个满怀,永莲定了定神看着性空道:
“你为何如此莽莽闯闯的;为着些甚么事来?却把人撞得好生疼痛。”
性空也立定了脚,合着手乱拜道:
“永莲师父呀!我只因见白玉瓶中已有了净水柳枝,故而喜出望外,奔出来想给大师报个喜信去,不料匆忙之间却撞了师父;还望师父恕罪!”
永莲看了;端的千真万确,便向大师禅房而来,只见大师正和保姆谈话,一见永莲进来;便说道:
“永莲呀!我昨夜入定,忽觉心上白莲开放,这怕是个预兆。”
永莲也将净瓶中有了净水柳枝的话,说了一遍,妙善大师道:
“既然缘法已到,你们且到玲珑阁上去安排道场,就就在那里示寂。”
永莲自去吩咐众人前去预备一切,妙善大师,便去用香汤沐浴,换了一套庄严的服装,然后徐步登阁,在居中的禅床上盘膝坐定,宛是入定一般。保姆和永莲率领众尼,分两班站定,鱼磬齐鸣香烟缭绕,各自只念那<;楞严经>;句。
妙善大师这时气沉丹田;两眼虚睁观鼻;鼻孔放松观心;心窍忽地一轻;见自己竟飘飘然回到西域兴林国;她父王妙庄王婆伽突身患顽症卧病在床,天上女娲太太婆娘娘命万神医祖扁鹊化成一游方郎中,给妙庄王看病,说:
“大王的病必须用自己亲骨肉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引,方得救治”。
可她大姐妙音、二姐妙元两位公主都不肯舍了自己的手和眼给父王疗疾,眼睁睁地看着妙庄王危在旦夕;妙善见状竟毫不犹豫地主动让医生切下了自己的左手;挖下了右眼,给父王做药引治病。手术之后只觉疼痛难耐;自己正恨无法解脱苦难之时;忽觉泥丸宫一开;一道红光闪亮;自己的精气神竟冲破躯壳直奔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再说那童子沈英;他本来安着一番顽皮的心眼儿有意与大师胡闹,故一早起了身,连东西也来不及吃便一口气奔到寺中;就见众僧尼正在忙碌,又听说大师今天果真要成佛,心里好生奇怪,便踱到阁上来观看。那时;山上山下居民也有人知此消息的传扬开去,就又有许多人入寺来参礼,大殿内外人山人海;把一座玲珑阁挤得满满的。那班僧尼故然各各低眉合眼朗诵着佛号经卷,就是一班参礼的人,也都摒息兀立、不敢大声喧哗。就中只有那沈英看了妙善大师的情形,不觉暗暗好笑。心道:
“打盹就老实的打盹,说甚么成佛不成佛?分明在那里捣鬼,且待我来吓她一吓,包管叫他直跳起来哩!”
他打定主意,便溜到大木鱼座旁,取过那老大的鱼槌,挨到大师面前即大喝一声 “汰”!照妙善大师当头就是一棒;这一棒打下去,忽见红光崩现; 妙善大师腾地飞在空中;驾一朵五彩祥云款款西去。时为妙庄三十九年九月十九日。
(下接第二十八回 懊悔恨沈英郁死 得巨法佛祖授缘)
第二十八回 懊悔恨沈英郁死 得巨法佛祖授缘
第二十八回 懊悔恨沈英郁死 得巨法佛祖授缘
却说那童子沈英;他这一棒朝大师打下去,忽见有一道红光冒出,大家只当是打破了头冒出来的血。仔细看时;见红光冉冉上升,渐渐凝聚起来;竟结成大师的另一法像手中捧定插满杨柳枝的羊脂白玉净瓶赤脚而立。
你道为何一击之下,就会如此幻化呢?原来大师的神魂早已修到无须躯壳的地步,只是久处人间为烟火尘埃所薰染;泥丸宫闭塞,神魂无从脱离躯壳。今晨她趁入定之机舍弃了自己的手和眼给父王疗疾,此举使她的功德已修真圆满。等到她突受沈英那意外的一击;使其三机瞬时合一;泥丸宫受令突启;于是大师就借此脱胎而化了。那沈英的顽皮;正也是洋洋大千宇世早已为她俩安排定的机缘巧合呢!
