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意-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将军也真是的,些末小事也要唠叨一番。简直就和大哥一样。”陆羽走得数十丈,偷偷回头看到王新虎没有跟上来,心中一阵舒畅。不料仅过片刻,他目瞪口呆的望着远处迎面而来的一位道人,口中喃喃:“大哥?大哥怎么又来了?”
迎向陆羽的那位道人正是向周王自请挂职,离京云游的陆尘。陆尘一到近前,便好生埋怨道:“阿羽,你这回又莽撞了。孤身一人便出关迎战。若是对方在旁隐有高人,你岂不是又要中伏。”
“大哥,你全都看到啦?”陆羽讪讪一笑,辩解道:“那人一吼之利,想必大哥也是知道。诺大个伏虎关,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挡此一吼。我若不出关迎战,任凭他吼,此关怕是要被他震倒了。此关一破,鄢国十万大军立时可杀将进来。届时生灵涂炭,非你我所愿。情急之下,我也只得冒险试上一试。”
陆羽这番话说得也十分在理。如此一来,陆尘也不好再埋怨于他,只训斥道:“此事我也不再提了。你身怀烈焰刀与从黑山熊王所得之大印两样法宝。若能温养得一件,那人又如何敢孤身一人来此。看来这些时日,你却是有些懒惰了。也罢,此关暂由我守护。你好生温养一番法宝,免得我时时都须替你操心。”
陆羽见大哥说得斩钉截铁,丝毫不留半分余地,也只得应承下来。随后,陆尘叮嘱两句,便去寻王新虎。
陆尘先前来过此关一次,不少兵卒都曾见过他,也知道他的身份。当听到陆尘要见王新虎,兵卒们都殷情的指路。不多时,陆尘便见到了王新虎。
“末将伏虎关守将王新虎参见国师大人。”王新虎见国师又至,忙上前行礼。如今他心中已是大定。有国师在此,纵是鄢国派出异人,此关亦可固若金汤。毕竟当初陆尘一下惊走两万鄢兵着实令他印象深刻。
“贫道如今并非国师,王将军不必多礼。”陆尘打了个稽首,也不等听到此言震惊不已的王新虎回过神来,便径直提出来此目的:“王将军,贫道想借精兵三千。不知王将军是否答应?”
………【第七十九章 雷明被擒】………
不多时,陆尘领着三千兵马从关内奔出,径直向远方去了。王新虎在关隘大门内望着远去的兵马,不禁喃喃道:“国师大人命我准备大量绳索,是准备做什么?”
过得半晌,他摇着头哑然失笑:“国师大人乃世外高人。我区区一介凡人,又如何猜得出他的心思。有国师大人在,这三千兵马想必是不会出事。我又何须操这份闲心。来人,关门!”
说罢,王新虎一边摇头,一边转身走向城楼。伏虎关还有很多要事需要他去处理,容不得他在此耽搁时间。
另一边,陆尘领着三千兵马一路急行。不多时,探子回报:“国师大人,鄢军就在前方五里处扎营。”
陆尘点点头,举手示意兵卒们停下来休息。随后,他偏过头来,对王新虎执意安排来保护自己的偏将田至问道:“田将军,不知附近可有容得下这三千兵马的藏身之处?”
田至忙回道:“除却伏虎关附近两里之内并无遮碍,可供大军藏身之处尚有许多。左方两里有处树林。右前方三里处有片石林。皆可藏下数千兵马。”
“哦。”陆尘微微点头。沉吟片刻之后,他便下令道:“全军赶往右前方石林歇息。待入夜后我等再开始袭营。”
……
待太阳落山,月上梢头,陆尘抬头看看天色,遂下令道:“众将士听令,出发,袭营!”
兵卒们听得,精神登时一振。众人都十分好奇这位神通广大的国师会何要自己多带绳索。现在终于是知晓结果的时候了。
不多时,陆尘领着三千兵卒人衔草,马衔枚,不出声响的悄悄抵达早已打探好的鄢军大营附近一处丘陵下。
这时,陆尘低声叮嘱田至:“田将军,此处距鄢军大营尚有一里,烦劳你领人在此稍后。待贫道唤你之时,你再率兵冲进鄢军大营。切记莫要提前冲出,以免误了大事。”
田至虽不明所以,但这却是国师大人亲下之令,自是点头应承下来。他望着远去的陆尘背影,暗自猜测:“国师大人先前不是说要前来袭营么?为何到了此地却又独自前往鄢军大营?莫非国师大人是想独自挑了鄢军不成?”
一连好几个问题在他脑中走马观花般的过了一遍。但是他毕竟只是凡人,任凭想破头皮,也猜不出陆尘心中的打算。
陆尘离了周兵,径直朝着鄢军大营走了过去。不多时,他便到得鄢军大营辕门外。此时虽未到深夜,但鄢兵门在烈日下奔波一日,早已疲惫不堪。除了放哨的兵卒外,整个大营都是静悄悄的。
放哨的那个鄢兵突然见到一位道人出现在辕门之外,连忙大喝道:“兀那道人,此乃鄢国大营。若是无事,还请速速离开此地,以免误了性命!”
