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武侠长生记 >

第48部分

武侠长生记-第48部分

小说: 武侠长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四分五裂的危机。直到新的教主产生,重新整合了明教,并交好江湖各大门派,这才推动反元势力发展,推翻元朝。”

    说到此,向问天怒道:“那放牛娃就是明教弟子,可他不思报恩,借助明教势力创建明朝后,竟马上举起屠刀,杀戮明教义士,屠灭明教教众,使得偌大明教分崩离析。若非本教创教教主整合剩余势力,改换名称,恐怕我日月神教早就消亡了。”

 ;。。。 ; ;
079 当年事(下)
    朱元璋借助明教创建了大明,深知江湖势力的可怕。其强大不用说,便是那单体武力,也叫人惊惧。谁也不想,半夜睡梦中被人割了头颅不是。

    正是因为这种顾忌,朱元璋在大明稳固之后,第一时间就对明教下了手。他先是以庆祝名义,一举毒杀了包括明教教主在内的诸多明教高层人士,后掉调集大军,铲除明教教众。他的狠辣大家都知道,也可想象当年的屠杀之惨烈。

    为了对付明教,朱元璋不仅亲自出手,还再次挑拨江湖各大派与明教的关系,借助江湖力量来铲除明教。

    当然,大家不是傻瓜,也明白朱元璋的一些心思,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的小心。只是明教与各大教派的仇恨却并非那么容易忘却的。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可在这个世界,恩惠是很容易被忘记的,被记住的,是仇恨。

    有不少的门派对明教发动了攻击,也有一些门派加强了防备,防备明朝大军,防备朱元璋。

    只是,在全国大军前,江湖人的力量还是太弱了,即便有一些暗杀做成了反击,可在家天下的现在,这只会激怒朱元璋的怒气,只会让他发动更加强烈的报复。

    事实也是如此,朱元璋在大幅度削弱了明教势力后,马上就对那些正道教派出手,第一个对付的就是丐帮。

    接着峨眉、昆仑、崆峒等派,无不被朱元璋大军围剿,便连少林、武当都不例外。只是少林、武当有自己的特殊性,对付起来也并非那般简单。

    且这般大范围的绞杀武林人士,也造成了官员、官兵的大量死亡。为了不使得情况糜烂,朱元璋也不得不改变策略,从大军围剿成了江湖仇杀。

    说白了,就是用江湖手段去对付江湖人。

    所以,日月神教建立了起来,魔教之名很快传遍大地,而五岳剑派的正道之名也因此建立。自那时,江湖上正魔之战就没有消停过。

    也正是有了这正魔之分,江湖人士才没空去管朝廷,去管什么世道、正义。

    说着这些,向问天突然笑了起来,道:“你知道吗?根据我们教中前辈猜测,那嵩山派很可能是朝廷支持建立的。”

    王动眉头一皱,脸上闪过诧异之色。

    他想到了嵩山派杀戮刘正风一家。原著中,刘正风明明成了官员,可嵩山派还是想也不想就杀了他全家。这手段不仅狠,还肆无忌惮啊!

    许多小说中,都以此点逼迫嵩山派。照向问天这么说,嵩山派若是朝廷推动建立的,那他们确实可以不惧一个小小参将。

    这一点,似乎也说得过去。

    很快,他又想到了葵花宝典。对这册神功,有各种说法,很难统一。原著中,方证说这神功乃前朝太监所创,流传江湖三百余年,无一人可练成。

    这话自身就有很大歧义。

    前朝太监,用明朝人的话来说,他们不承认元朝,那这个前朝就是宋朝。可用我们现代的理解,这个前朝完全可以是元朝的。

    当然,若加上三百余年,似乎宋朝的可能性更大。只是要以小说的世界连贯性来看,这武功更可能诞生于明朝或元朝。

    向问天嘴中的是阴谋论,结合朝廷推动创建嵩山派,那他们也完全可以抛出这一册葵花宝典,引起江湖仇杀啊。

    这一手,元朝不也玩过吗?

    笑傲中,红叶禅师得到了葵花宝典,然后华山派知道了,华山得到后,消息马上传出来了,不仅红叶禅师知道,连魔教也知道了。

    这其中,怎么看巧合都太多了。这么多巧合连在一起,还是巧合吗?