当时一众尼僧都望空顶礼模拜,后来只见大师的法像愈升愈高,渐渐的没入五彩祥云之中看不见了。
永莲走近前去一摸大师的遗体已经冰冷,于是便命众尼僧诵经念佛。命将大师留下的肉身即供养在玲珑阁上永受香烟,并将玲珑阁改名为慈悲观音阁。大家自然遵命办理,遂将玲珑阁的匾额除去,换上慈悲观音阁的匾额,又在阁中造了一座佛龛,让观音菩萨的肉身永享香烟。
永莲和老保姆因自始跟随大师左右;受众人拥戴就做了这香山普门禅寺的方丈及慈悲观音阁的主持。于此同时;永莲又命人将那顽皮小子沈英交官羁押;等候处理。
在说顽皮小子沈英;他本是南方火德之精下界,自从见了妙善大师证道成佛之后,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悔恨之余深为自责,因此心中郁闷至极;不两日竟一命呜呼;哏儿屁朝凉了;一道神灵径自往他下一站翠云山芭蕉洞;转世投胎到牛魔王之妻罗刹女的肚腹中去了。出生之后;他娘给他起名红孩儿;后来他火性不改;又占据那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号称圣婴大王;在世只是为非作歹;甚至于要吃那奉旨上西天拜佛求取真经的唐僧;被齐天大圣孙悟空告状到南海落迦山观世音菩萨那里;最后被菩萨收在莲台之下为善才童子;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众僧尼忙乱了半月;忽见两位差官入寺就正殿上摆放了香案,让大家都跪听宣读圣旨。
原来妙庄王被游方郎中将所得顽疾医治好的当天; 就见大师法像来到寝宫门前,站在半空,说是现在业已在中土香山寺得成正果,佛祖封为大慈大悲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立刻就要往南海普陀山落迦岩紫竹林中去观自在了;故特来辞驾。所以妙庄王对于大师坐化事早已知道,便降旨派钦差大臣前来亲临香山普门禅寺宣读兴林国圣旨。圣旨宣称:
“兴林国妙善三公主殿下;持志修行,广度众生;竟以血肉之躯献孝心于民众当前;以证修真向善之心;果然功成圆满正果成佛,致使国人不期而然的都皈依佛门;功盖环宇焉。特谥封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旨下之日;就于都城敕建大悲禅院庙宇;以祀奉香火;并定立每年于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舍身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证果涅磐日;凡国之臣民永承继念!”
永莲率领全寺上下众僧尼跪接圣旨后;按旨意给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做佛事;摆下九九八十一天罗天大醮;好为菩萨早日飞升西方极乐世界。
且说观世音菩萨自从辞了妙庄王之后,一路云浮风荡直向天竺佛国而来,不消片刻功夫已到灵山宝境。却待寻路降落云头;忽见佛祖释迦牟尼尊者率领众佛与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昆仑山原始天尊等神;早已迎上前来。只见如来满面春风笑着说道:
“菩萨今日涅磐;是我佛国的大喜之日;我早已算定;所以贫僧请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及你师原始天尊同诸佛在此迎候于你;一同庆贺你七世涅磐功成圆满。来来来!你先同我回大雷音寺接受众佛的拜贺;然后再谈你今后的法缘和去处;如何?”
观音菩萨连忙双手合什为礼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多谢!”
于是; 观音在众神佛的前后簇拥下;缓缓步入灵山大雷音寺宝刹内;与如来佛祖携手并肩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众神佛谦逊落座后;如来直言问道:
“菩萨; 孟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你知否;此何意也?”
观音道:
“凡属菩萨;须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如是等五十五个贤圣位,经三大阿僧祗劫,功行圆满后才证无上菩提,其意;皆为持普度众生之大任必所需也!”
如来又问道:
“汝来此;意欲何为也?”
观音答道:
“只因那中土东胜神洲和南赡部洲,虽天高地厚、物广人稠,且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并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但由于其愚昧不明;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