陆尘倒也听话,站在辕门外对那名鄢兵打个稽首,道:“贫道陆尘,乃周国国师,此次前来,正是想请你等前去伏虎关做客。”
话音刚落,那名鄢兵当即大惊失色。这个道人自称周国国师,能当上国师的无不是世外高人。敌国国师来此,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会怀着好意。更何况这周国国师还说什么请自己等人前去伏虎关做客,这分明是说要将自己等人生擒回去。
“敌袭!”一声嘹亮的吼声登时在寂静的夜空中扩散开来。
片刻之后,原本宁静的鄢军营寨顿时沸腾起来。一个个睡眼惺忪,光着膀子的鄢兵一边提着长戈,一边慌张的从帐篷里冲出来。
这些鄢兵紧张的握着兵器四处张望,却没发现营寨里有半点动静。顿时,这些鄢兵破口大骂起来。他们本来睡得好好的,突然有人开起自己的玩笑,把自己从梦乡中拉出来。换作任何人,都不会有好脾性。
雷明本在大帐里好生调息胸中有些紊乱的五行之气,突然听到哨兵大叫敌袭。他当即心里咯噔一下,大叫不好。今日战败,自己急于平复紊乱的五行之气,一时忘记安排人手在附近警戒,以防周军偷袭。结果仅此一次失误,竟真的有人袭营。在哨兵喊出之后,他立即匆匆抓起大刀,冲了出来。
“敌军何在?”雷鸣一冲出大帐,本想稳定住军心,再与袭营周军决一死战。不料他一出来,只看到满营寨里都是鄢兵,哪里有什么周兵。
正当雷明暗恼不已,想下令将那谎报军情的哨兵抓起来的时候,一个嘹亮的声音在营寨里响起:“各位莫慌。贫道次前来,只想请各位前去伏虎关做客。并无伤人之意!”
雷明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道人站在辕门外,从袖中取出一物抛上空中。一见此景,雷明大叫不好。此情此景分明是那道人祭起了法宝。自己若不及早以音波抵挡,这些鄢兵包括自己都不会有好下场。
可惜为时已晚,陆尘将定心珠祭到天上。那定心珠登时放出万丈定神神光,将整坐鄢军营寨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这定神神光连道行深厚的黑山熊王都能定住片刻。这些鄢兵乃区区凡人,又如何能够不会被定住。先前陆尘大咧咧来到辕门外,正是想借哨兵之口将所有鄢兵叫出帐篷,以便定心珠能将所有人一网打尽。
雷明虽是自幼随异人习得音杀之术,但碍于悟性,道行却是不及陆尘。不然他也不会放弃长生大道,前去大夏效力,博一个荣华富贵。故此,他也没能逃过定心珠放出的定神神光,张大着嘴被定在原地。
见所有鄢兵都被定住,陆尘这才收回定心珠。随后,陆尘大喝道:“田将军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一直躲藏在丘陵下的田至及三千周兵听得国师大喝,立即高声欢呼着冲杀出来。待众人冲到鄢军营寨之外时,欢呼声顿时消失了。众人望着营寨里一动不动,呆立在原地的鄢兵,一时半刻说不出话来。
这时,陆尘大喝道:“速用绳索将鄢兵绑住。过不得多久,他们可就醒了。”
听得陆尘大喝,周兵们这才如蒙初醒般的回过神来。一回过神来,众人忙不迭的取出绳索,将所有鄢兵五花大绑起来。雷明自然也不例外。
待所有鄢兵都被绑住后,在陆尘的号令下,众人将这些鄢兵抗于一处,随即坐在原地等候他们清醒。
………【第八十章 劝降雷明】………
此时,周兵们对国师大人的神通佩服得五体投地。众人直到刚才才知道为何国师大人在出发时要求多带绳索。原来国师大人早已胸有成竹,此战必将鄢军一网打尽。
又过得半晌,雷明身为修道之人,自是比其他鄢兵恢复得快。在其余鄢兵尚未恢复神智之时,他便清醒过来。
方一清醒,雷明当即想起方才发生之事,忙站起来准备以音杀之术对付那道人祭出的法宝。但他如今已被五花大绑,口中甚至还被周兵塞上了一团不知从哪弄来的破布。暂且不说能否吼出声来,连站起来都是件极为奢侈之事。
“不好,一时不甚,竟中了那道人诡计。想必今夜便是我雷明丧命之时。可叹我习得一身本事,自以为能闯荡出一番功绩,不料竟在此处丢了性命。”雷明见自己被缚得动弹不得,一时之间思绪万千。
他自从下山投效大夏以来,本怀着万丈雄心,想闯出个大大的威名。或许是造化弄人,如今大夏据有四海之地,唯一仅存的三个小国也对大夏毕恭毕敬,不敢有分毫怠慢。如此太平盛世,他不通治世之道,也只能在孤身一人之时长叹一声英雄无用武之地。惟有奉命清剿落草的贼寇,他才方发泄得些许心中怨气。