    说它是元朝创建的,王动想的更多的是刺杀这一节。你想啊,元朝时期那么多武林门派以推翻蒙古人的统治为志向,难道他们就没想过刺杀元帝?这样做绝对是一个打击士气的绝好办法。但却没有发生过这种事,那就说明元朝中是有高手的。

    从神雕、从倚天,都可以看到元朝中的高手,而以元朝的疆域,所搜集到的武学可不只是中原,还有各个地区,不说全世界也差不多了。

    在这般多的秘籍堆积下,创出葵花宝典这种诡异的武学,并非不可能的事。

    当然,这两种猜测与方证口中的“三百余年”不符,却也只能是猜测了。不过是不是三百余年,还真不好说,毕竟只是江湖上的流传。

    这一日,两人将到杭州,舍舟登陆,买了两匹骏马,乘马进了杭州城。杭州古称临安,南宋时建为都城,向来是个好去处。进得城来,一路上行人比肩,笙歌处处。令狐冲跟着向问天来到西湖之畔,但见碧波如镜,垂柳拂水,景物之美,直如神仙境地。

    对这杭州美景,王动是赞叹不已,只是向问天心思却不在这方面,带着王动快速来到一处偏僻所在,把马往柳树上一系,沿石阶上行。

    看得出来,向问天对这里颇为熟悉,转了几个弯后,王动发现这里遍地都是梅树。他心头一动,知道梅庄就在附近了。

    果然,穿过一片梅林后,王动已经看到了青石路尽头的庄园。来到近前,见大门外写着“梅庄”两个大字,旁边署着“虞允文题”四字。

    向问天不放心王动,小声说了一句:“一切听我安排。”他走上前,拉住精光雪亮的铜环,敲了四下,停一停,再敲两下,停一停,敲了五下,又停一停,再敲三下,然后放下铜环,退在一旁。

    王动知道,这当是某种信号,是此地魔教弟子用来进门的。只是想到原著,他也奇怪,难道这看门的人都是傻子,明明是两个陌生人,却知道这种信号,他们也不怀疑?

    过了半晌,大门缓缓打开,并肩走出两个家人装束的老者。这二人目光炯炯,步履稳重,显是武功不低。原著中,令狐冲几乎一剑就败了二人,让两人显的极为草包。可王动一眼就看出来了,若拼内功,令狐冲绝非两对对手。

    这一切,只能说向问天算计的太好了。他一人,把梅庄六人包括令狐冲都算计的死死的。

    “两位驾临敝庄,有何贵干?”左手那人躬身问道。

    向问天道:“嵩山门下,携后辈小子,有事求见江南四友,四位前辈。”

    那人道:“我家主人向不见客。”说着便欲关门。

    向问天从怀中取出一物,展了开来。只见他手中之物宝光四耀,乃是一面五色锦旗,上面镶满了珍珠宝石。这东西,正是五岳令旗。

    两人见了此旗,神色微变,齐声道:“嵩山派左盟主的令旗?”

    向问天道:“正是。”

    右首那人道:“江南四友和五岳剑派素不往来,便是嵩山左盟主亲到,我家主人未必……未必……嘿嘿。”

    他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显。

    向问天也不恼,道:“只是在下一直无缘拜见江南四位前辈,拿这面令旗出来,不过作为信物而已。”

    两名家人“哦”了一声,听他话中将江南四友的身分抬得甚高,脸上便和缓了下来。一人道:“阁下是左盟主的师叔?”

    向问天又是一笑,说道:“正是。在下是武林中的无名小卒,两位自是不识了。想当年丁兄在祁连山下单掌劈四霸,一剑伏双雄;施兄在湖北横江救孤,一柄紫金八卦刀杀得青龙帮一十三名大头子血溅汉水江头,这等威风,在下却常在心头。”

    这向问天也会吹捧,一席话说的两人极是高兴,面上露出得意之色。王动一直在边上看着,早已注意到两人双手,故向问天话一开口,他便知道谁是丁坚,谁是施令威。

    他似乎替代了令狐冲的角色,只是对比令狐冲的无知,他对这一幕早已预料,故没有那般好奇,反而觉得有趣。

    这小说、电视中的一幕,亲自在自己身上上演,那种感觉,很奇怪。

 ;。。。 ; ;
080 动手
    在向问天的一番追捧与忽悠下,丁坚与施令威带着两人进入了梅庄。

    客堂上,王动目光一动,看到了那幅丹青生醉酒所画的长卷,慢步走到了近前,细细打量。此时,向问天笑道:“王兄弟,你瞧这一幅画,虽只寥寥数笔,气势可着实不凡。”

    王动点了点头,道:“画画的当是一个当代大家,不过这提名却有意思。”

    “丹青生大醉后泼墨”,这八个大字一笔笔便如长剑的刺划,森严有度,尤其是那个“醉”字,更是其中精华。

    把剑化入字中,从这点看,丹青生对剑法的理解就颇为不凡。

    原著中,四位庄主在令狐冲面前似小丑一般,可实则四人却都是当世的高手。可惜遇到了独孤九剑的令狐冲,弄成了那般模样。

    向问天道:“王兄弟,原来你还懂得书画。”

    他笑道:“看过一些,知道一些,懂一些而已。强弱不能分,好坏却分的。且这书画中,明显蕴藏着一套极为高明的剑法……”

    “你从我画中看出了剑法?了不起。”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话。两人回头,门外走来一醉醺醺的人,髯长及腹,左手拿着一只酒杯,脸上大有醉意。

    施令威跟在其后,说道:“这两位是嵩山派童爷及他一位小朋友王爷。这位是梅庄四庄主丹青生。”

    丹青生对王动端相了一会儿,问道:“你懂书画?会使剑?”

