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明犬 >

第175部分

明犬-第175部分

小说: 明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锁,饿也能把他们饿死在两座城池之中。

    没奈何,李大帅强忍着丧子之痛,主动去安抚这批新来的兵马,给了不少酒肉,好话也是说了一箩筐,甚至连之后给大家加官进爵的话头都说了,但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就跟抗战时候的敌后根据地情况差不多,维持会会长带头征粮,让老百姓把粮食交给鬼子,再叫鬼子去打八路一样,叛军一路杀回登莱,究竟杀了多少人,山东人心里头可都给记着呢。

    这还只是内部的问题,最大的麻烦是外部的,因为宋庆根本不攻城,只是将兵力堆积在南北西三座城门外头,架起大炮乱轰一气,黄县只是个县城,虽说城墙在孔有德占据登州之后被临时抢修,也算是重新加固过了,但无论如何都比不得京城或者西安那种高大厚重,威严之极的地方,平常进攻或许还能扛住,用大炮来猛轰的话,压力当真是不小。

    宋庆手上如今共有十来门大炮,炮弹更是数不胜数,全都是莱州府那边敞开供应的,莱州本地反正已经脱离危险,当时又没让宋庆的人进城,干脆便提供了了军械和粮草,也算是为平叛尽一份心力,将来说出去时也好听些,因此宋庆这边的炮弹着实不少,哪怕将大炮分开使用,阵势算不上太大,可每个城门的几门炮源源不断打出去,小县城还是很难承受的。

    最初的时候,李九成生怕宋庆大举攻城,把精兵强将全都调上了城头,就准备跟朝廷兵马大战一场,也让城里的山东兵看看他们的威风,好让人家老老实实跟他们一条道走到黑,也算是个稳定军心的法子。

    谁想到宋庆一不击鼓,二不动兵,直接调来大炮猛轰,城头精兵强将折损不少,士气一下子便降了下去,闹到后来他也不敢再往上派人,只能领着兵马在城下候着,什么时候炮声停了,这才领着人重新上去,观察城外的动静。

    头两日都是如此,黄县城中的兵马也都学聪明了,每次都等大炮停下之后再上去,某些胆子大点的辽兵,还会在城下官军清理炮膛,给大炮降温的时候,朝下头骂上两句。倒是让宋庆一阵恼火。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办法了,第三天再开炮的时候,三面城门都派了不少弓箭手。就在下头等着,等火炮停止射击。辽兵呼呼喝喝上城墙的时候,城下弓箭手们立刻就是一轮乱射,辽兵没有丝毫准备,甚至连盾牌都没带,只是按照惯性上来骂街,苦中作乐的,顿时被射死几百号人。狼狈不堪的逃了下去,等下一轮炮击结束之后,迟迟没人敢于上去。

    这种憋屈的打法,几乎将李九成闷死。想他李大帅也是当年在皮岛驰骋纵横的主儿,跟后金打仗都没憋闷到这种程度,如今在山东造个反,居然被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小辈全盘压制,当真是让人咬碎钢牙。

    可很快刷新他愤怒值的事情又来了。宋庆叫了几百个大嗓门,将加强版的李家父子关系史背熟了,每次开炮之后就在下头大声诵读,反正他这边哪儿的人都有,先是用辽东话喊。随后用山东话喊,甚至祖大弼这个闲不住的还会带头出来喊。

    这本来就是个极具侮辱性的题目,加上如今李应元已经死了,虽说这位大少爷在辽兵中没什么威望,但好歹也有个死者为大的心思,李九成散布在三座城门的亲信自然忍耐不住,带着人冲到城上想要回骂,对面就是一阵箭雨招呼。

    等他们回去将自己的弓箭手也带上来,准备跟下面对射的时候,城下的大炮重新开始怒吼,待他们迫于大炮压力撤下去后,大嗓门们又出现了,继续反复讨论李家父子的关系,竟是个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劲头。

    如果只是在城墙内外怄气的话也就罢了,毕竟宋庆再怎么能折腾,也没法对辽兵造成太大的伤害,黄县城墙依然高耸在这里,维护着叛军的暂时统治,彰显着如今谁才是登州主人这个议题,辽兵们头几日发火,过几日也就习惯了。

    可问题在于城墙顶不住了,连续三日用大炮猛轰,眼下城墙多处已经不堪使用,若是再这么来几次的话,说不定哪天一发炮弹打过来,墙体直接就回塌方,到时候人家长驱直入,黄县的士气几乎都不用打击就没了。

    没奈何,李九成只得清点兵马,准备出城找宋庆拼命,不是他胆子忽然变大,也不是丧子之痛不能忍了,实在是这城池没法守卫,之前谁都没想到宋庆会带这么多大炮过来,更没想过居然还真是发挥了这么大威力。