“这位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
正当他思绪万千之时,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雷明的思绪。听得这个声音,雷明登时大怒,抬起头来,循声望去。这个声音他记得清清楚楚,除了那个使用法宝将自己擒住的道人,还能有谁。
陆尘见雷明抬起头来,微笑着打个稽首。这位鄢将的厉害,他已经见识过了。那时他正好前来伏虎关,欲见过兄弟陆羽之后便去民间云游一年,然后才回成京担任国师一职。不料尚未按下土遁,伏虎关便剧烈晃动起来。他在空中觑得明白,正是眼前这位鄢将所为。陆羽及灵儿执意复仇,自己身为大哥,即便不出手协助这两个对自己来说最重要之人,那也得替两人好生打算一番。眼前这位鄢将如此厉害,日后攻夏之时正是一位好帮手。有此人相助,攻夏的希望便又增大了一分。
念及至此,陆尘不禁起了劝降之心。故此,陆尘在打个稽首后,便开始劝降这位鄢将:“道友如此厉害,为何要在鄢国效力?哦……道友海涵,贫道却是忘了道友口中被塞。贫道这便取掉道友口中碎布。”
说罢,陆尘仿佛不畏雷明得以说话之后暴起以音杀之术震杀自己,笑吟吟的取下了雷明口中破布。周围周兵见国师大人取下这名鄢将口中之布,顿时大惊,纷纷抓起身旁兵器围了上来。田至更是右手按刀,挡在陆尘面前。若是国师被此人震杀当场,自己纵是万死也难辞其究。
雷明口中无物,冷然的望了周围的兵卒一眼,说道:“道友这般轻易取下我口中破布,难道就不怕我震杀于你么?”
陆尘微微一笑,挥退围上来的兵卒,走上前来与雷明面对面坐了下来。他呵呵笑道:“贫道观道友眉宇轩昂,不似那等无耻之辈。若贫道看走了眼,即便死了亦是贫道没有识人之明,死有余辜罢了。”
雷鸣瞥了一眼仍围在四周,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兵卒。他确实不想就这么震杀了这位道人。一来就算震杀这位道人,自己双手双脚被缚,施展不出土遁,无非就是令自己早死一些。二来自己仍想在沙场立功,闯出名头,又如何会就这么轻易浪费性命。
见雷明不开口,陆尘又劝道:“道友一身本事,留在小小鄢国着实浪费。贫道虽不曾到过鄢国,却也听过往商贾说得鄢国国策效仿大夏,对小国百姓来说太过苛刻。殊不知小国之策,当以百姓为重。一意孤行效仿泱泱大国,不过是邯郸学步,徒增笑话罢了。周国虽亦为小国,却万事以民为重。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渐增强。不日便可超越鄢郑两国,位居首位。况且周王及太子一直积极招贤纳士,对前来投效的贤士大加礼遇。若道友肯投我周国,大王及太子殿下必将重用。道友以为如何?”
雷明听得,垂头不语。此时他心中已有些动摇。诚如陆尘所言,自己效力大夏,也不过才得一关隘守将之职。更为重要的是大夏既无外敌,国内落草贼寇亦算不得内患。自己留在大夏根本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庸庸碌碌了此一生。
“我观道友乃淡薄名利之人,却为何去周国效力?”雷明沉吟片刻,并没有直接回答陆尘之问,而是说了另一番不搭边的话。
陆尘不曾料到雷明突然提及自己效力周国原由,不禁楞了片刻。旋即他回过神来,有些无奈的回道:“贫道效力周国原因有二。一则贫道最亲二人欲要复仇,在云游之际得遇周国太子,便前来周国效力。贫道担忧二人安危,只得随同前来,以免二人遭遇不测。贫道虽道行不高,却也不愿见到他们丧命之事发生。二则想以己之力造福一方百姓。”
“复仇?”雷明听得陆尘前面之言,心中顿起疑窦:“以这位国师法宝之利,又有何仇敌需要依仗凡人小国。即便需要依仗凡人,投效大夏岂不是更加容易。除非这位国师最亲近的两人仇敌是……”
想到这里,雷明不敢再往下想了。显而易见,这位国师是在图谋向大夏复仇,所以才投效周国。不过这却是自己一次扬名立万的机会。若自己投效周国,日后攻夏之时,岂不正是自己扬名宇内的大好良机。唯一的问题是大夏人才济济,能人异士颇多,又岂是区区一个周国所能抗衡。万一攻夏失败,自己岂不是又要命丧沙场了么。
正当雷明左右为难的做着心理斗争之时,陆尘又开口笑道:“贫道私心颇重,让道友看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