    他这话甚为无礼,王动也不以为意,他笑道:“书画懂得看,却不会画。剑会使,自问天下第一。”

    他后一句叫几人都是一惊,丹青生更是一脸讶色,哈哈大笑道:“小子,你这话可够狂的。那小子可喝酒?”

    王动喝酒,却不懂酒,像令狐冲那样自然不行了。他道:“我是来者不拒,千杯不醉。”

    丹青生更是高兴,大声道:“好,好,好。那就让我看看你这千杯不醉。来,来,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如何千杯不醉。”

    梅庄四友实则都是痴人,从原著看,这些人都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东西,在这些东西面前,他们智商会大大的倒退,就如人遇到了爱情会变傻一样。

    这点有些叫人吐槽,在现代我们是绝对见不到这般痴的人物的。

    “我对酒可没什么认识,接下来看你的了。”王动暗暗传音,叫向问天身子一顿,吃了一惊。他面不改色,只是无声的点了点头。

    走进酒窖,向问天便道:“好啊,这儿有三锅头的陈年汾酒。唔,这百草酒只怕已有七十五年,那猴儿酒更是难得。”

    他一席话叫丹青生抚掌大笑,王动也暗笑不已,这向问天虽也大口喝酒,可这般懂酒绝非他所擅长,就王动看,他必定仔细探查过了,不然也不会对此地这般熟悉。原著中,令狐冲是各懂酒的人,不用他开口,现在这话却叫他说了出来。

    “四庄主,这些酒虽好,可与这封在木桶中的吐鲁番四蒸四酿的葡萄美酒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丹青生又惊又喜,问道:“我这吐鲁番四蒸四酿葡萄酒密封于木桶之中,老兄怎地也嗅得出来?”

    向问天大笑道:“这般美酒,便是藏在地下,也掩不住它的酒香。”

    丹青生笑道:“来来来,咱们便来喝这四蒸四酿的葡萄美酒。”将屋角落中一只大木桶搬了出来。那木桶已然旧得发黑,上面弯弯曲曲的写着许多西域文字,木塞上用火漆封住,火漆上盖了印,显得极为郑重。丹青生握住木塞,轻轻拔开,登时满室酒香。

    闻着这酒香,王动忍不住食胃大动,道:“好酒,好酒啊!”

    “请!”丹青生端着酒桶为三人各自满上,酒不露点滴。这份功力,叫人惊讶。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端起酒杯,不露声色道:“请!”

    丹青生仔细瞧着两人喝酒的神情,这点两人都不如令狐冲,只能装出一幅美好的样子了。本来王动想模仿令狐冲的话,引出黑白子,可脑子一转,就放弃了这念头。他只是笑着看了向问天一眼,便美美的喝着杯中小酒。

    这般美味的葡萄酒,他可从来没有喝过。

    过了三五杯,向问天突然道:“好酒啊好酒,这就跟遇到了上好棋局一般,叫人回味无穷啊。”

    丹青生大笑,道:“童兄,你懂得下棋吗?”

    向问天道:“不敢说懂得,但也自问见识颇广。不瞒四庄主,在下生平最喜下棋,只可惜棋力不高,于是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访寻棋谱。三十年来,古往今来的名局,胸中倒记得不少。”

    丹青生意外的“哦”了一声,道:“我二哥倒是喜爱下棋,不知童兄懂得那些棋谱?”

    向问天道:“比如王质在烂柯山遇仙所见的棋局,刘仲甫在骊山遇仙对弈的棋局,王积薪遇狐仙婆媳的对局……”

    他话未说完,丹青生便摇头不已,他虽不懂下棋,却也耳熟能详,这些都是神话,岂能当真?

    王动道:“四庄主,童兄说的不对吗?”

    他道:“这些神话,焉能信得?更哪里真有棋谱了?”

    向问天马上道:“在下初时也道这是好事之徒编造的故事,但二十五年前见到了刘仲甫和骊山仙姥的对弈图谱,着着精警,实非常人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