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总统-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英军只能集合两千人应对。中国还有大量预备队。中国炮兵开始轰击拉兰多的指挥部。拉兰多幕僚斯特朗维少将被炸断一条腿。拉兰多的副官恳求拉兰多勋爵撤退到安全地带。战斗进入**,英军伤亡惨重但中**队还在源源不断开来。
蔡锷在战前会议讨论作战计划时,主张从下游渡河登上南岸峭壁,出奇不意两面钳形夹攻英军。他的判断是准确的。中**队在下游渡河后打击英军左翼,完成钳形攻势,以纵队队型前进,并与英军交火,英国先遣旅在炮火下成批倒下。中国炮兵在等待己方散兵线退后,到安全距离然后向英军射击。
英军轻装团展开队形。这时右边的中国骑兵不知冲下斜坡向英军进攻,造成英军炮兵无法射击。英军只好在远距离向中国步兵密集队形开火。中**队的精确火力打倒大批印度仆从军,印度仆从军步兵团陷入混乱,退回原来的阵地。
中**队3个步兵团的3000人展压过来。此时英军阵地上不知从哪里传出一个声音。说对面过来的是印度军,不要开火。其他军官奋力纠正这个错误命令都无济于事,军号手吹号停止射击。不一会,装成印度仆从军的中**团,开始大规模攻击,英军死伤惨重。
当中**队继续冲下高地进入谷地的时候,他们发现面对的,是英军高地团指挥的英军重骑兵。他们指挥官科林坎贝尔命令:“牢记不许后退,你们必须死在自己的岗位上。”
高地团位于一座小山丘上,面对的是3000多名中国骑兵。中国骑兵全速冲击,英军高地团没有时间调整为方阵队形。方阵是步兵对抗骑兵的标准阵形,结果英军高地团拉成一字线,以如此单薄的防线抵抗中国骑兵的冲击。
很快,这个高地团危在旦夕。英军的重骑兵出场了。重骑兵是骑兵的精华,他们是那个时代唯一装备甲胄的部队。每个骑手拥有头盔和胸甲,衣着华丽。英军重骑兵旅共计6个中队800人。尽管骑兵师指挥官一再命令重骑兵加速冲锋,但重骑兵却排成整齐的依仗队形前进。英军重骑兵旅指挥官斯卡莱特爵士十分满意自己部队队形整齐,当双方距离非常接近的时候他才下令冲锋。双方骑兵如飓风一样搅在一起,使用马刀相互砍杀。
中国炮兵带来10门9磅野炮,被架了起来。这时,这些骑兵在它射程范围内。9磅炮首先向英军中央炮兵阵地开炮,4次射击后,英军炮兵开始撤退,然后,中**队开始炮击英军重骑兵。他们队列被炸出许多缺口,支持不下去,开始撤退直到消失在中**队的视线之外。
当时的有烟火药使得战场能见度极差,因此英军被中**队火炮近距离射击打的晕头转向是完全正常的事情。那个时代,没有命令在原地待命的步兵方阵被炮火打的粉碎是常有的事。
还有一些英军在9磅炮的射程之外。但炮击可以阻止英军继续冲下高地。最后,十门炮转向英军密集队列,英军被打得七零八落。 ;伤亡惨重的第一线骑兵冲上高地,他们大肆砍杀看见的每个敌人。幸存的骑兵不得不又一次穿过弹雨撤退。673人参加了这次冲锋,313人阵亡,134人负伤, ;近500匹战马被杀,英国骑兵也遭受了惨重损失。
最后,中**队与英军展开白刃战。英军近卫团不情愿的接受命令暂时后撤,损失了171人,队形的中央被打开一个大缺口。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身份不明的军官传令英军撤退,英军珀西上校拒绝了命令。他命令近卫军收缩为防守阵形,米尼步枪齐射。但中**队高地旅的准确射击,导致英军阵形大乱并奔溃。
拉兰多勋爵看到这种情况勃然大怒,但同时也失去了信心,下令全军撤退,逃亡尼泊尔。中国炮兵继续打击落魄的英军,黄昏将至,中**队还有数千没有参战的骑兵在远方游弋。英军最后没有全身而退。医生巡视战场救护伤员并将伤员转移后送到尼泊尔。这一战英军伤亡3000多人,仆从军伤亡6300人。而中**队伤亡估计在1000人以上。
蔡锷命令中**队一路追击,在一阵有效的炮火后,用炮击削弱了英国原有的防御工事。中**队很快进入锡金的首都甘托克。当地居民拿出鲜花和水果,来向中**队示好。蔡锷带兵迅速包围了锡金王宫,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
锡金国王图多南嘉1874年继承王位,在位期间,尼泊尔移民与锡金居民因各种差异而发生冲突,引起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介入。殖民政府偏袒尼泊尔移民引起了图多南嘉的不满,图多南嘉退往亚东的春丕谷,并与西藏结为同盟,原本就偏向中国。
但1888年,英属印度殖民政府派兵入侵锡金。在英军与藏军在则里拉山口发生数次小冲突之后,西藏交出了图多南嘉。1889年,英属印度派遣克劳德。格雷厄姆。怀特为专员,监督锡金内政,并于1894年将首都从杜姆龙迁往甘托克,图多南嘉实际上成了傀儡国王。
蔡锷的军队赶走英国侵略军后,克劳德。格雷厄姆。怀特也逃到了尼泊尔。图多南嘉带人出宫迎接蔡锷军队。蔡锷要求图多南嘉效仿不丹国王,担任大西藏区锡金自治区的行政长官,世袭罔替五十年不变。
