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制造-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我们华人的骄傲啊。”
华仔一脸痴迷道:“奥斯卡金像奖呀,什么时候我能拿到一座,就算立刻死掉都愿意。”阿星在一旁打击他:“切!就凭你?连香港的金像奖都没摸过,还想着拿奥斯卡的小金人?醒醒吧大哥!”
华仔立马反击:“别以为拍过几部票房高点的喜剧片就了不起了,你还不是也没拿过奖?”阿星也立马焉掉了。
看到他们对奖杯的渴望,张凡也很高兴,有目标才有动力嘛。张凡出言安慰道:“没事的,你们都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拿奖机会。”
此话一出,却招来所有人的白眼,阿星怪叫道:“拜托!这里好像就你最小了,不用一副七老八十的口气吧老大!”
张凡自己也觉得好笑,给了阿星头上一个爆栗,“我是你老板,怎么?不服气吗?废话少说,赶紧出发!对了,发哥你下来坐我的车,我有话跟你讲。”
开出机场后,张凡对身旁的发哥问道:“对了,你的英文学得怎么样了?”发哥笑得有些开心,“还行吧,我跟老婆学的,一般的对话没什么问题了。”
听到发哥的英语是他夫人教的,张凡知道那位就是去年与发哥完婚的陈会莲,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女人,又是发哥的贤内助,张凡不由得想起发哥跌宕起伏的感情经历来。
当年发哥和陈钰莲在相恋5年后,由于种种原因而分手,然后又弄出自杀一事,陈钰莲在医院守着他直到痊愈方才默默离去。随后发哥闪电般的和余荌荌结婚,9个月后又闪电般的离婚,而陈钰莲也于当年闪电般地远嫁美国,几年后也离婚了。这样的情节,胜过他们演过的所有电影,甚至比张凡后世看过的那些肥皂剧还要狗血。张凡一直很为他们惋惜,如果自己能早两年穿来的话,一定要想办法成全他们的。
“阿凡,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发哥好像想到了什么,神情变得激动起来。张凡微笑道:“是这样,西蒙公司准备投拍一部科幻片,导演是斯皮尔博格,阿森去东南亚考察拍摄场地去了,这部戏我打算让你来做主角。”
发哥大喜过望,连声问道:“是好莱坞那个斯皮尔博格?拍《大白鲨》和《ET外星人》那个斯皮尔博格?”张凡点点头,“发哥,你能不能在好莱坞站住脚,就得看你在这部戏里的表现了,这部电影我可是足足准备了2亿美金的预算。”
“什么!2亿美金?我没听错吧?这可是15亿港币啊!拿这么多钱来拍一部电影,阿凡,你没发疯吧?”发哥听后大惊失sè地叫了起来,另一边的阿翁也被明显这个数字吓住了。
张凡笑眯眯地搂着阿翁道:“淡定淡定!这部影片绝对会震惊全世界的,发哥,你现在只需要考虑怎样把主角演好就行了,要知道你可是成本高达15亿电影的男主角呀。”饶是发哥经历无数,想到这个问题时也瞬间凌乱了。
今天的桃源山庄热闹非常,楼来楼外到处都是人,除了张凡的大唐和华星的员工外,向家兄弟的永盛也来了不少,六叔六婶也带来了TVB的几个和张凡熟悉的艺人,这一刻的桃源山庄可谓是星光闪耀。
看到张凡他们到了,众人全都涌了上来热情地招呼着张凡。
邵大亨率先来到张凡面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六叔满脸的兴奋之sè,用力拍着张凡的肩膀:“凡仔,好样的!给我们华人挣回了脸面,香港电影的未来就靠你们来开创了。”
向家兄弟也挤到了前面,等六叔放开后,上来抱住张凡哈哈大笑,向桦强一拳砸在他胸口上,“兄弟,你真是太犀利了,居然在美国也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对了,小金人呢?拿出来给我好好瞧瞧!”
张凡与这些好朋友们久别重逢,心里也是激动不已,看到向桦强猴急的样子也乐开了怀。“强哥,奖杯还在美国家里呢,你想看就什么时候去一趟,我包吃包住,哈哈~”
梅燕芳和钟楚虹一左一右地牵着小妹“杀出重围”,阿梅豪爽地大声叫道:“阿凡,好久不见了,在美国勾搭了几个洋妞呀?”