    这年头最重视火器的就是辽兵,但大炮一般都是用在守城时候用的,毕竟这东西分量实在是太重,行军时候带着颇为不便,宋庆竟然牺牲进兵时间,也要带着这些大炮一起走,当时李九成得到消息,还曾经暗中嘲笑过,觉得宋庆太过迷信袁蛮子编出来的故事,真以为这东西到哪里都是神兵利器,谁知道如今还真是神了,十几门炮打得他不敢出门。

    其实这也只是因地制宜,若是换做一座大城,都不用京城西安这种,哪怕是座府城之类的,宋庆这么干效果都不会太好,问题就在于这里是座县城,哪怕你在城墙上头画一幅清明上河图,这里也依然只是个县城,没听说大明哪座县城能经得起大炮轰上好几天的,别说你个登州之下的小县了,就是宛平大兴那种京县都没戏,照样会被打的千疮百孔。

    现如今,千疮百孔已经出现了,大财主宋庆稳坐钓鱼台,每日伴着隆隆的炮声和叫骂声唱小曲儿,已经开始剽窃北京版十八摸了,深得手下将官爱戴,反正老爹宋虎被他打发到北门去架大炮了,唯一的长辈祖大弼还是同道中人,明明大字不识一个,还非要抄一份歌词去,这地方根本没人管的了他,以至于宋将军这几日艺术经验猛涨,属性点已经快满了。

    终于,在围城的第七天,宋庆刚刚唱到第二番,摸至在姐姐的眉毛边儿,黄县中的李大帅再也忍受不住这种耻辱,带着人出来找他拼命了,这一幕宋将军也是等待很久,甚至在梦中都见过几次,今日总算如愿以偿,兴奋得难以自持,一边派人去通知正在后头吃肉喝酒的祖大弼,一边顶盔掼甲冲了出去,狗营几百火铳兵也已经准备到位,先给了当头一击,只是这次李大帅非常坚决,根本没有退缩的意思,继续催动部众向前冲锋,没多会儿便跟宋庆的大队撞在一起。

    两边再次交战,都是打出了真火,宋庆兵马在城外憋了好几日,每天都有莱州府那边好吃好喝供应着,打熬了一身力气没处发泄,昨天都有人组织摔跤比赛了,自然想要好好活动活动筋骨,跟叛军正经打上一场。

    辽兵那边同样如此,连续几天闷在城里挨打,上个城头都要面临弓箭袭击,也是憋闷的不行,尤其李大帅一直处在跟死去儿子间纠结复杂的关系当中,火气已经到了头顶,此时满含愤怒杀出,声势自然很不一般。

    只是杀出城来,却面临着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他的兵力只有宋庆一半多,还有不少山东兵根本不肯作战,根本就没能带出来,生怕这些人临阵脱逃,因此只有先前那一万来人,而这一万来人中还要分出两份把守另外两处城门,跟着他杀出来的只有不到八千,而他面前的宋庆却有足足一万人马,除了狗营和徐州兵,就是关宁军的精锐,战力可想而知。

    刚一交手,李九成便觉得有些不太妥当,冲过来的途中被对方大炮和火铳好一通暴打,又被弓箭手射了几轮,那股憋了好久的锐气已经开始消散,偏偏对面的宋庆也是一副被杀了亲爹,与他不共戴天的模样。

    两边撞在一起之后,朝廷官兵士气依然不减,倒是他这边的士气开始逐渐回落,有心要撤走吧,又觉得太丢面子,不过一个恍惚间,双方已经纠缠道一起了,李九成硬下心肠,开始在阵中需找宋庆,却不防满嘴酒气油花的祖大弼已经找到了他,震耳欲聋的骂声响彻云霄:“驴日的李九成,你到底管你儿子叫个啥?”
第 318 章  三败九成
     第 318 章 ,只不过祖大弼从那时候起就不太喜欢李九成这号阴人。

    当初没机会找茬打架,后来皮岛众将叛了不少,逐渐流落山东,更加没机会碰上,谁承想孔有德和李九成等人居然再次举起反旗,这个平叛的机会还被他碰上,祖二疯子自然是兴奋莫名,因此从打到了山东地面儿,打仗时候就格外来劲,就想着有天碰上李九成,好好收拾下这厮,其实两人也没什么别的矛盾,只是祖二疯子单纯看人家不顺眼而已。

    不过看不顺眼这个理由,对于一个思维单纯的人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足够让他奋勇争先的冲锋陷阵,这让宋庆非常满意,从打他升任参将开始,他就已经在注意自己出阵的事情,或者说属下们也都在帮着他注意。因为身份地位都不一样了,到了参将这个级别,已经可以被人很正式的叫一声将军。再不是从前那种凑趣的叫法,要注意的事情自然多了起来。