图多南嘉思考再三,也只得同意了。1908年,锡金也变成了中华帝国大藏区的一个自治区。蔡锷的军队继续追击英军,到了尼泊尔的边境。
第八章 挺进尼泊尔
p: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尼泊尔,静倚在喜马拉雅群峰南麓山脚下,是一个充满传奇与魅惑的宗教小王国。。。在这座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国度,穿梭印度教与佛教融合的寺庙中,每天都有人微笑着对你说aa。不管徒步或眺望,尼泊尔都能满足你对雪山的所有期待。
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坐落在印度与西藏之间,海拔一千三百七十米,是尼泊尔的心脏地区。巴格马蒂河及其支流穿过谷地。由于尼泊尔山多,地势复杂,所以蔡锷的三万大军,找了两个在尼泊尔生活的华人叶孟新和叶孟生,两兄弟充当中**队的翻译和向导。他们祖籍广东梅县,他们的爷爷是太平天国时期到了尼泊尔。弟弟叶孟生的肩头,骑着一只萌呆的小猴子,警惕看着四周的陌生人。哥哥叶孟新给蔡锷带去了一本尼泊尔大学用的历史书,蔡锷如获至宝,了解尼泊尔的历史。
尼泊尔1908年还处于沙阿封建王朝。尼泊尔是个高山国家,国境呈长方形,东西宽85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喜玛拉雅山脉成为尼泊尔和中国的天然国界,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世界10大高峰有8个在尼泊尔境内,高山众多,这是其历史上长期未能实现完全统一的原因。
到18世纪,南亚次大陆逐渐被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侵蚀。为了不重蹈印度覆辙,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军事才能的廓尔喀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于1742年发起了统一尼泊尔的战争。经过20多年的艰苦作战,普里特维终于将喜马拉雅山下的一系列土邦全部征服,并于1766年包围了加德满都。1768年9月。普里特维趁马拉王朝举行因陀罗节庆典的时候对加德满都发动突然进攻,兵不血刃占领了加都。同年,普里特维迁都到加德满都,廓尔喀王国成为尼泊尔王国,沙阿王朝统一尼泊尔。
为了巩固统治,普里特维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并于1771年发动西征。但年底在西部诸侯联军的围攻下失败。1772年,普里特维转而向东部进军,获得全胜。尼泊尔边界扩展到梅奇河,与锡金相邻。普里特维死后,其子普拉塔普。辛哈继续统一大业。然而英年早逝,其2岁的儿子拉纳。巴哈杜尔。沙阿继位。由王叔巴哈杜尔。沙阿摄政。巴哈杜尔在其18年的执政期间。征服了西部所有土邦,并向西攻入印度,兵锋达到克什米尔,向东侵占锡金大片领土,还一度入侵中国西藏,使尼泊尔的版图达到了极盛。在入侵西藏失败之后,尼泊尔与中国订立盟约,向清朝称臣。算是中国的藩属国。
1795年,拉纳。巴哈杜尔。沙阿亲政。第一件事就是将他战功赫赫的王叔巴哈杜尔。沙阿下狱处死。尼泊尔陷入内乱。1805年,拉纳被其兄弟所杀,其8岁的儿子吉尔班。尤达继位,由比姆。森。塔帕首相执政。尼泊尔的内乱,给英国人提供了干涉的机会。1814年,英印总督黑斯廷斯为夺取尼泊尔的平原地区发动廓尔喀战争。英军集中了24000兵力,装备了近代化的枪炮,兵分五路入侵尼泊尔。尼泊尔一面向中国求援,一面集结了12000人的军队应战。战争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尼泊尔因寡不敌众,中国援兵未到而失败。尼泊尔被迫签订不平等的《萨高利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给印度。但这次战争的残酷也使英国受到震动,放弃了继续征服的打算。
战争过后,尼泊尔疫病流行。1816年,吉尔达国王不幸染天花去世,2岁的尤金德拉继位,由王太后拉利塔和首相比姆。森。塔帕执政。为了夺回失地,废除不平等条约。比姆开始了尼泊尔第一次近代化改革。为了对付英国人,比姆联络了英国人的死敌——法国,此时的法国正好是拿破仑一世时期。在法国人帮助下,尼泊尔建立起近代化的军工厂,并且改革军制,大力发展贸易和建立工业。然而,这一切自然遭到英国人的嫉恨,在英国人的煽动下,比姆被其政敌潘德家族的拉纳。忠格用计杀害。比姆死后,尼泊尔又陷入内乱之中。英国人一直在关注尼泊尔的混乱局面,他们最终选定了廓尔喀军人忠格。巴哈杜尔。拉纳作为其代理人。