张凡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下,狂汗道:“大姐,可不可以别这么彪悍啊?”虹姑在一旁掩嘴失笑,也打趣着他:“阿凡,你可不能做出对不起我们的事哦。”张凡满头的黑线,好嘛,这位更厉害,还你们我们的,这下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桃源山庄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宴会上,大家轮流向张凡敬酒,灌得他连声讨饶。还是六叔看不下去了,过来把这些人全赶跑了,拉着张凡坐在自己身边,六婶赶紧招呼女佣端来醒酒汤。
等到张凡缓过劲来后,六叔对他问道:”凡仔,听小宝说你过几天要去内地?”
“是啊,上次在奥斯卡典礼上遇到了英老,他邀请我过去拍部电影。”六叔点了点头,“嗯,这两年我都在关注内地的教育事业,你去了不妨也了解一下。”
六婶给张凡作了介绍,原来六叔在85年回到江浙省宁州老家,并向江浙大学捐献了1000万港币,兴建了“宜夫科技馆”。从去年开始,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港币,用于兴建内地的教育项目。
张凡听到后一拍额头,这两年光顾着赚钱,竟然没想到为国内的同胞做点善事、献献爱心,实在是不可原谅呀。
晚上张凡和家人商量,准备成立一个基金会,用于救助国内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儿童,资助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家人们都很支持,阿翁自告奋勇要求参与基金会的运作,就连二妹张晓贤也是一副跃跃yù试的神情。
张大海点头称赞道:“凡仔说得不错,我们张家也是打渔出身,如今有些钱了,就更不该忘本。”
陈淑贞也附和道:“是啊,我听李家大嫂说过,现在内地还有不少穷苦家庭,全家好几口人一年才几百块的收入,很多农村和山区的小孩都没钱读书,很小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凡仔,你可一定要帮帮他们呀。”
张晓贤也恳求道:“哥,我毕业后能不能到基金会去做事呢?我在学校学的就是管理专业。”
张凡也不希望看到阿翁整天呆在山庄,她对管理张凡的电影公司也没什么兴趣,难得见这么主动想出来做点事,而且还是这么有意义的公益慈善事业,不如就交给她来打理吧。至于二妹,张凡本打算等她毕业后让她来自己公司上班,不过既然她想去做基金会,张凡当然也会大力支持的。
在敲定了基金会的事后,张凡也想到了自己新片的题材,就拍一部关于讲诉贫困山区教育的电影,还可以当做基金会的一部宣传片。这部电影也将是属于张凡真正的原创作品,他在家里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第七十七章 北京一夜
看着眼前陌生又熟悉的京城,张凡满怀感触。京城现在和张凡后世时有很大的差别,也让他生出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
这次张凡身边除了山鹰和军刀外,还带上了黄永衡、叶锦田等主要剧组成员,以及刘德桦和梁超伟两位演员,他们是这部新片里的男主角。
张凡身边还多出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漂亮女子,一路上引来了无数好奇惊艳的目光,她就是美女记者珍妮。在接到张凡打来的电话后,她就带上早已准备好的行李和采访工具,来到香港与张凡一行会合后,又立即转机飞抵京城。
英老、程凯歌以及文化部、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几位领导专程赶到首都机场迎接来自香港的朋友,张凡等人非常客气地在英老的介绍下与众人一一手握问好。中方人员也对混在一群香港同胞队伍里异常抢眼的珍妮感到十分惊奇,张凡介绍她是来自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的大牌记者,将随同剧组进行采访报道。
为首的文化部张副部长亲切地拍着他的手说道:“张先生你好,你可是在国际上给我们中国人争光了,听听那些外国人怎么说的?华人第一导演!哈哈~”
张凡俏皮地笑道:“别呀张部长,咱们五百年前可是一家人哦,这声先生我可是担当不起,您老可是咱京城里的大拿呀。”他对这位毫无官架子的副部级高官印象极好,和后世见过的那些官员相比,这位无疑显得更为真诚和平易近人。
张副部长大感兴趣,“哟!这可新鲜了,我们的张大导演居然还会一口地道的京城话。好嘛,我也不矫情了,就叫你小张吧,你这个亲戚我认定了!”“行!当然行了,您就算喊我小张同志都没问题。”
随后张凡等人登上一辆接待外宾专用的rì野空调大巴,一路驱车来到了京城饭店,这是英老为他们准备的下榻之处,并设宴款待了这群来自香港的客人。
酒宴上,主客双方杯来盏去,气氛十分融洽。酒酣耳热之际,话题谈到了将要合作拍摄的电影上。由于在香港时张凡已经打电话向英老谈了一些关于剧本的内容,并委托他联系合作方、物sè演员和拍摄场地等事宜,因此中方人员对这部电影还是有些了解的。
合拍公司的杨总对张凡问道:“张导演,现在我们这边的工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为什么你会选择拍摄教育题材的电影呢?”