    宋庆自己也很明白。他不再适合冲锋在前了往后他要指挥的是几千甚至上万人马,相当于师长级别了,没听说哪个师长打仗还要自己冲在头一个的,而且狗营现在根基还不牢靠,万一自己冲锋时候被人干掉了,所做一切都会成为泡影,尽管那时候他已经死了。但想想自己身边那些亲朋好友都要在若干年后丧命,或者剃头降清,他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因此,等打完了山东的仗。一场整军势必要展开,他需要将自己手下的兵马往现代军队那边改造,各种好用并且这个时代能用的东西都要用上,只要自己的军队成了建制,留下一整套的制度。哪怕他某天真的死了,估计也会有人继承遗志,继续在这个时代里存在下去,好歹能够为这个民族多延续些血脉,说不定同样能够避免十几年之后的悲剧出现。

    当然了。能不死最好还是不要死,这种伟大事业由自己来完成才最有意思嘛,宋庆看着勇猛冲锋的祖二疯子,心中默默感叹,自己麾下这种猛人还是少了些,如今也就是薛五和王坚可以做到,连洛小北都要差一筹,那小子更加适合搞暗杀什么的,包括组建个情报机构之类,而且忠诚度方面绝对可以保证,洛小北这孩子宋庆再了解不过,那就是自己的脑残粉。

    思绪转动之间,祖二疯子已经贴上了李九成,抡起自己不知多少斤的大斧子,开始肆意砍杀起来,每砍一下都要吐字清晰的吼上一句,你管你儿子叫个啥,把个李九成气的七窍生烟,却又不得不打叠起精神来应付,他武艺倒是精熟,但力气上却不如祖大弼,全神贯注的迎敌尚且险象环生,又怎么敢去多想其他事情,只能暂时将自己跟儿子的关系抛之脑后,一枪紧似一枪的向对方刺去,希望能够多拖延一阵,让自己的部下多些喘息之机,不要被这手执大斧的家伙当菜砍。

    他的部下倒是也算争气,都是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哪怕在兵力上赶不上对方,但至少还没在这个时候露出败象,尽管已经被压制的步步后退,可总归能够维持住架子不倒,这倒是让宋庆多少有些意外,他知道原本时空中的叛军前期可是非常犀利的,不过当朝廷真正将目光投放到他们这里之后,叛军迅速便被击败,尤其祖大寿等人投入战场,更是打的孔有德连败几阵,不得以开始寻求突围,顺着登州海路到了辽东,最终投靠了后金,开始了自己的汉奸生涯。

    因此他带兵前来的时候没有丝毫压力,他根本不觉得叛军能够挡住自己,他麾下可不是那些被叛军横扫的山东兵,大部分都是关宁军、京营和徐州卫的精锐人马,还有狗营这种尖刀部队作为定海神针,击败叛军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打他开始进兵登莱,与叛军交手那天起,几乎就没遇到过什么太大的困难,叛军士气倒是也挺高涨,几乎每个战略要地都要跟他争夺一番,但每一次的效果也都很不理想,一路上打了不知道多少场,地盘全都丢了出去,也战死了不少人,宋庆多少也对这些叛军的战斗力有了个估计,确实是要比山东这边的兵马能打,但却打不过这几年一直都在跟后金作战的关宁军了,毕竟他们从东江镇出来之后就一直闲着,闲了几年工夫差不多也就荒废了。

    打不过关宁军,自然也就打不过实力跟关宁军相若的徐州卫和京营,如今这三支强兵一起到来,加上狗营一千多人的尖刀部队,叛军不断失败太正常了,若是这都能打赢的话,当初毛文龙靠这帮人就能把后金灭了。

    可如今他将叛军从莱州一路赶出来,打到距离登州府城很近的黄县,对方终于开始奋起了,估计也是知道已经没有退路,这毕竟不是中原地区,打不过了还能往其他地方跑,登州是个半岛,唯一的陆路出口被宋庆堵住,想跑的话他们只能走海路,如今海路上还不畅通,东江镇那边的叛军虽然还占据优势,但总兵黄龙却依然在抵抗,那不是什么好去处。

    为今之计,也只有在黄县顶住宋庆,虽然同样不是什么有出路的法子,但也只能如此拖延下去,等待东江镇那边的消息,因此这次跟随李九成杀出来,从官到兵都是抱着打狠仗的心思,想要一仗将朝廷兵马打蒙掉,让他们多少稳定一下形势,至于接下来要如何做,其实大家谁都不知道,毕竟大好形势其实已经被打没了,哪怕孔有德和李九成也只是勉力支撑而已。

    两万多人的殊死搏杀自然惨烈,不过宋庆倒是并不紧张,他能够看得出来,叛军的士气已经在被逐渐消耗掉了,反倒是己方都在奋勇争先,关宁军倒是还好,京营和徐州卫可都是距离战争很遥远的部队,难得有个能够刷军功的地方,各部军官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在战前动员时候就格外亢奋,开战之后更是勇猛无匹,带着部下一次次冲锋,此消彼长之下,这场战斗的结局已经可以确定了,取胜只是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