1846年,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发动政变,杀害首相、将军、大臣400多人,夺取军政实权,自封为首相,废除尤金德拉国王,别立苏伦德拉国王作为傀儡。从此拉纳家族世袭为首相,开始在尼泊尔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期间,拉纳家族对内实行愚民政策、对外忠实的听命于大英帝国,尼泊尔逐渐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大权在握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进行了一些改革,使尼泊尔向现代化迈出了一步。出于好奇,他访问了欧洲。他是第一个违背了宗教禁忌,冒险到食牛国去参观的印度教王爷。1857年,他在印度人民大起义中向英国人提供了决定性的军事援助。为此,尼泊尔得以收回了特莱平原地区。为了避免尼泊尔被殖民化,换取英国人长久的支持,拉纳家族允许英国人在尼泊尔招募廓尔喀雇佣军,这支军队后来成为了英印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在历次大战中为大英帝国立下汗马功劳。
忠格。巴哈杜尔。拉纳死后,拉纳家族内部为争夺首相职位发生内讧。因为拉纳家族有个致命的问题,即为了防止幼子继位,让国王有机可趁,拉纳家族采取的是兄弟相承。这样就难免发生争斗。所以。每一任拉纳首相的地位都不稳,对自己家族的人也不信任。他们任期内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尽可能多的搜刮钱财。尽管这样,他们几乎都是非正常死亡。直到1901年继位的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
昌德拉对继位人普查。将其分作四档,确定了继位的顺序,使得家族内部纷争少了很多。他受到较高的教育,是第一个获得了学位的拉纳首相。所以他对内实行了一些相对开明的政策,比如废除了奴隶制、兴建了尼泊尔第一所大学、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了尼泊尔国语统一工作,并让人建造了一个发电站,为皇家宫殿照明。由于他对英国的忠诚。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
蔡锷问叶孟新,这么说来,“尼泊尔现在还是首相昌德拉。沙姆谢尔。拉纳执政。比较亲近英国人的?而国王大权旁落?”
叶孟新点点头,回答说:“是的,将军,现年三十三岁的国王巴里斯威。比尔。比克拉姆。沙阿是个傀儡国王。一般只有重大祭祀活动。他才露面。昌德拉对英国人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蔡锷寻思着尼泊尔现在已经进行了一些现代化的改革。又多崇山峻岭,不宜强攻,便问道:“尼泊尔国王对中国的态度如何?”
叶孟新说:“尼泊尔国王倒是亲近中国的。加德满都还有一个流传最广的传说,说远古时代,加德满都河谷是一个巨大的龙潭湖,人们为了生存,只得栖息在河谷两旁的高山上,行走十分不便。有一天。中国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路经这里,得知百姓疾苦。于是善心大发,挥起神剑,辟开一座大山,形成一个巨大的峡口,湖水沿峡谷倾泻而出,形成一个富饶的谷地。于是,百姓欢天喜地,来到谷地,修建房屋,定居下来,形成城市,这便是加德满都。人们为了感激文殊菩萨的恩德,便在斯瓦杨布山上修建了一座文殊菩萨庙,直到现在每年二月的春王节,许多当地百姓满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文殊菩萨庙,敬献香火,顶礼膜拜。每当这个节日,国王也会祭拜文殊菩萨。”
蔡锷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面露微笑,说:“我以前只听说加德满都城里有很多寺庙。没想到还有文殊菩萨庙。”
叶孟生说:“加德满都城是连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因此,印度教、佛教、喇嘛教三教汇聚于此,城内修建有大量的寺庙和佛塔。古赫什瓦里庙、贾格纳特寺、太后庙、湿婆神庙、塔莱珠女神庙、三界魔力寺、湿婆帕尔瓦蒂庙、文艺女神庙、黑天神庙、斯瓦扬布佛塔等,寺庙有2700多座,形成了寺庙多于住宅、佛像多于居民的独特景观,有‘寺庙之城’的称号。”
蔡锷问:“加德满都的气候怎么样?”
叶孟生回答说:“佛祖眷顾,终年阳光灿烂,绿树葱郁,鲜花盛开!”
蔡锷问:“当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叶孟生说:“这里的一大特点是古庙里会栖居着猴子,多的有数百只。大小猴子整天围着寺庙里精美的石雕、尖塔、佛像嬉戏、晒太阳或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