张凡看着满座好奇的目光,缓缓地回答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增长得很快,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可是,在那些农村和偏远山区,还有不少的贫困家庭,特别是那些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因为家庭状况而失去上学的机会。之所以要拍这部电影,我希望能让他们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现在有不少的海外华人华侨都热衷于慈善事业,据我所知,香港的邵老先生每年都会向内地的教育事业捐赠1亿港币,相信这部电影会给那些孩子们带来很多的益处。不瞒各位,最近我也在筹备一个慈善基金会,将用于救助国内的失学儿童。”
众人听后不禁肃然起敬,原来张凡这部新片竟然有如此深意。张副部长沉默了一会儿,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小张,谢谢!真是惭愧呀,说到底还是我们这些人没本事,工作没做好啊。”
张凡赶紧站起来说道:“张部长,您千万别这样说,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中,地域大、人口多,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解决。我这样做也是向祖国尽一份力,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好一个问心无愧!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那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来,小张,我代表那些孩子们敬你一杯!”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向张凡举起酒杯。
只有听不懂中文的珍妮在一旁不明所以,她急忙向身边英语造诣高深的英老求助,当英老给她翻译后,珍妮也深受感动,端起桌上的一杯红酒道:“张,想不到你这么有爱心,我也敬你。”
陈楷歌去年也拍过一部关于农村教师的电影《孩子王》,对张凡此举也是大起知遇之感,想到张凡之前打来电话邀请自己担任影片的执行导演,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影片的拍摄。
随后杨总和英老向张凡介绍了影片女主角的人选。由于片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按照张凡提出的要求,他们准备了一份符合条件的女演员名单。这份名单上的人选都是60后的、有一定表演经验和知名度的内地演员。
排在名单首位的就是张凡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程冲,有当红青年演员李凤絮、傅艺玮、宋嘉、娜仁椛、如萍、汪姬、林芳冰、左玲等等十几位演员,张凡甚至还看到84版经典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林妹妹陈小旭。
考虑了一会儿,张凡选择了另一位“林妹妹”陶惠敏,从86年到88年历时三年,国内曾拍出六部八集的电影巨片《红楼梦》,她在片中饰演的就是林黛玉一角。
陶惠敏66年出生,12岁就进入越剧团当演员,有丰富的越剧和电影的表演经验。此时的她刚满22岁,是名单中年龄最适合出演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演员,而且外形、气质都很符合张凡心目中女主角的形象,温婉纯真,看似柔弱却又无比坚强。
第二天张凡他们很早就起来了,因为张凡要带领他们前往天桉门参观升旗仪式。由于现在已经是5月份了,根据每天rì出时间而定的升旗时间大概是早上5点钟左右。众人匆匆吃了早餐,在中方接待人员的安排下乘车赶赴现场。
在车上,来自香港的剧组人员对等会儿观看的升旗仪式都很好奇,而山鹰和军刀两人则是眼睛望着窗外,心里激动不已。是啊,能够在天桉门广场上亲眼目睹升旗仪式,这也是所有曾经的共和**人们共同的心愿。
珍妮坐在张凡身边,全神贯注地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景物,美目中光彩连闪,显然被京城路灯下的街头风景给吸引住了。她扭头问道:“张,想不到你们的首都这么美丽,街道宽敞干净,这和美国那些媒体报道的根本就不一样。”
张凡笑着向她解释:“珍妮,你也知道,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从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上,他们之间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所以,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会尽量歪曲丑化中国,误导民众,以达到背后的政治目的。”
珍妮愤愤不平地叫道:“NO!他们不能这样做,这是公然违背新闻报道的真实xìng原则和中立、公正的立场!张,请相信我,我会如实地将这次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报道出来,让美国民众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看着珍妮严肃认真的表情,张凡欣慰地点了点头,看来这次同意带她来也是挺有用处的嘛。
年轻漂亮的工作人员李霞正坐在张凡前排,侧耳倾听着张凡和珍妮的谈话。从上车后就她就一